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侧围立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9528阅读:7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侧围立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侧围立柱结构,包括侧围立柱本体和侧围立柱安装支架,所述侧围立柱安装支架位于所述侧围立柱本体的前端,所述侧围立柱本体具有一体成型的弯折部和两个空腔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侧围立柱结构,其与汽车车身骨架装配方便,通过合理设计侧围立柱本体的断面结构,使侧围立柱具有足够的刚度及强度,可采用铝合金材质直接挤出成型制成,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生产设备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
【专利说明】
一种汽车侧围立柱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汽车侧围立柱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汽车侧围立柱结构一般采用钣金冲压成型,冲压后焊接的结构重量大、生产成本高,并且将侧围立柱用点焊的形式与汽车车身焊接,具有焊装线投入成本高、操作不灵活的缺陷。因此,针对骨架焊接式白车身结构,有必要设计一种低成本、低重量且能实现与车身骨架安装的侧围立柱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侧围立柱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侧围立柱结构重量大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汽车侧围立柱结构,包括侧围立柱本体和侧围立柱安装支架,所述侧围立柱安装支架位于所述侧围立柱本体的前端,所述侧围立柱本体具有一体成型的弯折部和两个空腔结构。
[0006]进一步,所述侧围立柱本体和所述侧围立柱安装支架通过保护焊焊接成一体。
[0007]进一步,所述侧围立柱本体呈圆弧状。
[0008]进一步,所述侧围立柱本体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0009]进一步,所述侧围立柱安装支架与车身骨架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固定件为螺栓、螺母和垫片。
[0011]进一步,所述侧围立柱本体的后端与车身骨架通过保护焊焊接成一体。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侧围立柱结构,其与汽车车身骨架装配方便,通过合理设计侧围立柱本体的断面结构,使侧围立柱具有足够的刚度及强度,可采用铝合金材质直接挤出成型制成,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生产设备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侧围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侧围立柱沿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侧围立柱与汽车车身骨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侧围立柱安装支架与汽车车身骨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1-侧围立柱本体2-侧围立柱安装支架3-弯折部
[0019]4-空腔结构 5-车身骨架6-螺栓
[0020]7-螺母8-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侧围立柱结构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2]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侧围立柱结构包括侧围立柱本体I和侧围立柱安装支架2。侦_立柱安装支架2位于侧围立柱本体I的前端。侦_立柱本体I和侧围立柱安装支架2通过保护焊焊接成一体。侧围立柱本体I呈圆弧状。侧围立柱本体I具有一体成型的弯折部3和两个空腔结构4。侧围立柱安装支架2与车身骨架5通过螺栓6、螺母7和垫片8配合的固定件固定连接。侧围立柱本体I的后端与车身骨架5通过保护焊焊接成一体。
[0023]生产时,本实用新型的侧围立柱本体I的断面大小和形状决定了汽车侧围立柱的刚度和强度,侧围立柱本体I的断面由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系统分析优化完成,将原材料直接挤出成型,然后将具有空腔结构的管材折弯即可完成汽车侧围立柱零件的生产。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侧围立柱本体I可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生产设备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侧围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围立柱本体和侧围立柱安装支架,所述侧围立柱安装支架位于所述侧围立柱本体的前端,所述侧围立柱本体具有一体成型的弯折部和两个空腔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围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立柱本体和所述侧围立柱安装支架通过保护焊焊接成一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围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立柱本体呈圆弧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围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立柱本体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围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立柱安装支架与车身骨架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侧围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螺栓、螺母和垫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侧围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立柱本体的后端与车身骨架通过保护焊焊接成一体。
【文档编号】B62D25/04GK204110167SQ201420538409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8日
【发明者】李青山 申请人:上海凯腾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