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垫锁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3698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座垫锁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垫锁组件。



背景技术:

当摩托车座垫锁锁止时,摩托车座垫处于关闭状态,起到支撑驾驶员和乘客的作用;当摩托车座垫锁解锁时,可打开摩托车座垫,以方便在置物箱中拿取或放置物件。在摩托车的实际使用中,摩托车座垫需要频繁地开启以及闭合,因此,摩托车的座垫锁是一种易损耗的部件。

现有的摩托车座垫锁结构复杂,连接不牢固,可靠性不高,长期使用易松动或损坏,生产及维修成本高。并且,现有的摩托车座垫锁解锁后,座垫锁钩不会被顶出,不但不便于驾驶员打开座垫,并且驾驶员无法在不抬座垫的情况下确认座垫是否锁止,而为锁止的摩托车座垫严重影响摩托车的行车安全,危及摩托车驾驶员及乘客的生命安全。

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垫锁组件,其结构简单、可靠,锁止和解锁操作便捷、高效,并能够在解锁时顶出座垫锁钩,提高了摩托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座垫锁组件,其要点在于:包括:座体;背板,其与所述座体相对设置;第一枢轴,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座体和背板固定连接;第二枢轴,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座体和背板固定连接;弹簧卡座,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枢轴上;卡舌,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枢轴上并与所述弹簧卡座抵接,该卡舌靠近弹簧卡座的一侧具有卡口和推动部;以及回位拉簧,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弹簧卡座和卡舌连接。

弹簧卡座转动时,卡舌随动,卡舌的卡口和推动部共同使摩托车座垫从锁定位置托出,实现解锁。

采用以上结构,结构简单,连接牢靠,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生产及维修成本低,便于装配;通过卡口配合座体和背板能够可靠地锁止摩托车座垫的座垫锁钩,通过顺时针转动弹簧卡座使卡舌顺时针转动,卡口外露,同时卡舌的推动部向上推动摩托车座垫的座垫锁钩,将其向上顶出,既便于驾驶员掀开座垫,又能够有效防止驾驶员在未锁座垫的情况下驾驶摩托车而危及驾驶员及乘客的生命安全,大大提高了摩托车的安全性,同时通过下压座垫,能够将座垫锁钩压入卡舌的卡口中,对座垫锁钩进行可靠地限位,使用的便捷性高,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卡座包括:驱动部,其位于靠近所述卡舌的一侧,由所述弹簧卡座朝卡舌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安装支耳,其位于远离所述卡舌的一侧,由所述弹簧卡座朝远离座体方向翻折形成;以及让位凹槽,其位于靠近所述卡舌的一侧并位于所述驱动部的上部,由所述弹簧卡座凹陷形成。采用以上结构,第二安装支耳与解锁部件连接,在解锁部件的带动下顺时针转动,同时卡舌随动,并对卡舌进行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卡舌包括:第一定位部,其由所述卡舌凹陷形成并与所述驱动部相适应,所述驱动部嵌入该第一定位部时,所述卡舌与所述让位凹槽之间留有间隙;以及第二定位部,其由所述卡舌凹陷形成并与所述驱动部相适应,该第二定位部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下方。采用以上结构,弹簧卡座的驱动部和第一定位部配合,保证了卡舌的卡口能够可靠地锁止座垫锁钩,再通过驱动部和第二定位部配合,使卡舌能够在抬起座垫锁钩后,使座垫锁钩保持被抬起的状态,大大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在驾驶员与乘员坐上摩托车座垫时,座垫锁钩能够下压一小段的距离,使弹簧卡座和卡舌能够发生小角度的相对转动,同时,回位拉簧对弹簧卡座和卡舌施加有更大的复位拉力,当施加在座垫上的下压力小于回位拉簧的复位拉力时,弹簧卡座和卡舌回到卡舌锁止座垫锁钩的初始位置,以上结构对座垫锁组件受到的冲击力起到了有效的缓冲作用,大大提高了座垫锁组件的可靠性,增加了座垫锁组件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卡座的下部具有第一拉簧安装部,所述卡舌的下部具有第二拉簧安装部,所述回位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拉簧安装部和第二拉簧安装部连接。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回位拉簧的复位拉力能够使弹簧卡座和卡舌回位,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拉簧安装部为弹簧卡座下端向远离座体方向弯折形成的柱状结构,其大小由内向外先变大再变小,所述第二拉簧安装部为卡舌下端的钩状结构,所述回位拉簧的两端分别具有与第一拉簧安装部连接的第一挂钩和与第二拉簧安装部连接的第二挂钩。采用以上结构,第一拉簧安装部的大小由内向外先变大再变小能够保证其与回位拉簧可靠连接,第二拉簧安装部为钩状结构同样是为了保证其与回位拉簧可靠连接,能够保证弹簧卡座、卡舌与回位拉簧的可靠连接,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座体的上部具有第一导向槽口,所述背板的上部具有与该第一导向槽口相适应的第二导向槽口,所述第一导向槽口和第二导向槽口的最小开口大小大于等于所述座垫锁钩的直径。采用以上结构,座体上的第一导向槽口和背板上的第二导向槽口共同对座垫锁钩起到可靠地导向和限位作用,保证了座垫锁组件能够可靠地锁止或解锁座垫锁钩。

作为优选:所述座体上具有朝背板方向凸起的加强凸台,所述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安装在该加强凸台上。采用以上结构,对座体及整个座垫锁组件起到了加强自身结构强度的作用。

作为优选:在所述座体上设有分别用于对弹簧卡座和卡舌进行限位的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分别位于弹簧卡座和卡舌两侧的所述加强凸台上。采用以上结构,第一定位销能够限制弹簧卡座的最大转动角度,第二定位销销能够限制卡舌的最大转动角度,保证了座垫锁组件解锁或锁止座垫锁钩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凸台采用冲压工艺成型。采用以上结构,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结构强度高。

作为优选:所述座体上具有第一安装支耳,该第一安装支耳由所述座体向外翻转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支耳上具有安装缺口,所述第二安装支耳上具有限位缺口。采用以上结构,第二安装支耳用于驱动弹簧卡座沿第一枢轴转动,第一安装支耳用于安装解锁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垫锁组件,结构简单、新颖,易于实现,连接牢靠,使用便捷,寿命长,可靠性高,生产及维修成本低,便于装配,摩托车座垫未锁时,保持座垫被顶出的姿态,大大提高了摩托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座垫锁钩以及解锁部件装配示意图;

图2为在锁止状态下本实用新型与座垫锁钩以及解锁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在解锁状态下本实用新型与座垫锁钩以及解锁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在锁止状态下座垫锁钩受外力下压时本实用新型与座垫锁钩以及解锁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锁止状态下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解锁状态下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在锁止状态下座垫锁钩受外力下压时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座垫锁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座体与第一枢轴、第二枢轴、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的的连接示意图;

图11为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弹簧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卡舌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摩托车座垫锁总成,包括座垫锁钩8、座垫锁组件以及解锁部件9,所述座垫锁组件用于锁止或者解锁该座垫锁钩8,所述解锁部件9用于拉动该座垫锁组件,使座垫锁组件解锁座垫锁钩8,并向上推动座垫锁钩8,使座垫锁钩8被顶出,结构简单、可靠,易于装配,既便于驾驶员掀开座垫,又能够有效防止驾驶员在未锁座垫的情况下驾驶摩托车而危及驾驶员及乘客的生命安全,大大提高了摩托车的安全性。

请参见图9,所述座垫锁钩8呈“U”字形的杆状结构,具体地说,座垫锁钩8包括折弯部81以及相对设置在该折弯部81两端并向上延伸的第一安装部82和第二安装部83,所述第一安装部82和第二安装部83的上端均向外翻折,形成倒“几”字形结构,以便于座垫锁钩8与摩托车座垫进行可靠地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安装部82向外倾斜,该第一安装部82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安装部83的长度,即第一安装部82的高度低于第二安装部83的高度。

请参见图1~图4,所述解锁部件9包括拉索套91和穿设在该拉索套91内的拉索92,所述拉索套91的两端具有第一安装头911和第二安装头912,所述拉索92的一端从第一安装头911穿出后连接有拉索圈921,该拉索92的另一端从第二安装头912穿出后连接有拉锁头922,解锁部件9采用拉索式,其结构简单、可靠,操作便捷,易于装配,制造成本低。

请参见图1~图4,所述座垫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座体1和背板2,在所述座体1和背板2之间设置有第一枢轴3和第二枢轴4,在所述第一枢轴3上活套有与所述解锁部件9连接的弹簧卡座5,即弹簧卡座5可沿第一枢轴3转动,在所述第二枢轴4上活套有与所述座垫锁钩8相适应的卡舌6,即卡舌6可沿第二枢轴4转动。所述卡舌6靠近弹簧卡座5的一侧具有卡口61和推动部62,所述卡口61用于限位所述座垫锁钩8,所述推动部62用于解锁时向上推动所述座垫锁钩8,该推动部62为卡口61的外缘,具体地说,推动部62为卡口61下方的卡舌6的外缘。所述卡舌6和弹簧卡座5之间连接有用于使所述弹簧卡座5和卡舌6复位的回位拉簧7,该回位拉簧7的两端端点与所述第一枢轴3和第二枢轴4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呈四边形结构。当所述解锁部件9拉动所述弹簧卡座5转动时,弹簧卡座5顺时针转动,该弹簧卡座5带动所述卡舌6也顺时针转动,但二者的转动角度不同,即二者发生一定角度的相对转动,使该卡舌6的卡口61与所述座垫锁钩8分离,同时所述卡舌6的推动部62向上推动所述座垫锁钩8,将座垫锁钩8顶出。

请参见图2和图4,所述弹簧卡座5靠近卡舌6的一侧具有让位凹槽54,锁止状态时,所述让位凹槽54的槽底与卡舌6之间留有间隙541。在座垫盖合下压用力过大或驾驶员与乘员坐上摩托车座垫时,座垫锁钩8能够下压一小段的距离,使弹簧卡座5沿顺时针方向稍微转动,卡舌6沿逆时针方向稍微转动,二者能够发生小角度的相对转动,同时,回位拉簧7对弹簧卡座5和卡舌6施加有复位拉力,当施加在座垫上的下压力小于回位拉簧7的复位拉力时,弹簧卡座5和卡舌6回到卡舌6锁止座垫锁钩8的初始位置,对座垫锁组件受到的冲击力起到了有效的缓冲作用,大大提高了座垫锁组件的可靠性,增加了座垫锁组件的使用寿命。

请参见图10和图11,所述座体1的上部具有第一导向槽口12,该第一导向槽口12对座垫锁钩8起到可靠地导向和限位作用,保证了座垫锁组件能够可靠地锁止或解锁座垫锁钩8。在第一导向槽口12周围的所述座体1上具有朝背板2方向凸起的加强凸台15,该加强凸台15采用冲压工艺一次成型,大大提高了座体1自身的结构强度。在所述座体1上设有相对的第一安装孔16和第二安装孔17以及相对的第三安装孔18和第四安装孔19,第一安装孔16、第二安装孔17、的第三安装孔18和第四安装孔19均位于加强凸台15上,并且对称地设置在第一导向槽口12的两侧。所述第一安装孔16和第二安装孔17分别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枢轴3和第二枢轴4,在所述第三安装孔18和第四安装孔19安装有分别用于对弹簧卡座5和卡舌6进行限位的第一定位销13和第二定位销14,所述第一定位销13和第二定位销14分别通过焊接工艺固定安装在第三安装孔18处和第四安装孔19处,二者的直径优选为3mm,所述第一定位销13和第二定位销14分别位于弹簧卡座5和卡舌6两侧的所述加强凸台15上,具体地说,第一定位销13用于限制弹簧卡座5的最大转动角度,第二定位销14用于限制卡舌6的最大转动角度。所述座体1上具有第一安装支耳11,该第一安装支耳11由座体1向外翻转形成,使第一安装支耳11与座体1垂直,并在第一安装支耳11上设有安装缺口111,该安装缺口111用于安装第二安装头912。

请参见图1、图5和图12,所述背板2与所述座体1相对设置,在该背板2上设有与第一枢轴3相适应的第五安装孔22以及与第二枢轴4相适应的第六安装孔23,所述座体1与背板2通过第一枢轴3和第二枢轴4固定连接,第一枢轴3的两端分别嵌入第一安装孔16和第五安装孔22后采用焊接工艺固定连接,第二枢轴4的两端分别嵌入第二安装孔17和第六安装孔23后采用焊接工艺固定连接,使座体1与背板2可靠地连接。并且,背板2的上部具有与该第一导向槽口12相适应的第二导向槽口21,所述第一导向槽口12和第二导向槽口21的最小开口大小大于等于所述座垫锁钩8的直径。所述第一导向槽口12和第二导向槽口21共同对座垫锁钩8起到可靠地导向和限位作用,保证了座垫锁组件能够可靠地锁止或解锁座垫锁钩8。

请参见图1~图8以及图13,所述弹簧卡座5靠近卡舌6的一侧具有向外延伸的驱动部51,该驱动部51用于使卡舌6发生相对转动,解锁或者锁止所述座垫锁钩8。所述弹簧卡座5上具有第二安装支耳52,该第二安装支耳52由弹簧卡座5向外翻转形成,使第二安装支耳52与弹簧卡座5垂直,并在所述第二安装支耳52上设有限位缺口521,该限位缺口521用于限位解锁部件9的拉锁头922,具体地说,所述拉索92的一端从第二安装头912穿出并穿过所述限位缺口521后设置有拉锁头922,该拉锁头922受限位缺口521限位,无法穿过限位缺口521,通过拉动拉索圈921即可带动弹簧卡座5顺时针转动。所述弹簧卡座5上具有第一拉簧安装部53,该第一拉簧安装部53为弹簧卡座5下端向远离座体1方向弯折形成的柱状结构,该柱状结构的直径从内向外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以便于回位拉簧7的安装,同时能够对其可靠限位。所述弹簧卡座5靠近卡舌6的一侧具有让位凹槽54,该让位凹槽54位于驱动部51的上部。

请参见图1~图8以及图14,所述卡舌6靠近弹簧卡座5的一侧具有与驱动部51相适应的第一定位部63和第二定位部64。当所述驱动部51嵌入第一定位部63时,所述卡舌6锁止座垫锁钩8,此时所述让位凹槽54的槽底与卡舌6之间留有间隙541。当所述驱动部51嵌入第二定位部64时,所述卡舌6解锁座垫锁钩8。所述卡舌6上具有第二拉簧安装部65,该第二拉簧安装部65为卡舌6下端的钩状结构。

请参见图1~图8,所述回位拉簧7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挂钩71和第二挂钩72,所述第一挂钩71钩挂在第一拉簧安装部53的柱状结构上,所述第二挂钩72钩挂在第二拉簧安装部65连接的钩状结构上,回位拉簧7对第一拉簧安装部53和第二拉簧安装部65持续施加使二者复位的拉力。

锁止状态是指摩托车座垫的座垫锁钩8下压受卡舌6的卡口、座体1和背板2限位,不能直接打开或拆下座垫;解锁状态是指摩托车座垫的座垫锁钩8被卡舌6的推动部61顶出,能够直接拆下或打开座垫。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请参见图2和图6,锁止状态时,沿座体1的第一导向槽口12和背板2的第二导向槽口21下压座垫锁钩8,卡舌6受压后顺时针转动,此时第二定位销14对卡舌6的转动进行限位,座垫锁钩8向下落入卡舌6的卡口61中,座垫锁钩8对卡舌6的作用力消失,卡舌6在回位拉簧7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复位,弹簧卡座5的驱动部51嵌入卡舌6的第一定位部63,卡舌6与座体1、背板2合围形成一个容置空间,锁止座垫锁钩8。

请参见图3和图7,解锁状态时,拉动拉索圈921,使拉锁头922向左移动,从而带动弹簧卡座5顺时针转动,弹簧卡座5推动卡舌6也同样顺时针转动,卡舌6在转动的过程中,卡口61的开口位置转到上方,同时卡舌6的推动部62向上顶出座垫锁钩8。

请参见图4和图8,锁止状态下座垫锁钩8受到外力下压时,座垫锁钩8能够下压一小段的距离,使弹簧卡座5沿顺时针方向稍微转动,卡舌6沿逆时针方向稍微转动,使回位拉簧7长度增加,对弹簧卡座5和卡舌6施加有更大的复位拉力,当施加在座垫上的下压力小于回位拉簧7的复位拉力时,弹簧卡座5和卡舌6在回位拉簧7的拉动下回到卡舌6锁止座垫锁钩8的初始位置。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