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把可换向的婴儿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684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推把可换向的婴儿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推车,具体涉及一种推把可换向的婴儿推车。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780577Y于2006年5月17日公开了一种推把可换向的婴儿推车, 包括推把、篷杆、篷杆固定件、侧护手、座垫板、自立件,所述的推把通过折弯件分为上、下推 把;篷杆固定件和侧护手的两侧设有凸台;下推把与后篷杆以枢轴相连并可枢轴转动;连 接在下推把的换向件上的凹槽与凸台扣合滑动。中国专利CN101774394A于2010年07月14日公开一种婴儿推车,其包含框架; 枢轴接头组合件,其安装在所述框架上;以及把手,其在所述枢轴接头组合件处耦合到所述 框架。所述把手围绕由所述枢轴接头组合件界定的枢轴轴线相对于所述框架在第一与第二 位置之间旋转。闩组合件包含突出部,且可在其中所述闩组合件将所述把手紧固在所述第 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的闭锁状态与其中所述把手被释放以在所述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 移动的释放状态之间移动。闩导引件界定在所述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的所述移动期间所述 突出部沿着其行驶的路径,使得在所述第一与第二位置之间的所述移动期间所述突出部保 持处在所述释放状态。现有技术上述婴儿推车不仅部件多、结构复杂,转向推把至少与一个脚管是错开 的,在向下按压时,籍由旁边的塑料件提供支撑力,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结构简 单,操作转向推把时,支撑效果较好,不会损坏,且占用空间较小的推把可换向的婴儿推车。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推把可换向的婴儿推 车,包括手把管、大关节上、换向拉柄、收车挡块、换向铁线和换向插销,收车挡块与换向拉 柄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换向插销与换向铁线固定连接,换向铁线与换向拉柄绕轴连接,换向 拉柄与手把管滑动连接,大关节上与换向挡块上设有卡槽,换向插销上设有换向卡销;手把 管与大关节上绕轴连接。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上述推把可换向的婴儿推车中,三角铁片与座架管固定连接; 座架管与后脚管通过绕轴连接;后脚管与换向挡块固定连接;后脚管与大关节上通过绕轴 连接;大关节上与车手管固定连接;车手管与大关节下绕点绕轴连接;大关节下与前脚管 固定连接。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上述推把可换向的婴儿推车中,前脚管内设有收车插销,且收 车插销上的长槽与前脚管上的孔通过铆接组合对收车插销的滑动行程进行限位,收车插销 下方内孔处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通过前脚管上孔位铆接对其进行向下的限位;大关节 上内设有能使收车插销插入的内孔。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上述推把可换向的婴儿推车中,手把管内设有收车挡块,且收车挡块上设有长槽与手把管上的孔通过铆接组合对收车挡块的滑动行程进行限位;手把管 上设有开槽与换向插销的孔通过铆合接组合对换向插销的滑动行程进行限位;收车挡块与 换向拉柄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收车挡块与收车扁铁通过绕轴连接;手把管与收车拉座固定 连接;收车拉座与收车拉环有限绕轴连接,收车拉环上设有限位长槽;收车拉环与收车扁 铁绕轴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婴儿推车的转向推把与前脚管和后脚管在一条直线 上,占用空间较小,这样在操作转向推把时,尤其在向下按压时,支撑效果较好,不容易损 坏,且收折操作方便,便于携带。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推把可换向的婴儿推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婴儿推车换向及收车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婴儿推车收车插销固定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内有压缩弹簧21)。图4是图1所示的婴儿推车换向前的右视图。图5是图1所示的婴儿推车换向后的右视图。图6是图1所示的婴儿推车换向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所示的婴儿推车换向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手把管;2为收车拉座;3为背靠管;4为大关节上;5为换向连接座;6为 大关节下-J为前脚管;8为车手管;9为换向拉柄;10为收车拉环;11为换向挡块;12为座 架管;13为后脚管;14为三角铁片;15为收车扁铁;16为收车挡块;17为换向铁线;18为压 缩弹簧;19为换向插销;20为收车插销;21为压缩弹簧;22为卡槽J3为卡槽;对为换向卡 销;25为换向绕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 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内容 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 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推把可换向的婴儿推车中,三角铁 片14与座架管12固定连接;座架管12与后脚管13通过绕轴连接;后脚管13与换向挡块 11固定连接;后脚管13与大关节上4通过绕轴连接;大关节上4与车手管8固定连接;车 手管8与大关节下6绕点绕轴连接;大关节下6与前脚管7固定连接。绕轴连接的相关零 件都可以通过绕轴自动转动。前脚管7内设有收车插销20可上下滑动,且收车插销20上 的长槽与前脚管7上的孔通过铆接组合对收车插销20的滑动行程进行限位,收车插销20 下方内孔处设有压缩弹簧21可上下滑,压缩弹簧21是通过前脚管7上孔位铆接对其进行 向下的限位,使收车插销20在压缩弹簧21作用力下保持向上的推力;大关节上4内设有能 使收车插销20插入的内孔,因此在推车展时因为在压缩弹簧21的作用力使收车插销20插 入大关节上4内起到保持车架固定的作用。手把管1内设有收车挡块16可上下滑动,且收车挡块16上设有长槽与手把管1上的孔通过铆接组合对收车挡块16的滑动行程进行限位;这内设有换向插销19可上下滑 动,且手把管1上设有开槽与换向插销19的孔通铆合接组合对换向插销19的滑动行程进 行限位;收车挡块16与换向拉柄9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8,使收车挡块16与换向插销19在 压缩弹簧18作用力下使收车挡块16与换向拉柄9分别保持对上和对下的推力;收车挡块 16与收车扁铁15通过绕轴连接;手把管1与收车拉座2固定连接;收车拉座2与收车拉环 10有限绕轴连接,收车拉环10上设有限位长槽;收车拉环10与收车扁铁15绕轴连接;在收 车拉环10受到外部向上的推力或拉力时通过收车扁铁15使收车挡块16应力向下,推动收 车插销20向下脱离大关节上4使推车处无固定状态,从可以完成推车的展开和收合功能。如图2所示,换向插销19与换向铁线17固定连接,换向铁线17与换向拉柄9绕轴 连接,换向拉柄9与手把管1滑动连接,在换向拉柄9受到外部向上的推力或拉力时,换向 插销19可应力往上滑动;大关节上4与换向挡块11上设有卡槽,换向插销19上设有换向 卡销对。手把管1与大关节上4绕轴连接,当换向拉柄9受向上推力或拉力时通过换向铁 线17使换向插销19应力上,此时手把管1可通过绕轴有限前后摆动,摆前后两端都设有限 档点,当手把管1摆动处任意端同时释放对换向拉柄9的施加力,换向插销19随限在压缩 弹簧18推力下卡大关节上4或换向挡块11的卡槽从而固定手把管1即完成换向功能(如 图4-7所示)。如图2所示,A箭头为收车时施力方向,B箭头受A力影响应力向下,从而将收车插 销20顶出,此时此可把车架收合。收车插销20和换向插销19之间设有压缩弹簧21,作用 是没A作用力时使这部份结构还原初始状态。如图6所示,C箭头为换向时施力方向,受如图2所示之A箭头施力影响应力向上 运动,从而将换向卡销M拉出,此时换向部份通过换向绕点25换向。收车插销20和换向 插销19之间设有压缩弹簧21,作用是没A作用力时使这部份结构还原初始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推把可换向的婴儿推车,其特征是,包括手把管、大关节上、换向拉柄、收车挡 块、换向铁线和换向插销,收车挡块与换向拉柄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换向插销与换向铁线固 定连接,换向铁线与换向拉柄绕轴连接,换向拉柄与手把管滑动连接,大关节上与换向挡块 上设有卡槽,换向插销上设有换向卡销;手把管与大关节上绕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把可换向的婴儿推车,其特征是,三角铁片与座架管固定 连接;座架管与后脚管通过绕轴连接;后脚管与换向挡块固定连接;后脚管与大关节上通 过绕轴连接;大关节上与车手管固定连接;车手管与大关节下绕点绕轴连接;大关节下与 前脚管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把可换向的婴儿推车,其特征是,前脚管内设有收车插销, 且收车插销上的长槽与前脚管上的孔通过铆接组合对收车插销的滑动行程进行限位,收车 插销下方内孔处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通过前脚管上孔位铆接对其进行向下的限位;大 关节上内设有能使收车插销插入的内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推把可换向的婴儿推车,其特征是,手把管内设有收车 挡块,且收车挡块上设有长槽与手把管上的孔通过铆接组合对收车挡块的滑动行程进行限 位;手把管上设有开槽与换向插销的孔通过铆合接组合对换向插销的滑动行程进行限位; 收车挡块与换向拉柄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收车挡块与收车扁铁通过绕轴连接;手把管与收 车拉座固定连接;收车拉座与收车拉环有限绕轴连接,收车拉环上设有限位长槽;收车拉 环与收车扁铁绕轴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推把可换向的婴儿推车,其特征是,包括手把管、大关节上、换向拉柄、收车挡块、换向铁线和换向插销,收车挡块与换向拉柄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换向插销与换向铁线固定连接,换向铁线与换向拉柄绕轴连接,换向拉柄与手把管滑动连接,大关节上与换向挡块上设有卡槽,换向插销上设有换向卡销;手把管与大关节上绕轴连接。本实用新型收折方便,容易携带,在操作转向推把时,支撑效果较好,不会损坏,且占用空间较小。
文档编号B62B9/20GK201842124SQ20102057378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5日
发明者吴嘉弘, 陈彦甫 申请人:昆山华童幼儿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