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两轮车车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690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大中型两轮车车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中型两轮车车梯,包括有车梯架,由支撑架和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拨叉所组成;以及车梯转位控制机构,固定在车架上,通过对所述车梯架上的所述拨叉的转动限位,使所述支撑架在下垂的支撑位和上翘的提起位之间变换和定位。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摩托车等大中型两轮车的车梯结构进行了改进,将传统的拉簧固定车梯变为插销卡位固定车梯,使用时通过控制手柄同时结合向后倒车的动作,即可轻松实现自动落梯并支起车梯的目的,省时省力。
【专利说明】大中型两轮车车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轮车支撑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大中型两轮车车梯。

【背景技术】
[0002]车梯是两轮车停放时的支撑装置,起到支撑车体重量、稳定车身的作用。目前比较常见的大中型两轮车(如常用于承载重物的电动车、摩托车)上的车梯,是沿袭老旧自行车车梯的设计原理制造的,是一种拉簧固定车梯,一般是设置在车架中部,以保证车体被支起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但这种车梯,在使用过程中,需脚踏车梯的一部分,同时用力提起车身的后半部分才能支上车梯,这个过程费时费力、不便操作,给人们的出行造成很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大中型两轮车车梯,以解决现有大中型两轮车的车梯使用时费力、不便操作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大中型两轮车车梯,包括有:
[0006]车梯架,由支撑架和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拨叉所组成;以及
[0007]车梯转位控制机构,固定在车架上,通过对所述车梯架上的所述拨叉的转动限位,使所述支撑架在下垂的支撑位和上翘的提起位之间变换和定位。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中型两轮车车梯,所述支撑架包括上梁和分接在所述上梁两端的支腿,在所述支腿的底部接有弧形支撑脚;所述拨叉固定在所述支撑架的上梁上,与所述支撑架所在平面的夹角为8(Γ100°。
[0009]优选的,所述拨叉与所述支撑架所在平面夹角为90°。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中型两轮车车梯,所述拨叉是在套管内装有插销和撑顶插销的弹簧;控制所述插销伸缩的拉绳穿出所述拨叉后,外接至固定于车架上的一个控制手柄上。
[00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中型两轮车车梯,所述车梯转位控制机构是在扇形盒体内设有圆弧形滑道,在所述滑道的两端分设有对所述插销进行定位的上插槽和下插槽,在所述盒体的相对于所述滑道的圆心位置处开有穿接所述上梁的穿接孔。
[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中型两轮车车梯,在所述插销的顶端设有滚轮或滚珠,在所述弧形滑道上设有与所述滚轮或滚珠相对应的滑槽。
[00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中型两轮车车梯,在所述弧形支撑脚的底部制有齿状结构。
[0014]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摩托车等大中型两轮车的车梯结构进行了改进,将传统的拉簧固定车梯变为插销卡位固定车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控制手柄同时结合向后倒车的动作,即可轻松实现自动落梯并支起车梯的目的,省时省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车梯转位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支撑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车梯转位控制机构,2、支撑架,3、弧形滑道,4、上插槽,5、下插槽,6、套管,
7、插销,8、弹簧,9、拉绳,10、滚轮,11、弧形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车梯架和车梯转位控制机构I组成。
[0021]如图2所示,车梯架是由支撑架2和连接在支撑架2上的拨叉构成,且拨叉与支撑架2所在平面夹角为90°。支撑架2是由上梁和分别接于该上梁两端的支腿构成;拨叉是在套管6内装有插销7和撑顶住插销7的弹簧8,套管6的末端固定于支撑架2的上梁中部,用于控制插销7伸缩的拉绳9依次穿过弹簧8和支撑架2的上梁后,外接至安装在车架上的一个控制手柄上。其中,控制手柄是与两轮车上的手闸类似结构的装置,其可根据需要安装在支起或收起车梯时手习惯性搬扶的位置。
[0022]车梯转位控制机构I固定在两轮车的车架上,其是在一个圆心角90°的扇形盒体内设有环向的弧形滑道3,在弧形滑道3的两端分别设有对插销7进行定位的上插槽4和下插槽5,在扇形盒体的相对于弧形滑道3的圆心位置处开有穿接上梁的穿接孔,支撑架2的上梁穿接于该穿接孔中。
[0023]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车架上。两轮车在行驶状态时,插销7插接在下插槽5内,支撑架2处于水平翘起的状态,当需要停车支起车梯时,捏合控制手柄,通过拉绳9带动插销7从下插槽5中脱出,同时,在支撑架2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插销7沿弧形滑道3滑动,待支撑架2的支腿落地后,用脚挡住该支腿并结合向后倒车的动作,使插销7继续沿弧形滑道3滑动,同时,在弹簧6的辅助作用下,使插槽7插入上插槽4中,使支撑架2处在竖直支起的状态,由此完成支起车梯的动作。当需要收起车梯时,捏合控制手柄,通过拉绳9带动插销7从上插槽4中脱出,并向前推动车子,使插销7沿弧形滑道3滑动,再用脚将支撑架2的支腿向上提起,通过弹簧6的弹力作用,使插销7进入下插槽5中即可。
[0024]本实用新型中,车梯的支撑高度以车梯支起后,两轮车的后轮具体地面f5cm为宜,优选为l?3cm。
[0025]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比较简单的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多种其它的实施方案。为达到当使车梯支起时支撑架2能够略向前倾的目的,也可以将拨叉与支撑架2所在平面的夹角设置成略大于90°或略小于90°,最好在80°?100°之间,同时对应调整扇形盒体的圆心角的大小及安装角度,如此可使车梯的支撑更加稳定;对于插销7,可以在插销7的顶端安装一个滚轮10 (如图3所示)或滚珠,同时在弧形滑道3上,开设相应的滑槽,如此可以减小车梯支起或收起时的摩擦阻力;对于支撑架2,可以在支腿的下端接一个弧形支撑脚11 (如图4所示),该弧形支撑脚11所对应圆的半径R小于支撑架2的高度H,同时在弧形支撑脚11的底部制有齿状结构,如此可减小车梯支起时的难度并可增大车梯的抓地力量;对于支撑架2,其上梁可以是如图1中所示的为直杆状,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弯曲度,另外还可以在两个支腿之间连接加强筋,以提高支撑架2的支撑强度及稳定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大中型两轮车车梯,其特征是,包括有: 车梯架,由支撑架和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拨叉所组成;以及 车梯转位控制机构,固定在车架上,通过对所述车梯架上的所述拨叉的转动限位,使所述支撑架在下垂的支撑位和上翘的提起位之间变换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中型两轮车车梯,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包括上梁和分接在所述上梁两端的支腿,在所述支腿的底部接有弧形支撑脚;所述拨叉固定在所述支撑架的上梁上,与所述支撑架所在平面的夹角为8(Γ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中型两轮车车梯,其特征是,所述拨叉是在套管内装有插销和撑顶插销的弹簧;控制所述插销伸缩的拉绳穿出所述拨叉后,外接至固定于车架上的一个控制手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中型两轮车车梯,其特征是,所述车梯转位控制机构是在扇形盒体内设有圆弧形滑道,在所述滑道的两端分设有对所述插销进行定位的上插槽和下插槽,在所述盒体的相对于所述滑道的圆心位置处开有穿接所述上梁的穿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中型两轮车车梯,其特征是,在所述插销的顶端设有滚轮或滚珠,在所述弧形滑道上设有与所述滚轮或滚珠相对应的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中型两轮车车梯,其特征是,在所述弧形支撑脚的底部制有齿状结构。
【文档编号】B62H1/02GK203920989SQ201420335758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3日
【发明者】赵庸谦, 赵莉 申请人:赵庸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