脚踏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8768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脚踏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机动车的脚踏板,特别是一种利用弹力运作的脚踏板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双人乘坐的机车均会于机车后座的车体两侧设有可供乘客双脚放置的脚踏板,且该脚踏板能够加以收合,当必须使用时,再由该机车后座的车体两侧拉出该脚踏板以供使用。为了使该现有技术脚踏板于使用及收合时具有较佳的便利性,目前业者多针对该现有技术脚踏板进行改良。请参照图1所示,如中国台湾公告第1274005号《弹开式机车后置脚踏板》专利案所揭示,该脚踏板装置9是由一基座91安装于机车座垫下方的车体两侧,该基座91的一侧设有一凹槽911,且以一卡掣件92容置于该凹槽911内,借助一弹性元件921顶推该卡掣件 92,使该卡掣件92可以卡掣于一踏板93的一定位孔931,使得该踏板93卡固定位。该踏板 93是由一组装部932枢接于该基座91上的一枢轴912,且于该踏板93的组装部932依序安装有一扭力弹簧94及一摆臂95,且于该扭力弹簧94与摆臂95之间夹设有一盖板96,该盖板96是用以限制且定位该扭力弹簧94,该扭力弹簧94是用以使该踏板93具有弹性枢转的弹力,该摆臂95的一定位端951抵顶于该踏板93的一凸块933,且该摆臂95的一定位孔 952是枢接于一盖体97的一枢接件971,且该盖体97对位覆盖该基座91,借此限定该踏板 93可枢转的位于该基座91与盖体97之间,且使得该踏板93内的摆臂95是能够随该踏板 93的内移而产生旋转,借此控制供该踏板93呈现收合或展开的状态。借助上述构件组装以完成该现有技术脚踏板装置9,如此,当该踏板93位于收合位置时,该卡掣件92会卡掣于该踏板93的定位孔931,使得该踏板93卡固定位,且当以收合方向推压该定位状态的踏板93以进行枢转时,该踏板93内的摆臂95随该踏板93的内移而旋转,进而推开该卡掣件92以松开该踏板93的卡掣定位,使得该踏板93呈现展开的状态。据此,是利用该摆臂95的转动与扭力弹簧94的相互配合,达到于该踏板93自身反向操作的情况下,是能够使该定位状态的踏板93具有自动弹开的功效。然而,上述现有技术脚踏板装置9欲使定位状态的踏板93达到自动弹开的目的, 则必须利用该摆臂95与扭力弹簧94的相互配合,因此,容易衍生有下述问题1、由于该摆臂95于该踏板93产生位移的同时以产生相对应的旋转,且该摆臂95 相对应于旋转摆动的范围形成C型或半圆型,因此,于长时间的使用下,该摆臂95容易因为过度的旋转摆动,使得该C型或半圆型的摆臂95能够负荷旋转强度的能力降低,而产生该摆臂95卡掣甚至断裂的现象,进而失去该踏板93能够自动弹开的作用,甚至缩短该踏板装置9的使用寿命及便利性。2、再者,于组装过程中必须先将该摆臂95额外放置于该踏板93的组装部932,使得该摆臂95的定位端951抵顶于该踏板93的凸块933,且再将该摆臂95的定位孔952对应结合于该盖体97的枢接件971,如此,才能够利用该枢接件971限制该摆臂95位于该踏板93的组装部932的适当位置,因此,往往容易造成组装的不方便,而相对耗费较大量的时间。有鉴于上述缺点,该现有技术脚踏板装置确实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改良上述缺点以提供一种脚踏板装置,其能够于长时间使用下,仍能确保该踏板可以维持自动弹开的作用,以提升该脚踏板装置的使用寿命及便利性。本发明的次一目的提供一种脚踏板装置,能够以简单的构件,降低组装所需耗费的时间及制造成本。为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及借助该技术手段所能达到的功效包含有一种脚踏板装置,包含一种脚踏板装置,包含一基座,具有一枢轴及一组装槽, 且该组装槽具一贯穿孔;一卡掣组件,包含有一卡掣件且容置于该基座的组装槽,该卡掣件的两端分别为一挡止部及一顶推部,且该挡止部可由基座的贯穿孔伸出;及一踏板,由一端设一轴孔枢接于基座的枢轴,该踏板设该轴孔的端部外周壁具有一导引部,该导引部包含一卡掣槽、一第一导轨、一第二导轨及一卡止部,该卡掣槽供卡掣件的挡止部伸入及作升降移动,该第一导轨的第一端与卡掣槽相连通,且该第一导轨的第二端与第二导轨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二导轨的第二端形成卡止部,该踏板设轴孔的该端内容置一动力元件,该动力元件可以带动该踏板旋转。本发明的脚踏板装置,其中该踏板还可以设有一沉孔,该沉孔位于该踏板设轴孔的该端,且容置有该动力元件。本发明的脚踏板装置,其中该动力元件可以为一盘状弹簧,该盘状弹簧一端固定于枢轴,另一端固定于踏板。本发明的脚踏板装置,其中该卡掣件还可以依该组装槽旋转,且该卡掣件的挡止部与顶推部不在同一水平线,该顶推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挡止部的水平高度。本发明的脚踏板装置,其中该基座还可以设有一底板,该底板可以将基座的组装槽所设的一开口端及踏板的沉孔封闭。本发明的脚踏板装置,其中该卡掣组件还可以包含有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一端抵顶于该卡掣件的顶推部,该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顶于该底板。本发明的脚踏板装置,其中该第一导轨还可以由第一端向第二端成曲率半径逐渐增加。本发明的脚踏板装置,其中该第二导轨可以位于第一导轨上方,该第二导轨为爬升曲面。本发明的脚踏板装置,其中该第一导轨第二端与第二导轨第一端还可以由该踏板的导引部隔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仅借助该踏板的导引部的结构设计与该卡掣组件共同操作,便能够于使用者的操作下达到该踏板自动弹开的功效。如此,本发明的脚踏板装置不须受限于额外构件的使用寿命,以至于能够于长时间的使用下维持该踏板自动弹开的功效,更进一步能提升该脚踏板装置的使用寿命及便利性。


图1 现有技术脚踏板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 本发明的脚踏板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 本发明的卡掣组件与踏板的局部立体图。图4 本发明的脚踏板装置上视剖面图。图5:沿图4的5-5线剖视图。图6 本发明的脚踏板装置的运作图一。图7 沿图6的7-7线剖面图。图8 沿图7的8-8线剖面图。图9 本发明的脚踏板装置的运作图二。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本发明〕1基座11枢轴111缺12组装槽121开口端122贯穿孔13底板131限位孔132凸出件133固定件134定位孔14定位孔2卡掣组件21卡掣件211挡止部212顶推部22弹性元件3踏板31轴孔32导引部321卡掣槽322第一导轨32 第一端322b第二端323第二导轨323a第一端32北第二端324卡止部33沉孔;34动力元件35 缺口θ 夹角〔现有技术〕9脚踏板装置91基座911凹槽912枢轴92卡掣件921弹性元件93踏板931定位孔932组装部933凸块94扭力弹簧95摆臂951定位端952定位孔
96盖板97盖体971枢接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脚踏板装置包含一基座1、一卡掣组件2及一踏板3。该踏板3的一端可枢转的设于该基座1的一枢轴11,且该基座1另设有一组装槽12可用以容置该卡掣组件2。该基座1设置于机车座垫下方的车体侧缘,且该基座1上分别形成有一枢轴11及一组装槽12。该枢轴1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一缺111,于本实施例中,该缺111较佳朝向该基座1的组装槽12。该组装槽12具有一开口端121及一贯穿孔122,该开口端121沿该组装槽12的轴向方向延伸至该贯穿孔122。又,该基座1对位覆盖有一相对应的底板13,该底板13具有二壁面,该第一壁面罩盖在该基座1的底部(依图面而言),该第二壁面罩盖在该基座1的开口端121,该底板13的第一壁面具有一限位孔131,该限位孔131供该枢轴 11的一端套置,该底板13的第二壁面设一凸出件132。该底板13以各种结合方式固定于该基座1,于本实施例中,该底板13选择以至少一固定件133经由一定位孔134,以固定于该基座1的至少一定位孔14。该卡掣组件2容置于该基座1的组装槽12,该卡掣组件2包含有一卡掣件21及一弹性元件22,该卡掣件21可以依该组装槽12作直线移动及使该卡掣件21可以对该组装槽 12作定位旋转,该卡掣件21的两端分别形成一挡止部211及一顶推部212,该挡止部211可以由该组装槽12的贯穿孔122伸出,该顶推部212可以为一柱杆,由该顶推部212可以供一弹性元件22的一端套置,该弹性元件22的另一端可以抵顶于该底板13的凸出件132,借助弹性元件22的顶推,使该挡止部211恒有向贯穿孔122伸出的力量。该挡止部211与顶推部212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在本实施例当中,该顶推部212高度较高于挡止部211 (请参照图5所示),以及该顶推部212与挡止部211间有一夹角Θ,该夹角θ较佳介于90° 180°之间,如此,当该卡掣件21受弹性元件22顶推时,该顶推部212恒有一下压的力量。请阅图2、3所示,该踏板3用以供该机车后座乘客的脚踏踩,该踏板3的一端具有一轴孔31,由该轴孔31活动枢接在基座1的枢轴11。该踏板3设轴孔31的该端部外周壁形成一导引部32,该导引部32依轴孔31成同心的圆弧状较佳。该导引部32包含有一卡掣槽321、一第一导轨322、一第二导轨323及一卡止部 324。该卡掣槽321可以供卡掣件21的挡止部211伸入,用以限制该踏板3的不可旋转;该第一导轨322第一端32 与卡掣槽321相连通且位于一稍低位置(依图3而言),该第一导轨322第二端322b可以与第二导轨323的第一端323a相连通,在本实施例当中,该第一导轨322第二端322b与第二导轨323的第一端323a之间还可以由该踏板3的导引部32作隔离;该第一导轨322由第一端32 向第二端322b成曲率半径逐渐增加且成逐渐向外位移较佳(依图3而言),借此,当该踏板3依枢轴11朝第一方向产生微角度的旋转(依图3 为顺时针方向旋转),该挡止部211可以朝该卡掣槽321的方向移动,且借助该弹性元件22 顶推该卡掣件21产生下压的弹力,使该挡止部211可以由该卡掣槽321下降至该第一导轨322的第一端32加。该踏板3旋转时(依图3为逆时针方向旋转),挡止部211可以沿着该第一导轨322通过其第二端322b进入至第二导轨323的第一端323a,且停留于该第二导轨 323的第一端323a上;该第二导轨323位于第一导轨322上方(依图3而言),该第二导轨 323为爬升曲面或曲率半径无限的斜面,该第二导轨323的第一端323a位于一较低位置,该第二导轨323第二端32 连接于一卡止部3M且位于一较高位置,借此,当该踏板3依枢轴11再朝第一方向旋转时(依图3为顺时针方向旋转),该挡止部211可以沿该第二导轨 323爬升且以该弹性元件22顶抵该卡掣件21的力量而停留在该卡止部324 ;由于该卡掣件 21恒受弹性元件22顶推,因此,该顶推部312恒可以缘贴该第一导轨322、第二导轨323移动并停留在卡止部324,用以限制该踏板3无法作复位旋转;该卡止部3M仅微凸出于该卡掣槽321,使该卡掣槽321仍有足够空间供挡止部211作升降移动。该踏板3另设有一沉孔33,该沉孔33与轴孔31为同中心较佳,且该沉孔33直径大于轴孔31,该沉孔33可以供一动力元件34容置,且该动力元件34还套在该枢轴11上, 该动力元件34可以为盘状弹簧,该动力元件34—端卡于枢轴11的缺口 111,另一端卡于该踏板3的一缺口 35,如此,当该卡掣件21的挡止部211不再阻止该踏板3动作时,该动力元件34可以带动该踏板3旋转(如图3、4所示为逆时针方向旋转)。请阅图4及5所示,其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脚踏板装置的组装情形,该踏板3由轴孔31套置在该基座1的枢轴11,且该枢轴11上另套有与动力元件34,该动力元件34两端分别卡置于缺口 35、111 ;该组装槽12内容置有该卡掣组件2并借助底板13将该组装槽12 封闭,该卡掣组件2的卡掣件21受弹性元件22的顶推,使该卡掣件21的挡止部211由贯穿孔122伸出,并进入至踏板3的卡掣槽321及停留在该卡止部3 上,此时,该踏板3形成隐收在机车车体的侧缘,形成折收的未使用状态。请阅图6及7所示,其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脚踏板装置的使用情形,使用者可以借助外力碰触该踏板3朝该机车车体方向(如图6的箭头所示方向),使该踏板3相对于该基座1的枢轴11朝该第一方向产生微角度转动,以使该卡掣件21的挡止部211离开该卡止部324,该卡掣件21因受弹性元件22的顶推产生下压的力量,此时,该卡掣件21维持定位平衡的压力瞬间位移,而使得该挡止部211顺势下落至该卡掣槽321底部而停留于该第一导轨322的第一端32加(如图8所示)。请阅图8及9所示,当促使该踏板3朝机车车体方向移动的外力消失时,该踏板3 因动力元件34为受压蓄势的状态,因此,受到该动力元件34的回向弹力驱动,该踏板3相对于该基座1的枢轴11产生反方向的轴心转动,此时,该挡止部211沿着该第一导轨322 位移,并通过该第一导轨322的第二端322b而进入至第二导轨323的第一端323a,在本实施例当中,该踏板3旋转时,该挡止部211还需要越过该导引部32外周壁面,该挡止部211 再进入至该第二导轨323的第一端323a。该踏板3旋转时受到该基座1的侧墙止挡而停留于该第二导轨323的第一端323a,以限制该踏板3停止于一定位角度(请参照图9所示)。 借此,能够使该脚踏板3相对于该基座1产生约90度的枢转,而垂直于该机车车体的侧缘进而使该踏板3呈现展开状态,如此,该踏板3便可供该使用者的脚踩踏。请再参照图9所示,若欲将该踏板3回复至收合状态,使用者可以直接用外力推动该踏板3朝该机车车体作顺时针方向枢转(依图9而言),该卡掣件21的挡止部211遂沿该第二导轨323移动并停留在该卡止部324,此时,抵靠于该卡掣件21的弹性元件22伸张
7提供该卡掣件21力量,如此,便可以由该卡掣件21的挡止部211阻挡在该卡掣件21的挡止部211上方的卡掣槽321 —侧壁,以完成该踏板3的收合且使该动力元件34维持于一受压蓄势的状态。如上所述,仅对其一踏板3设置于机车车体一侧的较佳实施例及说明,然将该踏板3以相对称设计使用于机车车体的另一侧,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预期与理解,所以不再赘述。本发明仅借助该踏板3的导引部32的结构设计与该卡掣组件2共同操作,便能够于使用者的操作下达到该踏板3自动弹开的功效。如此,本发明的脚踏板装置不须受限于额外构件的使用寿命,以至于能够于长时间的使用下维持该踏板自动弹开的功效,更进一步能提升该脚踏板装置的使用寿命及便利性。再者,本发明的脚踏板装置具有简单的构件设计,因此,本发明的脚踏板装置可以达到降低组装时间及成本的功效。
权利要求
1.一种脚踏板装置,其特征是包含一个基座,具有一个枢轴及一个组装槽,且该组装槽具一个贯穿孔;一个卡掣组件,包含有一个卡掣件且容置于该基座的组装槽,该卡掣件的两端分别为一个挡止部及一个顶推部,且该挡止部可由基座的贯穿孔伸出;及一个踏板,由一端设一个轴孔枢接于基座的枢轴,该踏板设该轴孔的端部外周壁具有一个导引部,该导引部包含一个卡掣槽、一个第一导轨、一个第二导轨及一个卡止部,该卡掣槽供卡掣件的挡止部伸入及作升降移动,该第一导轨的第一端与卡掣槽相连通,且该第一导轨的第二端与第二导轨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二导轨的第二端形成卡止部,该踏板设轴孔的该端内容置一个动力元件,该动力元件能够带动该踏板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踏板另设有一个沉孔,该沉孔位于该踏板设轴孔的该端,且容置有该动力元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脚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力元件为一个盘状弹簧,该盘状弹簧一端固定于枢轴,另一端固定于踏板。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脚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掣件能够依该组装槽旋转, 且该卡掣件的挡止部与顶推部不在同一水平线,该顶推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挡止部的水平高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设有一个底板,该底板将基座的组装槽所设的开口端及该踏板的沉孔封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脚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掣组件另包含有一个弹性元件, 该弹性元件的一端抵顶于该卡掣件的顶推部,该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顶于该底板。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脚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轨由第一端向第二端呈曲率半径逐渐增加。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脚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轨位于第一导轨上方, 该第二导轨为爬升曲面。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脚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轨第二端与第二导轨第一端由该踏板的导引部隔离。
全文摘要
一种脚踏板装置,包含一基座,是具有一枢轴及一组装槽,且该组装槽具一贯穿孔;一卡掣组件,是包含有一卡掣件且容置于该基座的组装槽,该卡掣件的两端分别为一挡止部及一顶推部,且该挡止部是可由基座的贯穿孔伸出;及一踏板,由一端设一轴孔枢接于基座的枢轴,该踏板设该轴孔的端部外周壁是具有一导引部,该导引部是包含一卡掣槽、一第一导轨、一第二导轨及一卡止部,该卡掣槽供卡掣件的挡止部伸入及作升降移动,该第一导轨的第一端与卡掣槽相连通,且该第一导轨的第二端与第二导轨的第一端连接,该第二导轨的第二端形成卡止部,该踏板设轴孔的该端内容置一动力元件,该动力元件可以带动该踏板旋转。
文档编号B62J25/00GK102476676SQ201010563128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9日
发明者曾育祺, 简永盛 申请人:东洋建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