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后摇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8070阅读:1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后摇臂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的悬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后摇臂。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短途交通中越来越多的使用电动自行车,其相比于汽车具有节能、便捷、不拥堵的特点,与自行车相比具有速度优势,省时省力,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代步工具。由此,人们对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电动自行车的设计主要是参考、结合自行车和摩托车的结构进行的,有的直接实在自行车的结构框架上加装动力装置,或者在摩托车的结构框架下改装为电动驱动。

已有电动自行车的悬架系统一般参考了摩托车的设计,包括一个后摇臂和两个分别装于后轮两侧的弹簧减震器。后摇臂的主要作用是连接车架、后轮以及后减震器,是悬架系统中的主要受力部件,对保持车辆良好的动态性能担负着重要角色。后摇臂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所受的力较复杂,承受的强度也较大,车辆启动时承受向前的驱动力,车辆制动时承受后轮的拖拽力及摆动扭力,转向时吸收不平路面所产生的多余震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后摇臂轴孔缓冲套磨损过度,导致后摇臂与车架不在同一横平面上,后摇臂容易变形,导致后轮与前轮不在同一平面上,引起后轮跑偏。

因此,电动自行车的后摇臂设计不能完全参考自行车和摩托车的结构,需要根据电动自行车的自身的行驶、重量等特点进行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良好的电动自行车后摇臂,包括右后摇臂和左后摇臂,右后摇臂和左后摇臂具有相同的对称结构,左后摇臂和右后摇臂分别包括一体的横平段板状部分和下斜段板状部分,下斜段板状部分在横平段板状部分后方并向下倾斜,在横平段板状部分的顶端平面上设置有摇臂聚合部件和减震器连接部件,下斜段板状部分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后轮的枢轴结合部。

还有,左后摇臂和右后摇臂的横平段板状部分和下斜段板状部分在两者轴线上形成135°的夹角。

具体的,摇臂聚合部件和减震器连接部件为凸起部件,减震器连接部件设置在后摇臂的横平段板状部分的顶部平面最前端,摇臂聚合部件和减震器连接部件可以为具有横向设置的通孔的连接部件,减震器连接部件可以为具有横向设置的通孔的连接部件,减震器连接部件朝向后摇臂前端的内侧具有穿透到通孔的半圆缺口。减震器连接部件的凸起顶端还具有朝向后端的横平段板状部分的顶端平面的渐近连接部,摇臂聚合部件设置在渐近连接部上。

此外,横平段板状部分和下斜段板状部分为中空壳体,包括板状部分外侧侧板和包围板状部分外侧侧板顶部侧板、底部侧板。

优选的,在由所述侧板限定的中空空间中,在所述侧壁内侧上设置有多条交叉的加强筋,将中空壳体分割为多个三角形区域。

本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后摇臂采用铝钛合金铸造,由枢轴连接在车架上,通过减震器的伸缩反馈到后摇臂上,合理的分配了车轮所承受的重量,从而为电动自行车提供了更好的抓地力、寻轨性和稳定性,既保障了刚性的车架,又吸收了多余的震动,使车辆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自行车后摇臂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自行车后摇臂的顶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自行车后摇臂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自行车后摇臂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附图和以下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自行车后摇臂包括:可分离的V形设置的右后摇臂1和左后摇臂2,右后摇臂1和左后摇臂2具有相同的对称结构,这里以左后摇臂为例对其结构进行说明。左后摇臂2包括一体的横平段(使用状态下大体水平,略前倾)板状部分21和下斜段板状部分22,下斜段板状部分22在横平段板状部分21后方,并相对于下斜段板状部分22向下倾斜,在两者轴线上形成的125-145°夹角,优选135°夹角,由于该夹角的设计,使得在相同力臂情况下增加了后摇臂的加强结构。在横平段板状部分21的顶端平面上设置有摇臂聚合部件23和减震器连接部件24,摇臂聚合部件23和减震器连接部件24为凸起部件,减震器连接部件24设置在后摇臂的横平段板状部分21的顶部最前端。左右后摇臂聚合时,左右后摇臂的摇臂聚合部件和减震器连接部件相互对合,通过连接杆分别与车架3和弹簧减震器4枢转连接。下斜段板状部分22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后轮的枢轴结合部29。

本实施例中,摇臂聚合部件23和减震器连接部件24为具有横向设置的通孔的连接部件,左右后摇臂聚合时,左右后摇臂的摇臂聚合部件和减震器连接部件相对合,通过穿过左右摇臂聚合部件的连接杆将本实用新型的后摇臂枢轴连接到电动自行车车架3。减震器连接部件24朝向后摇臂前端的内侧具有穿透到通孔的半圆缺口25,左右后摇臂聚合时,左右后摇臂的各自半圆缺口配合形成允许弹簧减震器4端部插入的圆孔,由此弹簧减震器4端部的通孔与穿过左右减震器连接部件的连接杆配合,从而将后摇臂与弹簧减震器4连接。在车辆行驶时,当车收到颠簸时,后摇臂能够围绕通过左右摇臂聚合部件连接到车架3的枢轴进行转动,从而由左右摇臂减震器连接部件中的连接杆推动减震器伸缩,从而减少电动自行车所受到的震动,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具体的,减震器连接部件24的凸起顶端还具有朝向后端的横平段板状部分21的顶端平面的渐近连接部26,摇臂聚合部件23可以设置在渐近连接部26上,从而在提高了摇臂聚合部件23和减震器连接部件24与横平段板状部分21的连接强度,使得在不增加连接部件的情况下,借助渐近连接部26可以抬高了摇臂聚合部件23的位置,便于根据不同车型调整摇臂聚合部件23的位置。在将后摇臂安装到车架并与弹簧减震器连接后,一般使得摇臂聚合部件23和减震器连接部件24的连接杆安装孔在弹簧减震器的轴线延长线上。

为了在减轻后摇臂重量的同时保证后摇臂的整体强度和拉伸强度,本实施例的后摇臂的横平段板状部分21和下斜段板状部分22为中空壳体,包括横平段板状部分外侧侧板和包围横平段板状部分外侧侧板顶部侧板、底部侧板,在由上述侧板限定的中空空间中,设置有多条加强筋27,将中空壳体分割为多个三角形区域,从而增加后摇臂的横平段板状部分的自身强度。此外,在后摇臂的横平段板状部分21的外侧壁上具有楞的圆角28。

后轮枢轴结合部29设置在下斜段板状部分22的端部,包括辅助部件连接孔和用于插接后轮轴的U型叉口,为了便于安装固定和美观,后轮枢轴结合部从下斜段板状部分22表面向下凹入形成又一平面。

此外,后摇臂还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后轮附属部件的连接件5。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