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超重报警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89768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超重报警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超重报警装置,它包括第一重量检测器(1)、第二重量检测器(2)、报警器(3)和处理器,所述的第一重量检测器(1)位于第一座垫(4)内,所述的第二重量检测器(2)位于第二座垫(5)内,所述的报警器(3)位于第一重量检测器(1)和第二重量检测器(2)之间,所述的第一重量检测器(1)与第二重量检测器(2)均与一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的处理器与报警器(3)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具有结构简单、驾驶安全性高和实用性强的优点。
【专利说明】—种电动车超重报警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特别是一种电动车超重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第一辆电动车于1834年制造出,它是由直流电机驱动的。时至今日,电动车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类型也多种多样。
[0003]电动车在日益堵塞的交通中,已成为比较实用的代步工具,但是现在的电动车不遵守交通规则,而且还要超载,当电动车超载时,刹车不好控制,速度又快,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现在很多城市,已出台了相关的电动车不能载人的相关条列,但是仍然有很多车主搭载至少一个乘客,造成不可预测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驾驶安全性高和实用性强的电动车超重报警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车超重报警装置,它包括第一重量检测器、第二重量检测器、报警器和处理器,所述的第一重量检测器位于第一座垫内,所述的第二重量检测器位于第二座垫内,所述的报警器位于第一重量检测器和第二重量检测器之间,所述的第一重量检测器与第二重量检测器均与一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的处理器与报警器电性连接。
[0006]它还包括一重量显示仪,所述的重量显示仪位于电动车仪表壳内。
[0007]所述的重量显示仪与处理器电性连接。
[000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超重报警装置,在第一、第二座垫内分别设置第一、第二重量测试器,当检测到的重量大于处理器的设定重量时,电动车无法接通电源,因而电动车无法行驶,提高了车主的安全性,也可降低交通安全事故,其机构简单、可提高驾驶电动车的安全性,降低电动车交通事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仪表盘示意图。
[0011]图中,1-第一重量检测器,2-第二重量检测器,3-报警器,4-第一座垫,5-第二座垫,6-重量显不仪,7-仪表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13]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车超重报警装置,它包括第一重量检测器1、第二重量检测器2、报警器3和处理器,所述的第一重量检测器1位于第一座垫4内,所述的第二重量检测器2位于第二座垫5内,所述的报警器3位于第一重量检测器1和第二重量检测器2之间,所述的第一重量检测器1与第二重量检测器2均与一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的处理器与报警器3电性连接,如同2所示,它还包括一重量显示仪6,所述的重量显示仪位于电动车仪表壳7内,所述的重量显示仪6与处理器电性连接。
[001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驾驶人员和乘坐人员分别做在第一座垫和第二座垫上时,座垫往下压,第一重量检测器1和第二重量检测器2开始测量驾驶人员和乘坐人员的重量,在处理器内设定一重量值,当第一重量检测器1和第二重量检测器2检测到的重量大于重量值时,报警器开始报警,并且处理器使电动车与电源无法接通,从而电动车无法行驶,此装置也适用于摩托车。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车超重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重量检测器〔0、第二重量检测器(21报警器(3)和处理器,所述的第一重量检测器(1)位于第一座垫(4)内,所述的第二重量检测器(2 )位于第二座垫(5 )内,所述的报警器(3 )位于第一重量检测器(1)和第二重量检测器(2 )之间,所述的第一重量检测器(1)与第二重量检测器(2 )均与一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的处理器与报警器(3)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超重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重量显示仪(6),所述的重量显示仪位于电动车仪表壳(7)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超重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量显示仪(6)与处理器电性连接。
【文档编号】B62J3/00GK204173064SQ201420559564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6日
【发明者】谢松 申请人:四川朗润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