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轮对齐的悬吊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379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轮对齐的悬吊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6年10月2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136736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用于所有目的。

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涉及用于车轮对齐的悬吊支架结构,所述悬吊支架结构用于通过冲压并结合左面板和右面板而制造自行车框架并然后将车轮安装于所述框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框架由前管、座管、上管、下管、座撑和后下叉组成。

亦即,转向把手组件联接至前管的上端,前轮旋转连接件联接至前管的下端,座椅连接件联接至座管的上端,链条致动器联接至座管的下端。

顶管和下管连接并且支撑前管和座管,并且座撑和后下叉连接并且支撑后轮旋转连接件和座管。

另一方面,自行车框架可以装配有上管和下管,在某些情况下,一个主管(未显示)可以连接在前管和座管之间。

现有的自行车框架通过用作为基础材料的管制成上管、下管和座管然后将这些管焊接,而制造,但是该过程难以自动化,因此可加工性较低并且制造成本可能增加。

因此,近年来已经进行了改进可加工性和耐久性的研究,其在自行车框架上进行热冲压然后将框架结合至左右两侧。

然而,由于焊接变形,难以通过热冲压左面板和右面板并且将它们结合而制成管状框架,并且难以精确地对齐后轮。因此,已经对制造可以在热冲压框架上精确调节车轮对齐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特别地,当左撑和右撑扭曲并且车轮对齐情况改变时,动力的损失增加,轮胎的偏心磨损增加,并且负荷偏心地集中,因此框架可能由于疲劳积累而断裂。

公开于本发明的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提供用于车轮对齐的悬吊支架结构,即使在冲压框架结构时左撑和右撑相对于彼此扭曲,所述悬吊支架结构也能通过容易和精确地调节车轮对齐情况而减少动力的损失,减少轮胎的偏心磨损,并且减少由于偏心疲劳的积累造成的框架损坏。

通过形成左面板和右面板然后使其与管结合而制造的自行车框架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固定构件,所述第一固定构件固定至后下叉的后端部;和悬吊支架,所述悬吊支架联接至第一固定构件,能够围绕铰链销旋转并且具有在预定方向上形成的轮轴狭槽。

第一固定构件和悬吊支架可以通过铰链销铰接,使得第一悬吊支架围绕第一固定构件绕竖直轴线(绕z轴线)旋转。

第一固定构件和悬吊支架可以通过铰链销铰接,使得第一悬吊支架围绕第一固定构件绕水平轴线(绕x轴线)旋转。

后下叉可以包括在左侧和右侧以一定间隙设置的左后下叉和右后下叉;并且第一固定构件和悬吊支架可以仅联接至左后下叉和右后下叉的一者。

后下叉可以包括在左侧和右侧以一定间隙设置的左后下叉和右后下叉;并且第一固定构件和悬吊支架可以联接至左后下叉和右后下叉两者。

所述结构可以包括第二固定构件,所述第二固定构件固定至左后下叉和右后下叉的另一者并且具有不同于上述轮轴狭槽的轮轴狭槽。

通过形成左面板和右面板然后使其与管结合而制造的自行车框架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固定构件,所述第一固定构件固定至后下叉的后端部;第一悬吊支架,所述第一悬吊支架联接至第一固定构件并且能够围绕第一铰链销旋转;和第二悬吊支架,所述第二悬吊支架联接至第一悬吊支架并且能够围绕第二铰链销旋转并且具有在预定方向上形成的轮轴狭槽。

第一固定构件和第一悬吊支架可以通过第一铰链销铰接使得第一悬吊支架围绕第一固定构件绕竖直轴线(绕z轴线)旋转。

第二悬吊支架和第一悬吊支架可以通过第二铰链销铰接使得第二悬吊支架围绕第一悬吊支架绕水平轴线(绕x轴线)旋转。

后下叉可以设置在左侧和右侧并且在左侧和右侧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并且第一固定构件和第一悬吊支架和第二悬吊支架可以仅联接至左后下叉和右后下叉的一者。

后下叉可以设置在左侧和右侧并且在左侧和右侧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并且第一固定构件和第一悬吊支架和第二悬吊支架可以联接至左后下叉和右后下叉两者。

所述结构可以包括第二固定构件,所述第二固定构件固定至左后下叉和右后下叉的另一者并且具有不同于上述轮轴狭槽的轮轴狭槽。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实现所述目的的示例性实施方案,通过固定至撑的后端部的固定构件和通过铰链销铰接至固定构件并且具有轮轴狭槽的悬吊支架,可以容易并精确地调节车轮对齐情况。

特别地,即使左撑和右撑扭曲,也能够通过将由铰链销铰接的可旋转悬吊支架保持在预定角度而容易地维持车轮对齐。

因此,能够减少传递至车轮的动力损失,减少轮胎的偏心磨损,并且减少由于偏心疲劳的积累造成的框架损坏。

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某些原理的具体描述,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更为具体地变得清楚或得以阐明。

附图说明

图1为与本发明相关的自行车框架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自行车框架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3(a)、3(b)、3(c)分别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自行车框架结构的局部细节俯视图、后视图和侧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自行车框架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自行车框架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修改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自行车框架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绘制,显示了说明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在这些图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附图标记涉及本发明的相同或等同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的示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发明将与示例性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案。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

下面将参考所附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具体描述。

图中所示的构造的尺寸和厚度选择性地提供从而便于说明,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图中所示的那些,并且夸大了厚度使得某些部件和区域更为清楚。

为了使描述清楚,未显示与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无关的部件,并且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使用第一和第二等术语是为了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元件,但是不限于所述顺序。

图1为与本发明相关的自行车框架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参考图1,在自行车框架结构中,撑包括左座撑100a、左后下叉110a、右座撑100b和右后下叉110b,其中左固定构件120a固定至左撑100a和110a。

在左固定构件120a的后端部的下部处形成向下开放的轮轴狭槽130。轮轴狭槽130是用于接收后轮的轮轴的空间。

此外,右固定构件120b固定至右撑100b和110b的后端部,引导件132固定至右固定构件120b的一侧,悬吊支架134固定至引导件132的相对侧。

引导件132在右固定构件120b上前后移动,在悬吊支架134处形成向下开放的轮轴狭槽130。在悬吊支架134中形成的轮轴狭槽130的高度能够调节以匹配悬吊支架134的形状,因此能够实现更精确的车轮对齐。

需要拧紧或放松紧固件的特定工作以调节引导件132,需要更换悬吊支架134以调节悬吊支架134的轮轴狭槽的高度。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自行车框架结构的立体图。

参考图2,在自行车框架结构中,撑包括左座撑100a、左后下叉110a、右座撑100b和右后下叉110b,其中左固定构件120a和右固定构件120b分别固定至左撑100a和110a及右撑100b和110b。

悬吊支架134联接至固定至左撑100a和110a的左固定构件120a并且可以围绕铰链销200旋转。铰链销200可以围绕z轴线(在竖直方向上)旋转,联接至左固定构件120a的悬吊支架134可以围绕铰链销200绕z轴线旋转,并且在悬吊支架的下部形成用于接收后轮的左轮轴的轮轴狭槽。

此外,悬吊支架134a联接至固定至右撑100b和110b的右固定构件120b并且可以围绕铰链销200旋转。铰链销200可以围绕z轴线(在竖直方向上)旋转,联接至右固定构件120b的悬吊支架134可以围绕铰链销200绕z轴线旋转,并且在悬吊支架的下部形成用于接收后轮的右轮轴的轮轴狭槽。

图3(a)、3(b)、3(c)分别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自行车框架结构的局部细节俯视图、后视图和侧视图。

参考图3(a)、3(b)、3(c),可以围绕铰链销200旋转的悬吊支架134分别联接至固定至左撑100a和110a的左固定构件120a和固定至右撑100b和110b的右固定构件,并且花毂轮轴插入悬吊支架134的轮轴狭槽130。

此外,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构造涉及用于固定悬吊支架134和花毂300的部件(被称为“快拆”),所述部件在本文中不进行描述。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自行车框架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参考图4,在自行车框架结构中,左固定构件120a和右固定构件120b分别固定至左撑100a和110a及右撑100b和110b。

悬吊支架134联接至固定至左撑100a和110a的左固定构件120a并且可以围绕铰链销200旋转。铰链销200可以围绕x轴线(围绕水平方向)旋转,悬吊支架134(在左固定构件120a上)的下部形成用于接收后轮的左轮轴的轮轴狭槽130。

此外,悬吊支架134联接至固定至右撑100b和110b的右固定构件120b并且可以围绕铰链销200旋转。铰链销200可以围绕x轴线(围绕水平方向)旋转,在悬吊支架134(在右固定构件120b上)的下部形成用于接收后轮的右轮轴的轮轴狭槽130。

此外,花毂的轮轴插入设置在左侧和右侧的悬吊支架134的轮轴狭槽130中并且通过固定设备固定。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自行车框架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参考图5,左固定构件120a设置在包括左座撑100a和左后下叉110a的左撑100a和110a的后端部。

第一悬吊支架134a联接至用于左撑100a和110a的左固定构件120a并且可以围绕x轴线绕第一铰链销200a旋转,并且第二悬吊支架134b联接至第一悬吊支架134a并且可以围绕z轴线绕第二铰链销200b旋转。在第二悬吊支架134b的下部形成用于接收轮轴的轮轴狭槽130。

因此,与联接至左固定构件120a的第一悬吊支架134a联接的第二悬吊支架134b可以围绕x轴线和z轴线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旋转。

此外,第一悬吊支架134a联接至用于右撑100b和110b的右固定构件120b并且可以围绕x轴线绕第一铰链销200a旋转,第二悬吊支架134b联接至第一悬吊支架134a并且可以围绕z轴线绕第二铰链销200b旋转。在第二悬吊支架134b的下部形成用于接收轮轴的轮轴狭槽130。

因此,与联接至右固定构件120b的第一悬吊支架134a联接的第二悬吊支架134b可以围绕x轴线和z轴线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旋转。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尽管第一和第二悬吊支架134a和134b分别联接至左撑100a和110a及右撑100b和110b,但是第一和第二悬吊支架134a和134b可以仅联接至左撑100a和110a及右撑100b和110b的一者,另一者可以在固定构件中具有轮轴狭槽130而不具有悬吊支架。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修改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自行车框架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参考图6,下部具有轮轴狭槽130的左固定构件120a固定至左撑100a和110a,右固定构件120b固定至右撑100b和110b,第一悬吊支架134a联接至右固定构件120b并且可以围绕x轴线绕铰链销200旋转,并且在第一悬吊支架134a的下部形成用于接收轮轴的轮轴狭槽130。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左固定构件120a和右固定构件120b的一者可以被称为第一固定构件,另一者可以被称为第二固定构件。

为了方便解释和精确限定所附权利要求,术语“上”、“下”、“内”、“外”、“高”、“低”、“上”、“下”、“向上”、“向下”、“前”、“后”、“背”、“内侧”、“外侧”、“向内”、“向外”、“内部”、“外部”、“内”、“外”、“向前”和“向后”被用于参考附图中所显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

前面对本发明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不旨在成为穷举的,也并不旨在把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案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及其不同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