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倾倒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8189阅读:680来源:国知局
防倾倒摩托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倾倒摩托车。



背景技术:

在城市和农村,摩托车作为方便、快速的代步和运输工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摩托车的支撑架是摩托车的必备附件,现在摩托车配有的单脚支撑架使驾驶人员在驾驶座上即可将单脚支撑架打开用以支撑摩托车,这种单脚支撑架的摩托车虽然停靠方便和省力,但驾驶人员停靠时往往因为单脚支撑架没有被完全打开,使摩托车发生倾倒。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倾倒摩托车,包括单脚支撑架,所述单脚支撑架包括支撑脚和一端连接于摩托车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脚铰接于支撑杆上,还包括红外线检测单元和提示单元;

所述红外线检测单元包括置于支撑脚上发射红外线的发射部和置于支撑杆上接收红外线的接收部;

所述红外线检测单元检测单脚支撑架是否完全打开导通红外线以输出红外线检测信号;

所述提示单元耦接于红外线检测单元以接收红外线检测信号并响应于红外线检测信号以进行提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单脚支撑架没有被完全打开时,红外线没有导通,提示单元不提示;当单脚支撑架被完全打开时,红外线检测单元检测到红外线导通,提示单元对驾驶人员进行提示,使驾驶人员能及时知道单脚支撑架已经被完全打开并完成摩托车的停放,防止驾驶人员不清楚单脚支撑架的打开情况而随意停放摩托车发生倾倒。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耦接于红外线检测单元以接收红外线检测信号并响应于红外线检测信号以输出控制信号;

所述提示单元包括振荡部和提示部,所述振荡部耦接于控制单元以接收控制信号并响应于控制信号以输出振荡信号;

所述提示部耦接于振荡部以接收振荡信号并响应于振荡信号以进行间断提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振荡部对控制信号进行振荡处理,使振荡部输出持续间断的信号即振荡信号,提示部接收振荡信号后进行间断性提示,将静态提示改为动态提示,防止驾驶人员产生提示疲劳。

优选的,所述提示部为灯光提示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示单元进行灯光闪烁,便于吸引驾驶人员注意,及时进行停车,节省确认时间。

优选的,还包括切断单元,所述切断单元耦接于控制单元以接收控制信号并响应于控制信号以切断提示单元的供电回路。

优选的,所述切断单元包括延时部,所述延时部用于延时切断提示单元的供电回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切断单元能在延时一段时间后关闭提示单元的提示,防止摩托车在未熄火状态下进行暂时停放时,提示单元进行长时间提示,干扰驾驶人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当单脚支撑架被完全打开时,提示单元进行提示,使驾驶人员能及时进行停车,避免单脚支撑架没有完全打开导致车身倾倒,且造成时间的浪费,提示进行一段时间后延时关闭,避免干扰驾驶人员。

附图说明

图1为防倾倒摩托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倾倒摩托车红外线检测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防倾倒摩托车控制单元和切断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防倾倒摩托车提示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1、发射部;2、接收部;3、控制单元;4、切断单元;5、提示单元;6、支撑脚;7、支撑杆;8、单脚支撑架;9、振荡部;10、提示部;11、延时部;12、红外线检测单元;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L1、第一光敏二极管;L2、第二光敏二极管;R4、第四电阻;C4、第四电容;D1、第一二极管;C3、第三电容;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N1、比较器;D2、第一续流二极管;KM1、第一继电器;Q1、第一三极管;KM1-1、第一常开触点;KM1-2、第二常开触点;KT1、通电延时继电器;R9、第九电阻;R10、第十电阻;C5、第五电容;G1、第一与非门;G2、第二与非门;Q2、第二三极管;LED、发光二极管;KT1-1、第三常闭触点;A、单稳态触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防倾倒摩托车包括由支撑脚6和支撑杆7组成的单脚支撑架8,由发射部1和接收部2组成的红外线检测单元12,红外线检测单元12为对射型红外线检测传感器。

如图1所示,发射部1置于支撑脚6上,接收部2置于支撑杆7上,支撑脚6铰接于支撑杆7,发射部1发射红外线至接收部2,接收部2输出红外线检测信号。

如图2所示,发射部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A和第一光敏二极管L1。

如图2所示,第二电阻R2耦接于电源电压Vcc,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GND,单稳态触发器A的6脚耦接于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的连接点,4脚和8脚耦接于电源电压Vcc,1脚接地GND,5脚耦接于第二电容C2,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GND,第一电阻R1耦接于2脚,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耦接于3脚,第一光敏二极管L1的阴极耦接于第一电阻R1和3脚的连接点,第一光敏二极管L1的阳极耦接于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GND。

如图2所示,接收部2包括第二光敏二极管L2,第四电阻R4,第四电容C4,第一二极管D1,第三电容C3,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比较器N1。

如图2所示,第二光敏二极管L2的阳极接地GND,第二光敏二极管L2的阴极耦接于第四电容C4,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耦接于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GND,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耦接于第四电容C4和第四电阻R4的连接点,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耦接于第三电容C3,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GND,第五电阻R5耦接于第一二极管D1阴极和第三电容C3的连接点,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GND,第六电阻R6耦接于第五电阻R5和第一二极管D1的连接点,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耦接于比较器N1的同相输入端,第七电阻R7耦接于电源电压Vcc,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耦接于第八电阻R8,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GND,比较器N1的反相输入端耦接于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的连接点。

如图3所示,控制单元3包括第一续流二极管D2,第一继电器KM1和第一三极管Q1。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于比较器N1的发射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GND,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一继电器KM1,第一继电器KM1的另一端耦接于电源电压Vcc,第一续流二极管D2的阳极耦接于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和第一继电器KM1的连接点,第一续流二极管D2的阴极耦接于第一继电器KM1和电源电压的连接点。

如图3所示,切断单元4包括通电延时继电器KT1和第一继电器KM1的第二常开触点KM1-2,第二常开触点KM1-2耦接于电源电压Vcc,第二常开触点KM1-2的另一端耦接于通电延时继电器KT1,通电延时继电器KT1的另一端接地GND。

如图4所示,提示单元5包括第一继电器KM1的第一常开触点KM1-1、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五电容C5、第一与非门G1、第二与非门G2、第二三极管Q2、发光二极管LED和通电延时继电器KT1的第三常闭触点KT1-1。

如图4所示,第一常开触点KM1-1的一端耦接于电源电压VDD, 第一常开触点KM1-1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一与非门G1的第二输入端,第一与非门G1的第一输入端耦接于第九电阻R9,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一与非门G1的输出端,第二与非门G2的第一输入端耦接于第二输入端,第九电阻R9和第一与非门G1输出端的连接点耦接于第二与非门G2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的连接点,第二与非门G2的输出端耦接于第五电容C5,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九电阻R9和第一与非门G1第一输入端的连接点,第十电阻R10耦接于第二与非门G2输出端和第五电容C5的连接点,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三常闭触点KT1-1,第三常闭触点KT1-1的另一端耦接于发光二极管LED的阴极,发光二极管LED的阳极耦接于电源电压Vcc。

工作过程:当单脚支撑架8被完全打开时,支撑脚6上的发射部1通过单稳态触发器A使第一光敏二极管L1持续发射出红外线至支撑杆7上的接收部2,接收部2中的第二光敏二极管L2接收到红外线后使流过第二光敏二极管L2的电流变大,从而使加在比较器N1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变大,且大于比较器N1反相输入端的电压,进而使比较器N1输出高电平的红外线检测信号。

高电平的红外线检测信号使控制单元3中的第一三极管Q1导通,第一继电器KM1通电使第一常开触点KM1-1闭合,从而使振荡部9通电输出间断的高电平信号至第二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2持续导通关断使发光二极管LED闪烁发光。

第一继电器KM1通电还使第二常开触点KM1-2闭合,通电延时继电器KT1通电进行延时,延时一段时间后将第三常闭触点KT1-1断开,从而使发光二极管LED断电。

当单脚支撑架8没有完全打开时,接收部2不能接收到发射部1发射出的红外线,比较器N1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小于反相输入端的电压,比较器N1输出低电平的红外线检测信号至第一三极管Q1,第一三极管Q1不导通,控制单元3不通电,使提示单元5和切断单元4不工作,发光二极管LED不发光。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