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钻机底盘行走机构涨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4868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挖钻机底盘行走机构涨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挖钻机的涨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旋挖钻机行走机构履带涨紧装置。
背景技术
旋挖钻机是一种适合建筑基础工程中成孔作业的施工机械,整机操作一般采用液压先导控制、负荷传感,具有操作轻便、舒适等特点,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公路桥梁、工业和民用建筑、地下连续墙、水利、防渗护坡等基础施工。现有的旋挖钻机主要包括底盘、转台、 钻桅及变幅机构,其中底盘是整个旋挖钻机的关键且重要部分之一,底盘主要包括行走机构和回转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主车架、行走架以及安装在行走架上的四轮一带,所述四轮一带包括驱动轮、支重轮、引导轮、托链轮、履带,上述四轮一带的结构中,其中履带涨紧装置对履带行走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在现有技术中,涨紧履带的主要方法包括弹簧涨紧法、油缸涨紧法、螺杆涨紧法。其中弹簧涨紧法由于弹簧的弹力与其结构尺寸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弹簧的尺寸过小,其弹力不足以将履带保持在涨紧的状态,弹簧的尺寸过大,所起履带机械结构的限制不易安装使用;而采用油缸与螺杆涨紧法,由于油缸与螺杆的刚性好不易变形,当履带受到冲击力时,履带不能保持其随时处于涨紧状态,其涨紧的效果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寿命长的履带涨紧装置。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挖钻机底盘行走机构涨紧装置,包括油缸、轴、弹簧、拉杆、叉环、密封件、注油阀,所述油缸的一端安装有轴,所述轴的伸出油缸的一端设置有注油阀,在所述油缸与叉环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油缸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末端与叉环连接,所述密封件设置于近油缸口处。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和支撑环的组件。在油缸口处设置有防尘封。所述油缸采用整体锻造结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拉杆和油缸采用螺纹连接,强度高;油缸缸体采用整体锻造结构,有效防止了焊接结构由于焊接造成的焊接缺陷。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采用前置封结构、密封性能好,可承受大载荷,耐高压。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左视图。图中1叉环、2油缸、3轴、4弹簧、5拉杆、8注油阀、9密封圈、10支撑环、11防尘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左视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挖钻机底盘行走机构涨紧装置,包括油缸2、轴3、弹簧4、拉杆5、叉环I、密封件、注油阀8,所述油缸2的一端安装有轴3,所述轴3的伸出油缸2的一端设置有注油阀8。在所述油缸2与叉环I之间安装弹簧4。所述油缸2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拉杆5,拉杆5和油缸2采用螺纹连接,强度闻。所述拉杆5的末端与叉环I连接。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9和支撑环10的组件,支撑环的存在有效防止了密封圈受压力或温度影响而产生变形失效。所述密封件设置于近油缸2 口处,采用前置封结构、密封性能好,可承受大载荷,耐闻压。在油缸口处设置有防尘封11,可有效防止灰尘进入缸体内部,保证油缸内部的清洁度,增加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所述油缸2采用整体锻造结构,有效防止了焊接结构由于焊接造成的焊接缺陷。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等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围。
权利要求1.一种旋挖钻机底盘行走机构涨紧装置,包括油缸(2)、轴(3)、弹簧(4)、拉杆(5)、叉环(I)、密封件、注油阀(8),所述油缸(2)的一端安装有轴(3),所述轴(3)的伸出油缸(2)的一端设置有注油阀(8),在所述油缸(2)与叉环(I)之间安装弹簧(4),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2 )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拉杆(6 ),所述拉杆(6 )的末端与叉环(I)连接,所述密封件设置于近油缸(2) 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挖钻机底盘行走机构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9)和支撑环(10)的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挖钻机底盘行走机构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油缸(2)口处设置有防尘封(11)。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旋挖钻机底盘行走机构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2)采用整体锻造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挖钻机底盘行走机构涨紧装置,包括油缸、轴、弹簧、拉杆、叉环、密封件、注油阀,所述油缸的一端安装有轴,所述轴的伸出油缸的一端设置有注油阀,在所述油缸与叉环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油缸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末端与叉环连接,所述密封件设置于近油缸口处,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和支撑环的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拉杆和油缸采用螺纹连接,强度高;油缸缸体采用整体锻造结构,有效防止了焊接结构由于焊接造成的焊接缺陷。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采用前置封结构、密封性能好,可承受大载荷,耐高压。
文档编号B62D55/30GK202608923SQ20122030129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6日
发明者赵共, 赵吉庆, 岳现勇, 汪成华 申请人:济宁市吉华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