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室微调翻转机构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4460阅读:827来源:国知局
驾驶室微调翻转机构总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转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驾驶室微调翻转机构总成。



背景技术:

轻卡在我国卡车使用的比重中占据较大的份额,在不断增加卡车车身长度的情况下,采用卡车平头化是为了提高卡车的载货能力,卡车平头化以后,发动机的保养和维修就需要卡车驾驶室能够翻转。轻卡驾驶室的质量一般为300kg~500kg,仅仅依靠人力来翻转是不行的,必须要依靠翻转机构。

现有卡车的驾驶室双扭杆翻转机构总成在翻转过程中十分不便,使用者或维修人员在翻转过程中,难以保证卡车的驾驶室翻转到所需的角度,从而导致了在保养、维修作业中,操作十分不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卡车的驾驶室翻转不平稳的问题,提供一种驾驶室微调翻转机构总成,在原先功能基础上实现后续微调,让驾驶室翻转更平稳、轻松,以便使用者或维修人员将驾驶室调整到合适的位置,进行保养、维修作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驾驶室微调翻转机构总成,包括:

支承座,包括左支承座和右支承座,每一个支承座包括底部固定板、立在固定板上的支撑板,其中支撑板顶部设有安装环,支撑板在安装环的下方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左支承座第一穿孔与右支承座第二穿孔对齐,左支承座第二穿孔与右支承座第一穿孔对齐;

支撑臂,包括左支撑臂和右支撑臂,左右支撑臂分别对准对应的左右支承座,穿销固定;

扭力臂,包括左扭力臂和右扭力臂,左右扭力臂的一端分别位于对应的左右支承座外侧;

扭杆限位板组件,包括左扭杆限位板组件和右扭杆限位板组件,扭杆限位板组件包括花键套和扭杆限位板;扭杆限位板组件通过花键套分别对准穿过对应的支承座第一穿孔,套装在支承座上,限位板和花键套能够一起绕花键套中心轴转动;

扭杆,包括平行设置的左扭杆和右扭杆,扭杆的一端为固定端,固定端插入扭杆限位板组件的花键套中,另一端为转动端,穿过支承座第二穿孔连接至扭力臂;扭杆自转带动扭力臂绕扭杆转动;

微调装置,包括左微调装置和右微调装置,包括螺栓和螺母,支撑板上设有螺孔,螺栓末端穿过所述螺孔对准扭杆限位板下端。

优选地,所述驾驶室微调翻转机构总成还包括减震橡胶垫组件、销轴、轴用挡圈和衬套。

优选地,所述支承架与车架连接处设有减震橡胶垫组件。

优选地,所述支撑臂与支承座穿销固定的方式为:轴销穿过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安装环和所述支撑臂,两端设有平垫圈,用螺母固定。

其中,所述左右支承座的底部固定板对应固定至车架的左右两侧处,固定处设有减震橡胶垫组件。

其中,所述扭杆限位板组件包括花键套和与花键套固定连接的扭杆限位板,扭杆限位板位于花键套的下方。

其中,所述扭杆限位板的下端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末端对准或插入螺栓孔内。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扭杆的转动端穿过支承座的支撑板上的第二穿孔连接至扭力臂,所述扭杆的转动端与所述第二穿孔之间设有衬套。

其中,所述平行设置的左扭杆和右扭杆的安装位置可以选自左前右后,也可以选自右前左后。

其中,所述扭杆、扭杆限位板组件和支承座的连接方式为:扭杆的固定端插入扭杆限位板组件的花键套内,与花键套和支承座相连,花键套位于支承座外侧的一端设有轴用挡圈。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扭杆与扭杆限位板组件相连的连接方式为:左扭杆的右端即固定端,插入左扭杆限位板组件的花键套内,与花键套和右支承座相连,花键套位于支承座外侧的一端设有轴用挡圈;右扭杆的左 端即固定端,插入右扭杆限位板组件的花键套内,与花键套和右支承座相连,花键套位于支承座外侧的一端设有轴用挡圈。

其中,所述微调装置通过调节螺母和螺栓的相对位置实现微调。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根据上述装配过程装配后,在扭力作用下驾驶室自由翻转(车架上底面与驾驶室下表面的距离),自由翻转高度可保持在300-600±100mm,优选为400±100mm,450±100mm或者500±100mm;举升和回复力应在120-300±100N,优选为:150±100N或200±100N。

本发明上下文中,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对应的均指的是:左支承座、左支撑臂、左扭力臂、左扭杆限位板、左扭杆和左微调装置对应;右支承座、右支撑臂、右扭力臂、右扭杆限位板、右扭杆和右微调装置对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驾驶室微调翻转机构总成,本实用新型通过扭杆扭力作用于驾驶室上,使其围绕支点翻转弹起,在原基础功能上还可实现后续微调,让驾驶室翻转更平稳、轻松,以便使用者或维修人员将驾驶室调整到合适的位置,进行保养、维修作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描述中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支承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支撑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扭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扭力臂结构示意图,其中,上图为俯视图,下图为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扭杆限位板结构示意图,其中,左图为侧视图,右图为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左扭力臂,12-左支撑臂,13-左支承座,14-左扭杆限位板组件,15-左扭杆,16-左微调装置,21-右扭力臂,22-右支撑臂,23-右支承座,24-右扭杆限位板组件,25-右扭杆,26-右微调装置,30-减震橡胶垫组件,121-安装孔,131-窗口,132-安装环,133-第二穿孔,134-第一穿孔,135-螺孔,241-花键套,242-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下述说明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6所示,一种驾驶室微调翻转机构总成,包括:左扭力臂11,左支撑臂12,左支承座13,左扭杆限位板组件14,左扭杆15,左微调装置16,右扭力臂21,右支撑臂22,右支承座23,右扭杆限位板组件24,右扭杆25,右微调装置26,减震橡胶垫组件30;还包括销轴、轴用挡圈和衬套。

所述驾驶室微调翻转机构总成左右两侧完全对称,左支承座13的底部固定板和右支承座23的底部固定板间隔一定的距离固定安装在车架对应的左右两侧,在支承座底部固定板与车架表面连接处设有减震橡胶组件30。

左支撑臂12一端固定在驾驶室底部左侧,另一端对准左支承座13上的支撑板顶部的窗口131处,轴销穿过支承架13上的安装环132和左支撑臂12上的安装孔121,将左支撑臂12固定在左支承座13上,右支撑臂22同左支撑臂12的装配方法装配至右支承座23。

右扭杆限位板组件24上的花键套241套装至过左支承座13上的第一穿孔134,同样左扭杆限位板组件14的花键套141套装至对应右支承座23上的第一穿孔,左右限位板组件能够一起绕花键套中心轴转动。

左扭杆15的右端即固定端,固定端穿过套装在右支承架23上的左扭杆限位板组件14的花键套,右支承座23上的支撑板的外侧设有轴用挡圈,左扭杆15的左端即转动端,转动端穿过左支承座13上的支撑板的第二穿孔133连接至左扭力臂11的一端,右侧连接方法同左侧。

左扭力臂11和右扭力臂2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对应的驾驶室的左右两侧;左微调装置16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末端穿过左支承座13上的支撑板上设置的 螺孔135处,对准右扭杆限位板24上的螺栓孔242处,右侧连接方法同左侧,螺栓连接螺母,通过调节螺母和螺栓的相对位置实现微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扭杆的转动端穿过支承座与扭力臂相连,应在转动端与对应支承座之间设有衬套。

本实施例装配过程如下:

将左右支承座的底部固定板间隔一定的距离,分别安装在车架的左右两侧,安装时应保持位置平衡;

将左右扭杆限位板组件的花键套分别对准穿过对应的支承座的支撑板上的第一穿孔,套装在支承座上,轴向方向用轴向挡圈对其定位,套装处加涂润滑脂,确保转动灵活;

在左右扭杆限位板的下端安装微调装置,包括安装螺栓螺母;

将左右扭杆的固定端分别插入对应左右扭杆限位板组件的花键套中,另一端转动端穿过对应的支承座连接至对应的扭力臂,扭杆自转带动扭力臂绕扭杆转动,转动处加涂润滑脂,确保转动灵活;

将驾驶室用吊起,平缓下落,使安装在驾驶室底部的左右支撑臂对准左右支座,穿销固定;

吊起驾驶室后端,使其向前倾斜至适当位置,按对齿要求将左右扭力臂装在对应扭杆上并锁紧;

回落驾驶室,测量其自由回落高度是否在技术要求范围内,如不在要求范围内,可通过微调装置进行微调:如驾驶室自由回落高度大于技术要求,可将前支座调整螺栓螺母松开,将调整螺栓向外旋出至适当位置,使驾驶室回落高度符合技术要求,并锁紧螺母;如驾驶室自由回落高度小于技术要求,可将前支座调整螺栓螺母松开,将调整螺栓向内旋入至适当位置,使驾驶室回落高度符合技术要求,并锁紧螺母。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上述装配过程装配后,在扭力作用下驾驶室自由翻转,自由翻转高度(车架上底面与驾驶室下表面的距离)可保持在450±100mm;举升和回复力应在150±100N。

在本实施例中,扭杆工作100小时后,残余衰变角应不大于3°,翻转扭杆在5-50°之间循环加载扭转10000次后,应不出现疲劳损伤现象,两端的花键 联接处在4000N.m扭矩作用下,应不出现损伤现象,支承座在不大于11000N交变载荷作用下,循环10000次后,铸件和橡胶件不应产生开裂、脱胶等缺陷。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