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车车架以及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354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推车车架以及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车车架以及包括该推车车架的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儿童推车是一种以施加推力或拉力的方式进行驱动的用于安放、运送儿童、小孩的运输工具,用户要求儿童推车最好能方便的放置在汽车内以便汽车到达目的地后,可以继续在车外使用推车安放、运送小孩。儿童推车的种类较多,以授权公告号为CN 201769848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儿童推车为例,现有技术中的儿童推车通常包括如图I所示手把管10、下方带有前轮122的前脚
管121、下方带有后轮112的后脚管111以及将手把管10、前脚管121、后脚管111互连在一起的关节组件13。现有的儿童推车在收合(或称折叠)后通常会使用一个收车勾(图中未示出)锁紧儿童推车的车架,让使用者方便整体提拿车架。在打开儿童推车时,使用者须先用手解开收车勾,然后再用双手展开车架,这种车架展开方式繁琐、费力,尤其要一手抱着孩子,一手展开车架难度很大。现有技术也有在后脚管与手把管之间使用气压弹性装置的儿童推车,这种儿童推车展开时也需要先用手工解开收车勾后,再向上提手把管,靠气压弹性装置向上张开车架,这种设计既需要先解开收车勾,还需要使用气压弹性装置,既不方便也比较耗费材料,成本闻。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推车车架以及包括该推车车架的儿童推车,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展开步骤繁琐,导致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推车车架,能够折叠和展开,包括握持部件、第一支腿以及第二支腿,其中所述握持部件、所述第一支腿以及所述第二支腿三者之间通过活动连接结构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车架包括弹性卡扣结构,在推车车架折叠时,所述弹性卡扣结构通过阻尼力把车架锁定在折叠状态。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卡扣结构包括设在所述握持部件上的第一连接件和设在所述第一支腿上的第二连接件,在推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互卡合。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卡扣结构设在所述握持部件上,或者所述弹性卡扣结构设在第二支腿上,在推车车架折叠时,弹性卡扣结构与第一支腿相互卡合。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活动连接结构为关节组件,所述关节组件包括上关节、下关节以及关节盖,其中所述上关节与所述握持部件固定连接,所述下关节与所述第二支腿固定连接,所述关节盖与第一支腿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卡扣结构设在关节盖内侧和上关节上和/或下关节上,以在推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让上关节和/或下关节与关节盖卡合锁紧。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设有内凹部分和外凸部分,所述外凸部分嵌于所述内凹部分内时形成紧配合。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卡扣结构为弹性材料制成。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腿包括位置对称的两条后支腿,所述第二支腿包括位置对称的两条前支腿,其中至少一条后支腿上设置有所述弹性卡扣结构。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关节与所述下关节包括互相啮合的齿轮以及释放组件,所述释放组件包括卡销、滑套、弹簧、收合操作件,所述滑套可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支腿内,所述弹簧设在所述滑套内,与所述上关节、所述下关节相互作用的所述卡销固设于所述滑套的一端,所述收合操作件横过车架连接所述滑套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推车车架,其中所述握持部件为手把管,所述第一支腿包括后脚管以及与所述后脚管枢接或铰接的后轮,所述第二支腿包括前脚管以及与所述前脚管枢接或铰接的前轮。优选地,所述儿童推车为单手收合的儿童车。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推车车架中,弹性卡扣结构通过阻尼力把推车车架锁定在折叠状态,因此折叠状态的推车车架在握持部件朝上平放地面时,使用者要展开推车车架,只需使用一只手抓住握持部件向上提起并抖动握持部件,抖动力和推车车架自身向下的重力作用克服弹性卡扣结构的阻尼锁紧力,最终将握持部件、第一支腿以及第二支腿由其各自的折叠位置带动至其各自的展开位置,进而将整个推车车架都展开,使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使用状态。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展开推车车架的步骤充分利用了弹性卡扣结构的弹性性质和推车车架及零部件自身的向下重力,只要一只手抓住和抖动握持部件即可克服弹性卡扣结构的阻尼力而将推车车架自动展开,由于展开步骤更为简单、快捷,展开操作更为容易,自动化程度也更高,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展开推车车架步骤繁琐,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除此之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可以单手将推车车架展开,解放了另一只手,另一只手还可以抱着孩子或者携带其他物品,并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无需附加气压弹性装置等昂贵的装置,结构更为简单,故而相对而言成本比较低。在现实生活中,婴幼儿与父母乘坐汽车外出、将儿童推车放置在汽车尾箱备用已经是常态,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呈现另一种自动展开儿童推车车架的情形儿童推车座位中间的收合操作件既是收合儿童车的功能件,也是儿童推车的手提把。当使用者一只手从汽车尾箱中抓住手提把取出儿童推车并提起时,儿童推车的握持部件与第一支腿以及第二支腿自然向下贴合一起,弹性卡扣不受力呈自然锁紧状态,当另一只手抓住握持部件向上翻转提起并抖动握持部件时,第一支腿以及第二支腿及零部件自身向下的重力作用克服弹性卡扣结构的阻尼锁紧力,最终将握持部件、第一支腿以及第二支腿由其各自的折叠位置带动至其各自的展开位置,进而将整个儿童推车车架都展开,使儿童推车车架自然处于展开使用状态。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为现有技术所提供的儿童推车的立 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所提供的儿童推车的推车车架各部件均处于展开位置的不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所提供的推车车架内的关节组件以及关节组件附近的前脚管的部分结构、后脚管的部分结构、手把管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所提供的儿童推车的推车车架的各部件处于折叠位置时的示意图,其中,弹性卡扣结构处于卡合状态;图5为图4所示的推车车架逐渐由折叠位置转动至展开位置的过程的示意图,其中,弹性卡扣结构处于释放状态;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儿童推车的推车车架的各部件处于展开位置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图2 图6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展开步骤更为简单、快捷,展开操作更为容易、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推车车架以及包括该推车车架的儿童推车。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推车车架优选为应用于儿童推车上,但除了应用于儿童推车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推车(例如推货车)之上,故而下文首先详细介绍推车车架的结构,然后再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推车车架应用于儿童推车上的结构。如图2 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推车车架,包括握持部件20 (图中所示为手把管)、第一支腿21 (图中所示为带有后轮212的后脚管211)、第二支腿22 (图中所示为带有前轮222的前脚管221)以及弹性卡扣结构24,其中握持部件20、第一支腿21以及第二支腿22三者之间通过活动连接结构23 (活动连接结构23可以选用授权公告号为CN 201769848U的中国专利文献中所示的关节组件)相连接。握持部件20由其展开位置转动至折叠位置的过程中能驱动活动连接结构23,使活动连接结构23带动第一支腿21以及第二支腿22由其各自的展开位置转动至其各自的折叠位置。握持部件20由其折叠位置转动至展开位置时,握持部件20驱动活动连接结构,使第一支腿21、第二支腿22在活动连接结构23的带动下以及重力的带动下由其各自的折叠位置转动至其各自的展开位置。[0037]弹性卡扣结构24包括第一连接件241以及第二连接件242。第一连接件241固定设置于握持部件20上,第二连接件242固定设置于第一支腿21上,在车架折叠时第二连接件242与第一连接件241将通过阻尼力相连接。对比图2、图4与图5所示的推车车架的几种状态可知当用户要展开、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推车车架时,只需要使用一只手抓住并抖动握持部件20,车架自身的重力便可以发挥作用,以便使在折叠状态时卡合的第一连接件241和第二连接件242分开,从而使握持部件20驱动活动连接结构23,在活动连接结构23的带动下以及第一支腿21、第二支腿22自身的重力的共同带动下可以将包括握持部件20、第一支腿21以及第二支腿22在内的各车架部件由其各自的折叠位置转动至其各自的展开位置,进而将整个推车车架都展开并处于使用状态。本实施例中活动连接结构23优选为授权公告号为CN 201769848U的中国专利文献中所示的关节组件,该关节组件包括上关节231以及下关节232,上下关节均由关节盖覆 盖,其中上关节231与握持部件20固定连接,下关节232与第二支腿22固定连接,关节盖与第一支腿2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241与握持部件20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具体可以使用螺钉或螺栓来实现)。第二连接件242与第一支腿2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具体也可以使用螺钉或螺栓来实现)。当然,第二连接件242与第一支腿21为一体式结构,或者,第一连接件241与握持部件20为一体式结构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第一连接件241和第二连接件242均由弹性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241优选为设置有如图2所示的内凹部分2411,第二连接件242优选为设置有与内凹部分2411相配合的外凸部分(图中未示出)。在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外凸部分嵌于内凹部分2411内并形成紧配合。握持部件20、第一支腿21以及第二支腿22均处于各自的折叠位置时外凸部分嵌于内凹部分2411内并通过其与内凹部分2411之间的阻尼力将握持部件20与第一支腿21锁定在一起。外凸部分嵌于内凹部分2411之内时,其与内凹部分2411构成了锁定结构,当抖动握持部件20时,在抖动力和重力作用下外凸部分克服其与内凹部分2411的阻力,从而便可以从内凹部分2411内脱出以解除锁定。与图I所示现有的推车车架类似,本实施例中第一支腿21包括位置对称的两条后支腿,第二支腿22包括位置对称的两条前支腿,如图2所示的弹性卡扣结构24可设于至少一条前支腿和至少一条后支腿上。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的活动连接结构23优选为授权公告号为CN 201769848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关节组件,如图3所示,该关节组件包括上关节231,上关节231与握持部件20铆接成一体。下关节232,下关节232与第二支腿22铆接成一体,其中,上关节231与下关节232包括互相啮合的齿轮233以及释放组件,释放组件包括卡销234、滑套235、弹簧236、收合操作件(牵引件内的一个零件)237,滑套235可动地设在第一支腿21内,弹簧236设在滑套235内,与上关节231、下关节232相互作用的卡销234固设于滑套235的一端,收合操作件237横过车架连接滑套235的另一端。由于授权公告号为CN 201769848U的中国专利已经清楚的公开了关节组件的具体构造,所以此处不再重复阐述。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如图2、图4或图5以及授权公告号为CN 201769848U的中国专利所示的活动连接结构23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包括其他实现方式,例如可以通过齿轮和齿条、链轮或皮带轮配合结构来取代上述关节组件内的齿轮结构。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卡扣结构设于关节盖内侧和下关节上和/或上关节上。在车架折叠时,下关节和上关节彼此啮合并绕关节盖上的转点转动。车架折叠好后,设于如图3所示的关节盖内侧和下关节232上和/或上关节231上的弹性卡扣结构卡合,阻挡下关节和/或上关节绕关节盖上的转点回转,从而锁紧车架。在要展开车架时,通过抖动握持部件20,在抖动力和车架重力作用下,弹性卡扣结构的阻尼力被克服,从而解除了关节盖与上关节231和/或下关节232的锁紧,因此得以展开车架。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存在多种其他的替代实施方式,但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如图6所示弹性卡扣结构24的结构也可以为包括咬合卡扣243以及设置于 咬合卡扣243上的凹入部分244,其中咬合卡扣243与握持部件20固定连接。握持部件20、第一支腿21以及第二支腿22均处于各自的折叠位置时,第一支腿21与凹入部分244相咬合(形成可释放的紧配合结构),并通过其与凹入部分244之间的阻尼力将握持部件20与第一支腿21锁定在一起。这种结构中与咬合卡扣243的凹入部分244相咬合的第一支腿21本身取代了实施例I中的第二连接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儿童推车,包括上述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图2 图5或图6所示的推车车架,其中握持部件20为手把管。第一支腿21包括后脚管211以及与后脚管211枢接或铰接的后轮212。第二支腿22包括前脚管221以及与前脚管221枢接或铰接的前轮222。该结构中后脚管211、后轮212、前脚管221以及前轮222可以与图I所示现有技术相同,也可以不同。儿童推车的结构适宜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以简化儿童推车的推车架架的展开步骤。本实施例中的儿童推车优选为单手收合的儿童推车。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推车车架,能够折叠和展开,包括握持部件、第一支腿以及第二支腿,其中所述握持部件、所述第一支腿以及所述第二支腿三者之间通过活动连接结构相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车架包括弹性卡扣结构,在所述推车车架折叠时,所述弹性卡扣结构通过阻尼力把所述推车车架锁定在折叠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扣结构包括设在所述握持部件上的第一连接件和设在所述第一支腿上的第二连接件,在所述推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互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扣结构设在所述握持部件上或设在所述第二支腿上,在所述推车车架折叠时,所述弹性卡扣结构与所述第一支腿相互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结构为关节组件,所述关节组件包括上关节、下关节以及关节盖,其中 所述上关节与所述握持部件固定连接,所述下关节与所述第二支腿固定连接,所述关节盖与所述第一支腿固定连接; 所述弹性卡扣结构设在所述关节盖内侧和所述上关节上和/或所述下关节上,以在所述推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让所述上关节和/或所述下关节与所述关节盖卡合锁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设有相应的内凹部分和外凸部分,所述外凸部分嵌于所述内凹部分内时形成紧配口 o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扣结构为弹性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腿包括位置对称的两条后支腿,所述第二支腿包括位置对称的两条前支腿,其中至少一条所述后支腿上设置有所述弹性卡扣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关节与所述握持部件铆接成一体,所述下关节与所述第二支腿铆接成一体,所述上关节与所述下关节包括互相啮合的齿轮以及释放组件,所述释放组件包括卡销、滑套、弹簧、收合操作件,所述滑套可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支腿内,所述弹簧设在所述滑套内,与所述上关节、所述下关节相互作用的所述卡销固设于所述滑套的一端,所述收合操作件横过所述推车车架连接所述滑套的另一端。
9.一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I至8任一所述的推车车架,其中所述握持部件为手把管,所述第一支腿包括后脚管以及与所述后脚管枢接或铰接的后轮,所述第二支腿包括前脚管以及与所述前脚管枢接或铰接的前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推车为单手收合的儿童推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推车车架以及儿童推车,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展开步骤繁琐,导致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该推车车架能够折叠和展开,包括握持部件、第一支腿以及第二支腿,其中所述握持部件、所述第一支腿以及所述第二支腿三者之间通过活动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推车车架包括弹性卡扣结构,在推车车架折叠时,所述弹性卡扣结构通过阻尼力把车架锁定在折叠状态。该儿童推车,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车车架。本实用新型用于改善推车车架折叠和展开的便捷性。
文档编号B62B7/06GK202529014SQ20122009073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2日
发明者刘修平 申请人:珠海优力创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