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工程机械车辆及其配重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车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配重组件,还涉及一种配有该配重组件的工程机械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工程车辆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配重组件和固定装置的安全性、结构稳定性和定位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有技术中,配重组件装卸时,由配重提升机构提供动力。配重定位支撑座焊接在车架体上。为增加接触面积,支撑座支撑板要不低于车架体上表面,而焊接在支撑板上的导向块必须高于车架体上表面,从而形成车架体上的明显凸起,实现安装时的定位功能。
配重定位支撑座采用多个板件组合焊接,工序复杂繁琐,且准确性不易保证,配重定位支撑座孤立于车架体,与配重接触面积较小,结构强度上应力较大,易发生结构变形或焊缝开裂等破坏现象,配重定位支撑座上导向块在车架体上形成明显凸起,不仅破坏整体美观效果,还存在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现有的配重组件,结构复杂,定位不准确,安装稳定性差,安全隐患严重,接触面积少,不能实现减震功能,不能避免因应力过大造成的结构损坏。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重组件,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配重组件存在结构复杂,定位不准确,安装稳定性差,安全隐患严重,接触面积少,不能实现减震功能,不能避免因应力过大造成的结构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工程车辆的配重组件,该配重组件包括配重块和固定装置,该配重块的下表面设有导向柱;该固定装置包括设于该工程车辆的车架盖板下方的弹性承载单元以及设于该车架盖板上的定位孔;其中,当该导向柱穿过该定位孔并抵压该弹性承载单元时,该车架盖板与该弹性承载单元共同支撑该配重块。
其中,该配重块的下表面设有导向斜面,该导向斜面以直角、斜面和圆弧的方式过渡,该导向斜面与该车架盖板的相应安装面相匹配以定位该配重块。
其中,该弹性承载单元包括底板、支撑板、弹簧、通过铆接、镶接、螺接或焊接在该底板的上部的导向轴套以及通过铆接、镶接、螺接或焊接在该支撑板的下部的导向轴,该导向轴套与该导向轴活塞式配合,该弹簧设于该底板和该支撑板之间并与该导向轴套和该导向轴套接,且该弹簧为高强弹簧,该支撑板用于支撑该导向柱。
其中,该弹性承载单元包括安装圈和限位圈,该安装圈与该定位孔同心并固定于该车架盖板的下表面,该限位圈与该定位孔同心并固定于该安装圈的上表面,该限位圈的上表面与该车架盖板的上表面的平齐。
其中,该弹性承载单元包括安装螺栓,该安装螺栓将该安装圈和该限位圈连接起3来。其中,该支撑板包括凸台部和外缘部,该凸台部用于与该导向柱相抵接,该外缘部的外径小于该安装圈的内径。其中,该弹性承载单元包括支撑座,该支撑座固定于该工程车辆上,该底板焊接于该支撑座内部。其中,当取出该配重块时,该导向柱离开该定位孔,该支撑板和该导向轴在该弹簧的作用下向上运动,直到该支撑板的该外缘部抵接该安装圈为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配重组件的工程车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提供的配重组件,使结构简单,定位准确,能够有效提升安装稳定性,避免安全隐患,扩大接触面积,实现减震功能,有效避免因应力过大造成的结构损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重块与车架盖体配合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配重块翻转面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固定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弹性承载单元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的截面A的局部示意图;图6是图3所示的截面B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重块与车架盖体配合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配重块翻转面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固定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工程车辆的配重组件10,该配重组件10包括配重块100和固定装置200。该配重块100的下表面设有导向柱101。在本实施例中,该配重块100可以大致分为三块,即中间的主体部103和分别位于该中间主体部103两侧边的两个侧边部104,该主体部103的厚度小于该两个侧边部104的厚度,该导向柱101设置在该主体部103靠近该两个侧边部104的下表面的两侧边,并且,该导向柱101的长度与该主体部103的厚度之和与该侧边部104的厚度相近。该配重块100用于增加工程车辆自身的重量。
该固定装置200作为辅助件用于承载并定位该配重块100。
该配重块100还包括导向斜面102,该导向斜面102设于配重块100的下表面,该导向斜面102设在该主体部103靠近该两个侧边部104的导向柱101的两侧边,该导向斜面102以直角、斜面和圆弧的方式过渡到侧边部104。
该固定装置200包括设于该工程车辆的车架盖板300下方的弹性承载单元210以及设于所述车架盖板300上的定位孔220 ;该导向柱101穿过该定位孔220并抵压该弹性承载单元210时,该车架盖板300与该弹性承载单元210共同支撑该配重块100。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导向斜面102与该车架盖板300的相应安装面相匹配以定位该配重块100,该相应安装面主要是车架盖板300上表面,车架盖板300两侧壁分别设有固定装置200,通过该固定装置200使该导向柱101准确定位,该导向斜面102准确与该车架盖板300上表面准确配合。
具体而言,请参阅图4,图4是图1所示的弹性承载单元的分解示意图。
如图4所示的弹性承载单元210包括底板201、支撑板202、弹簧203、导向轴套 204、导向轴205。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201、支撑板202、弹簧203、导向轴套204、导向轴205显示为一个、二个或三个,但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工程机械设备的组装和拆卸过程中需要控制的组装模块的数量根据需要相应设置底板201、支撑板202、弹簧203、导向轴套204、导向轴 205的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轴套204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底板201上部,或者通过铆接、镶接、螺接等方式固定在该支撑板202的下部的导向轴205,该导向轴套204与该导向轴205活塞式配合,该弹簧203设于该底板201和该支撑板202之间并与该导向轴套204 和该导向轴205套接,该弹簧203为高强弹簧,该支撑板202用于支撑该导向柱101。
进一步地,该支撑板202通过底板201的支撑,弹簧203的弹簧作用向上顶起,使支撑板202上表面与车架盖板300上表面平齐。
具体地,该弹性承载单元210包括安装圈206和限位圈207,该安装圈206和该限位圈207上表面设有螺孔。在本实施例中,该安装圈206和该限位圈207上表面螺孔显示为各四个,但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工程机械设备的组装和拆卸过程中需要控制的组装模块的数量任意设置安装圈206和该限位圈207螺孔的数量,且至少各四个。该安装圈206与该定位孔220同心并固定于该车架盖板300的下表面,该限位圈207与该定位孔220同心并固定于该安装圈206的上表面,该限位圈207的上表面与该车架盖板300的上表面平齐。
请参阅图5和图6,图5是图3所示的截面A的局部示意图;图6是图3所示的截面B的局部示意图。
如图5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安装圈206和限位圈207通过安装螺栓208连接在车架盖板300的上表面,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安装圈206和限位圈207亦可通过安装螺栓208连接在车架盖板300的下表面;该安装圈206和限位圈207还可以穿过该定位孔220 嵌接在定位孔220内壁,实现封闭配重装置两部分。
装配时,该弹性承载单元210包括安装螺栓208,该安装螺栓208通过螺孔将该安装圈206和该限位圈207连接起来。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具体该支撑板202包括凸台部2021和外缘部2022,该凸台部2021用于与该导向柱101相抵接,该外缘部2022的外径小于该安装圈206的内径,通过底板201支撑和弹簧203的弹簧作用下,使凸台部2021上表面与车架盖板300上表面平齐,此装置合理隐藏在车架体中,使车架体表面平整,行走方便。
请继续参阅图4,该弹性承载单元210包括支撑座2101,该支撑座2101固定于该工程车辆上,该底板201焊接于该支撑座2101内部,使结构紧凑。
请一并参阅图1,图3和图4,具体的装配过程中,当取出该配重块100时,该导向柱101离开该定位孔220,该支撑板201和该导向轴205在该弹簧203的作用下向上运动, 直到该支撑板202的该外缘部2022抵接该安装圈206为止。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车辆,该工程车辆配置有上的配重组件10。
综上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发明公开的配重组件10能够提升安装稳定性,避免了安全隐患,扩大了接触面积,实现减震功能,有效避免因应力过大造成的结构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工程车辆的配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下表面设有导向柱;固定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工程车辆的车架盖板下方的弹性承载单元以及设于所述车架盖板上的定位孔;其中,当所述导向柱穿过所述定位孔并抵压所述弹性承载单元时,所述车架盖板与所述弹性承载单元共同支撑所述配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的下表面设有导向斜面, 所述导向斜面与所述车架盖板的相应安装面相匹配以定位所述配重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承载单元包括底板、支撑板、弹簧、焊接在所述底板的上部的导向轴套以及焊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下部的导向轴,所述导向轴套与所述导向轴活塞式配合,所述弹簧设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并与所述导向轴套和所述导向轴套接,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配重块的导向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承载单元包括安装圈和限位圈,所述安装圈与所述定位孔同心并固定于所述车架盖板的下表面,所述限位圈与所述定位孔同心并固定于所述安装圈的上表面,所述限位圈的上表面与所述车架盖板的上表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承载单元包括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将所述安装圈和所述限位圈连接起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凸台部和外缘部,所述凸台部用于与所述导向柱相抵接,所述外缘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安装圈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承载单元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于所述工程车辆上,所述底板焊接于所述支撑座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重组件,其特征在于,当取出所述配重块时,所述配重块的导向柱离开所述定位孔,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导向轴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向上运动,直到所述支撑板的所述外缘部抵接所述安装圈为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配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高强弹簧。
10.一种工程机械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配重组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工程车辆的配重组件,该配重组件包括配重块和固定装置,该配重块的下表面设有导向柱;该固定装置包括设于该工程车辆的车架盖板下方的弹性承载单元以及设于该车架盖板上的定位孔;其中,当该导向柱穿过该定位孔并抵压该弹性承载单元时,该车架盖板与该弹性承载单元共同支撑该配重块。本发明提供的配重组件结构简单,定位准确,能有效提升安装稳定性,避免安全隐患,其扩大了接触面积,实现了良好的减震功能,有效地避免了因应力过大造成的结构损坏。
文档编号B62D63/04GK102556205SQ2012100243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3日
发明者刘权, 张冠勇, 詹纯新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