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线束电动自行车车架及使用该车架的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6673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隐藏线束电动自行车车架及使用该车架的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隐藏线束电动自行车车架及使用该车架的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隐藏线束电动自行车车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0002]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目前的大多数电动自行车控制线束和制动线均通过零部件固定在车架外部,严重影响车体的整洁度,并且外置的线束容易与其他物件勾缠在一起,导致线束容易损坏,使用不方便,同时露置在外的控制线束和制动线,易腐蚀、老化,导致制动线易断裂,使用寿命短,控制线束外侧绝缘皮的老化,在雨天极易造成短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线束隐藏的在车架内部的电动自行车车架。[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线束隐藏的在车架内部的电动自行车。[0005]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隐藏线束电动自行车车架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包括前斜梁,设在所述前斜梁前端的头管、设置在所述前斜梁后端的车架座管、后平叉、与所述头管相连接的前叉和与所述前叉相连接的车把,还包括控制线束和制动线,所述车把、头管、前斜梁和后平叉内均设有走线通道,所述走线通道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控制线束和制动线穿插在所述走线通道内。[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隐藏线束电动自行车车架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0007]所述车把、头管、前斜梁和后平叉均为中空结构,内部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为所述走线通道。[0008]所述控制线束和制动线均由所述车把内的走线通道引出进入所述头管内的走线通道。[0009]所述头管上设有进线孔和出线孔,所述控制线束和制动线均由所述进线孔进入所述头管内的走线通道。[0010]所述制动线分为前制动线和后制动线,所述前制动线穿过所述头管内的走线通道由所述出线孔引出。[0011]所述后制动线穿过所述头管内的走线通道,途经前斜梁内的走线通道进入所述后平叉内的走线通道。[0012]还包括位于所述前斜梁内的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控制线束穿过所述头管内的走线通道,途经前斜梁内的走线通道进入所述后平叉内的走线通道,所述控制线束与所述蓄电池和控制器相连接。[0013]所述前斜梁的后部设有连接座,所述车架座管与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连接座内形成有集线腔,所述集线腔与所述走线通道连通。[0014]还包括安装所述车架座管内的控制器,所述控制线束穿过所述头管内的走线通道,途经前斜梁内的走线通道和所述集线腔,进入所述后平叉内的走线通道,所述控制线束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0015]所述前斜梁由底板及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槽盖构成,所述底板与槽盖之间形成有蓄电池安装腔,所述槽盖内设有所述走线通道,所述底板与所述槽盖之间通过螺钉固定。[0016]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自行车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包括车架、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前轮、后轮以及车座,所述车架包括前斜梁,设在所述前斜梁前端的头管、设置在所述前斜梁后端的车架座管、后平叉、与所述头管相连接的前叉和与所述前叉相连接的车把, 还包括控制线束和制动线,所述车把、头管、前斜梁和后平叉内均设有走线通道,所述走线通道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控制线束和制动线穿插在所述走线通道内。[0017]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隐藏线束电动自行车车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首先,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利用中空车架内的空腔,将其转为控制线束和制动线的走线通道, 与传统车架相比,省去了在车架上固定线束的零部件,大大提高了车架外部的整洁度,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其次,走线通道相互连通,并且在前斜梁后部设置集线腔,避免走线通道内出现死角,走线时非常方便顺畅,大大提高了产品 的装配效率。[0018]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自行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外观整洁大方,安装在车架内部走线通道中控制线束和制动线,减少了老化及腐蚀,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车辆行驶过程中安全性能。


[0019]图I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车架的剖视图。[0021]图3是图2中A的放大图。[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车架中前斜梁的结构分解图。[00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器安装在车架座管时的剖视图。[0024]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参见图I至图3,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隐藏线束电动自行车车架实施例,包括前斜梁1,设在所述前斜梁I前端的头管2、设置在所述前斜梁I后端的车架座管3、后平叉4、 与所述头管2相连接的前叉5和与所述前叉5相连接的车把6,还包括控制线束7和制动线,所述车把6、头管2、前斜梁I和后平叉4内均设有走线通道8,所述走线通道8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控制线束7和制动线穿插在所述走线通道8内。所述车把6、头管2、前斜梁I和后平叉4均为中空结构,内部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为所述走线通道8。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利用中空车架内的空腔,将其转为控制线束7和制动线的走线通道8,并且走线通道8之间相互连通,与传统车架相比,省去了在车架上固定线束的零部件,大大提高了车架外部的整洁度,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0026]参见图2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控制线束7和制动线均由所述车把6内的走线通道8弓丨出进入所述头管2内的走线通道8。在具体装配时,将各线束先引进至头管2内的走线通道8中,再由头管2内的走线通道8进入其他走线通道8,便于装配。[0027]参见图2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头管2上设有进线孔21和出线孔22,所述控制线束7和制动线均由所述进线孔21进入所述头管2内的走线通道8。所述制动线分为前制动线91和后制动线92,所述前制动线91穿过所述头管2内的走线通道 8由所述出线孔22引出。所述后制动线92穿过所述头管2内的走线通道8,途经前斜梁I 内的走线通道8进入所述后平叉4内的走线通道8。制动线设置在车架内部的走线通道8 中,减少制动线的腐蚀及氧化,延长了制动线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0028]参见图2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还包括位于所述前斜梁I内的蓄电池10和控制器11,所述控制线束7穿过所述头管2内的走线通道8,途经前斜梁I内的走线通道8进入所述后平叉4内的走线通道8,所述控制线束7与所述蓄电池10和控制器 11相连接。该种将走线通道8设置在车架内部的结构,大大方便了控制线束7与蓄电池10 和控制器11的连接,减少线束的老化,同时可避免雨天外置线束易短路的现在,提高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性能和适用性。[0029]参见图2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前斜梁I的后部设有连接座 12,所述车架座管3与所述连接座12连接,所述连接座12内形成有集线腔121,所述集线腔121与所述走线通道8连通。在前斜梁I后部设置集线腔121,避免走线通道8内出现死角,走线时非常方便顺畅,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装配效率。[0030]参见图5,当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器11安装在所述车架座管3中时,包括安装所述车架座管3内的控制器11,所述控制线束7穿过所述头管2内的走线通道8,途经前斜梁I 内的走线通道8和所述集线腔121,进入所述后平叉4内的走线通道8,所述控制线束7与所述控制器11相连接。集线腔121的设置使得当控制器11安装在车架座管3内时,控制线束7与控制器11连接时在集线腔121内即可完成,接线更加方便。[0031]参见图I至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所述前斜梁I由底板101及安装在所述底板101上的槽盖102构成,所述槽盖102内设有所述走线通道8,所述底板101与所述槽盖102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将走线通道8设置在槽盖102内,便于线束的穿插,并且方便线束的维修及更换。[0032]参见图6,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自行车实施例,包括车架、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前轮13、后轮14以及车座15,所述前轮13、后轮14以及车座15为现有技术中较为成熟的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车架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隐藏线束电动自行车车架。采用该车架的电动自行车,外观整洁大方,同时可减少控制线束和制动线腐蚀、 老化,延长使用寿命,并且提高了自行车行驶过程的安全性能。
权利要求1.一种隐藏线束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前斜梁,设在所述前斜梁前端的头管、设置在所述前斜梁后端的车架座管、后平叉、与所述头管相连接的前叉和与所述前叉相连接的车把,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线束和制动线,所述车把、头管、前斜梁和后平叉内均设有走线通道,所述走线通道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控制线束和制动线穿插在所述走线通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头管、前斜梁和后平叉均为中空结构,内部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为所述走线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线束和制动线均由所述车把内的走线通道引出进入所述头管内的走线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管上设有进线孔和出线孔,所述控制线束和制动线均由所述进线孔进入所述头管内的走线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线分为前制动线和后制动线,所述前制动线穿过所述头管内的走线通道由所述出线孔弓I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制动线穿过所述头管内的走线通道,途经前斜梁内的走线通道进入所述后平叉内的走线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前斜梁内的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控制线束穿过所述头管内的走线通道,途经前斜梁内的走线通道进入所述后平叉内的走线通道,所述控制线束与所述蓄电池和控制器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斜梁的后部设有连接座,所述车架座管与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连接座内形成有集线腔,所述集线腔与所述走线通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车架座管内的控制器,所述控制线束穿过所述头管内的走线通道,途经前斜梁内的走线通道和所述集线腔,进入所述后平叉内的走线通道,所述控制线束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斜梁由底板及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槽盖构成,所述底板与槽盖之间形成有蓄电池安装腔,所述槽盖内设有所述走线通道,所述底板与所述槽盖之间通过螺钉固定。
11.一种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前轮、后轮以及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为上述权利要求I至1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车架。
专利摘要一种隐藏线束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前斜梁,设在所述前斜梁前端的头管、设置在所述前斜梁后端的车架座管、后平叉、与所述头管相连接的前叉和与所述前叉相连接的车把,还包括控制线束和制动线,所述车把、头管、前斜梁和后平叉内均设有走线通道,所述走线通道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控制线束和制动线穿插在所述走线通道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隐藏线束电动自行车车架的有益效果为首先,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利用中空车架内的空腔,将其转为控制线束和制动线的走线通道,与传统车架相比,省去了在车架上固定线束的零部件,大大提高了车架外部的整洁度,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62K3/02GK202728446SQ201220424468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4日
发明者苏一清 申请人:苏一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