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自行车车架上的五通和后下叉的接插式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0872阅读:1275来源:国知局
公路自行车车架上的五通和后下叉的接插式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自行车车架上的五通和后下叉的接插式连接结构,解决的问题:针对传统公路自行车车架对五通和后下叉胶合处为达到需要的刚性要求高,通常都会在此处加强厚度。这样就会所设计的结构加强,往往会造成重量上的增加和对结构连续性上破坏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下管、立管、后下叉组件、五通和套筒;下管、立管和后下叉组件均和五通相固连;下管的下端与五通内的通槽相连通;后下叉组件内的左后下叉和右后下叉的一侧端部均固定设置在接插部上;接插部的前端设置有一锲形面,接插部的前端设置有一通孔;五通的外表面上与后下叉组件连接处设置有接插槽;后下叉组件内的接插部插入五通上的接插槽内,将接插部的前端与下管的下端相胶合;套筒同时插入到接插部前端的通孔与五通上的通槽内。
【专利说明】公路自行车车架上的五通和后下叉的接插式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自行车车架上的五通和后下叉的接插式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传统公路自行车车架上的五通和后下叉是直接的刚性胶合,由地面传来的震动直接影响五通和后下叉之间的连接性能;因此,传统公路自行车车架对五通和后下叉胶合处为达到需要的刚性要求高,通常都会在此处加强厚度。这样就会所设计的结构加强,往往会造成重量上的增加和对结构连续性上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公路自行车车架对五通和后下叉胶合处为达到需要的刚性要求高,通常都会在此处加强厚度。这样就会所设计的结构加强,往往会造成重量上的增加和对结构连续性上破坏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是:采用接插式连接结构,以提高自行车车架上五通和后下叉胶合处的刚性要求。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路自行车车架上的五通和后下叉的接插式连接结构,此接插式连接结构内的后下叉组件的在生产过程中,后下叉组件上的接插部前端采用锲形面插入到五通的外表面上与后下叉组件连接处的接插槽内,同时将接插部的前端与下管的下端相胶合;此时,五通正下方,五通侧面,五通顶面加强肋面,形成一个闭合的结构空间,利用与五面边壁的胶接关系,形成加强型内部结构。最后将套筒从侧面插入,胶接形成闩阀固定,完成此处结构的完整加强。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公路自行车车架上的五通和后下叉的接插式连接结构,包括下管、立管、后下叉组件和五通;还包括套筒;
[0008]下管、立管和后下叉组件均和五通相固连;所述下管的下端与五通内的通槽相连通;
[0009]所述后下叉组件包括左后下叉、右后下叉和接插部;所述左后下叉和右后下叉的一侧端部均固定设置在接插部上,成一个整体;所述左后下叉和右后下叉的另一侧端部连接勾爪;所述接插部的前端设置有一锲形面,同时接插部的前端设置有一通孔;
[0010]所述五通的外表面上与后下叉组件连接处设置有接插槽,所述接插槽与五通内的通槽相连通;
[0011]所述后下叉组件内的接插部插入五通上的接插槽内,且接插部前端的通孔与五通上的通槽相对应,同时,将接插部的前端与下管的下端相胶合;
[0012]所述套筒同时插入到接插部前端的通孔与五通上的通槽内,将后下叉组件固定到五通上。
[0013]进一步改进,下管、立管和和五通为一个整体。
[0014]进一步改进,所述立管下端的位于车尾侧的外表面呈内凹圆弧状。本实用新型立管下端外表面呈内凹圆弧状,其作用是用于引导车架的变形方向,使得车架的变形方向为立管的垂直正后方。
[0015]进一步改进,下管、立管、后下叉组件、五通和套筒均由碳纤维材料制成。
[0016]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后下叉和右后下叉的截面呈外方内圆;所述左后下叉和右后下叉从靠近五通的一端到连接勾爪的一端,由粗到细渐变。本实用新型中的左后下叉和右后下叉采用呈外方内圆的管型截面,在靠近五通的位置部分加宽,再直线渐变至叉脚,简洁的设计,适应碳纤维成型过程中直线面最轻量化的原则;同时外方内圆的管型对整车的支撑与力传导效果也更好。
[0017]本实用新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插式连接结构内的后下叉组件的在生产过程中,后下叉组件上的接插部前端采用锲形面插入到五通的外表面上与后下叉组件连接处的接插槽内,同时将接插部的前端与下管的下端相胶合;此时,五通正下方,五通侧面,五通顶面加强肋面,形成一个闭合的结构空间,利用与五面边壁的胶接关系,形成加强型内部结构。最后将套筒从侧面插入,胶接形成闩阀固定,完成此处结构的完整加强。
[0019]2、本实用新型中的左后下叉和右后下叉采用呈外方内圆的管型截面,在靠近五通的位置部分加宽,再直线渐变至叉脚,简洁的设计,适应碳纤维成型过程中直线面最轻量化的原则;同时外方内圆的管型对整车的支撑与力传导效果也更好。
[0020]3、本实用新型中的后下叉组件内的接插部插入到五通上的接插槽内,后下叉组件内的接插部的前端与下管的下端相胶合,达到两倍壁厚的架构加强,达到公路自行车车架对五通和后下叉胶合处的刚性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2]其中:1、下管,2、立管,3、后下叉组件,3-1、左后下叉,3-2、右后下叉,3-3、接插部,3-4、锲形面,3-5、通孔,4、五通,4-1、接插槽,4-2、通槽,5、头管,6、套筒,7、上管,8、左上叉,9、右上叉,10、勾爪。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1和【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5]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如下:
[0026]如图1所示:
[0027]本实施例中的公路自行车车架,包括下管1,立管2,后下叉组件3,五通4,头管5,套筒6,上管7,左上叉8,右上叉9和勾爪10。
[0028]后下叉组件3包括左后下叉3-1,右后下叉3-2,接插部3_3,锲形面3_4和通孔3-5 ο
[0029]本实施例中的下管1、立管2、后下叉组件3、五通4和套筒6均由碳纤维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碳纤维材料为现有技术中的材料,其具体的组成本实施例不作详细的说明。
[0030]本实施例中的公路自行车车架的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
[0031]本实施例中的公路自行车车架上的五通和后下叉的接插式连接结构为:下管1、立管2和后下叉组件3均和五通4相固连;下管1、立管2和和五通4为一个整体。立管2下端的位于车尾侧的外表面呈内凹圆弧状。立管2下端外表面呈内凹圆弧状,其作用是用于引导车架的变形方向,使得车架的变形方向为立管的垂直正后方。下管I的下端与五通4内的通槽4-2相连通。后下叉组件3内的左后下叉3-1和右后下叉3-2的一侧端部均固定设置在接插部3-3上,成一个整体;左后下叉3-1和右后下叉3-2的另一侧端部分别连接勾爪10 ;左后下叉3_1和右后下叉3_2的截面呈外方内圆;左后下叉3_1和右后下叉3_2从靠近五通的一端到连接勾爪10的一端,由粗到细渐变。左后下叉3-1和右后下叉3-2采用呈外方内圆的管型截面,在靠近五通的位置部分加宽,再直线渐变至叉脚,简洁的设计,适应碳纤维成型过程中直线面最轻量化的原则;同时外方内圆的管型对整车的支撑与力传导效果也更好。接插部3-3的前端设置有一锲形面3-4,同时接插部3-3的前端设置有一通孔3-5ο五通4的外表面上与后下叉组件3连接处设置有接插槽4-1,接插槽4-1与五通4内的通槽4-2相连通。后下叉组件3内的接插部3-3插入五通4上的接插槽4-1内,且接插部3-3前端的通孔3-5与五通4上的通槽4-2相对应,同时,将接插部3_3的前端与下管I的下端相胶合。套筒6同时插入到接插部3-3前端的通孔3-5与五通4上的通槽4-2内,将后下叉组件3固定到五通4上。
[0032]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00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公路自行车车架上的五通和后下叉的接插式连接结构,包括下管(1)、立管(2)、后下叉组件(3)和五通(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6); 下管(1)、立管(2)和后下叉组件(3)均和五通(4)相固连;所述下管(I)的下端与五通(4)内的通槽(4-2)相连通; 所述后下叉组件(3)包括左后下叉(3-1)、右后下叉(3-2)和接插部(3-3);所述左后下叉(3-1)和右后下叉(3-2)的一侧端部均固定设置在接插部(3-3)上,成一个整体;所述左后下叉(3-1)和右后下叉(3-2)的另一侧端部连接勾爪(10);所述接插部(3-3)的前端设置有一锲形面(3-4),同时接插部(3-3)的前端设置有一通孔(3-5); 所述五通(4)的外表面上与后下叉组件(3)连接处设置有接插槽(4-1),所述接插槽(4-1)与五通(4)内的通槽(4-2)相连通; 所述后下叉组件(3)内的接插部(3-3)插入五通(4)上的接插槽(4-1)内,且接插部(3-3)前端的通孔(3-5)与五通(4)上的通槽(4-2)相对应,同时,将接插部(3_3)的前端与下管(I)的下端相胶合; 所述套筒(6)同时插入到接插部(3-3)前端的通孔(3-5)与五通(4)上的通槽(4-2)内,将后下叉组件(3)固定到五通(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自行车车架上的五通和后下叉的接插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下管(1)、立管(2)和和五通(4)为一个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自行车车架上的五通和后下叉的接插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2)下端的位于车尾侧的外表面呈内凹圆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自行车车架上的五通和后下叉的接插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下管(1)、立管(2)、后下叉组件(3)、五通(4)和套筒(6)均由碳纤维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自行车车架上的五通和后下叉的接插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下叉(3-1)和右后下叉(3-2)的截面呈外方内圆;所述左后下叉(3-1)和右后下叉(3-2)从靠近五通的一端到连接勾爪(10)的一端,由粗到细渐变。
【文档编号】B62K19/18GK204250261SQ201420638890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0日
【发明者】谢鹏翔 申请人:西安西沛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