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仪器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590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仪器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手推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仪器手推车。



背景技术:

手推车是一种运载工具,在小范围内作业具有方便性和实用性,其广泛地在室外、仓库、制造工厂、百货公司、物流中心、货运站等地方作短程搬运使用。但目前的手推车只有用于搬运物品使用,例如在外出测量或勘察作业时,利用手推车搬运仪器,除此之外,该手推车就没有其他辅助作业的作用了,功能单一而无法满足用户的其他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具有搬运功能,还可以用于摆放仪器或其它物品使用的仪器手推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仪器手推车,包括基架、设于基架上部的把手、设于基架下部的脚轮结构,所述的基架上设有托板,托板可收合于基架上。

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基架上设有托板,从而可以在托板上摆放仪器或其它物品使用,当不使用托板时,可以将托板收合于基架上,而不影响手推车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上述的托板的侧边与基架铰接,托板与基架之间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一端与托板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基架滑动连接,且托板、连杆及基架三者能围成三角形结构。连杆能对托板在打开状态下起到支撑作用,保证托板的稳定性,同时也方便托板收合起来。

进一步地,上述的托板设于基架的上部,基架的左右两侧设有架管,基架对应托板的下方位置设有横杆,横杆的两端与基架两侧的架管滑动连接,横杆能沿着架管轴向滑动,且连杆的端部与横杆铰接,当滑动横杆时,横杆会带动连杆同时移动,从而带动托板打开或收合。

进一步地,上述的架管的侧壁设有沿架管轴向延伸的滑槽,横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滑块,滑块套接在对应侧架管的滑槽内。横杆通过滑块沿滑槽滑动,可以使横杆滑动更顺畅。

进一步地,上述的横杆为中空结构,滑槽设于基架的两架管相对的两侧壁,横杆位于两架管之间,横杆内的两端分别套装有锁销,锁销能在横杆内轴向滑动,两条锁销之间设有压缩弹簧,锁销的端部能从横杆的端部伸出外部,滑槽的槽底设有插孔,当托板处于打开状态时,锁销的端部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而自动插入滑槽槽底的插孔内,从而对横杆起到固定作用,可以防止因横杆的自然滑动而导致托板自然收合。

进一步地,上述的横杆的外侧设有锁销开关,锁销开关与锁销连接,且锁销开关能带动锁销沿横杆的轴向移动,当锁销插入滑槽的插孔内时,可以通过锁销开关带动锁销移动而脱离插孔,使得横杆可以继续滑动而收合托板,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上述的托板的前侧设有伸缩架,伸缩架的前端设有挡板,挡板可以对放置于托板上的仪器等物品起到阻挡作用,且伸缩架可以调整挡板至基架的距离,有利于对不同尺寸的仪器或其他物品起到阻挡作用。

进一步地,上述的基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端与基架铰接,支撑架可对基架起到支撑作用,且当不使用时,支撑架可以收合于基架上,而不影响手推车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上述的托板位于基架的前侧,基架的后侧设有工具箱,工具箱包括箱体及与箱体铰接的盖板,且盖板能相对箱体翻转至水平位置,工具箱可以用于放置工具等物品使用,且当盖板翻转打开至水平位置时,盖板可用于放置笔记本或其它物品使用。

进一步地,上述的基架的左侧或右侧设有雨伞夹,雨伞夹可用于夹持雨伞的手柄,而对雨伞起到固定作用,方便撑伞。

本发明通过在仪器手推车的基架上设置可收合的托板,托板打开时,从而可以在托板上摆放仪器或其它物品使用,且基架上还设有工具箱及雨伞夹,功能多样,从而解决了传统手推车的功能单一的问题;此外,托板在打开状态下还能起到固定作用,防止托板的自然收合,而支撑架可以对仪器手推车的侧方起到支撑作用,保证仪器手推车竖立的稳定性;当在不使用状态下,托板与支撑架都可以收合于基架上,而不影响手推车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仪器手推车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仪器手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b-b剖面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仪器手推车作为手推车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仪器手推车的收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仪器手推车的竖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仪器手推车的配上雨伞的竖立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仪器手推车,包括基架1、设于基架1上端的把手2,设于基架1下部的脚轮结构3,其中,基架1的下端还铰接有铲板31,通过铲板31的翻转可以带动脚轮结构3的打开或收合,当铲板31翻转至与基架1垂直时,脚轮结构3被驱动打开,当铲板31翻转至与基架1重叠时,脚轮结构3被驱动收合;所述的基架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架管11,架管11为中空结构,基架1包括设置在其上端的两根伸缩杆12,两根伸缩杆12分别套装于两架管11内,以使两根伸缩杆12能相对架管11上下伸缩,把手2安装在伸缩杆12的上端,且伸缩杆12的上部设有托板4,托板4的后侧与伸缩杆12铰接,两根架管11相对的两侧壁分别设有沿架管11轴向延伸的滑槽111,一条横杆6通过两端的滑块61套接在两架管11的滑槽111内,横杆6能通过滑块61沿滑槽11轴向滑动,所述的托板4与基架1之间连接有两根连杆5,连杆5的一端与托板4的底侧前部铰接,连杆5的另一端与横杆6铰接,托板4、连杆5及基架1三者能围成三角形结构,当滑动横杆6时,横杆6会带动连杆5同时移动,从而带动托板4相对基架1打开或收合。

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基架1的伸缩杆12的上部设有托板4,托板4打开时,可以在托板4上摆放仪器或其它物品使用,且连杆5可对托板4在打开状态下起到支撑作用,提高托板4的稳定性;当不使用托板4时,可以通过滑动横杆6来带动连杆5移动,再由连杆5带动托板4翻转至收合于基架1上,而不影响手推车的正常使用。

如图3、4所示,上述的横杆6为中空结构,横杆6内的两端分别套装有锁销62,锁销62能在横杆6内轴向滑动,两条锁销62之间设有压缩弹簧63,上述的滑块61设有通孔,锁销62的端部能穿过滑块61的通孔而伸出横杆6外部,如图2所示,滑槽111的上部槽底位置设有插孔1111,当托板4处于打开状态时,锁销62的端部在压缩弹簧63的作用下而自动插入滑槽111的插孔1111内,从而对横杆6起到固定作用,可以防止因横杆6的自然滑动而导致托板4收合;其中,上述的横杆6的外侧设有两个锁销开关64,两个锁销开关64分别与两根锁销62连接,且锁销开关64能带动锁销62沿横杆6的轴向移动,当锁销62插入插孔1111内时,可以通过锁销开关64带动锁销62移动而脱离插孔1111,使得横杆6可以沿滑槽111向下滑动而收合托板4,操作方便。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方案,如图7所示,上述的托板4的前侧设有伸缩架41,伸缩架41的前侧设有挡板411,挡板411可以对托板4前侧起到阻挡作用,且伸缩架41可以调整挡板411至基架1的距离,有利于对不同长度的仪器或其他物品起到阻挡作用,其中,托板4的上方左右两侧及后侧分别设有凸块,凸块对托板4的左、右、后侧起到阻挡作用,防止物品从托板4上的左、右、后侧掉落;此外,上述的托板4位于基架1的前侧,而基架1的后侧则设有工具箱8,如图1所示,伸缩杆12的上端设有固定杆13,工具箱8的前侧上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挂钩83,工具箱8通过挂钩83钩住固定杆13进行固定,工具箱8包括箱体81及与箱体81铰接的盖板82,盖板82能相对箱体81翻转至水平位置,箱体81及盖板82之间连接有折叠连杆84,当打开盖板82时,折叠连杆84可以对盖板82起到支撑作用,提高盖板82的稳定性,其中,工具箱8可以用于放置物品使用,而当打开盖板82时,盖板82可用于放置笔记本或其它物品使用。

上述的基架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伸缩的支撑架7,如图1所示,伸缩支撑架7的上端铰接有连接座71,且伸缩支撑架7通过连接座71安装在基架1的侧方,伸缩支撑架7可对仪器手推车的侧方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仪器手推车竖立的稳定性,且当不使用时,伸缩支撑架7可以收合于基架1的侧方,而不影响手推车的正常使用;如图8所示,上述的基架1的左侧上部或右侧上部设有雨伞夹9,雨伞夹9可用于夹住雨伞的手柄,而对雨伞起到固定作用,方便仪器手推车在户外使用。

本发明使用时,先将铲板31及脚轮结构3打开,使基架1竖立于地面,然后将伸缩杆12从架管11中伸出,使得伸缩杆12的定位孔121与架管11的插孔1111对正,再将托板4打开、且使得锁销62的端部插入架管11的插孔1111及伸缩杆12的定位孔121内对横杆6固定起来,防止托板4自然收合,同时伸缩杆12的位置也被锁销62固定而不会缩回架管11,最后将伸缩支撑架7打开,且将伸缩支撑架7延伸至地面,而对仪器手推车的侧方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仪器手推车竖立的稳定性,从而可以在托板4上放置仪器或其它物品使用,而托板4上的挡板411及凸块可起到阻挡作用,防止放置于托板4上仪器或其它物品掉落,且工具箱8还可以用于放置其他物品,当打开工具箱8的盖板82时,还可以在盖板82上放置笔记本等物品使用,而基架1上的雨伞夹9还可以用于固定雨伞,方便仪器手推车在户外使用。

当作为手推车运载使用时,如图5所示,先将工具箱8的盖板82收合起来,然后拔动两个锁销开关64使锁销62脱离插孔1111,再将托板4收合基架1上,最后将伸缩支撑架7收合于基架1的侧边,即可当作手推车使用,而正常搬运物品;当不使用时,如图6所示,可拔动铲板31将铲板31收合于基架1上、使脚轮结构3同时收合于基架1上,方便仪器手推车的存放及运输。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原则之内所作出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