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发电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7388阅读:1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发电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发电自行车,属于交通工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前齿轮、链条、固定杆、联动轴承、连杆、线圈筒、磁铁、后齿轮、附加齿轮、固定环、后下叉;所述后下叉内侧设有一附加齿轮,在附加齿轮外围面上与固定杆的一端相焊接,并与自行车上行链条啮合,固定杆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由固定环与后下叉水平方向活动套接,连杆的另一端固定着磁铁,磁铁置于线圈筒内,该线圈筒固定于后下叉上。本实用新型发电自行车在行驶时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电能,结构和工艺都很简单,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并且有效的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
【专利说明】一种自发电自行车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发电自行车,属于交通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自行车是我国城乡居民广泛使用的交通工具,尤其是在能源日益紧张和各种机动车辆排放尾气对我们的居住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今天,自行车以其环保和便捷的特性而倍受人们喜爱。目前市场上的各种自行车都是简单的借助于人力或者借助于电池供电使自行车行驶,人力或者电池中的电能在自行车行驶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消耗,在这些过程中有很多能量白白的浪费掉了。当今世界的迅速发展,使我们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而很多能源却不断地枯竭,电力资源也变得越来越紧张。因此,人们行为过程中的能源循环利用就变得极为重要。
[0003]中国专利文件CN 201789323 U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自发电装置,它是利用磁铁及切割磁感线原理制成的自行车自动发电装置,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由于该装置的线圈必须固定在自行车的后座车架上,且磁铁也必须安装在车轮的辐条上,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自行车的结构变得越来越轻巧和时尚,绝大多数自行车已经没有了传统的后座,尤其是赛车根本就不用辐条轮毂而采用封闭轮,显然该自行车自发电装置就不适合安装在现代自行车上。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自发电自行车,结构和工艺都很简单,使用起来也很方便,有效的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
[000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发电自行车,包括前齿轮1、链条2、固定杆3、联动轴承4、连杆5、线圈筒6、磁铁7、后齿轮8、附加齿轮9、固定环10、后下叉;所述后下叉内侧设有一附加齿轮9,在附加齿轮9外围面上与固定杆3的一端相焊接,并与自行车上行链条2啮合,固定杆3的另一端与连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5由固定环10与后下叉水平方向活动套接,连杆5的另一端固定着磁铁7,磁铁7置于线圈筒6内,该线圈筒6固定于后下叉上。
[0006]所述固定环10自身焊接在后下叉上,与所述的联动轴承4的距离要大于附加齿轮9的直径。
[0007]所述连杆5、线圈筒6、磁铁7和固定环10的个数均为两个,分布在自行车后齿轮8的左右两侧。
[0008]线圈筒6可以由一般的铜线环绕在绝缘空心柱体上而制成,连杆5可以采用廉价的金属材料,其一端的磁铁7采用具有较强磁性的磁铁,附加齿轮9采用和相应自行车前后齿轮相同类型的齿轮,其转动理论也和自行车齿轮相同。
[0009]附加齿轮9可以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后下叉内侧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位置,并与上行链条2相啮合,其大小可以根据相应自行车前后齿轮的规格进行调整。用于限制连杆5只能做水平运动的固定环10自身焊接在后下叉上,与联动轴承4的距离要大于一个附加齿轮9直径,这样才能保证联动轴承4和连杆5的自如平动。因为自行车的规格结构会有所不同,所以附加齿轮9和固定环10在自行车后下叉上的具体位置应根据相应自行车车的具体结构进行调整,保证该系统能自如运动即可。日常使用时,为了保证自行车各部件能自如顺畅的运转,需定期的给自行车各部件做清洗以及擦拭或点滴机油,尤其是自发电系统部分。
[0010]作为该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可以在联动轴承4上固定两根连杆5,该两根连杆分别分布在自行车后轮的左右两侧,相应的磁铁7和线圈筒6、还有用于使得连杆只做水平运动的固定环10均为两个,线圈筒6固定在自行车后下叉的左右两侧,如图2所示。这样,当车轮转动起来时,就能产生双倍的电能。
[0011]该自发电自行车的结构可以应用于各种自行车和电单车,其产生电能的装置借助于已有的各种机械器件很容易实现,而且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通过改变线圈的匝数、粗细以及磁电转化单元的数量,来实现电能转化效率和电能转化多少的不同设计。对于转化的电能,可以储存在普通的电能存储器内,也可以直接输出利用,自行车自带的各种车载电子器件可以直接利用这部分产生的电能,包括对电动自行车的电瓶充电。
[001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当自行车骑行车轮转动时,附加齿轮9在链条2的带动下不停的旋转,带动固定杆3上下或前后移动,从而带动联动轴承4和连杆5的运动,连杆5被自行车后下叉上的固定环10所限制,使得连杆5只能沿后下叉方向做前后的水平移动,连杆5另一端固定的磁铁7随着连杆5在线圈筒6内做同样的前后移动。在此过程中,由于线圈中的磁通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因此在线圈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电能。发出的电用现代成熟的技术容易引出并进行控制和处理,变成可以直接使用或存入电池的电倉泛。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发电自行车在行驶时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电能,结构和工艺都很简单,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并且有效的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正视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俯视示意图。
[0016]图1-2中各标号:1-前齿轮,2_链条,3_固定杆,4_联动轴承,5_连杆,6_线圈筒,7-磁铁,8-后齿轮,9-附加齿轮,10-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8]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自发电自行车,包括前齿轮1、链条2、固定杆3、联动轴承4、连杆5、线圈筒6、磁铁7、后齿轮8、附加齿轮9、固定环10、后下叉;所述后下叉内侧设有一附加齿轮9,在附加齿轮9外围面上与固定杆3的一端相焊接,并与自行车上行链条2啮合,固定杆3的另一端与连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5由固定环10与后下叉水平方向活动套接,连杆5的另一端固定着磁铁7,磁铁7置于线圈筒6内,该线圈筒6固定于后下叉上。
[0019]所述固定环10自身焊接在后下叉上,与所述的联动轴承4的距离要大于附加齿轮9的直径。
[0020]实施例2:如图1-2所示,一种自发电自行车,包括前齿轮1、链条2、固定杆3、联动轴承4、连杆5、线圈筒6、磁铁7、后齿轮8、附加齿轮9、固定环10、后下叉;所述后下叉内侧设有一附加齿轮9,在附加齿轮9外围面上与固定杆3的一端相焊接,并与自行车上行链条2啮合,固定杆3的另一端与连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5由固定环10与后下叉水平方向活动套接,连杆5的另一端固定着磁铁7,磁铁7置于线圈筒6内,该线圈筒6固定于后下叉上,O
[0021]所述固定环10自身焊接在后下叉上,与所述的联动轴承4的距离要大于附加齿轮9的直径。
[0022]所述连杆5、线圈筒6、磁铁7和固定环10的个数均为两个,分布在自行车后齿轮8的左右两侧。
[002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发电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齿轮(I)、链条(2)、固定杆(3)、联动轴承(4)、连杆(5)、线圈筒(6)、磁铁(7)、后齿轮(8)、附加齿轮(9)、固定环(10)、后下叉;所述后下叉内侧设有一附加齿轮(9),在附加齿轮(9)外围面上与固定杆(3)的一端相焊接,并与自行车上行链条(2)啮合,固定杆(3)的另一端与连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5)由固定环(10)与后下叉水平方向活动套接,连杆(5)的另一端固定着磁铁(7),磁铁(7)置于线圈筒(6)内,该线圈筒(6)固定于后下叉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0)自身焊接在后下叉上,与所述的联动轴承(4)的距离要大于附加齿轮(9)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线圈筒(6)、磁铁(7)和固定环(10)的个数均为两个,分布在自行车后齿轮(8)的左右两侧。
【文档编号】B62M9/02GK203681826SQ201320801155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田亚芳, 曾春华, 彭祖杰, 王虹, 李忠芳, 吴岚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