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制动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5927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制动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摩托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制动盘。
【背景技术】
[0002]摩托车上的刹车分栗的控制刹车片压向制动盘实现摩擦制动,制动盘包括内盘及外盘,内怕是与摩托车车轮毂安装的,外盘与刹车盘实现摩擦制动,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制动盘与刹车片的温度瞬间升高,直接影响刹车效果,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为了能快速让制动盘降温,故会在制动盘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
[0003]目前的制动盘使用寿命很低,内盘与摩托车连接,在摩托车刹车片对外盘进行刹车制动时,内盘会受到很大的扭力及压力,使得内盘产生裂纹或断裂,而且内盘的散热效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内盘结构强度大的摩托车制动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摩托车制动盘,其特征是:包括相互连接的内盘及外盘,内盘由6块定位板相互连接构成,相邻两个定位板之间设有应力部,应力部截面呈弧形状,应力部的弧度为
/6- /5,应力部与外盘连接,各个定位板上均设有定位部及散热部,定位部上设有定位孔,散热部上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口,散热口包括输入孔及输出孔,输入孔与输出孔通过顺风口贯通,输入孔的口径大于输出孔的口径,顺风口呈弧形状,顺风口的弧度为25° -35° ;所述外盘包括相互连接的散热圈及花圈,散热圈上设有若干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呈弧形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板通过定位孔与摩托车连接,通过6个方位的定位设置来提高制动盘跟摩托车的连接稳定性,通过6块定位板来各自分担承受的压力或扭力。应力部的设置大大提高了各个定位板的连接稳定性,当应力部的弧度为/6-31 /5时,应力部产生的内力最佳,若相邻两个定位板彼此互相挤压时,应力部产生的内力能抵抗该挤压力,两个定位板彼此产生的挤压力越大时,应力部产生的内力越就越大,防止各个定位板之间出现裂纹或断裂的状况。
[0008]散热部的设置是为了提高制动盘至制动过程中的散热效率,由于内盘与外盘连接,而且制动盘采用的是金属制成,故在外盘制动过程中,制成产生的热量会传递至内盘,通过散热部能快速降低内盘的热量。
[0009]散热部上的散热口在摩擦车实现过程中会有气流通过,对定位板进行散热处理。由于散热口上的输出孔的口径大于输出孔的口径,输入孔与输出孔通过顺风口贯通,气流从散热口通过时,会从输入孔送至输出孔,在气流通过时,由于顺风口的设置,大大提高了气流通过效率及气流的产生的气压,当顺风口的弧度为25° -35°时,散热口对内盘的散热效果最佳。
[0010]花圈的设置,进一步提高制动盘的结构强度,当制动盘受到飞溅的石子撞击时,花圈能将石子弹开结构不受影响。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散热组件由三个通风孔排布而成,三个通风孔分别为第一通风孔、第二通风孔及第三通风孔。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通风孔、第二通风孔及第三通风孔大大提高了外盘的散热效率。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第一跑道、第二跑道、第三跑道及第四跑道,第一通风孔的圆心位于第二跑道上,第二通风孔的圆心位于第三跑道上,第三通风孔的圆心位于第四跑道上,第一通风孔、第二通风孔及第三通风孔的圆心之间构成有引流弧,引流弧的弧度为20° -26°。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弧位于第二跑道、第三跑道及第四跑道上,引流弧的产生是为了提高三个通风孔的散热效率的,特别是引流弧使得三个通风孔之间通过的气流产生一个与引流弧一样的弧形气流对外盘进行散热,使得能覆盖整个外盘,进而大大提高了外盘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7]—种摩托车制动盘,包括相互连接的内盘2及外盘1,内盘2由6块定位板20相互连接构成,相邻两个定位板20之间设有应力部3,应力部3截面呈弧形状,应力部3的弧度为Ji /6- JT /5,应力部3与外盘I连接,各个定位板20上均设有定位部21及散热部22,定位部21上设有定位孔210,散热部22上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口 220,散热口 220包括输入孔22a及输出孔22b,输入孔22a与输出孔22b通过顺风口 22c贯通,输入孔22a的口径大于输出孔22b的口径,顺风口 22c呈弧形状,顺风口 22c的弧度为25。-35° ;所述外盘I包括相互连接的散热圈Ia及花圈lb,散热圈Ia上设有若干散热组件4,散热组件4呈弧形状。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板20通过定位孔210与摩托车连接,通过6个方位的定位设置来提高制动盘跟摩托车的连接稳定性,通过6块定位板20来各自分担承受的压力或扭力。应力部3的设置大大提高了各个定位板20的连接稳定性,当应力部3的弧度为
/6-JT/5时,应力部3产生的内力最佳,若相邻两个定位板20彼此互相挤压时,应力部3产生的内力能抵抗该挤压力,两个定位板20彼此产生的挤压力越大时,应力部3产生的内力越就越大,防止各个定位板20之间出现裂纹或断裂的状况。
[0019]散热部22的设置是为了提高制动盘至制动过程中的散热效率,由于内盘2与外盘I连接,而且制动盘采用的是金属制成,故在外盘I制动过程中,制成产生的热量会传递至内盘2,通过散热部22能快速降低内盘2的热量。
[0020]散热部22上的散热口 220在摩擦车实现过程中会有气流通过,对定位板20进行散热处理。由于散热口 220上的输出孔22b的口径大于输出孔22b的口径,输入孔22a与输出孔22b通过顺风口 22c贯通,气流从散热口 220通过时,会从输入孔22a送至输出孔22b,在气流通过时,由于顺风口 22c的设置,大大提高了气流通过效率及气流的产生的气压,当顺风口 22c的弧度为25° -35°时,散热口 220对内盘2的散热效果最佳。
[0021]花圈Ib的设置,进一步提高制动盘的结构强度,当制动盘受到飞溅的石子撞击时,花圈Ib能将石子弹开结构不受影响。
[002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散热组件4由三个通风孔排布而成,三个通风孔分别为第一通风孔41、第二通风孔42及第三通风孔43。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通风孔41、第二通风孔42及第三通风孔43大大提高了外盘I的散热效率。
[002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板20上设有第一跑道11、第二跑道12、第三跑道13及第四跑道14,第一通风孔41的圆心位于第二跑道12上,第二通风孔42的圆心位于第三跑道13上,第三通风孔43的圆心位于第四跑道14上,第一通风孔41、第二通风孔42及第三通风孔43的圆心之间构成有引流弧40,引流弧40的弧度为20° -26°。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弧40位于第二跑道12、第三跑道13及第四跑道14上,引流弧40的产生是为了提高三个通风孔的散热效率的,特别是引流弧40使得三个通风孔之间通过的气流产生一个与引流弧40 —样的弧形气流对外盘I进行散热,使得能覆盖整个外盘I,进而大大提高了外盘I的散热效率。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摩托车制动盘,其特征是:包括相互连接的内盘及外盘,内盘由6块定位板相互连接构成,相邻两个定位板之间设有应力部,应力部截面呈弧形状,应力部的弧度为 /6- /5,应力部与外盘连接,各个定位板上均设有定位部及散热部,定位部上设有定位孔,散热部上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口,散热口包括输入孔及输出孔,输入孔与输出孔通过顺风口贯通,输入孔的口径大于输出孔的口径,顺风口呈弧形状,顺风口的弧度为25° -35° ;所述外盘包括相互连接的散热圈及花圈,散热圈上设有若干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呈弧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制动盘,其特征是:所述散热组件由三个通风孔排布而成,三个通风孔分别为第一通风孔、第二通风孔及第三通风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制动盘,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第一跑道、第二跑道、第三跑道及第四跑道,第一通风孔的圆心位于第二跑道上,第二通风孔的圆心位于第三跑道上,第三通风孔的圆心位于第四跑道上,第一通风孔、第二通风孔及第三通风孔的圆心之间构成有引流弧,引流弧的弧度为20° -2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摩托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制动盘,包括相互连接的内盘及外盘,内盘由6块定位板相互连接构成,相邻两个定位板之间设有应力部,应力部截面呈弧形状,应力部的弧度为π/6-π/5,应力部与外盘连接,各个定位板上均设有定位部及散热部,定位部上设有定位孔,散热部上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口,散热口包括输入孔及输出孔,输入孔与输出孔通过顺风口贯通,输入孔的口径大于输出孔的口径,顺风口呈弧形状,顺风口的弧度为25°-35°;所述外盘包括相互连接的散热圈及花圈,散热圈上设有若干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呈弧形状,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内盘结构强度大。
【IPC分类】F16D65/12, F16D65/847
【公开号】CN204828394
【申请号】CN201520463981
【发明人】董西鹏
【申请人】玉环鹏峰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