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及其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88088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起重机及其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起重机及其车架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机动车车架结构,且特别是关于一种起重机及其车架。
技术背景[0002]轮式起重机可分为上车和底盘两大部分,底盘的主要结构件是车架和活动支腿, 车架由车架和固定支腿组成,活动支腿安装在固定支腿上。在工作状态中车架承受载荷并将载荷通过固定支腿传递到活动支腿上,最后活动支腿将载荷传递到地面。大吨位的轮式起重机工作载荷复杂,要求车架有良好的抗弯刚度和抗扭刚度,同时轮式起重机整车重量受到限制,要求车架重量较轻。[0003]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现有的起重机车架横截面为四边形,车架包括上盖板11、 下盖板12、二侧腹板13、若干隔板14和若干内腹板15。上盖板11、下盖板12和二侧腹板 13构成车架横截面的四边。车架内部的隔板14和内腹板15用于加固车架的结构。隔板 14间隔设置,内腹板15设置在相邻两隔板14之间。内腹板15的四边分别与上盖板11、下盖板12连接及相邻的两隔板14连接。上盖板11、下盖板12、侧腹板13、隔板14和内腹板 15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隔板14和下盖板12开设孔16以便于焊接工人进入车架内部焊接。孔16与内腹板15之间形成的腔体连通,以便在车架内部安装一些部件,例如传递轴、 储气罐、液压管路、电气线路等。[0004]但是,在吨位较大的轮式起重机上应用现有技术的起重机车架时,内腹板15的重量不容忽视,在满足车架刚度的要求时很难将车架重量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另外,由于内腹板15的存在,现有技术的车架内部的空间比较小,这样增加了焊接的工艺难度,且无法安装一些体积较大的部件。实用新型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降低重量和增加内部空间的起重机车架。[000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起重机车架的起重机。[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重机车架,包括若干侧板和若干隔板,所述若干侧板构成所述车架的外壳,所述若干隔板间隔地设置在车架内部,所述车架还包括设置在车架内部的若干加固板,所述若干加固板为折弯板且分布设置在所述若干侧板上,每一加固板的前后二端分别与相邻的二隔板固定连接,每一加固板的二侧固定连接在同一侧板上。[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固板为U形折弯板,每一加固板包括二折弯的固定板和连接在二固定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二固定板与侧板固定连接。[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固板的连接板的中部开设孔。[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板具有一中线,所述加固板覆盖对应侧板的所述中线。[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固板的中部断开形成二 L形的加固片。[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板具有一中线,所述二加固片相对所述中线对称设置在所述侧板上。[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每一加固片包括固定片和悬片,所述固定片固定在所述侧板上。[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板上的二悬片相向或背向而设。[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固板为V形折弯板,同一侧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V形折弯板。[00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板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上盖板、下盖板及二侧腹板,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及所述二侧腹板首尾相连,所述隔板的四边分别与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和所述二侧腹板连接。[00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其包括上述的起重机车架。[0018]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车架采用在构成车架外壳的侧板上设置加固板,这种布置方式能将材料尽量布置到四周,提高了截面在纵向和横向的惯性矩,从而提高了材料在受力方面的效果。相较现有技术的内腹板,本实用新型的加固件不但可以减少车架的重量,还可以增加车架内部的空间。[0019]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0]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起重机车架的横截面视图。[0021]图2是图1沿II-II线的局部截面视图。[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起重机车架的立体图。[0023]图4是图3沿IV-IV线的横截面视图。[0024]图5是图4沿V-V线的局部截面视图,以显示加固板的结构。[0025]图6与图5类似,但显示另一实施例中加固板的结构。[0026]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起重机车架的横截面视图。[0027]图8是图7沿VIII-VIII线的局部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请参照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车架100的横截面采用四边形截面,例如矩形、等腰梯形,截面的四边由上盖板20、下盖板30、二侧腹板40构成。为方便描述,上盖板 20、下盖板30、二侧腹板40可以通称为构成车架100外壳的侧板。车架100内部设有若干隔板50和若干加固板60,用于加固车架100的结构。隔板50的四边分别与上盖板20、下盖板30和二侧腹板40连接,多个隔板50设置在车架内部,且多个隔板50之间间隔设置。[0029]多个加固板60为折弯板且设置在车架100内部的两相邻隔板50之间,多个加固板60分布设置在侧板20、30、40上,对侧板20/30/40进行加强,在本实施例,上盖板20和二侧腹板40的内侧都设有加固板60。每一加固板60的前后二端分别与相邻的二隔板50 固定连接,每一加固板60的二侧固定连接在与其连接的同一侧板20/30/40上。在本实施例,每一加固板60为U形折弯板,包括二折弯的固定板62和连接在二固定板62之间的连接板63,二固定板62与对应的同一侧板20/30/40固定连接。固定板62及连接板63的前后二端均分别与相邻的两隔板50固定连接。[0030]在实际应用中,上盖板20容易受压,下盖板30容易受拉,而二侧腹板40则上下受压。然而无论是受压还是受拉,侧板20、30、40的中部变形最为严重。因此,在优选方案中, 加固板60覆盖侧板20、30、40的中线,以更有效防止侧板20、30、40因变形过大而失效。[0031]上述侧板20、30、40,隔板50,加固板6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焊接。在隔板50 和下盖板30上开设孔90,孔90连通隔板50与隔板50之间的空腔,以便焊接工人进入车架 100内部焊接。[0032]根据结构传递力的需要,加固板60的横截面可以变化。图5和图6显示加固板60 不同的结构,图5中显示该加固板60上下二侧相互平行,而图6显示了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加固板60’下侧有一段为斜边。[0033]可以理解,加固板60、60’可以由一块整板折弯而成,也可以通过多块板通过拼焊的方式拼接而成。[0034]相较现有技术的内腹板,本实用新型的加固板60、60’重量轻,占用的空间小,不但可以减少车架100的重量,而且增大了车架100的内部空间,从而可以安装更多或更大的底盘的一些部件,例如传递轴、储气罐、液压管路、电气线路等。[0035]可以理解,为了进一步减少加固板60、60’的重量,可以在加固板60、60’的连接板 63上开孔64,孔64的形状和位置可以根据车架100的应力分布来确定。[003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和图8,上盖板20和二侧腹板40上设有加固板70, 而下盖板30上设有二加固板80。每一加固板70、80的前后二端分别与相邻的二隔板50固定连接,例如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每一加固板70、80的二侧固定连接在与其连接的同一侧板20/30/40上。在本实施例,加固板70的中部断开形成二 L形的加固片71,二加固片71对称布置在上盖板20和二侧腹板40中线的二侧。每一 L形加固片71包括固定片 72和悬片74,固定片72固定在上盖板20或二侧腹板40上,每一加固板70的二 L形加固片71的二固定片72固定连接在同一侧板20/40上,同一侧板20/40上的二 L形加固片71 的悬片74可以背向而设,如上盖板20所示;也可以相向而设,如二侧腹板40所示。下盖板 30上的二加固板80为V形折弯板,相对下盖板30的中线对称布置。[0037]可以理解,加固板60、60’、70、80的数量以及组合方式可以根据需要来定。[0038]本实用新型中,在车架100的横截面的任意边上增加加固板60、60’、70、80对该边进行加强。这种布置方式能将材料尽量布置到四周,提高了截面在纵向和横向的惯性矩, 从而提高了材料在受力方面的效果。[003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其包括上述的起重机车架100。该起重机的其余结构可以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004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起重机车架,包括若干侧板和若干隔板,所述若干侧板构成所述车架的外壳,所述若干隔板间隔地设置在车架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设置在车架内部的若干加固板,所述若干加固板为折弯板且分布设置在所述若干侧板上,每一加固板的前后二端分别与相邻的二隔板固定连接,每一加固板的二侧固定连接在同一侧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板为U形折弯板,每一加固板包括二折弯的固定板和连接在二固定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二固定板与侧板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板的连接板的中部开设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具有一中线,所述加固板覆盖对应侧板的所述中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板的中部断开形成二L形的加固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具有一中线,所述二加固片相对所述中线对称设置在所述侧板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车架,其特征在于每一加固片包括固定片和悬片,所述固定片固定在所述侧板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重机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的二悬片相向或背向而设。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板为V形折弯板,同一侧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V形折弯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上盖板、下盖板及二侧腹板,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及所述二侧腹板首尾相连,所述隔板的四边分别与所述上盖板、所述下盖板和所述二侧腹板连接。
11.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车架。
专利摘要一种起重机车架,包括若干侧板和若干隔板,所述若干侧板构成所述车架的外壳,所述若干隔板间隔地设置在车架内部,所述车架还包括设置在车架内部的若干加固板,所述若干加固板为折弯板且分布设置在所述若干侧板上,每一加固板的前后二端分别与相邻的二隔板固定连接,每一加固板的二侧固定连接在同一侧板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构成车架外壳的侧板上设置加固板,这种布置方式能将材料尽量布置到四周,相较现有技术的内腹板,本实用新型的加固件不但可以减少车架的重量,还可以增加车架内部的空间。
文档编号B66C5/00GK202322006SQ20112048223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8日
发明者宁介雄, 钟清平, 颜颢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