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铁氧体毛坯的运载装置。
背景技术:
铁氧体是一种具有铁磁性的金属氧化物。就电特性来说,铁氧体的电阻率比金属、合金磁性材料大得多,而且还有较高的介电性能。铁氧体的磁性能还表现在高频时具有较高的磁导率。因而,铁氧体已成为高频弱电领域用途广泛的非金属磁性材料。
铁氧体产品是由铁的氧化物及其他配料所制成的毛坯烧结而成。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烧结前,一般都先将毛坯置于承载板上,再将多个承载板堆叠在叉车板上,然后整体转运至烧结炉,而承载板的堆叠需要规整,才能保证保证移动过程中不倾覆。而现有生产过程中,承载板的堆叠都是手工进行,很难堆叠规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氧体毛坯的运载装置,其方便承载板堆叠,能保证承载板堆叠规整,且便于转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铁氧体毛坯的运载装置,包括平置矩形底框,所述底框底面四角分别设有万向轮;
所述底框顶面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竖杆,所述两个竖杆分设于底框一边框条的两端,所述两个竖杆的顶端通过扶手连接;所述两个竖杆的顶部还通过横杆连接,所述横杆与边框条平行;
所述边框条的正上方设有平置的转轴,所述转轴与边框条平行;所述边框条上固定有两个用于支承转轴的轴座,所述转轴贯穿两个轴座并由该两个轴座支承;
所述底框顶面设有用于堆叠承载板的平置矩形叉车板,所述承载板用于承载铁氧体毛坯;
所述底框顶面还设有竖置矩形竖框,所述竖框与转轴平行;所述竖框位于叉车板和转轴之间,且叉车板的一边贴靠竖框;所述竖框内设有若干供承载板贴靠的竖置挡条;
所述转轴通过两个斜置底部连杆与竖框底部连接;所述两个底部连杆相互平行,等长,且都垂直于转轴;所述两个底部连杆的底端分别固定于转轴两端,所述两个底部连杆的顶端分别与竖框底部铰接,且铰接处的铰接轴与转轴平行;
所述横杆通过两个斜置顶部连杆与竖框顶部连接;所述两个顶部连杆相互平行,等长,且都垂直于横杆;所述两个顶部连杆的底端分别铰接于横杆两端,且铰接处的铰接轴与横杆平行;所述两个顶部连杆的顶端分别与竖框顶部铰接,且铰接处的铰接轴与横杆平行;
所述底部连杆与顶部连杆相互平行,且底部连杆与顶部连杆长度相同;所述横杆和转轴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所述转轴上还固定有斜置踩杆,所述踩杆的底端与转轴连接,且踩杆与底部连杆分设于转轴两侧。
优选的,所述横杆上还设有用于固定竖框的锁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铁氧体毛坯的运载装置,其方便承载板堆叠,能保证承载板堆叠规整,且便于转运。
竖框及其上挡条的设置,能让承载板贴靠,使得在承载板堆叠的过程中,有一个可以贴靠的竖直面,能辅助承载板堆叠规整。
由于设有万向轮,堆叠好后,本实用新型运载装置可以将叉车板(及其上堆叠的承载板)整体转移至下一工位,如烧结炉。
当需要将叉车板(及其上堆叠的承载板)从运载装置上整体移走的时候,可以先将竖框与叉车板脱离,操作如下:踩下踩杆,踩杆驱动转轴转动,带动底部连杆绕着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竖框脱离叉车板,顶部连杆和横杆的设置,能使竖框始终保持竖向。
锁扣的设置,可以在竖框与叉车板脱离后固定竖框,使得不用一直踩着踩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所示,一种铁氧体毛坯的运载装置,包括平置矩形底框1,所述底框1底面四角分别设有万向轮2;
所述底框1顶面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竖杆3,所述两个竖杆3分设于底框1一边框条的两端,所述两个竖杆3的顶端通过扶手4连接;所述两个竖杆3的顶部还通过横杆5连接,所述横杆5与边框条平行;
所述边框条的正上方设有平置的转轴6,所述转轴6与边框条平行;所述边框条上固定有两个用于支承转轴6的轴座,所述转轴6贯穿两个轴座并由该两个轴座支承;
所述底框1顶面设有用于堆叠承载板的平置矩形叉车板7,所述承载板用于承载铁氧体毛坯;
所述底框1顶面还设有竖置矩形竖框8,所述竖框8与转轴6平行;所述竖框8位于叉车板7和转轴6之间,且叉车板7的一边贴靠竖框8;所述竖框8内设有若干供承载板贴靠的竖置挡条;
所述转轴6通过两个斜置底部连杆9与竖框8底部连接;所述两个底部连杆9相互平行,等长,且都垂直于转轴6;所述两个底部连杆9的底端分别固定于转轴6两端,所述两个底部连杆9的顶端分别与竖框8底部铰接,且铰接处的铰接轴与转轴6平行;
所述横杆5通过两个斜置顶部连杆10与竖框8顶部连接;所述两个顶部连杆10相互平行,等长,且都垂直于横杆5;所述两个顶部连杆10的底端分别铰接于横杆5两端,且铰接处的铰接轴与横杆5平行;所述两个顶部连杆10的顶端分别与竖框8顶部铰接,且铰接处的铰接轴与横杆5平行;
所述底部连杆9与顶部连杆10相互平行,且底部连杆9与顶部连杆10长度相同;所述横杆5和转轴6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所述转轴6上还固定有斜置踩杆11,所述踩杆11的底端与转轴6连接,且踩杆11与底部连杆9分设于转轴6两侧。
所述横杆5上还设有用于固定竖框8的锁扣。
竖框8及其上挡条的设置,能让承载板贴靠,使得在承载板堆叠的过程中,有一个可以贴靠的竖直面,能辅助承载板堆叠规整。
由于设有万向轮2,堆叠好后,本实用新型运载装置可以将叉车板7(及其上堆叠的承载板)整体转移至下一工位,如烧结炉。
当需要将叉车板7(及其上堆叠的承载板)从运载装置上整体移走的时候,可以先将竖框8与叉车板7脱离,操作如下:踩下踩杆11,踩杆11驱动转轴6转动,带动底部连杆9绕着转轴6转动,进而带动竖框8脱离叉车板7,顶部连杆10和横杆5的设置,能使竖框8始终保持竖向。
锁扣的设置,可以在竖框8与叉车板7脱离后固定竖框8,使得不用一直踩着踩杆1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