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翻盖落地门式电动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4047阅读:7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后翻盖落地门式电动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具体为一种方便使用,且功能多样的后翻盖落地门式电动三轮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动三轮车以其骑行平稳安全、停放稳固可靠的特点,成为残疾人和老年人首选的代步工具。他们不需要用人力来驱动而且不需要消耗燃料,比自行车省力、快捷、安全;同时,可以减少城市交通拥挤的时间消耗,因而广泛进入城乡居民的家庭。但现有技术中的电动三轮车,其功能单一,后座通常是固定式座椅或者直接是一个储物箱体,安装固定式座椅的时候,往往只能坐人,同时,也只能由乘客带上少量物品,即使不载客,座位上所能承载的物品也有限;而后座采用储物箱体结构的,无论是开口的还是闭合的,都无法乘坐人,如果需要乘坐人的话,需要另外添加座椅,而这种外加的座 椅结构需要额外制作座椅,同时,其安全性也很低,承重力也有限,易发生后座断裂翻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后翻盖落地门式电动三轮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后翻盖落地门式电动三轮车,包括连有前、后轮的车架体,其车架体后部为后座体总成,其上包括一可翻揭的翻斗式后盖结构,其后盖内侧设置有靠背座椅,后盖与后座位总成和车架体之间各设置有一组连接轴承,用于翻转后盖,同时,在后盖侧旁还设置有支杆,使得整个后座可以翻起并用支杆撑住,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可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另夕卜,后座体总成侧旁还在两侧开有设置有转动轴承,通过转动轴承,可实现两侧面的翻转,使得其形成一个翻转门结构,方便乘客上下。在本实用新型中,后座位总成后侧面板上安装有灯板,灯板为后翘式结构,美观的同时,能提醒后车,以提高行车安全性。在本实用新型中,中间驾驶座下为电瓶箱结构,内部装有减震弹簧以及充电电瓶。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安全性能好,且节能环保,特别适合于城镇生活区使用,其后座体总成既是上阶购物的储物箱,又可作为搭载乘员的后座结构,可在日常生活中为用户提供很大方便。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参见图I后翻盖落地门式电动三轮车的较佳实施例,其前端驾驶台I上包括加固式手柄和仪表盘,加固式手柄下部连接驾驶挡板,挡板为流线型结构,用以减少风的阻力系数,同时提供安全保护装置;在前轮6、后轮7之间的车架体上,设有驾驶座2和后座两个座位,其中,驾驶座2下方为电瓶箱5,而后座为翻开翻斗式后盖3获得,其后部装有后翘式灯板4。在本实施例中,驾驶座2为一软座结构,背后有靠垫,用以提高驾驶舒适度。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后翻盖落地门式电动三轮车,包括连有前、后轮的车架体,其特征在于,车架体后部为后座体总成,其上包括一可翻揭的翻斗式后盖结构,其后盖内侧设置有靠背座椅,后盖与后座位总成和车架体之间各设置有一组连接轴承,用于翻转后盖,同时,在后盖侧旁还设置有支杆,且后座体总成侧旁还在两侧开有设置有带转动轴承的翻转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后翻盖落地门式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位总成后侧面板上安装有灯板。
专利摘要后翻盖落地门式电动三轮车,包括连有前、后轮的车架体,其车架体后部为后座体总成,其上包括一可翻揭的翻斗式后盖结构,其后盖内侧设置有靠背座椅,后盖与后座位总成和车架体之间各设置有一组连接轴承,用于翻转后盖,同时,在后盖侧旁还设置有支杆,且后座体总成侧旁还在两侧开有设置有带转动轴承的翻转门。采用这种结构的后翻盖落地门式电动三轮车,通过翻斗后座可以进行多种功用,其车体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停放,尤其适合于城镇社区生活圈内使用。
文档编号B62J1/12GK202529084SQ20122012831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0日
发明者王忠卿 申请人:王忠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