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前后联动制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8850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前后联动制动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制动技术改进,具体涉及一种后轮制动时可实现前轮联动制动的摩托车前后联动制动机构,属于摩托车制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可靠有效的制动是摩托车安全行驶必不可少的要件。摩托车上所使用的制动结构普遍采用前鼓后鼓、前碟后碟、前碟后鼓状态,且制动方式都为前后分体结构,单独控制。前轮制动时,操作者握紧前制动手柄,通过刹车泵内的液压油形成压力直接对前轮进行制动,后轮制动时,向下踩踏后制动踏板,使踏板臂绕转轴转动,踏板臂另一端向后转动并带动与之连接的后制动拉杆向后运动,从而通过后制动拉杆将刹车作用力传递给后制动器,达到后制动的目的。

由于目前前轮制动和后轮制动结构都是分开独立的,两者没有任何关联,即脚踩踏后制动踏板只实现后轮制动,手柄只负责前轮制动。通常制动情况下,只需要踩踏脚踏板进行后轮制动即可。在面对突发状况需要紧急制动时,往往需要前后轮同时制动,以减少制动距离,保证骑行过程中的安全,此时就需要同时踩踏后制动踏板并握紧前制动手柄,由此给驾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并不是每一个人在紧急情况下都能够下意识想到前后轮同时制动,如果仅仅前轮猛然制动,很容易导致车辆翻覆,而常规的后轮制动又可能距离不够,由此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即使是通常的后轮制动,制动距离也是衡量制动效果优劣的重要依据。在目前仅仅后轮单一轮胎受制的情况下,难以有效缩短制动距离,同样不利于提高行驶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前后联动制动机构,本制动机构在后轮制动时可实现前轮联动制动,由此缩短制动距离,提高日常行驶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摩托车前后联动制动机构,包括前制动手柄、前制动器、后制动臂和后制动器,前制动手柄通过前传动机构与前制动器连接,后制动臂通过制动臂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车架上,后制动臂一端通过后传动机构与后制动器连接,后制动臂另一端设有制动踏板;其特征在于:在车体上通过横向的滚轮转轴设有可转动的滚轮,还包括后制动拉索,后制动拉索后端连接在后制动臂上,前端绕过滚轮改变方向后与前传动机构连接。

所述前制动手柄位于手柄上安装座和手柄下安装座之间,在手柄上安装座和手柄下安装座之间还设有联动触发手柄,前制动手柄和联动触发手柄上下设置并通过同一竖向的手柄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手柄上安装座与手柄下安装座之间,在手柄转轴上设有使前制动手柄自动回位的扭簧;后制动拉索前端通过联动触发手柄与前传动机构连接。

所述前制动手柄和联动触发手柄上在手柄转轴周围形成有凸台,以使前制动手柄和联动触发手柄之间、前制动手柄与手柄上安装座之间以及联动触发手柄与手柄下安装座之间形成有利于转动的间隙。

所述滚轮和滚轮转轴之间设有轴承和轴承内衬管,轴承内衬管直接套在滚轮转轴上,轴承位于滚轮和轴承内衬管之间,在滚轮转轴上位于轴承两端设有油封结构;在滚轮转轴上设有使滚轮自动回位的回位扭簧。

所述滚轮外侧设有防护板,防护板安装在滚轮转轴上并将滚轮遮挡。

所述滚轮设置于后制动器和制动臂转轴之间,后制动拉索后端连接在后制动臂上并位于与制动踏板所在力臂相对的另一力臂上。

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结构在传统的后轮制动时,能够同时实现前轮的联动制动,从而缩短了制动距离,增加了摩托车骑行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

2、前后轮联动制动提高了摩托车在突发事件紧急制动的制动减速度。

3、由于前后轮联动制动,制动更加平稳,可有效防止后轮摆动,防止突发情况时紧急制动带来的翻车隐患。

4、该联动方式同时满足了欧Ⅳ和国Ⅳ制动性能法规要求,制动减速度≥5.1m/s。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滚轮安装示意图。

图3-本发明前制动手柄和联动触发手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从图上可以看出,本发明摩托车前后联动制动机构,包括前制动手柄1、前制动器2、后制动臂3和后制动器4,前制动手柄1通过前传动机构与前制动器2连接,后制动臂3通过制动臂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车架上,后制动臂3一端通过后传动机构与后制动器4连接,后制动臂3另一端设有制动踏板5。根据鼓刹和碟刹制动器不同,前后传动机构的传动原理和结构也不同。为了实现前后轮联动制动,本结构在车体上通过横向的滚轮转轴14设有可转动的滚轮6,同时还设置有后制动拉索7,后制动拉索7后端连接在后制动臂3上,前端绕过滚轮6改变方向后与前传动机构连接。滚轮6相当于定滑轮,其位置固定但可转动即可,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实际设计中,滚轮6通过滚轮转轴14安装在后叉总成8上。当踩踏后制动臂3使后轮制动时,后制动臂3绕转轴转动,后制动臂通过后传动机构带动后制动器动作,实现后轮制动。后制动臂3转动的同时,带动后制动拉索7动作,后制动拉索7进而带动前传动机构动作,前传动机构再带动前制动器2动作,实现前轮制动。本结构联动制动时前轮制动原理跟现有前制动手柄单独制动原理类似,只是一个由拉索带动前传动机构动作,传统的是前制动手柄带动前传动机构动作,拉索和前制动手柄本身对前传动机构的作用原理是一样的,前传动机构跟前制动器的连接跟现有完全一样,只是多了一个对前传动机构施加作用力的对象(即拉索)而已。

通常结构下,所述前制动手柄1位于手柄上安装座9和手柄下安装座10之间。为了更好地实现后制动拉索对前传动机构的作用,本结构在手柄上安装座9和手柄下安装座10之间还设有联动触发手柄11,参见图3,前制动手柄1和联动触发手柄11上下设置并通过同一竖向的手柄转轴24可转动地连接在手柄上安装座9与手柄下安装座10之间,在手柄转轴24上设有使前制动手柄自动回位的扭簧25;后制动拉索7前端通过联动触发手柄11与前传动机构连接。虽然叫联动制动手柄,但本身不能手动握持和控制,只是相对前制动手柄而言。通过设置联动触发手柄,使联动时的制动原理跟传统前制动手柄就完全一样了,只是传统的前制动手柄由人手操作使之转动一定角度,而联动制动时,由拉索拉动联动触发手柄转动一定角度,联动触发手柄转动一定角度后对前传动机构的作用与前制动手柄转动一定角度后对前传动机构的作用完全一样。如果后制动拉索直接与前制动手柄连接,虽然也能实现联动制动,但此时前制动手柄会自动转动一定的角度,而此时操作者并没有手动对前制动手柄施加作用,可能会影响驾驶者的驾驶感受和操作习惯,反而对安全驾驶有影响。鉴于此,本结构额外增设了联动触发手柄,由联动触发手柄和前制动手柄分别在后轮联动制动时和前轮单独制动时发挥作用,从而完全不影响驾驶感受和习惯。

所述前制动手柄1和联动触发手柄11上在手柄转轴周围形成有凸台,以使前制动手柄和联动触发手柄之间、前制动手柄与手柄上安装座之间以及联动触发手柄与手柄下安装座之间形成有利于转动的间隙。通过凸台的设置,使前制动手柄和联动触发手柄的转动互不影响,即能够单独可靠转动。

为了使滚轮的转动更灵活,从而不影响后制动踩踏时的作用力,本结构在滚轮6和滚轮转轴14之间设有轴承12和轴承内衬管13,轴承内衬管13直接套在滚轮转轴14上,轴承12位于滚轮6和轴承内衬管13之间,在滚轮转轴14上位于轴承两端设有油封结构15;在滚轮转轴14上设有使滚轮自动回位的滚轮回位扭簧16,参见图2。

所述滚轮6外侧设有防护板17,防护板17安装在滚轮转轴14上并将滚轮6遮挡。防护板既能够遮挡泥土、灰尘等进入滚轮,也能够避免运动的滚轮外露而触碰到人身或者衣物而带来潜在安全隐患,同时防护板遮挡滚轮后,整车商品性更好,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具体设置时,所述滚轮设置于后制动器和制动臂转轴之间,后制动拉索后端连接在后制动臂上并位于与制动踏板所在力臂相对的另一力臂上。

本联动制动机构针对的摩托车制动形式为前碟后鼓,即前轮制动为碟刹,后轮制动为鼓刹,见图1,此时前传动机构包括活塞18、前制动主泵19和前制动油管20,手柄推动活塞18,从而使前制动主泵19的油液进入前制动油管20内,进而由油液推动前制动卡钳21将前制动盘22抱紧而得以制动。后传动机构主体为后制动拉杆23,后制动拉杆23前端与后制动臂3连接,后制动拉杆23后端与后制动器4连接,在后制动拉杆与后叉总成之间设有使后制动踏板回位的回位弹簧。后制动臂转动使后制动拉杆往前运动,进而带动后制动器制动。联动制动涉及到的联动机构分为以联动制动手柄为主的上联动机构和以滚轮为主的下联动机构,上下联动机构通过增设的后制动拉索连接。上联动机构与前制动主泵总成集成在一起,前制动主泵一般固定在摩托车的手把上。

下联动机构也为单独的一个机构,该联动机构装配在后制动臂附近,通过后制动拉索与前后联动机构连接,并在后制动臂上进行固定。

工作原理:通过后制动踏板对后轮制动时,通过后制动拉索中的钢丝绳带动上下联动装置满足前轮制动的目的。具体操作如下:

当后制动踏板按图中的箭头进行制动时(力的大小≤400N),后制动臂转动,与后制动臂连接的后制动拉杆传递作用力给后制动器进行后轮制动,同时后制动臂上的后制动拉索按图中的箭头进行运动,通过滚轮带动后制动拉索的钢丝,而后制动拉索与前碟刹泵处的联动制动手柄连接,联动制动手柄在拉索拉动下转动一定角度而推动活塞运动(推动活塞运动的原理跟前制动手柄推动原理完全一样),从而达到前制动目的。其中后制动拉索前后两端固定处都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作用用于调节拉索中钢丝露出长短,同时也用于调整前制动力的大小,防止前轮“抱死”,制动减速度立即增加,保证骑行人员的安全。前制动通过前制动主泵中的活塞推动主泵中的制动液体形成压力,压力通过制动油管传递给前制动卡钳,通过卡钳中的活塞对前制动盘进行制动。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