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脚踏车的脚踏杆变径省力脚踏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702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脚踏车的脚踏杆变径省力脚踏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脚踏车驱动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脚踏车的脚踏杆变径省力脚踏机构。包括中轴,中轴上设置有中轴套,中轴两端设置有左脚踏杆和右脚踏杆,左脚踏杆和右脚踏杆上分别设置有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所述的左脚踏杆包括左外脚踏杆和左内脚踏杆,所述的右脚踏杆包括右外脚踏杆和右内脚踏杆,左内脚踏杆和右内脚踏杆内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中轴两端,左内脚踏杆和右内脚踏杆外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上,左外脚踏杆内端和左外轮固定安装在第一转动轴上,左脚踏板安装在左外脚踏杆外端;右外脚踏杆内端和右外轮固定安装在第二转动轴上,右脚踏板安装在右外脚踏杆外端,其提高人力作用在自行车上的功效,省力省功。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脚踏车的脚踏杆变径省力脚踏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脚踏车驱动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脚踏车的脚踏杆变径省力脚踏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脚踏车在人力踏上脚踏时,脚踏杆与地面平行且脚踏板在脚踏板前面时,向下的力量最大,但脚踏杆长度是固定的,脚踏板以脚踏杆为半径做等径圆周运动,其结构单一,无法更有效利用脚蹬力驱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驱动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脚踏车的脚踏杆变径省力脚踏机构,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一种用于脚踏车的脚踏杆变径省力脚踏机构,包括中轴,中轴上设置有中轴套,中轴两端设置有左脚踏杆和右脚踏杆,左脚踏杆和右脚踏杆上分别设置有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其特点是所述的左脚踏杆包括左外脚踏杆和左内脚踏杆,所述的右脚踏杆包括右外脚踏杆和右内脚踏杆,左内脚踏杆和右内脚踏杆内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中轴两端,左内脚踏杆和右内脚踏杆外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上,左外脚踏杆内端和左外轮固定安装在第一转动轴上,左脚踏板安装在左外脚踏杆外端;右外脚踏杆内端和右外轮固定安装在第二转动轴上,右脚踏板安装在右外脚踏杆外端,左内轮和右内轮分别对应左外轮和右外轮安装在中轴套两侧,右内轮外侧的中轴上设置有齿盘,左内轮与左外轮之间为软连接,右内轮与右外轮之间为软连接。
[0005]所述的左外脚踏杆安装在第一转动轴上左内脚踏杆外端的外侧,左外轮安装在第一转动轴上左内脚踏杆外端的内侧;所述的右外脚踏杆安装在第二转动轴上右内脚踏杆外端的外侧,右外轮安装在第二转动轴上右内脚踏杆外端的内侧,第二转动轴穿过齿盘外端,所述的左内轮固定安装在中轴套架左侧并设置在左内脚踏杆内侧,右内轮固定安装在中轴套架右侧并设置在右内脚踏杆内侧。
[0006]所述的右内脚踏杆上还设置有第一辅加转动轴,第一辅加转动轴两端设置有第一辅加轮和第二辅加轮,第一辅加轮与右内轮对应设置并通过软连接相连,所述的右外轮安装在第二转动轴上右内脚踏杆和右外脚踏杆之间,第二辅加轮与右外轮对应设置并通过软连接相连,第一辅加转动轴穿过齿盘,齿盘不穿过第二转动轴。
[0007]所述的左内脚踏杆上还设置有第二辅加转动轴,第二辅加转动轴两端设置有第三辅加轮和第四辅加轮,第三辅加轮与左内轮对应设置并通过软连接相连,所述的左外轮安装在第一转动轴上左内脚踏杆和左外脚踏杆之间,第四辅加轮与左外轮对应设置并通过软连接相连,第二辅加转动轴穿过齿盘,齿盘不穿过第一转动轴。
[0008]所述的左内轮和左外轮、右内轮和右外轮、第一辅加轮和第二辅加轮、第三辅加轮和第四辅加轮分别为对应设置的牙轮或齿轮,所述的软连接为对应设置的链条传动结构或者齿形带传动结构。
[0009]所述的左外脚踏杆和右外脚踏杆实现行星运动,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围绕中轴平动,当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向下用力时力臂最长,回转向上时力臂最短。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种用于脚踏车的脚踏杆变径省力脚踏机构,其脚踏板以中轴为中心,作变径运动,也就是脚踏杆与地面平行,且脚踏板在前时,脚踏板中轴的力矩最长,脚踏杆与地面平行且脚踏板在后时,脚踏板与中轴的力矩最短,且基本不改变现有的骑行方式和骑行习惯。提高人力作用在自行车上的功效,省力省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主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主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主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5]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至3中脚踏板运动轨迹原理示意图。
[0016]图中:1-1.左脚踏板;1-2.右脚踏板;2-1.左外脚踏杆;2-2.右外脚踏杆;3_1.左内脚踏杆;3-2.右内脚踏杆;4.中轴;5.中轴套;6-1.左内轮;6-2.右内轮;7-1.左外轮;7-2.右外轮;8.第一辅加轮;9.齿盘;10.第二辅加轮,11-1.第一转动轴;11-2.第二转动轴;12-1.第一辅加转动轴;12-2.第二辅加转动轴;13.第三辅加轮;14.第四辅加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8]具体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的一种用于脚踏车的脚踏杆变径省力脚踏机构,包括中轴4,中轴4上设置有中轴套5,中轴4两端设置有左脚踏杆和右脚踏杆,左脚踏杆和右脚踏杆上分别设置有左脚踏板1-1和右脚踏板1-2,其特点是所述的左脚踏杆包括左外脚踏杆2-1和左内脚踏杆3-1,所述的右脚踏杆包括右外脚踏杆2-2和右内脚踏杆3-2,左内脚踏杆3-1和右内脚踏杆3-2内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中轴4两端,左内脚踏杆3-1和右内脚踏杆3-2外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轴11-1和第二转动轴11-2上,左外脚踏杆2-1内端和左外轮7-1固定安装在第一转动轴11-1上,左脚踏板1-1安装在左外脚踏杆2-1外端;右外脚踏杆2-2内端和右外轮7-2固定安装在第二转动轴11-2上,右脚踏板1-2安装在右外脚踏杆2-2外端,左内轮6-1和右内轮6-2分别对应左外轮7-1和右外轮7_2安装在中轴套5两侧,右内轮6-2外侧的中轴4上设置有齿盘9,左内轮6-1与左外轮7-1之间为软连接,右内轮6-2与右外轮7-2之间为软连接。
[0019]进一步,所述的左外脚踏杆2-1安装在第一转动轴11-1上左内脚踏杆3-1外端的外侧,左外轮7-1安装在第一转动轴11-1上左内脚踏杆3-1外端的内侧;所述的右外脚踏杆2-2安装在第二转动轴11-2上右内脚踏杆3-2外端的外侧,右外轮7-2安装在第二转动轴11-2上右内脚踏杆3-2外端的内侧,第二转动轴11-2穿过齿盘外端,所述的左内轮6-1固定安装在中轴套5架左侧并设置在左内脚踏杆3-1内侧,右内轮6-2固定安装在中轴套5架右侧并设置在右内脚踏杆3-2内侧。
[0020]具体实施例2,如图2所示,所述的一种用于脚踏车的脚踏杆变径省力脚踏机构,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的右内脚踏杆3-2上还设置有第一辅加转动轴12-1,第一辅加转动轴12-1两端设置有第一辅加轮8和第二辅加轮10,第一辅加轮8与右内轮6-2对应设置并通过软连接相连,所述的右外轮7-2安装在第二转动轴11-2上右内脚踏杆3-2和右外脚踏杆2-2之间,第二辅加轮10与右外轮7-2对应设置并通过软连接相连,第一辅加转动轴12-1穿过齿盘9,齿盘9不穿过第二转动轴11-2。
[0021]具体实施例3,如图3所示,所述的一种用于脚踏车的脚踏杆变径省力脚踏机构,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所述的左内脚踏杆3-1上还设置有第二辅加转动轴12-2,第二辅加转动轴12-2两端设置有第三辅加轮13和第四辅加轮14,第三辅加轮13与左内轮6_1对应设置并通过软连接相连,所述的左外轮7-1安装在第一转动轴11-1上左内脚踏杆3-1和左外脚踏杆2-1之间,第四辅加轮14与左外轮7-1对应设置并通过软连接相连,第二辅加转动轴12-2穿过齿盘9,齿盘9不穿过第一转动轴11-1。
[0022]进一步,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左内轮6-1和左外轮7-1、右内轮6-2和右外轮7_2、第一辅加轮8和第二辅加轮10、第三辅加轮13和第四辅加轮14分别为对应设置的牙轮或齿轮,所述的软连接为对应设置的链条传动结构或者齿形带传动结构。
[0023]进一步,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左外脚踏杆2-1和右外脚踏杆2-2实现行星运动,左脚踏板1-1和右脚踏板1-2围绕中轴平动,当左脚踏板1-1和右脚踏板1-2向下用力时力臂最长,回转向上时力臂最短。
[0024]如图4所示,所述的一种用于脚踏车的脚踏杆变径省力脚踏机构,脚踏板是以图中虚线的轨迹运动,脚踏杆与中轴固定连接,脚踏杆上的转动轮做360度旋转,实现行星运动,自传的同时围绕着中轴公转。
[0025]具体实施例4,所述的一种用于脚踏车的脚踏杆变径省力脚踏机构,用于现有的脚踏车,其脚踏板以中轴为中心,作变径运动,也就是脚踏杆与地面平行,且脚踏板在前时,脚踏板中轴的力矩最长,脚踏杆与地面平行且脚踏板在后时,脚踏板与中轴的力矩最短,且基本不改变现有的骑行方式和骑行习惯。只是对现有自行车结构作相应的改进,从而进一步提高人力作用在自行车上的功效,从而达到省力省功,对自行车速度的提高是一次质的飞跃。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脚踏车的脚踏杆变径省力脚踏机构,包括中轴,中轴上设置有中轴套,中轴两端设置有左脚踏杆和右脚踏杆,左脚踏杆和右脚踏杆上分别设置有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其特点是所述的左脚踏杆包括左外脚踏杆和左内脚踏杆,所述的右脚踏杆包括右外脚踏杆和右内脚踏杆,左内脚踏杆和右内脚踏杆内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中轴两端,左内脚踏杆和右内脚踏杆外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上,左外脚踏杆内端和左外轮固定安装在第一转动轴上,左脚踏板安装在左外脚踏杆外端;右外脚踏杆内端和右外轮固定安装在第二转动轴上,右脚踏板安装在右外脚踏杆外端,左内轮和右内轮分别对应左外轮和右外轮安装在中轴套两侧,右内轮外侧的中轴上设置有齿盘,左内轮与左外轮之间为软连接,右内轮与右外轮之间为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脚踏车的脚踏杆变径省力脚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外脚踏杆安装在第一转动轴上左内脚踏杆外端的外侧,左外轮安装在第一转动轴上左内脚踏杆外端的内侧;所述的右外脚踏杆安装在第二转动轴上右内脚踏杆外端的外侧,右外轮安装在第二转动轴上右内脚踏杆外端的内侧,第二转动轴穿过齿盘外端,所述的左内轮固定安装在中轴套架左侧并设置在左内脚踏杆内侧,右内轮固定安装在中轴套架右侧并设置在右内脚踏杆内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脚踏车的脚踏杆变径省力脚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内脚踏杆上还设置有第一辅加转动轴,第一辅加转动轴两端设置有第一辅加轮和第二辅加轮,第一辅加轮与右内轮对应设置并通过软连接相连,所述的右外轮安装在第二转动轴上右内脚踏杆和右外脚踏杆之间,第二辅加轮与右外轮对应设置并通过软连接相连,第一辅加转动轴穿过齿盘,齿盘不穿过第二转动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脚踏车的脚踏杆变径省力脚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内脚踏杆上还设置有第二辅加转动轴,第二辅加转动轴两端设置有第三辅加轮和第四辅加轮,第三辅加轮与左内轮对应设置并通过软连接相连,所述的左外轮安装在第一转动轴上左内脚踏杆和左外脚踏杆之间,第四辅加轮与左外轮对应设置并通过软连接相连,第二辅加转动轴穿过齿盘,齿盘不穿过第一转动轴。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脚踏车的脚踏杆变径省力脚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内轮和左外轮、右内轮和右外轮、第一辅加轮和第二辅加轮、第三辅加轮和第四辅加轮分别为对应设置的牙轮或齿轮,所述的软连接为对应设置的链条传动结构或者齿形带传动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脚踏车的脚踏杆变径省力脚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外脚踏杆和右外脚踏杆实现行星运动,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围绕中轴平动,当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向下用力时力臂最长,回转向上时力臂最短。
【文档编号】B62M1/36GK203544274SQ201320699433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8日
【发明者】孙德明 申请人:孙德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