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围侧部结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6530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前围侧部结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前围侧部结合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被设置在车身前部的两侧的前围侧部结合结构。
技术背景[0002]已知一种在前围的车身宽度方向两侧,机罩铰链安装支架的凸缘部与前围上侧外构件等一起以三层重叠的方式而被接合在一起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结构中,有时机罩铰链安装支架会被固定在前围盖板上。[0003]在先技术文献[0004]专利文献[0005]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6-15808公报实用新型内容[0006]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0007]但是,在这种结构中,在例如于不平整道路上行驶时,前围上侧外构件等上下移动了的情况下,由于机罩铰链安装支架在车身上下方向上的位移被前围盖板所限制,因此会导致载荷负荷集中在机罩铰链安装支架的凸缘前端部侧的接合部处。因此,在这一点上还有改善的余地。[0008]本实用新型考虑到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在不平整道路上行驶时,能够抑制载荷负荷集中在机罩铰链安装支架的凸缘前端部侧的接合部上的前围侧部结合结构。[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0010]技术方案1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前围侧部结合结构具有外部件,其被配置在车身前部的两侧且车身前表面的窗部的下方侧,其上端部上形成有第一凸缘部;内部件,其相对于所述外部件被配置在车身宽度方向内侧,并且形成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凸缘部位于上方侧的第二凸缘部;前围盖板,其被配置在所述外部件及所述内部件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 并在车身宽度方向上延伸,且被固定在车身侧;机罩铰链安装支架,其被配置在所述外部件及所述内部件的上方侧,并形成有相对于所述第二凸缘部位于上方侧的第三凸缘部,且其被固定在所述前围盖板上;重叠部,其由所述第三凸缘部、所述第二凸缘部、所述第一凸缘部在车身上下方向上重叠而成,且具备在其前端部处所述第三凸缘部与所述第二凸缘部被接合在一起的第一接合部;在所述第一接合部的车身后方侧的位置处所述第二凸缘部与所述第一凸缘部被接合在一起的第二接合部;在所述第二接合部的车身后方侧的位置处所述第三凸缘部、所述第二凸缘部、所述第一凸缘部被接合在一起的第三接合部。[0011]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前围侧部结合结构,外部件被配置在车身前部的两侧且车身前表面的窗部的下方侧,内部件相对于外部件被配置在车身宽度方向内侧。因此,当在不平整道路上行驶,从而车身前部的两侧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发生位移时,被设置在其后端部侧的外部件及内部件也将要在车身上下方向上进行位移。[0012]此外,在这些外部件及内部件的上方侧,配置有机罩铰链安装支架。并且,机罩铰链安装支架的第三凸缘部与内部件的第二凸缘部及外部件的第一凸缘部在车身上下方向上重叠,且该重叠部在预定位置处被接合在一起。由此,当外部件及内部件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发生位移时,在机罩铰链安装支架上将作用有车身上下方向的载荷。[0013]另一方面,机罩铰链安装支架被固定在前围盖板上,而前围盖板被配置在外部件及内部件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并在车身宽度方向上延伸,且被固定在车身侧。因此,即使外部件及内部件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发生位移,也因为通过使机罩铰链安装支架被固定在前围盖板上从而使其向车身上下方向的位移被限制,所以在重叠部的接合部上作用有剥离载荷。[0014]在此,重叠部具备在其前端部处第三凸缘部与第二凸缘部被接合在一起的第一接合部;在第一接合部的车身后方侧的位置处第二凸缘部与第一凸缘部被接合在一起的第二接合部;在第二接合部的车身后方侧的位置处第三凸缘部、第二凸缘部、第一凸缘部被接合在一起的第三接合部。因此,当例如在不平整道路上行驶时,从路面侧向车身前部的两侧的悬架侧输入载荷,从而使外部件及内部件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发生位移时,在重叠部中,距离悬架侧较近的前端部的第一接合部将首先受到剥离载荷。此时,在第一接合部处未被接合在一起的第一凸缘部,将仅在第一接合部附近于车身上下方向上发生位移,且由于未使剥离载荷直接作用于第一接合部,因此第一接合部处的载荷负担被抑制了与此相对应的量。[0015]另一方面,当第一凸缘部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发生位移时,在第一接合部的车身后方侧,第二接合部将受到随着第一凸缘部的位移而产生的载荷。在该第二接合部中,由于第三凸缘部没有被接合在一起,因此在第二接合部上,使第三凸缘部剥离的剥离载荷不起作用。因此,第二接合部处的载荷负担被抑制了与此相对应的量。[0016]此外,在重叠部中的第二接合部的车身后方侧,第三凸缘部、第二凸缘部、以及第一凸缘部的三层被接合在一起的第三接合部受到剥离载荷。但是,如上所述,由于在第三接合部的车身前方侧,第一接合部及第二接合部负担着载荷,因此在第三接合部处的载荷负担被抑制了与此相对应的量。由此,通过在三层被接合在一起的第三接合部的车身前方侧, 使两层被接合在一起的第一接合部及第二接合部承担载荷,从而在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以及第三接合部处载荷被均勻地负担。[0017]技术方案2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前围侧部结合结构为,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结构中,在所述车身前部的两侧配置有前护板,并且,所述外部件被设定为,与所述前护板的后端部相接合的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所述内部件被设定为,与所述前护板的后端部相接合的前围上侧内构件。[0018]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前围侧部结合结构,在车身前部的两侧配置有前护板,且在前护板的后端部上接合有,作为外部件的前围上侧外前构件以及作为内部件的前围上侧内构件。因此,在例如于不平整道路上行驶时从路面侧向车身前部的两侧的悬架侧输入了载荷,从而使前护板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发生位移时,前围上侧外前构件及前围上侧内构件将随之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发生位移。[0019]当前围上侧外前构件及前围上侧内构件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发生位移时,在重叠部中,距离前护板侧较近的前端部的第一接合部将首先受到剥离载荷。此时,在第一接合部处没有被接合在一起的前围上侧外前构件的第一凸缘部,将仅在第一接合部附近于车身上下方向上发生位移,且由于未使剥离载荷直接作用于第一接合部上,因此第一接合部处的载荷负担被抑制了与此相对应的量。[0020]另一方面,当前围上侧外前构件的第一凸缘部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发生位移时,在第一接合部的车身后方侧,第二接合部将受到随着前围上侧外前构件的第一凸缘部的位移而产生的载荷。在该第二接合部中,由于机罩铰链安装支架的第三凸缘部没有被接合在一起,因此在第二接合部上,使机罩铰链安装支架的第三凸缘部剥离的剥离载荷不起作用。因此,第二接合部处的载荷负担被抑制了与此相对应的量。[0021]此外,在重叠部中的第二接合部的车身后方侧,机罩铰链安装支架的第三凸缘部、 前围上侧内构件的第二凸缘部、以及前围上侧外前构件的第一凸缘部的三层被接合在一起的第三接合部受到剥离载荷。但是,如上所述,由于在第三接合部的车身前方侧,第一接合部及第二接合部负担着载荷,因此第三接合部处的载荷负担被抑制了与此相对应的量。通过上述结构,从而使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以及第三接合部处,载荷被均勻地负担。[0022]技术方案3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前围侧部结合结构,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 所述的构成中,所述第一接合部、所述第二接合部、以及所述第三接合部中的各个接合是通过点焊而实施的。[0023]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前围侧部结合结构,由于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以及第三接合部中的各个接合是通过点焊而实施的,因此在不平整道路上行驶时各个点焊部将受到载荷。但是,由于在三层通过点焊而被接合在一起的第三接合部的车身前方侧,两层通过点焊而被接合在一起的第一接合部及第二接合部承受载荷,因此在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以及第三接合部处,载荷被均勻地负担。[0024]实用新型的效果[0025]如上述说明中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前围侧部结合结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即,当在不平整道路上行驶时,能够抑制载荷负荷集中在机罩铰链安装支架的凸缘前端部侧的接合部上的情况。[0026]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前围侧部结合结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即,当在不平整道路上行驶时,能够抑制载荷负荷集中在由机罩铰链安装支架的第三凸缘部、前围上侧内构件的第二凸缘部、以及前围上侧外前构件的第一凸缘部重叠而成的重叠部中的前端部侧的接合部处的情况。[0027]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前围侧部结合结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即,当在不平整道路上行驶时,能够抑制载荷负荷集中在机罩铰链安装支架的凸缘前端部侧的点焊部上的情况。


[0028]图1为表示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前围侧部结合结构的车身的立体图。[0029]图2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前围侧部结合结构的立体图。[0030]图3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前围侧部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0031]图4为沿着图2中的4-4线的放大剖视图。[0032]图5为沿着图2中的5-5线的放大剖视图。[0033]符号说明[0034]10车身[0035]IOA车身前部[0036]16前护板[0037]22前围侧部[0038]26前围上侧外前构件(外部件)[0039]26B上凸缘部(第一凸缘部)[0040]30前围上侧内构件(内部件)[0041]30D外侧凸缘部(第二凸缘部)[0042]32前窗(车身前表面的窗部)[0043]34前围盖板[0044]40机罩铰链安装支架[0045]40F外侧凸缘部(第三凸缘部)[0046]50重叠部[0047]52第一接合部[0048]54第二接合部[0049]56第三接合部具体实施方式
[0050](实施方式的结构)[0051]利用图1 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前围侧部结合结构进行说明。而且,在这些附图中被适当标示的箭头标记FR表示车身前方侧,箭头标记UP表示车身上方侧,箭头标记IN表示车身宽度方向内侧。[0052]在图1中利用立体图图示了,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前围侧部结合结构的车身10。如图1所示,在车身前部IOA的两侧,左右一对的前侧梁12在大致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在前侧梁12的后部固定有前护板16及悬架塔护板15。前护板16 与悬架塔护板15被配置在车身前部IOA的两侧。在悬架塔护板15的上部固定有前上部支架14。该前上部支架14对悬架进行支撑(省略图示)。而且,所述悬架相对于车身10对车轮(省略图示)进行悬架。[0053]此外,如前围侧部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即图3所示,在前护板16中,从前端部到前后方向中间部的上表面被设定为弯曲了的弯曲部18,且前护板16朝向车身后方侧向车身上方侧倾斜,并且,其后端部20的上表面被配置为大致水平,且在大致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从弯曲部18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端起形成有向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伸出的凸缘部 ISA0并且,前护板16的后端部20向车身宽度方向外侧开口。[0054]前护板16的后端部20被构成为,包括上壁部20A,其被大致水平地配置,且在大致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侧壁部20C,其从上壁部20A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端向车身下方侧延伸。从上壁部20A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端起形成有向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伸出的上凸缘部 20B。上凸缘部20B被大致水平地配置,且在大致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此外,形成有从侧壁部20C的下端起向车身下方侧伸出的下凸缘部20D(参照图幻。下凸缘部20D具有垂下的垂直面,且在大致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0055]在图2中,利用立体图图示了前围侧部结合结构。在图2所示的前围侧部22中, 在前护板16的后端部20侧配置有作为骨架部件的前围上侧构件M。前围上侧构件M具备,作为外部件的前围上侧外前构件26,和作为内部件的前围上侧内构件30 (参照图3)。前围上侧外前构件26被配置在车身前部IOA的两侧且作为车身前表面的窗部的前窗32 (参照图1)的下方侧,并且在大致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0056]如沿着图2中的5-5线的放大剖视图、即图5所示,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被构成为,包括外壁部^A,其与前护板16的侧壁部20C对置配置;下壁部^D,其从外壁部26A 的下端起向车身宽度方向内侧延伸。从外壁部26A的上端起,形成有向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伸出的、作为第一凸缘部的上凸缘部26B。上凸缘部26B被形成于,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的上端部处。如沿着图2中的4-4线的放大剖视图、即图4所示,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的上凸缘部^B的前部在前护板16的后端部20中的上凸缘部20B的下方侧重叠,且通过点焊而被接合在一起。另外,在附图中,用符号46、48表示该接合部。[0057]此外,如图3所示,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的外壁部26A的前端,以朝向车身下方侧的方式向车身前方侧倾斜且被设定为圆弧状,而且形成有从外壁部26A的前端起向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伸出的前凸缘部26C。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的前凸缘部^C在车身后方侧(车身下方侧)与前护板16的凸缘部18A的后部重叠并被接合在一起(参照图2)。[0058]如图5所示,形成有从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的下壁部26D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端起,向车身下方侧伸出的下凸缘部26E。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的下凸缘部26E从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与前护板16的下凸缘部20D重叠并被接合在一起。而且,在图5的剖面的车身前方侧,由前护板16与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形成封闭剖面结构。[0059]如图3所示,在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的后端部处,接合并加固有前围上侧外加强件观。前围上侧外加强件观具有侧壁部^A,所述侧壁部28A被配置在,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的外壁部2队中的后端部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从侧壁部2名k的上端起形成有,向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伸出的上凸缘部^B。前围上侧外加强件观的上凸缘部^B的前部,在前围上侧外前构件26的上凸缘部^B的后端部被重叠,并通过点焊而被接合在一起。[0060]此外,相对于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在车身宽度方向内侧,配置有前围上侧内构件 30。前围上侧内构件30具有被大致水平地配置、且在大致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上壁部 30A。从上壁部30A的前端部起,形成有向车身前方侧伸出的前侧凸缘部30B。前围上侧内构件30的前侧凸缘部30B与前护板16的上壁部20A重叠,并被接合在一起。此外,如图5 所示,从前围上侧内构件30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端起向车身下方侧弯曲,从而形成有内壁部30C。前围上侧内构件30的内壁部30C与前护板16的侧壁部20C的上部重叠,并被接合在一起。[0061]并且,如图3所示,从前围上侧内构件30的上壁部30A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端起, 形成有向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伸出的、作为第二凸缘部的外侧凸缘部30D。前围上侧内构件 30的外侧凸缘部30D相对于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的上凸缘部26B位于上方侧,并被大致水平地配置,且在大致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如图4所示,前围上侧内构件30的外侧凸缘部30D的前端部、前护板16的上凸缘部20B的后端部、以及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的上凸缘部沈队以此顺序而被重叠,并且以三层重叠的方式通过点焊而被接合在一起。另外,在附图中,用符号48表示该接合部。在前围上侧内构件30的外侧凸缘部30D处除去前端部的部分,被重叠在前围上侧外前构件26的上凸缘部26B之上(详细内容后述)。[0062]如图2所示,在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及前围上侧内构件30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 配置有前围盖板34。前围盖板34被配置在前窗32 (参照图1)的下方侧,且在车身宽度方向上延伸。如图1所示,前围盖板34通过省略了详细图示的螺栓结合,从而使其多个部位被固定在车身10侧。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围盖板34被构成为,包括前围盖板主体36,其在车身宽度方向上延伸;前围盖板侧部38,其被固定在前围盖板主体36的车身宽度方向两端部上。[0063]在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及前围上侧内构件30的上方侧,配置有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与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及前围上侧内构件30接合在一起,且在顶板状的上壁部40A上固定有未图示的机罩铰链的铰链底座。[0064]从上壁部40A的前端起,形成有向车身下方侧垂下的前侧纵壁部40B。在前侧纵壁部40B处,通过点焊而接合有支架42的一端部,其中,所述支架42用于连接前侧纵壁部 40B与前围盖板侧部38。在支架42的另一端部上,在安装孔的周围固定有焊接螺母44A。 并且,在焊接螺母44A上,拧合有贯穿了前围盖板侧部38及支架42的另一端部的螺栓44B 的轴部。由此,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的前侧纵壁部40B被固定在,前围盖板34的前围盖板侧部38上。[0065]从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的前侧纵壁部40B的下端起,形成有向车身前方侧伸出的前侧凸缘部40C。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的前侧凸缘部40C与前围上侧内构件30的前侧凸缘部30B(参照图3)重叠,并被接合在一起。[0066]如图5所示,在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上,从上壁部40A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端起, 形成有向车身下方侧垂下的内侧纵壁部40D,并且从上壁部40A的车身宽度方向外侧端起, 形成有向车身下方侧垂下的外侧纵壁部40E。此外,从外侧纵壁部40E的下端起,形成有向车身宽度方向外侧伸出的、作为第三凸缘部的外侧凸缘部40F。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的外侧凸缘部40F相对于前围上侧内构件30的外侧凸缘部30D位于上方侧。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的外侧凸缘部40F、前围上侧内构件30的外侧凸缘部30D、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的上凸缘部^B,在车身上下方向上被重叠,从而构成了重叠部50。[0067]如图4所示,在重叠部50的前端部处,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的外侧凸缘部40F与前围上侧内构件30的外侧凸缘部30D在第一接合部52处通过点焊而被接合在一起。艮口, 在第一接合部52中,构成重叠部50的三层中的、包含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的外侧凸缘部 40F在内的两层上板被接合在一起。[0068]此外,在重叠部50中,在成为第一接合部52的车身后方侧位置的第二接合部M 处,前围上侧内构件30的外侧凸缘部30D与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的上凸缘部^B,通过点焊而被接合在一起。即,在第二接合部M中,构成重叠部50的三层中,除了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的外侧凸缘部40F之外的两层下板被接合在一起。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的外侧凸缘部40F与第二接合部M对应的部位被切口。[0069]此外,在重叠部50中,在成为第二接合部M的车身后方侧位置的第三接合部56 处,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的外侧凸缘部40F、前围上侧内构件30的外侧凸缘部30D、前围上侧外前构件26的上凸缘部^B,通过点焊而被接合在一起。即,在第三接合部56中,构成重叠部50的三层被接合在一起。[0070]而且,在重叠部50的后端部侧,在成为第三接合部56的车身后方侧位置的第四接合部58处,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的外侧凸缘部40F与前围上侧内构件30的外侧凸缘部 30D,通过点焊而被接合在一起。即,在第四接合部58处,与第一接合部52同样地,构成重叠部50的三层中的、包括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的外侧凸缘部40F在内的两层上板被接合在一起。[0071]以此方式,在本实施方式的重叠部50的板组合结构中,点焊的打点结构从车辆前方侧起按照如下顺序而设定,即,在第一接合部52处对两层上板实施了点焊的打点,在第二接合部M处对两层下板实施了点焊的打点,在第三接合部56处对全部三层实施了点焊的打点,以及在第四接合部58处对两层上板实施了点焊的打点。并且,如图2所示,第一接合部52、第二接合部M、第三接合部56、以及第四接合部58的各个结合打点被设定为,在大致车身前后方向上排成一列。[007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重叠部50处的点焊接合通过如下的顺序而实施。首先,在第一工序中,以将图4所示的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的外侧凸缘部40F、与前围上侧内构件 30的外侧凸缘部30D两层重叠的状态,实施在第一接合部52及第四接合部58处的接合。 接下来,在第二工序中,以对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的外侧凸缘部40F及前围上侧内构件30 的外侧凸缘部30D进一步重叠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的上凸缘部^B的状态,实施在第二接合部M及第三接合部56处的接合。[0073]以此方式,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的上凸缘部^B,在第一工序之后的第二工序中进行组装并实施点焊。因此,即使在前围上侧外前构件26的上凸缘部^B中与第一接合部 52及第四接合部58对应的部位未被切口,也能够实现重叠部50的两层上板的接合。[0074]此外,在第二工序中,同时进行通过以下两点的点焊而实现的接合。即,两点中的一点为接合部48,其被设定在第一接合部52的车身前方侧,且被设定在将前围上侧内构件 30的外侧凸缘部30D、前护板16的后端部20中的上凸缘部20B、以及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的上凸缘部26B这三层重叠的部位。并且,两点中的另一点为接合部46,其被设定在接合部 48的车身前方侧,且被设定在将前护板16的后端部20中的上凸缘部20B、以及前围上侧外前构件26的上凸缘部26B这两层重叠的部位。[0075](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0076]接下来,对上述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0077]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前围侧部结合结构中,在被配置于车身前部 IOA的两侧的前护板16的后端部处,接合有前围上侧外前构件26及前围上侧内构件30。因此,在例如于不平整道路上行驶时,从路面侧经由车身前部IOA的两侧的悬架(省略图示) 向前上部支架14侧输入载荷,从而使前护板16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发生位移时,前围上侧外前构件26及前围上侧内构件30将随之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发生位移。另外,在不平整道路上行驶时的朝向前上部支架14侧的载荷输入中,成左右反相的车身上下方向上的输入成为主要的输入形态。[0078]在不平整道路上行驶时于车身上下方向上发生位移的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及前围上侧内构件30的上方侧,配置有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并且,该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的外侧凸缘部40F、与前围上侧内构件30的外侧凸缘部30D及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的上凸缘部沈队在车身上下方向上重叠,且该重叠部50在预定位置处被接合在一起。由此,当前围上侧外前构件26及前围上侧内构件30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发生位移时,在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上将作用有车身上下方向的载荷。[0079]另一方面,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被固定在前围盖板34上。并且,前围盖板34被配置在前围上侧外前构件26及前围上侧内构件30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并在车身宽度方向上延伸,且被固定在车身10 (参照图1)侧。因此,即使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及前围上侧内构件30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发生位移,也由于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被固定在前围盖板34 上从而能够限制向车身上下方向的位移。[0080]作为其结果,在重叠部50的接合部上,在具备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及前围上侧内构件30的前围上侧构件M与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之间,欲产生相对的位移差,从而作用有剥离方向的载荷。而且,在前围上侧构件M与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的接合部(点焊打点部)处,作用有应力。[0081 ] 在此,如图4所示,在重叠部50中,在其前端部的第一接合部52处,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的外侧凸缘部40F与前围上侧内构件30的外侧凸缘部30D通过点焊而被接合在一起。此外,在重叠部50中,在成为第一接合部52的车身后方侧的位置的第二接合部M处, 前围上侧内构件30的外侧凸缘部30D与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的上侧凸缘部26B通过点焊而被接合在一起。而且,在重叠部50中,在成为第二接合部M的车身后方侧的位置的第三接合部56处,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的外侧凸缘部40F、前围上侧内构件30的外侧凸缘部 30D、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的上凸缘部^B,通过点焊而被接合在一起。[0082]因此,在例如于不平整道路上行驶时,从路面侧向车身前部IOA的两侧的悬架侧输入载荷,从而随着前护板16向车身上下方向的位移,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及前围上侧内构件30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发生位移时,在重叠部50中,距前护板16侧(未图示的悬架侧) 较近的前端部的第一接合部52将首先受到剥离载荷。此时,在第一接合部52处未被接合在一起的前围上侧外前构件26的上凸缘部^B,仅在第一接合部52附近于车身上下方向上发生位移,并且由于未使剥离载荷直接作用于第一接合部52,因此第一接合部52处的载荷负担被抑制了与此相对应的量。[0083]另一方面,当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的上凸缘部26B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发生位移时,在第一接合部52的车身后方侧,第二接合部M将受到随着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的上凸缘部^B的位移而产生的载荷。在该第二接合部M处,由于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的外侧凸缘部40F没有被接合在一起,因此在第二接合部M处,使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的外侧凸缘部40F剥离的剥离载荷未发生作用。因此,第二接合部M处的载荷负担被抑制了与此相对应的量。[0084]此外,在重叠部50的第二接合部M的车身后方侧,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的外侧凸缘部40F、前围上侧内构件30的外侧凸缘部30D、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的上凸缘部26B 这三层被接合在一起的第三接合部56受到剥离载荷。但是,如上所述,由于在第三接合部 56的车身前方侧,第一接合部52及第二接合部M进行载荷负担,因此第三接合部56处的载荷负担被抑制了与此相对应的量。以此方式,由于在三层(三个部件)被接合在一起的第三接合部56的车身前方侧,两层(两个部件)被接合在一起的第一接合部52及第二接合部M承受载荷,因此在第一接合部52、第二接合部M及第三接合部56处载荷被均勻地负担。[0085]如上述说明中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前围侧部结合结构,能够抑制当在不平整道路上行驶时,载荷负荷集中在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的凸缘前端部侧的接合部上的情况。因此,提高了前围侧部22的凸缘结合部的耐久强度性能。[0086]在此,在与对比结构进行比较的同时进行若干补充说明,在例如如下的对比结构中,将会导致重量增加,所述对比结构为,为了确保对于在不平整道路上行驶时的载荷的刚性,而提高分别相当于机罩铰链安装支架40的外侧凸缘部40F及前围上侧外前构件沈的上凸缘部^B的部件的板厚,且(除了在相当于第三接合部56的位置上之外)在相当于第一接合部52及第二接合部M的位置上,也对三层(三个部件)进行了点焊。相对于此,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不产生重量增加的问题的条件下提高了耐久强度性能。[0087](实施方式的补充说明)[0088]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内部件的前围上侧内构件30的外侧凸缘部 30D构成了重叠部50的一部分,但是,内部件例如也可以为,相对于作为外部件的前围上侧外前构件04)被配置在车身宽度方向内侧的护板上部构件等的其它的内部件,所述护板上部构件等的其它的内部件的第二凸缘部也可以构成重叠部的一部分。[0089]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合部52、第二接合部54、以及第三接合部56 中的各个接合是通过点焊而实施的,但是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以及第三接合部也可以通过粘接等其它的接合方式而被接合在一起。[0090]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及上述的多个的改变例,能够被适当组合并实施。
权利要求1.一种前围侧部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外部件,其被配置在车身前部的两侧且车身前表面的窗部的下方侧,其上端部上形成有第一凸缘部;内部件,其相对于所述外部件被配置在车身宽度方向内侧,并且形成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凸缘部位于上方侧的第二凸缘部;前围盖板,其被配置在所述外部件及所述内部件的车身宽度方向内侧,并在车身宽度方向上延伸,且被固定在车身侧;机罩铰链安装支架,其被配置在所述外部件及所述内部件的上方侧,并形成有相对于所述第二凸缘部位于上方侧的第三凸缘部,且其被固定在所述前围盖板上;重叠部,其由所述第三凸缘部、所述第二凸缘部、所述第一凸缘部在车身上下方向上重叠而成,且具备在其前端部处所述第三凸缘部与所述第二凸缘部被接合在一起的第一接合部;在所述第一接合部的车身后方侧的位置处所述第二凸缘部与所述第一凸缘部被接合在一起的第二接合部;在所述第二接合部的车身后方侧的位置处所述第三凸缘部、所述第二凸缘部、所述第一凸缘部被接合在一起的第三接合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围侧部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身前部的两侧配置有前护板,并且,所述外部件被设定为,与所述前护板的后端部相接合的前围上侧外前构件, 所述内部件被设定为,与所述前护板的后端部相接合的前围上侧内构件。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围侧部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部、所述第二接合部、以及所述第三接合部中的各个接合是通过点焊而实施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获得了一种前围侧部结合结构,当在不平整道路上行驶时,其能够抑制载荷负荷集中在机罩铰链安装支架的凸缘前端部侧的接合部上的情况。由机罩铰链安装支架的(40)的外侧凸缘部(40F)、前围上侧内构件(30)的外侧凸缘部(30D)、以及前围上侧外前构件(26)的上凸缘部(26B)重叠而成的重叠部(50),从车身前方侧起依次具备第一接合部(52)、第二接合部(54)、以及第三接合部(56)。在第一接合部(52)处,重叠部(50)中的两层上板通过点焊而被接合在一起,在第二接合部(54)处,重叠部(50)中的两层下板通过点焊而被接合在一起,在第三接合部(56)处,重叠部(50)的三层板通过点焊而被接合在一起。
文档编号B62D25/08GK202295007SQ2011203781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8日
发明者寺坂美信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