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车颈结构和弹性挡风玻璃支撑件,其中,当车辆撞到行人时,该弹性挡风玻璃支撑件能减少挡风玻璃对行人施加的作用力。
背景技术:
盒状结构的车颈结构是车辆车架的一部分,其支撑发动机罩的后缘、挡风玻璃、仪表盘和仪表板。
必须满足行人保护标准以降低行人在车辆/行人碰撞中的受伤风险以及伤害程度。一种提议的解决方案为提供一种完全由柔软的弹性聚合物制成的车颈。然而,此方法会导致结构荷载很少有效地施加在支撑结构上,并降低了抗扭强度和不利地影响了车颈性能。
本公开针对上述以及其它问题,概述如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保护行人的同时提高车架的抗扭强度的车辆。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车架的车辆,所述车架包括车颈盒和车颈顶板以及从车颈顶板后缘延伸至挡风玻璃下缘的悬臂式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弹性附接在挡风玻璃的前/下缘上。所述车颈盒和车颈顶板的刚性比该支撑件强。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所述车颈顶板可从车颈盒的前端延伸至车颈盒的后端。所述支撑件可在所述车颈顶板的上方附接至车颈顶板的后端并附接至挡风玻璃的下缘,挡风玻璃的下缘设置在所述车颈盒的前端的前方。例如,在与行人的碰撞中当挡风玻璃受到冲击力时,悬臂式支撑件的偏转程度要比车颈盒大。
所述车辆还可包括一对附接在车颈盒上的托架,其中,每根托架延伸至一对减振塔中的一个。所述车辆还可包括一对枪型纵梁,车颈盒可在所述枪型纵梁间延伸并可附接至所述枪型纵梁,以与所述枪型纵梁连接在一起,从而提高车架的抗扭强度。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所公开的前端组件包括一对纵向延伸的车架纵梁、一对附接至车架纵梁的枪型纵梁和一对附接至一对减振塔的减振塔托架。车颈盒附接在所述枪型纵梁之间,并沿着车辆的横向方向延伸。车颈顶板附接至车颈盒并包括附接至所述车颈顶板和车颈盒的后缘的挡风玻璃支撑件。所述挡风玻璃支撑件延伸至挡风玻璃的前/下缘。所述挡风玻璃支撑件的前/下缘设置在所述车颈盒的上方和前方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其它方面,所述挡风玻璃支撑件弹性支撑位于所述车颈盒和车颈顶板上方的挡风玻璃,其中,所述车颈顶板和车颈盒由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具有比挡风玻璃支撑件更大的刚性。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所公开的组装车辆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将车颈盒组装至车辆的车架和仪表盘;
—将车颈顶板组装至悬臂式支撑件以作为子组件;
—将所述子组件组装至车颈盒;以及
—将挡风玻璃的下缘附接至悬臂式支撑件。
根据此方法的其它方面,将子组件组装到车颈盒的步骤还可包括:随着将所述悬臂式支撑件附接至车颈顶板以作为子组件的一部分,将所述车颈顶板焊接至所述车颈盒。此焊接步骤可使用车架制作工具(framer tool)执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将所述子组件组装至车颈盒的步骤还包括:将带有作为子组件的一部分附接的悬臂式支撑件的车颈顶板焊接至车颈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在保护行人的同时提高车架的抗扭强度的车辆。
下面将参考附图,更为详细地描述所公开的以上方面和其它方面。
附图说明
图1为包括根据本公开一方面制成的车颈结构的车辆正面/侧面立体图。
图2为包括车颈结构的车架的一部分的局部立体图。
图3为包括附接至挡风玻璃和仪表板的柔软车颈顶的车颈的局部立体图。
图4为沿着图1中的线4-4截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公开图示的实施例。然而,应了解的是,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为示例,其可以不同的和替代的形式实施。各图形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并且一些特征可被放大或最小化以示出特定部件的细节。所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理解为具有限制性,而应该是用于教导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本公开的概念的代表性基础。
参考图1,所示的车辆10包括发动机罩12和挡风玻璃14。
参考图2,所示的车辆10的前端组件16安装在一对车架纵梁18上,车架纵梁18沿着车辆的车头至车尾方向纵向延伸。车颈组件20作为车辆10的前端组件16的一部分被提供。车颈组件20包括车颈盒22和车颈顶板24。车颈顶板24被焊接在车颈盒22上,以提供横跨车辆的刚性支撑,从而提高前端组件16的扭转刚度。挡风玻璃支撑件28或悬臂式支撑件附接至车颈组件20。图3和图4较为清晰地示出了车颈组件20和挡风玻璃支撑件28。
参考图3和图4,车颈盒22包括前端30和后端32。车颈顶板24经焊接附接至车颈盒22的前缘30和后缘32。挡风玻璃支撑件28附接至车颈顶板24的后端32,并转而附接至车颈盒22。挡风玻璃支撑件28从车颈组件20的后端32悬臂,并延伸至挡风玻璃14的前/下缘36。
再次参考图2,托架38组装在车颈组件20上,并延伸至位于车辆10左右两侧的减振塔40。一对枪型纵梁42从车颈组件20延伸至车架纵梁18。在车颈组件20的相对侧边,车颈组件20焊接至枪型纵梁42。车颈组件20组装在枪型纵梁42上。车颈组件20沿着车辆的横向方向在所述枪型纵梁之间延伸。车颈组件20增强前端组件16的扭转刚度。通过提高前端组件16的扭转强度,人们期望前端组件可以改善车辆在偏移碰撞测试、小偏移刚性障碍测试(SORB)中的性能,并能够增强车顶强度。
参考图3和图4,所示的仪表板46与车颈组件20有关。车颈组件20设置在仪表板46上方,并将枪型纵梁42和挡风玻璃14连接在一起。
以上描述的实施例为具体实例,其不描述本公开的所有可能形式。所示实施例的特征可相互结合,形成本公开概念的进一步实施例。说明书中使用的词汇为描述性质而非限定性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范围比所公开具体实施例更广,其包括所示实施例的各种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