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磁悬浮自行车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3803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毂磁悬浮自行车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特别是涉及一种轮毂磁悬浮自行车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英文bicycle。其中bi意指二,而cycle意指轮,即两轮车。在中国内地、中国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而在日本称为“自转车”。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

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自行车结构简单,是效率高的绿色交通工具,在短途通行中具有极大的优势。

但现有的自行车都是钢丝制成的轮辐,车轮容易变形,维修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轮毂磁悬浮自行车减震装置,自行车省去了轮辐设置,自行车直接驱动车轮转动,车轮不易变形,传动效率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轮毂磁悬浮自行车减震装置,包括车架,车架上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上连接有后轮毂,后轮毂外套设有后轮,后轮与后轮毂之间通过滚轮活动相连;后轮可在后轮毂上自由转动;后轮毂上设置有磁浮装置,磁浮装置的横截面呈倒梯形,磁浮装置的顶部设置有若干顶部磁体;后轮上设置有磁浮机构,磁浮机构的横截面呈倒梯形的凹槽结构,凹槽底部设置有若干底部磁体,磁浮机构可凹凸套设在磁浮装置上,磁浮机构与磁浮装置之间存有间隙。包括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包括若干第三线圈,第三线圈设置在顶部磁体上,顶部磁体上均设置有第三线圈。

进一步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毂磁悬浮自行车减震装置的优选结构,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空心的牙盘,牙盘边沿上连接有两个脚踏板,两个脚踏板在车架与牙盘的中心中心对称设置,牙盘通过传动机构与后轮动力相连;所述磁浮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所述磁浮机构的两侧设置有第一磁体和第四磁体,磁浮机构凹凸套设在磁浮装置上时,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同极相对设置,第三磁体和第四磁体同极相对设置,底部磁体和顶部磁体同极相对设置。第一磁体和底部磁体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线圈,底部磁体和第四磁体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顶部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外轮与车架相连,轴承的内轮中固定连接有转向轴,转向轴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器,连接器上设置有前轮毂,前轮毂外套设有前轮,前轮与前轮毂之间通过滚轮活动相连;前轮可在前轮毂上自由转动;后轮包括外胎,外胎与磁浮机构之间设置有车胎。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轴的顶部设置有车把,车把与转向轴固定连接,车架顶部连接有坐垫支架,坐垫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坐垫;所述后轮、后轮毂与前轮、前轮毂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坐垫支架与车架之间通过铰链活动相连,坐垫与坐垫支架之间通过铰链活动相连,铰链均设置有锁定装置,锁定装置可调节铰链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车把两端均设置有刹车控制手柄,连接架与连接器上均设置有刹车,车把左端的刹车控制手柄通过刹车线与连接架上的刹车动力相连,车把右端的刹车控制手柄通过刹车线与连接器上的刹车动力相连。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的材质为电解铜,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的外侧设置有散热鳍片。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鳍片为铝合金材料制成,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的两端与散热鳍片相连,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与散热鳍片之间形成回路。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自行车的轮辐去掉的结构设计,能提高车轮的耐用性,车轮不易变形,且维修简单方便。

2.能大大简化自行车结构,提高自行车的生产维护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能降低自行车车轮与车架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自行车的效率;

4.提高自行车的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轮毂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是后轮,2是后轮毂,3是滚轮,4是连接架,5是前轮毂,6是牙盘,7是脚踏板,8是车架,9是坐垫,10是坐垫支架,11是前轮,12是连接器,13是转向轴,14是轴承,15是车把,16是车胎,17是底部磁体,18是第一磁体,19是第二磁体,20是第三磁体,21是顶部磁体,22是第四磁体,23是外胎;24是第一线圈,25是第二线圈,26是第三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毂磁悬浮自行车减震装置,包括车架8,车架8上设置有连接架4,连接架4上连接有后轮毂2,后轮毂2外套设有后轮1,后轮1与后轮毂2之间通过滚轮活动相连;后轮1可在后轮毂2上自由转动;后轮毂2上设置有磁浮装置,磁浮装置的横截面呈倒梯形,磁浮装置的顶部设置有若干顶部磁体21;后轮1上设置有磁浮机构,磁浮机构的横截面呈倒梯形的凹槽结构,凹槽底部设置有若干底部磁体17,磁浮机构可凹凸套设在磁浮装置上,磁浮机构与磁浮装置之间存有间隙。包括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包括若干第三线圈26,第三线圈26设置在顶部磁体21上,顶部磁体21上均设置有第三线圈26。

进一步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毂磁悬浮自行车减震装置的优选结构,所述车架8上设置有空心的牙盘6,牙盘6边沿上连接有两个脚踏板7,两个脚踏板7在车架8与牙盘6的中心中心对称设置,牙盘6通过传动机构与后轮1动力相连;所述磁浮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磁体19和第三磁体20,所述磁浮机构的两侧设置有第一磁体18和第四磁体22,磁浮机构凹凸套设在磁浮装置上时,第一磁体18和第二磁体19同极相对设置,第三磁体20和第四磁体22同极相对设置,底部磁体17和顶部磁体21同极相对设置。第一磁体18和底部磁体17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线圈24,底部磁体17和第四磁体22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线圈25。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8顶部设置有轴承14,轴承14的外轮与车架8相连,轴承14的内轮中固定连接有转向轴13,转向轴13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器12,连接器12上设置有前轮毂5,前轮毂5外套设有前轮11,前轮11与前轮毂5之间通过滚轮活动相连;前轮11可在前轮毂5上自由转动;后轮1包括外胎23,外胎23与磁浮机构之间设置有车胎16。所述连接架4采用铝合金制成,,5是前轮毂采用不锈钢制成,车架8的材料是钛合金。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轴13的顶部设置有车把15,车把15与转向轴13固定连接,车架8顶部连接有坐垫支架10,坐垫支架10的顶部设置有坐垫9;所述后轮1、后轮毂2与前轮11、前轮毂5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坐垫支架10与车架8之间通过铰链活动相连,坐垫9与坐垫支架10之间通过铰链活动相连,铰链均设置有锁定装置,锁定装置可调节铰链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车把15两端均设置有刹车控制手柄,连接架4与连接器12上均设置有刹车,车把15左端的刹车控制手柄通过刹车线与连接架4上的刹车动力相连,车把15右端的刹车控制手柄通过刹车线与连接器12上的刹车动力相连。所述第一线圈24、第二线圈25、第三线圈26的材质为电解铜,第一线圈24、第二线圈25、第三线圈26的外侧设置有散热鳍片。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鳍片为铝合金材料制成,第一线圈24、第二线圈25、第三线圈26的两端与散热鳍片相连,第一线圈24、第二线圈25、第三线圈26

具体使用时,用户骑坐在自行车上,用脚前后循环踩脚踏板7,自行车即可向前运动。

具体运行过程,踩踏脚踏板7时,脚踏板7带动牙盘6转动,牙盘6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后轮1转动,后轮1与地面相互摩擦,推动自行成前进。在前进的过程中,驾驶者通过车把或身体姿态来调节车辆的平衡性,保持平稳向前骑行;需要转弯是,可通过转动车把15对方向进行调整。需要停止时,拉动刹车,自行车即可停止下来。

由于磁浮机构凹凸套设在磁浮装置上时,第一磁体18和第二磁体19同极相对设置,第三磁体20和第四磁体22同极相对设置,底部磁体17和顶部磁体21同极相对设置。在磁场的相互作用下,后轮毂2与后轮1之间,前轮11与前轮毂5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大大降低了自行车的摩擦力,提高了自行车的效率。

自行车在运行过程中,与到路上的颠簸,会产生振动,影响骑行的舒适度和骑行效率。当产生振动时,后轮1和后轮毂2之间的间隙会发生改变。当后轮1和后轮毂2之间的距离变小时,第一线圈24、第二线圈25、第三线圈26中的磁通会发生变化,第一线圈24、第二线圈25、第三线圈26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由于第一线圈24、第二线圈25、第三线圈26中与散热鳍片形成回路,第一线圈24、第二线圈25、第三线圈26中会产生电流,产生的电流会产生一个与磁通变化相反的磁场,产生的磁场与后轮1和后轮毂2上的磁铁相互作用,阻碍后轮1和后轮毂2之间的距离变小。同理,当后轮1和后轮毂2之间的距离变大时,会产生相反的磁场阻碍后轮1和后轮毂2之间的距离变大。

这样,就实现了自行车的减震。电流流过散热鳍片时,会产生热量,将自行车的震动能量通过热量的方式散发出去,提高减震的阻尼系数,提高减震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