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型自行车鞍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358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助力型自行车鞍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力型自行车鞍座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鞍座对骑行者的接触面积仅为臀部的有限区域,对大腿下侧没有支撑力,长时间骑行舒适度大大降低,腿部会出现酸麻疲劳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助力型自行车鞍座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助力型自行车鞍座装置,包括鞍座本体,所述鞍座本体的两侧分别具有左托板和右托板,所述左托板上具有左轴杆,所述左托板的后部固定于所述左轴杆的一端,所述左轴杆的另一端具有第二齿轮,所述右托板上具有右轴杆,所述右托板的后部固定于所述右轴杆的一端,所述右轴杆的另一端具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位于所述鞍座本体内,所述鞍座本体内具有与所述鞍座本体侧面贯通,且能容纳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所述左轴杆和所述右轴杆的内腔。

进一步,还包括交流电机,所述左轴杆与所述交流电机连接。

进一步,所述左托板和所述右托板的上表面均具有贯容置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鞍座本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更大,对大腿下侧具有托撑力,建行骑行时的疲劳,乘坐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左、右轴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鞍座本体;2-右轴杆;3-左轴杆;4-右托板;5-左托板;6-容置槽;7-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助力型自行车鞍座装置,包括鞍座本体1,鞍座本体1的两侧分别具有左托板5和右托板4,左托板5上具有左轴杆3,左托板5的后部固定于左轴杆3的一端,左轴杆3的另一端具有第二齿轮8,右托板4上具有右轴杆2,右托板4的后部固定于右轴杆2的一端,右轴杆2的另一端具有第一齿轮7,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啮合;

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均位于鞍座本体1内,鞍座本体1内具有与鞍座本体1侧面贯通,且能容纳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左轴杆3和右轴杆2的内腔。

由于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相互啮合,左轴杆3和右轴杆2的转动方向相反,左托板5和右托板4在骑行者腿部力量的作用下分别绕所述左轴杆3和所述右轴杆2转动,以此使左托板5和右托板4在骑行者骑行过程中,始终对其大腿的后侧具有支撑助力的作用。

还包括交流电机(图中未示),左轴杆3与交流电机连接。交流电机转动带动左轴杆3的转动,交流电机变换转动方向即可使左轴杆3和右轴杆2的方向互换,其中交流电机的开关、转速和转向的改变频率均可通过远程信号控制,远程信号开关可安装于便于骑行者控制的位置上。

左托板5、右托板4的上表面均具有贯穿容置槽6。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