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脚柱停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6394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脚柱停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车架,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上用于 支撑的双脚柱停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自行车、电动车、摩托城等交通工具,在不使用时需要支撑停在路上。一直沿 用的支撑结构大多为单脚柱可收起打开的支撑结构。由于单脚支撑存在支撑不稳,容易反 倒的情况,造成车辆的损坏。为此,现有支撑架出现了双柱形结构的支撑架。大多做成固定结构,双脚柱位于车 体两侧,同时打开或收起。该结构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骑行,在骑行的过程中容易磕碰到 支撑架。为此现有技术进行的改进,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0. 06. 16公布的,专利申请号 为CN2010100195^. 5的实用新型申请专利,具体公开了一种双柱停车架,包括安装于车架 的固定架头、第一脚柱和第二脚柱,还包括安装于第一脚柱和第二脚柱的扭力弹簧,该扭力 弹簧使所述第一脚柱和第二脚柱在常态下呈八字形的张开状,所述第二脚柱于所述第一脚 柱在后踢升起时被固定架头的枢槽限制而自动夹收于该第一脚柱。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 的双柱停车架在使用时为双柱型态支撑地面,其停车稳定度较单柱型脚架更佳;在二脚柱 向上折收时能自动将二脚柱收合在内侧的一边处上下并列,使骑车时脚部不会接触或碰撞 到该停车架,故可有效确保骑乘的乐趣与安全。该方案随解决了现有双脚柱体积大,占用空间大,重量大等问题。但由于采用扭力 弹簧来打开第一脚柱和第二脚柱,当长时间使用,特别是下雨等情况下,弹簧会老化、生锈 从而失去弹性。造成脚柱打开不能,失去支撑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脚柱停车架。不仅体 积小,不占用空间。而且打开收起顺畅、便捷,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双脚柱停车架,包括与车架安装的固定 座、支撑车架的第一脚柱和第二脚柱、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所述固定座具有凹槽,所 述第一旋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脚柱固定于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二旋转轴穿过所述第二脚柱固 定于所述第一脚柱上,所述第一脚柱和第二脚柱的一端绕所述第一旋转轴在所述凹槽中转 动,所述固定座还具有撑开部,所述撑开部具有一偏心的弧形面,所述第二脚柱的一端具有 导引部,其与所述弧形面相接触,所述弧形面的两端分别为收起端和展开端,所述弧形面的 圆弧半径自所述收起端沿着展开端渐变、平滑过渡。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脚柱与所述弧形面相接触的部位 设有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设于所述导引部上,所述第一滑动件为滚珠或滑轮;3[0010]位于所述展开端的所述导引部,其前端顶靠于所述凹槽的左侧壁;处于打开状态的所述第二脚柱,相对于所述导引部的另一侧顶靠于所述凹槽的右 侧壁;所述第二脚柱顶靠于所述凹槽右侧壁的部位设有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二滑动件为滚珠或滑轮。所述第一脚柱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之间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脚柱打开 时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一脚柱收起时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处于常态;所述第二旋转轴上套有第二复位扭簧,所述第二复位扭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脚柱 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脚柱连接;所述第二脚柱打开时,所述第二复位扭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二脚柱收起时,所 述第二复位扭簧处于常态。采用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固定座中设置的撑开部,具 有偏心的弧形面,其圆弧半径由收起端至转开端逐渐增大,第二脚柱的一端与该弧形面相 接触。当打开停车架时,第二脚柱随着第一脚柱的转动沿着固定座的凹槽滑动,而与弧形面 相接触的第二脚柱的一端在弧形面的顶靠下,逐渐被撑开,直到第一级脚柱完全打开时第 二脚柱也在弧形面的顶靠下相对第一脚柱完全打开。该结构利用半径逐渐增大的弧形面将 第二脚柱逐渐撑开,与采用弹簧利用弹力撑开第二脚柱相比,撑开力大、使用寿命长,不存 在长期使用弹簧生锈、老化造成的弹力下降,撑开不能的情况。( 在第二脚柱与弧形面相 接触的部位、以及与凹槽的右侧壁相接触的部位设置滚珠或滑轮,可以有效解决摩擦问题, 较少长期使用带来的磨损问题。也是得打开或收起时,第二脚柱的活动更为顺畅。(3)第二 脚柱一端的导引部即与弧形面相接触,而且其前端还与所述凹槽的左侧壁相顶靠,当第二 脚柱打开后,导引部的前端顶靠凹槽的左侧壁还可为第二脚柱的支撑提供支持和受力。同 样,当第二脚柱打开后,其侧壁抵靠于凹槽的右侧壁也为第二脚柱的支撑提供支持和受力, 使第二脚柱打开后支撑更为稳固、不晃动。(4)在第二旋转轴上套第二复位扭簧,即可以为 第二脚柱的打开提供助力,也可以相反设置为第二脚柱的收起提供助力。(5)在第一脚柱与 固定座之间安装第一复位弹簧,可为第一脚柱的收起提供助力,同时也防止收起后在骑行 的过程中打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停车架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停车架的部件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停车架收起状态下的侧面结构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停车架收起状态下的底面结构图; 图6为图5的B-B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停车架中固定座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停车架中固定座的侧面结构图; 图9为图8的C-C剖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停车架中弧形面圆弧半径渐变的线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如图1至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脚柱停车架,包括与车架安装的固 定座1、支撑车架的第一脚柱2和第二脚柱3、第一旋转轴4和第二旋转轴5,所述固定座1 具有凹槽11,所述第一旋转轴4穿过所述第一脚柱2固定于所述固定座1,所述第二旋转轴 5穿过所述第二脚柱3固定于所述第一脚柱2上,所述第一脚柱2和第二脚柱3的一端绕所 述第一旋转轴4在所述凹槽11中转动,所述固定座1还具有撑开部,所述撑开部具有一偏 心的弧形面12,所述第二脚柱3的一端具有导引部31,其与所述弧形面12相接触,所述弧 形面12的两端分别为收起端121和展开端122,所述弧形面12的圆弧半径自所述收起端 121沿着展开端122渐变、平滑过渡。当打开停车架时,第二脚柱3随着第一脚柱2的转动 沿着固定座1的凹槽11滑动,而与弧形面12相接触的第二脚柱3的一端在弧形面12的顶 靠下,逐渐被撑开,直到第一脚柱2完全打开时第二脚柱3也在弧形面12的顶靠下相对第 一脚柱2完全打开。该结构利用半径逐渐增大的弧形面将第二脚柱逐渐撑开,与采用弹簧 利用弹力撑开第二脚柱相比,撑开力大、使用寿命长,不存在长期使用弹簧生锈、老化造成 的弹力下降,撑开不能的情况。这里所述的弧形面12的圆弧半径渐变、逐渐增大,是指弧形面12不是一个规则的 半径相同的圆弧,而且一个半径逐渐变化、平滑过渡的偏心的弧形,在图9中可以看到,收 起端121距离第二旋转轴5的半径要小于展开端122距离第二旋转轴5的半径,且沿着收 起端121到展开端122,半径逐渐增大,直至到展开端122,为最大。如图10所示,给出3中 弧形面半径渐变、平滑过渡的线性图,a、b、c分别表示3中不同线性的弧形面12的变化过 程,水平轴表示转动角度,垂直轴表示半径。可以看到,b的线性是随着角度的增大、其半径 逐渐增大的渐变过程,角度的增量与半径的增量为1 1。a的线性则是先期随着角度的增 大、其半径的增大是突变的,增量比为1 2或1 3甚至1 4,增大达到最大之后,又会 随之减小。c的线性则于a刚好相反。这三条线段的起始点即为弧形面的收起端121,终点 即为弧形面12的展开端122。在本实施例中,弧形面12的渐变线性为图10中的a线条所示。如图2、图4、图7至图9所示,所述第二脚柱3与所述弧形面12相接触的部位设 有第一滑动件61,所述第一滑动件61为滚珠或滑轮。所述第二脚柱3的一端具有导引部 31,所述导引部31与所述弧形面12相接触,所述第一滑动件61设于所述导引部31上。如图4所示,当打开第一脚柱2,第二脚柱3随之一同转动并在凹槽中移动,所述导 引部31在贴着弧形面12滑动的同时,其前端也顶靠于凹槽11的左侧壁13上,当完全打开 后,导引部31即与弧形面12相接触,而且其前端还与所述凹槽11的左侧壁13相顶靠,当 第二脚柱3打开后,导引部31的前端顶靠凹槽11的左侧壁13还可为第二脚柱3的支撑提 供支持和受力。同样,当第二脚柱3打开后,其侧壁抵靠于凹槽11的右侧壁14也为第二脚 柱3的支撑提供支持和受力,使第二脚柱3打开后支撑更为稳固、不晃动。为了减少摩擦, 使滑动更为顺畅,所述第二脚柱3的侧壁上,与所述凹槽11的右侧壁14相接触的部位设有 第二滑动件62。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动件62采用滚珠,第二脚柱3上设有容置滚珠62的盲 孔,在盲孔中设有弹簧63,顶靠在滚珠上,使滚珠保持与弧形面12以及凹槽11的右侧壁14始终接触,减少摩擦,也使第二脚柱3在打开和收起过程中滑动更顺畅。如图7至图9所示,本方案中固定座凹槽11的左右侧壁13、14不仅在停车架打开 后,如上所述的为第二脚柱3的支撑提供支持和受力,而且在收起时,还起到将第二脚柱3 归拢到初始位置的作用。在收起时,第一脚柱2相对第一旋转轴4转动,此时第二脚柱3 — 端的侧壁由于与凹槽11的右侧壁14相抵靠,沿着右侧壁14滑动时,在右侧壁14的作用下 使第二脚柱3绕着第二旋转轴5转动,同时导引部31沿着弧形面12由打开时所处的展开 端122滑动到收起端121。最终使第二脚柱3收起并且其一端位于凹槽11中。而打开时则 相反,第二脚柱3的导引部31沿着弧形面12滑动,从收起端121向展开端122滑动,并被 圆弧半径逐渐增大的弧形面12逐渐顶开,直至到达展开端122被完全顶开,至此第二脚柱 3的打开即完成。如图2、图4、图6所示,所述第一脚柱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1之间安装有第一复 位弹簧7,所述第一脚柱2打开时所述第一复位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一脚柱2收起 时所述第一复位弹簧7处于常态。为第一脚柱的收起提供助力,而且在收起后可以防止自 行打开。保证骑行过程中的安全。所述第二旋转轴5上套有第二复位扭簧8,所述第二复位扭簧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 脚柱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脚柱3连接。所述第二脚柱3打开时,所述第二复位扭簧8 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二脚柱3收起时,所述第二复位扭簧8处于常态。为第二脚柱3收起 时提供助力,更为省力,且收起后防止第二脚柱3自行打开。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方案中所述第二脚柱3打开时,所述第二复位扭簧8处 于常态,所述第二脚柱3收起时,所述第二复位扭簧8处于压缩状态。该方案的好处是,为 第二脚柱3的打开提供助力,使整个停车架在打开时更为省力。
权利要求1.一种双脚柱停车架,包括与车架安装的固定座(1)、支撑车架的第一脚柱( 和第 二脚柱(3)、第一旋转轴(4)和第二旋转轴(5),所述固定座(1)具有凹槽(11),所述第一 旋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脚柱O)固定于所述固定座(1)上,所述第二旋转轴(5)穿过所 述第二脚柱(3)固定于所述第一脚柱( 上,所述第一脚柱O)的一端绕所述第一旋转轴 (4)在所述凹槽(11)中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还具有撑开部,所述撑开部具有 一偏心的弧形面(12),所述第二脚柱(3)的一端具有导引部(31),其与所述弧形面(12)相 接触,所述弧形面(1 的两端分别为收起端(121)和展开端(122),所述弧形面(1 的圆 弧半径自所述收起端(121)沿着展开端(12 渐变、平滑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脚柱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脚柱C3)与所述 弧形面(1 相接触的部位设有第一滑动件(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脚柱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件(61)设于 所述导引部(31)上,所述第一滑动件(61)为滚珠或滑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脚柱停车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展开端(122)的 所述导引部(31),其前端顶靠于所述凹槽(11)的左侧壁(1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双脚柱停车架,其特征在于处于打开状态的所述 第二脚柱,相对于所述导引部(31)的另一侧顶靠于所述凹槽(11)的右侧壁(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脚柱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脚柱C3)顶靠于 所述凹槽(11)右侧壁(14)的部位设有第二滑动件(6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脚柱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件(6 为滚 珠或滑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脚柱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柱O)的一端 与所述固定座(1)之间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7),所述第一脚柱( 打开时所述第一复位弹 簧(7)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一脚柱( 收起时所述第一复位弹簧(7)处于常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脚柱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轴( 上套 有第二复位扭簧(8),所述第二复位扭簧(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脚柱( 连接、另一端与所 述第二脚柱( 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脚柱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脚柱(3)打开 时,所述第二复位扭簧(8)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二脚柱C3)收起时,所述第二复位扭簧(8) 处于常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脚柱停车架,包括与车架安装的固定座、支撑车架的第一脚柱和第二脚柱、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固定座具有凹槽,第一旋转轴穿过第一脚柱固定于固定座,第二旋转轴穿过第二脚柱固定于第一脚柱上,第一脚柱和第二脚柱的一端绕第一旋转轴在凹槽中转动,固定座还具有撑开部,撑开部具有一偏心的弧形面,第二脚柱的一端与弧形面相接触,弧形面的两端分别为收起端和展开端,弧形面的圆弧半径自收起端沿着展开端逐渐增大。该结构利用半径逐渐增大的弧形面将第二脚柱逐渐撑开,与采用弹簧利用弹力撑开第二脚柱相比,撑开力大、使用寿命长,不存在长期使用弹簧生锈、老化造成的弹力下降,撑开不能的情况。
文档编号B62H1/02GK201834093SQ201020543239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5日
发明者龚林海 申请人:美尔顿车业(东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