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4254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折叠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推车,尤其适合放置于汽车后备箱内,用以购物或者临 时性运送货物。
技术背景市场上常见的推车多为固定刚性结构,诸如超市购物车,由于体积大,无法装入汽 车后备箱中,给使用者带来不便。为此也有业者开发出各式各样的折叠购物车,如专利号 CN99229075. 9,名为折叠推车,其结构包括两底部带有滑轮且十字交叉的支架、关联两支架 的上、下两托物架组成,托物架由两U形件端部铰接而成,在托物架上配设有刚性存物筐。 该推车主体可以折叠,但存物筐不能折叠,且为分体结构,给存放带来不便,且其所能容纳 货物的空间小等不足,另外,托物架存在结构复杂,加工工艺难度大缺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扶手框和底框能折叠成扁平结构的折叠推车。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折叠推车,主体包括有底框、扶手框、连 杆、前后滑轮和柔性面料,其特征是主体两侧的扶手框前部各固定有一连接件,连接件与底 框后部间连接有一连杆;支撑U杆两上端部分别铰接在扶手框两侧中部、中部各自铰接有 滑套,该滑套对应套设在同侧的连杆上,带有前滑轮的支撑U杆底部横杆能支撑着底框前 部,底框后部安装有后滑轮;柔性面料加工成筒袋,该筒袋的上、下沿局部分别定位在扶手 框和底框上。本结构中,支撑U杆能绕与扶手框铰接点往后摆动收折,使得扶手框、连杆和 底框能重叠形成一扁平状结构,而柔性面料加工的筒袋也不影响折叠操作。所述扶手框由一前U框和一扶手U框组成,连接件固定在扶手U框前端部,前U框 穿过连接件后、两端部铰接在滑套以上段的支撑U杆上。扶手框采用两U形框组合而成,使 得折叠时,前U框可后缩,而打开后又能扩大推车的长度,且可绷紧筒袋。所述扶手框的扶手U框下方通过柔性带悬挂有一袋口 U杆,该袋口 U杆两端部铰 接在支撑U杆与扶手框的铰接点上,筒袋上沿局部套设在该袋口 U杆上。藉袋口 U杆支撑 筒袋袋沿,使得筒袋无需延伸至扶手U框上,节省面料,也易于加工。所述扶手框的扶手U框两侧铰接有U形握杆的两端,该U形握杆能绕铰接点摆动, 后摆到位能搁置在扶手U框上,起到延伸扶手的作用,推行时避免脚部碰到推车后部;而当 前摆后,又可分割推车车箱的作用,提供货物依靠。所述底框下侧设有供支撑框横杆搁置的凹形架,定位更加可靠,避免前滑轮碰到 障碍时后摆。所述连杆上固定有一限制滑套上行的限位环,使得扶手框前端的承重力可直接传 递给支撑U杆。所述底框内铺设有网格层,用以均勻支撑柔性面料加工成的筒袋底部,或者筒袋 为无底结构时,直接用以搁置货物。[0011]所述底框后侧轴定位有一个或者两个后滑轮,该后滑轮能相对底框做360°旋转。 方便推车转弯等推行。所述支撑U杆定位有两个前滑轮,两前滑轮的轮距较固定在底框后侧的两后滑轮 轮距小,折叠后两前滑轮处在两后滑轮之间,以便于折叠后可拖行。所述两前滑轮间的支撑U杆底部横杆上定位有轮辊,该轮辊的直径小于前滑轮直 径。轮辊可增大承载力,使得推车能行走于沙滩上。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轻巧、打开和折叠操作简便、支撑空间大的特点, 其折叠成扁平状,可放置于汽车后备箱中;而且可以在前滑轮通轴上配设轮辊,使其能行走 于沙滩上,扩展使用范围,为旅行休闲、或者出行购物提供运送物品的工具。

[0015]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步说明[0016]图1折叠推车框架立体图[0017]图2折叠推车框架侧视图[0018]图3折叠推车框架折叠示意图[0019]图4折叠推车立体示意图[0020]图5折叠推车框架二立体图[0021]图6折叠推车框架三立体图[0022]图7图6折jfe推车示意图[0023]其中[0024]1-扶手框11-扶手U框12-前U框[0025]13-连接件14-U形握杆15.-柔性带[0026]2-底框21-网格层22._凹形架[0027]3-连杆31-限位环4-前滑轮[0028]41-轮辊5-后滑轮6-支撑U杆[0029]61-横杆62-滑套7-筒袋[0030]71-隔墙72-袋口 U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折叠推车框架,框架主体由管件铰接而成,其包括有扶手框 1、底框2、连杆3、前、后滑轮4、5。图中底框2为一 U形框开口处加一横向杆件成为闭合结 构,底框2内铺设有网格层21,网格层21可以是金属网格或者尼龙绳网格,若采用金属网格 层21,其底框2也可直接采用U形框。底框2后侧轴定位有两个后滑轮5,后滑轮5能相对 底框做360°旋转,可灵活转弯。 扶手框1由一前U框12和一扶手U框11组成,在扶手U框前端部固定有连接件 13,连接件13与底框2后部间连接有一连杆3 ;支撑U杆6两上端部分别铰接在扶手U框 11两侧中部、支撑U杆6两中部各自铰接有滑套62,该滑套62对应套设在同侧的连杆3上, 其可沿着连杆3做上下滑动,满足打开和收折时位置的变化。前U框12穿过连接件13后、 两端部铰接在滑套以上段的支撑U杆6上,形成筒袋的前支撑,该前U框12在推车收折时,能跟随支撑U杆6后缩,而节省空间。带有前滑轮的支撑U杆底部横杆61能支撑着底框2, 既起到定位支撑U杆6前摆,又能支撑底框2的重量,将其转移至前滑轮4。支撑U杆6定位有的两前滑轮4的轮距较固定在底框2后侧的两后滑轮5轮距小, 折叠后两前滑轮4处在两后滑轮5之间;两前滑轮4间的支撑U杆6底部横杆上定位有一 轮辊41,轮辊41直径小于前滑轮4直径,既不影响硬地面上的行走,而又能为行走于沙滩或 者软质地面提供必要的支撑,可根据使用场合选择。底框2下侧靠设在支撑U杆之横杆61的位置上,设有供横杆62搁置的凹形架22, 当推车打开到位,其横杆61落入凹形架22内,起到定位作用;收折时,略往上提起底框2前 部,横杆61脱离凹形架22限制,支撑U杆6即可灵活后摆,与底框2拼拢,此时,滑套62也 能沿连杆3滑移,使其关联定位点后移,实现折叠目的,折叠过程如图2和图3。另外,连杆 3上固定有一限制滑套62上行的限位环31,与凹形架22形成双限位作用,扶手框1前部的 重量也可通过该限位环31直接导入支撑U杆6上。参照图4,折叠推车立体图,柔性面料加工成筒袋7,该筒袋7的上、下沿分别套固 在扶手框1和底框2上,形成一可容纳货物的空间,在该筒袋7内可根据需要缝制有隔墙 71,或者其小袋体,以便存放各种物品。制成筒袋7的柔性面料指的是牛津布、栅格网布,或 者由弹性绳串编鳞片状塑件而成的可折叠栅格网。参照图5,为了提高整体的刚性强度,扶手框1为一闭合的框体,后部形成横式扶 手,其同样可实现上述的目的;当然也不排除采用U形框结构,该U形框的U形底部朝前,而 两端部形成开放式扶手。而后滑轮5也可只设立一个,其安装在底框2后部中央,尤其适合 小规格推车上应用,可大大减轻推车的重量。参照图6和图7,这是一款在上述基础上,增加一袋口 U杆72和U形握杆14的结 构,使得折叠推车更加人性化。扶手框的扶手U框11两侧铰接有U形握杆14的两端,该U 形握杆14能绕铰接点摆动,后摆到位即可延伸推车扶手,推车时避免脚部碰到推车后部, 图6虚线部分即为U形握杆14前摆结构,可供货物靠设,提供一动态的分割车箱的作用;扶 手U框11下方通过柔性带15悬挂有一袋口 U杆72,该袋口 U杆72两端部铰接在支撑U杆 6与扶手框1的铰接点上,筒袋7局部上沿套设在该袋口 U杆72上,使得袋口更加工整,推 车造型更符合审美要求;降低筒袋7后部为了定位而升高的高度,节省面料,而平整的袋口 也更易加工。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由扶手框、底框、以及起关联作用的连杆和支撑U杆组 成,能折叠成扁平状结构的折叠推车,其扶手框和底框既可采用闭合的框体,也可采用开放 式U形框体,柔性面料既可采用牛津布,也可采用其它可折叠材料,在此基础上,凡做相应 替代方案或者在此基础上的增加机构均应属本实用新型保护之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折叠推车,主体包括有底框、扶手框、连杆、前后滑轮和柔性面料,其特征是主体两侧的扶手框前部各固定有一连接件,连接件与底框后部间连接有一连杆;支撑U杆两上端部分别铰接在扶手框两侧中部、中部各自铰接有滑套,该滑套对应套设在同侧的连杆上,带有前滑轮的支撑U杆底部横杆能支撑着底框前部,底框后部安装有后滑轮;柔性面料加工成筒袋,该筒袋的上、下沿局部分别定位在扶手框和底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推车,其特征是扶手框由一前U框和一扶手U框组 成,连接件固定在扶手U框前端部,前U框穿过连接件后、两端部铰接在滑套以上段的支撑 U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折叠推车,其特征是扶手框的扶手U框下方通过柔 性带悬挂有一袋口 U杆,该袋□ U杆两端部铰接在支撑U杆与扶手框的铰接点上,筒袋上沿 局部套设在该袋DU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折叠推车,其特征是扶手框的扶手U框两侧铰接有 U形握杆的两端,该U形握杆能绕铰接点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推车,其特征是底框下侧设有供支撑U杆底部横杆 搁置的凹形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推车,其特征是连杆上固定有一限制滑套上行的限 位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折叠推车,其特征是底框内铺设有网格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推车,其特征是底框后侧轴定位有一个或者两个后 滑轮,该后滑轮能相对底框做360°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折叠推车,其特征是支撑U杆定位有两个前滑轮,两 前滑轮的轮距较固定在底框后侧的两后滑轮轮距小,折叠后两前滑轮处在两后滑轮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折叠推车,其特征是两前滑轮间的支撑U杆底部横杆上 定位有轮辊,该轮辊的直径小于前滑轮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推车,主体包括有底框、扶手框、连杆、前后滑轮和柔性面料,其特征是主体两侧的扶手框前部各固定有一连接件,连接件与底框后部间连接有一连杆;支撑U杆两上端部分别铰接在扶手框两侧中部、中部各自铰接有滑套,该滑套对应套设在同侧的连杆上,带有前滑轮的支撑U杆底部横杆能支撑着底框前部,底框后部安装有后滑轮;柔性面料加工成筒袋,该筒袋的上、下沿局部分别定位在扶手框和底框上。本结构中,支撑U杆能绕与扶手框铰接点往后摆动收折,使得扶手框、连杆和底框能重叠形成一扁平状结构,可放置于汽车后备箱中,提供人们出行时运送货物之需。
文档编号B62B3/02GK201685842SQ20102019993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1日
发明者郑世平 申请人:郑世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