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起重机的车架体和汽车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5110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起重机的车架体和汽车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具体地,涉及ー种汽车起重机的车架体和汽车起重机。
背景技术
随着对工程机械轻量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起重机在保证起吊载荷、幅度、臂长以及车架的刚度、强度满足使用需求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降低汽车起重机的整机重量。对于汽车起重机的车架体而言,如图I所示,现有技术的车架体通常采用箱形结构,如图2所示,其横截面为长方形。为了减轻车架的重量,通常在车架体的内腹板I上设置多个椭圆形的第一通孔5,如图3所示。为了进ー步减重,同时在车架体的隔板6上也开设多个圆形的第二通孔7,如图4所示。由于车架体采用长方形的横截面,在车架体的侧面的下部位置安装底盘的某些部 件(例如转向机构)时,安装空间较小,导致部件的安装布置不方便,设置无法安装。另外,采用长方形的横截面的车架体,导致车架的总重量相对还是较大,其减重幅度不是很大。因此,需要ー种重量更轻的汽车起重机的车架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起重机的车架体和汽车起重机,该车架体的重量较轻,并且容易安装底盘的其它部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起重机的车架体,该车架体包括两块内腹板、两块外腹板、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两块内腹板相对设置,所述两块外腹板相对设置在所述两块内腹板的外侧,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分别连接在所述两块内腹板和所述两块外腹板的上方和下方,其中,所述车架体的横截面为梯形。优选地,所述上盖板的宽度大于所述下盖板的宽度。优选地,所述车架体的横截面关于中心线对称。优选地,所述内腹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为长方形。优选地,所述车架体还包括多块隔板,该多块隔板沿所述车架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两块外腹板之间并且位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之间。优选地,所述多块隔板均为梯形。优选地,所述隔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的形状与所述外腹板和所述内腹板之间的截面的形状相匹配。优选地,所述隔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三通孔,该第三通孔为长方形。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起重机,该汽车起重机包括车架体,其中,所述车架体为上面所述的汽车起重机的车架体。优选地,所述车架体的上盖板位于上方,所述车架体的下盖板位于下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车架体的内腹板、外腹板、上盖板和下盖板均沿车架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内腹板和外腹板分别固定连接(例如焊接)在相对设置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以形成空心梁结构。车架体的横截面设置为梯形,即上盖板和下盖板彼此平行,使得下盖板的长度和车架体的横截面减小,从而能够减轻车架体的重量,提高汽车起重机的使用性能。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ー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所示为现有技术的车架体的主视图; 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的车架体的横截面图;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的车架体的内腹板的主视图;图4所示为现有技术的车架体的隔板的主视图;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体的主视图;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体的横截面图;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体的内腹板的主视图;以及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体的隔板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I 内腹板2 外腹板3 上盖板4 下盖板5 第一通孔6 隔板7 第二通孔8 第三通孔L-L 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如图6所示的高度方向,“左、右”通常是指如图6所示的中心线L-L的两侧,“内、外”通常是指如图6所示的靠近中心线L-L的位置和远离中心线L-L的位置。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起重机的车架体,该车架体包括两块内腹板I、两块外腹板2、上盖板3和下盖板4,所述两块内腹板I相对设置,所述两块外腹板2相对设置在所述两块内腹板I的外侧,所述上盖板3和所述下盖板4分别连接在所述两块内腹板I和所述两块外腹板2的上方和下方,其中,所述车架体的横截面为梯形。车架体的内腹板I、外腹板2、上盖板3和下盖板4均沿车架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内腹板I和外腹板2分别固定连接(例如焊接)在相对设置的上盖板3和下盖板4之间,以形成空心梁结构。车架体的横截面设置为梯形,即上盖板3和下盖板4彼此平行,使得下盖板4的长度和车架体的横截面均减小,从而能够减轻车架体的重量,提高汽车起重机的使用性能。[0038]为了方便安装底盘的其它部件,例如转向机构等,如图6所示,优选地,所述上盖板3的宽度大于所述下盖板4的宽度。由于车架体的横截面为梯形,外腹板2向内倾斜布置,使得车架体的下部具有一定的安装空间,方便布置底盘的其它部件。为了使得车架体受カ均匀,如图6所示,优选地,所述车架体的横截面关于中心线L-L对称,即车架体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由于车架承受了汽车起重机的大部分载重和自重,因此对称结构的车架体受カ均匀,具有较好的承重性,有利于车架整体结构的稳固,同时加工制造也更加方便。由于现有技术中内腹板I的第一通孔5的尺寸较小,减重幅度不大,并且使得内腹板I与外腹板2焊接时操作不方便,降低了焊缝质量。如图7所示,优选地,所述内腹板I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5,该第一通孔5大致为长方形,其各个角可以进行エ艺圆角处理。由于长方形的第一通孔5的开孔尺寸増大,降低了内腹板I的重量,进ー步对车架体进行减重,减重幅度较大。另外,第一通孔5的尺寸増大,焊接外腹板2时可以穿过第一通孔5进行焊接,方便了操作,并且焊缝质量也得到提高。如图5和图8所示,为了进一歩加强车架体的结构强度,优选地,所述车架体还包括多块隔板6,该多块隔板6沿所述车架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两块外腹板2之间并且位于所述上盖板3和所述下盖板4之间。隔板6设置在外腹板2、上盖板3和下盖板4围成的空间内并且与内腹板I、外腹板2、上盖板3和下盖板4均固定连接,以在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上支撑外侧的受カ部件(即外腹板2、上盖板3和下盖板4),提高车架体的受カ强度。多块隔板6可以沿车架体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使得车架体的受カ均匀,承重性好。安装隔板6时,将隔板6分割为三块板,其中两块板分别设置在外腹板和内腹板之间,另ー块板设置在内腹板之间,通过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为了隔板6的安装方便和充分发挥承重功能,如图8所示,优选地,所述多块隔板6均为梯形,以与车架体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匹配,且可以形成为对称结构,以方便加工制造。隔板6能够与外腹板2、上盖板3和下盖板4紧密连接,以形成紧凑的整体结构,从而提高车架体的承重性,并且隔板6安装固定时也更加容易操作。如图6和图8所示,为了降低隔板6的重量,优选地,所述隔板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通孔7,该第二通孔7的形状与所述外腹板和所述内腹板之间的截面的形状相匹配。第二通孔7为两个并且均形成为大致呈梯形的形状,其倒角处可以进行圆角处理,其开孔尺寸尽量大而大于现有技术中多个圆形的第二通孔的尺寸,以满足车架体轻量化的要求。进ー步地,如图8所示,优选地,所述隔板6的中部设置有第三通孔8,该第三通孔8大致为长方形,其各个角也可以进行圆角处理。在隔板6的中部另外开设第三通孔8,在不影响车架体的承重的情况下,进ー步降低了车架体的重量。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起重机,该汽车起重机包括车架体,其中,所述车架体为上面所述的汽车起重机的车架体,该车架体在保证自身的承重和使用的状态下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自重,减轻了车体的重量,实现了汽车起重机的轻量化。在安装车架体时,进ー步优选地,所述车架体的上盖板3位于上方,所述车架体的下盖板4位于下方,即梯形横截面的车架体呈颠倒状态安装,使得面积较大的上盖板3承受重力而保证车架体的承重性,并且方便在下方位置腾出空间来安装汽车起重的其它部件,扩大了车架的安装空间。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起重机的车架体,该车架体包括两块内腹板(I)、两块外腹板(2)、上盖板(3 )和下盖板(4 ),所述两块内腹板(I)相对设置,所述两块外腹板(2 )相对设置在所述两块内腹板(I)的外侧,所述上盖板(3)和所述下盖板(4)分别连接在所述两块内腹板(I)和所述两块外腹板(2)的上方和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体的横截面为梯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起重机的车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3)的宽度大于所述下盖板(4)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起重机的车架体,其特征在于,该车架体的横截面关于中心线(L-L)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起重机的车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腹板(I)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5),该第一通孔(5)为长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起重机的车架体,其特征在于,该车架体还包括多块隔板(6),该多块隔板(6)沿所述车架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两块外腹板(2)之间并且位于所述上盖板(3)和所述下盖板(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起重机的车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块隔板(6)均为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起重机的车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通孔(7),该第二通孔(7)的形状与所述外腹板和所述内腹板之间的截面的形状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起重机的车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的中部设置有第三通孔(8 ),该第三通孔(8 )为长方形。
9.一种汽车起重机,该汽车起重机包括车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体为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起重机的车架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体的上盖板(3)位于上方,所述车架体的下盖板(4)位于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起重机的车架体,该车架体包括两块内腹板(1)、两块外腹板(2)、上盖板(3)和下盖板(4),所述两块内腹板(1)相对设置,所述两块外腹板(2)相对设置在所述两块内腹板(1)的外侧,所述上盖板(3)和所述下盖板(4)分别连接在所述两块内腹板(1)和所述两块外腹板(2)的上方和下方,其中,所述车架体的横截面为梯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起重机。该车架体的重量较轻,并且容易安装底盘的其它部件。
文档编号B62D21/18GK202608891SQ201220313218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9日
发明者胡湘华, 刘毓明, 刘劲松, 曾春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