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牵引车辆的桥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牵引车,公开了一种工业牵引车辆的桥接结构,包括后轮、后车架、方管、中筋、前轮支撑板、轮轴、前轮、底板,车头部分设置有轮轴,轮轴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前轮,轮轴的中间焊接有中筋,中筋的另一端插入后车架焊接,方管左端与后车架焊接,方管面与中筋焊接,方管右端与前轮支撑板左端焊接;前轮支撑板右端与轮轴焊接;在中筋和前轮支撑板的底面焊底板;后车架上仅固定一个后轮。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一种工业牵引车辆桥接结构,直接设置后车架在牵引车的驱动上,可以直接承载货物,而且此种车桥结构简单,强度高,空间紧凑,中部极窄,转向是可错开牵引小车车辆,达到尽可能大的转向角度。
【专利说明】一种工业牵引车辆的桥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牵弓I车,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牵弓I车辆的桥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前面有驱动能力的车头叫牵引车,后面没有牵引驱动能力的车叫挂车,挂车是被牵引车拖着走的。牵引车和挂车的连接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挂车的前面一半搭在牵引车后段上面的牵引鞍座上,牵引车后面的桥承受挂车的一部分重量,这就是半挂;第二种是挂车的前端连在牵引车的后端,牵引车只提供向前的拉力,拖着挂车走,但不承受挂车的向下的重量,这就是全挂。如上述中,现有技术中的牵引车和挂车都是单独设置,使用的时候需要设置连接,十分的不方便,但是在一般的工业场合中,又不便于直接使用货车进行货物运载。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牵引车和挂车都是单独设置,使用的时候需要设置连接,十分的不方便,但是在一般的工业场合中,又不便于直接使用货车进行货物运载,则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工业牵引车辆的桥接结构,可以直接承载货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5]一种工业牵引车辆桥接结构,包括后轮、后车架、方管、中筋、前轮支撑板、轮轴、前轮以及底板,车头部分设置有轮轴,轮轴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前轮,轮轴的中间焊接有中筋,中筋的另一端插入后车架焊接,方管左端与后车架焊接,方管底面与中筋焊接,方管右端与前轮支撑板左端焊接;前轮支撑板右端与轮轴焊接;在中筋和前轮支撑板的底面焊接底板;后车架上仅固定一个后轮。
[0006]作为优选,所述中筋为经淬火、回火后的低碳合金钢或中碳钢制成。
[0007]作为优选,所述中筋的表面粗糙度为Ral.6?Ra0.4 μ m。
[0008]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一种工业牵引车辆桥接结构,直接设置后车架在牵引车的驱动上,可以直接承载货物,而且此种车桥结构简单,强度高,空间紧凑,中部极窄,转向是可错开牵引小车车辆,达到尽可能大的转向角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业牵引车辆桥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1]一种工业牵引车辆桥接结构,包括后轮1、后车架2、方管3、中筋4、前轮支撑板5、轮轴6、前轮7、底板8。车头部分设置有轮轴6,轮轴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前轮7,轮轴6的中间焊接有中筋4,中筋4的另一端插入后车架2焊接,方管3左端与后车架2焊接,方管3底面与中筋4焊接,方管3右端与前轮支撑板5左端焊接;前轮支撑板5右端与轮轴6焊接;在中筋4和前轮支撑板5的底面焊接底板8 ;后车架2上仅固定一个后轮I。
[0012]所述中筋4为经淬火、回火后的低碳合金钢或中碳钢制成。所述中筋4的表面粗糙度为 Ral.6 ?Ra0.4 μ m。
[0013]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工业牵引车辆的桥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轮(I)、后车架(2)、方管(3)、中筋(4)、前轮支撑板(5)、轮轴(6)、前轮(7)以及底板(8),车头部分设置有轮轴(6),轮轴(6)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前轮(7),轮轴(6)的中间焊接有中筋(4),中筋(4)的另一端插入后车架⑵焊接,方管⑶左端与后车架⑵焊接,方管⑶底面与中筋⑷焊接,方管(3)右端与前轮支撑板(5)左端焊接;前轮支撑板(5)右端与轮轴(6)焊接;在中筋(4)和前轮支撑板(5)的底面焊接底板(8);后车架(2)上仅固定一个后轮(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牵引车辆桥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筋(4)为经淬火、回火后的低碳合金钢或中碳钢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牵引车辆桥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筋(4)的表面粗糙度为 Ral.6~Ra0.4 μ m。
【文档编号】B62D21/20GK203581116SQ201320781935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发明者】吴锂力, 徐能子, 宋进, 黄超 申请人:安吉中力工业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