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7502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前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副车架,其质量较轻。为实现所述目的的前副车架,包括纵梁,纵梁包括纵梁上片体、纵梁下片体,其特点是,纵梁还包括内加强上片体和内加强下片体,内加强上片体位于纵梁上片体内侧,与纵梁上片体贴合并焊接,内加强下片体位于纵梁下片体内侧与纵梁下片体贴合并焊接,内加强下片体具有向上凸出的下凸台,内加强上片体具有向下凸出的上凸台,纵梁上片体、纵梁下片体、上凸台、下凸台具有共轴线的穿孔,以便于通过连接件穿过该销孔而将控制臂安装在纵梁上,纵梁上片体、纵梁下片体以及内加强上片体、内加强下片体都为冲压成形件。
【专利说明】前副车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副车架。

【背景技术】
[0002]前副车架是车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连接车身、前悬及发动机。副车架总成对发动机振动起着重要的隔离作用,同时承受着汽车行驶中带来的各种载荷,其刚度强度模态是考验副车架设计的重要指标。
[0003]对于副车架的设计,除了原来刚度强度性能要求外,对重量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性能要求与重量目标存在矛盾,从而对副车架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4]传统的车架结构如图1所示,由前梁4、左纵梁2、右纵梁3、后梁I及支架5焊接而成。传统纵梁如图2所示,为上、下片21、22焊接组成。
[0005]传统带加强筋的梁焊接总成的结构在性能上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后控制臂、稳定杆及转向机安装点都位于相邻区域,而后梁是以搭接形式与边梁相连接,因此,对于往往为了满足垂向刚度的性能而需要增加边梁上下片的厚度,而导致副车架质量过重,成本增大,且不利于整车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副车架,其质量较轻。
[0007]为实现所述目的的前副车架,包括纵梁,纵梁包括纵梁上片体、纵梁下片体,其特点是,纵梁还包括内加强上片体和内加强下片体,内加强上片体位于纵梁上片体内侧,与纵梁上片体贴合并焊接,内加强下片体位于纵梁下片体内侧与纵梁下片体贴合并焊接,内加强下片体具有向上凸出的下凸台,内加强上片体具有向下凸出的上凸台,纵梁上片体、纵梁下片体、上凸台、下凸台具有共轴线的穿孔,以便于通过连接件穿过该销孔而将控制臂安装在纵梁上,纵梁上片体、纵梁下片体以及内加强上片体、内加强下片体都为冲压成形件。
[0008]所述的前副车架,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内加强上片体为长形片体,具有在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侧边以及位于中部的所述上凸台,在上凸台的两侧还具有塞焊孔,内加强上片体在所述侧边以及所述塞焊孔与纵梁上片体焊接。
[0009]所述的前副车架,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内加强上片体还具有工艺孔,该工艺孔与纵梁上片体上的工艺孔配合,以便于内加强上片体在焊接于纵梁上片体时定位。
[0010]所述的前副车架,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在上凸台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布所述塞焊孔,所述塞焊孔为长形孔,越接近上凸台的孔宽度越小。
[0011]所述的前副车架,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内加强下片体为长形片体,具有在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侧边以及位于中部的所述下凸台,还具有位于宽度方向的两侧边,内加强下片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所述侧边以及长度方向的端部的所述侧边都呈翻边形式并与纵梁下片体焊接。
[0012]所述的前副车架,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内加强下片体还具有工艺孔,该工艺孔与纵梁下片体上的工艺孔配合,以便于内加强下片体在焊接于纵梁下片体时定位。
[0013]由于是局部增加带凸台的内加强片,而不是增体增加纵梁片体的厚度,再者通过凸台对控制臂进行安装,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质量轻、定位方便、工艺简单易加工、易装配等优点,在刚度、强度等性能方面也较为突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0015]图1为传统副车架焊接总成的立体图。
[0016]图2为传统副车架纵梁的分解视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副车架纵梁的分解视图。
[0018]图4为图3中内加强上片体的立体图。
[0019]图5为图3中内加强下片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1]图1和图2示出的传统的副车架的构造,图3至图5示出了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副车架纵梁的构造,图1中的纵梁可以由图3中的纵梁替代,构成本实用新型关于副车架的实施例,需要注意的是,附图1至5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0022]参照图1,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前副车架包括左、右纵梁,左、右纵梁的构造大致对称,因此后面所述纵梁的情况也适合于左或右纵梁。
[0023]如图3至图5所示,纵梁包括纵梁上片体31、纵梁下片体32,除此之外,还包括内加强上片体41和内加强下片体42,内加强上片体41位于纵梁上片体31内侧,与纵梁上片体31贴合并焊接,内加强下片体42位于纵梁下片体32内侧与纵梁下片体32贴合并焊接,内加强下片体42具有向上凸出的下凸台421,内加强上片体41具有向下凸出的上凸台411,纵梁上片体31、纵梁下片体32、上凸台41、下凸台42具有共轴线的穿孔311、321、411A、421A,以便于通过连接件(图中未示出)穿过这些销孔而将控制臂安装在纵梁上,纵梁上片体31、纵梁下片体32以及内加强上片体41、内加强下片体42都为冲压成形件。
[0024]在如图4所示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内加强上片体41为长形片体,具有在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侧边414以及位于中部的上凸台411,在上凸台411的两侧还具有塞焊孔413,内加强上片体41在侧边414以及塞焊孔413与纵梁上片体31焊接。
[0025]可选地,内加强上片体41还具有工艺孔412,工艺孔412与纵梁上片体31上的工艺孔312配合,以便于内加强上片体41在焊接于纵梁上片体31时通过定位销进行定位。
[0026]可选地,上凸台411在内加强上片体4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布塞焊孔413,塞焊孔413为长形孔,越接近上凸台411的孔宽度就越小。
[0027]在如图5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内加强下片体42为长形片体,具有在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侧边以423及位于中部的下凸台421,还具有位于宽度方向的两侧边422,内加强下片体42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侧边422以及长度方向的端部的侧边423都呈翻边形式并与纵梁下片体32搭焊。
[0028]可选地,内加强下片体42还具有工艺孔424,该工艺孔424与纵梁下片体32上的工艺孔322配合,以便于内加强下片体42在焊接于纵梁下片体32时定位。
[0029]在前述实施例中,增加上下片式内加强板的边梁,在垂向刚度上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在边梁上下片厚度不变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控制臂前安装点的刚度,起到了局部加强的作用,并对轻量化有积极的影响。
[0030]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前副车架,包括纵梁,纵梁包括纵梁上片体、纵梁下片体,其特征在于,纵梁还包括内加强上片体和内加强下片体,内加强上片体位于纵梁上片体内侧,与纵梁上片体贴合并焊接,内加强下片体位于纵梁下片体内侧与纵梁下片体贴合并焊接,内加强下片体具有向上凸出的下凸台,内加强上片体具有向下凸出的上凸台,纵梁上片体、纵梁下片体、上凸台、下凸台具有共轴线的穿孔,以便于通过连接件穿过该销孔而将控制臂安装在纵梁上,纵梁上片体、纵梁下片体以及内加强上片体、内加强下片体都为冲压成形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内加强上片体为长形片体,具有在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侧边以及位于中部的所述上凸台,在上凸台的两侧还具有塞焊孔,内加强上片体在所述侧边以及所述塞焊孔与纵梁上片体焊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内加强上片体还具有工艺孔,该工艺孔与纵梁上片体上的工艺孔配合,以便于内加强上片体在焊接于纵梁上片体时定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在上凸台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布所述塞焊孔,所述塞焊孔为长形孔,越接近上凸台的孔宽度越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内加强下片体为长形片体,具有在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侧边以及位于中部的所述下凸台,还具有位于宽度方向的两侧边,内加强下片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所述侧边以及长度方向的端部的所述侧边都呈翻边形式并与纵梁下片体焊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内加强下片体还具有工艺孔,该工艺孔与纵梁下片体上的工艺孔配合,以便于内加强下片体在焊接于纵梁下片体时定位。
【文档编号】B62D21/00GK203974945SQ201420390432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5日
【发明者】梁筱倩, 王成龙 申请人: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