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及其后货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4969阅读:8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及其后货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两轮动力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及其后货架。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交通压力增大,两轮动力车以其受交通压力影响小的特点逐渐成为人们短途出行的首选,两轮动力车包含摩托车、电动车、助力自行车等,尤其是电动车,其绿色环保的特性深受人们喜爱,同时人们对电动车的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摩托车和电动车的车架后部一般固定有后货架,后货架用于安装后靠背和延伸货架等。

专利CN201320389734.4公开的一种后货架装置,后货架的材质为金属材质,后货架的前边缘中部设有凹槽,凹槽的周围设有用于穿过螺丝从而将后货架固定于车辆尾部的圆孔;所述后货架的下表面设有多个螺纹孔。

还有专利CN201020677902.6也公开了一种电动车、摩托车尾架,所述尾架为对称的翼状结构,包括一个中间支架及中间支架两侧的两翼支架,所述中间支架和两翼支架的尾端均设置有安装孔。尾架为铝合金尾架。

上述的专利公开的后货架虽然也能用于连接后靠背等部件,但存在如下缺陷:中间的支架比较单薄,容易弯曲变形,采用铝合金铸造成本较高,两翼部分没有翻边容易存在锐边,易割伤别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和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的后货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后货架的安装部位的抗变形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独立技术方案一:

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的后货架,所述后货架包括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的中间部分的两侧边均具有向同一方向弯折的翻边一,所述后货架还包括一块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两块翻边一之间,所述加强板的一侧边和其中一块翻边一相抵靠,该加强板的另一侧边和另一块翻边一相抵靠,所述加强板和主支架的中间部分相固定或者和所述翻边一相固定,所述加强板上或者中间部分上设有安装部一。

其原理如下:电动车或摩托车是常见的两轮机车,其车架和其他零部件在本申请中均为常规的现有技术,后货架设置在车架的后部,现有的主支架一般呈拱形,后货架的两翼部分和车架相连,主支架的中间部分的安装部一用于安装后靠背或者延伸货架等。本后货架在中间部分的两侧边设计翻边一后,提高中间部分的抗变形能力,翻边一向同一方向弯折使得两块翻边一呈相对设置,使得加强板的两侧能够和翻边一直接抵靠,这样利用加强板对中间部分加强也对两块翻边一起到加强,反过来翻边一和中间部分也提高了加强板的抗变形能力,上述几点均使得安装部一的位置更加精确,安装的时候更加顺利。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后货架还包括一块安装板一,所述安装板一的上边缘和所述中间部分相固连,所述安装板一的下部具有安装部二,所述安装板一上具有若干依次排列的凹槽,所述加强板的其中一个侧边具有向外凸起的若干锯齿,每个锯齿插接在一个凹槽内,且该锯齿的边缘和所述凹槽的侧壁相抵靠。安装板一的安装部二也起到连接外部后靠背或其他货架等的作用,安装板一上的凹槽和加强板上的锯齿相插接抵靠后,加强板起到对安装板一两个方向的加强作用,其中一个方向沿锯齿的伸出方向顶住安装板一,另一个方向沿锯齿的左右宽度方向卡住安装板一,防止安装板一前后左右的晃动,提高安装板一抗变形能力,使得安装板一上的安装部二的位置的精确定位,使安装更加顺利。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凹槽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安装板一上通过冲压形成所述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和底部在安装板一的另一面向外凸起形成凸棱一,所述锯齿和加强板为一体式结构。此处的凹槽由于通过冲压成型,使得凹槽的底部能够向另一面凸起形成凸棱一,凸棱一具有加强的效果,提高安装板一抗变形能力。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加强板为金属板或塑料板,所述主支架为金属板或塑料板,所述翻边一和主支架为一体式结构。金属板强度高可以冲压,塑料板采用机械强度高的工程塑料制成,这两种材料都可以一体式加工,一体式结构的好处是强度高,提高抗变形性能,加工方便,成本低廉,当材料为金属板时,上述的翻边还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防止锐边割伤。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金属板为铝合金板或钢板或铁板。铝合金板的冲压后强度高,重量轻,钢板和铁板便于冲压弯折,且成本低廉,抗变形能力也很好。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安装板一呈平直状,所述安装板一的下边缘具有向一侧弯折的折边,所述折边和安装板一连为一体,所述安装板一和所述主支架的中间部分连为一体,所述安装部二为连接孔或者连接螺柱,所述安装部二设置在折边上。折边的作用是改变安装板一的局部形状,使得安装板一可以保持平直状利于制作加强结构,这里连为一体指的是一体式结构,起到提高强度抗变形效果,折边对安装板一也起到加强抗变形效果。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加强板和主支架的中间部分焊接固定或者和翻边一焊接固定。焊接固定强度好,可以焊接部位多,提高抗变形能力。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安装板一的两侧边缘具有翻边三,所述翻边三和所述翻边一连为一体,所述翻边三和安装板一为一体式结构。翻边三位于安装板一的两侧,而折边位于加强板的下边缘,这两个相配合起到对安装板一多个方向的加强作用,提高安装板一的抗变形能力。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安装部一包括套管一,加强板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套管一和安装孔相插接,所述套管一的外侧面和安装孔的边缘部分相抵靠,所述套管一具有贯穿两端面的螺纹孔,所述套管一固定在所述加强板上或者固定在主支架上。套管一的作用是利用其内部的螺纹孔连接外部的螺栓等零部件,,加强板上开设安装孔的作用是供套管一插接,利用接触部位起到定位的效果,其接触部位可以是焊接等方式固定。

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安装部一为开设在加强板上的安装孔;或者,所述安装部一为直接焊接在加强板上的套管一,套管一具有贯穿两端面的螺纹孔。这几种方案均可实施,各有目的,直接开设安装孔的好处是制造方便;套管一直接按在安装部一上可以省略安装孔,制造方便。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主支架呈拱形,所述主支架的两翼部分的两侧边均具有向同一方向弯折的翻边二,所述翻边二和翻边一连为一体,所述翻边二和主支架为一体式结构。主支架呈拱形使得两翼部分能够相对,翻边二对两翼部分起到加强作用,提高两翼部位的抗变形能力,翻边二和翻边一连为一体可以理解为焊接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一体式结构,提高翻边二的加强效果,翻边二和主支架一体式结构也提高加强效果,也便于加工。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主支架的两翼部分设置有安装部三,所述两翼部分的内侧部相对设置,所述安装部三包括安装板二和套管二,所述安装板二和所述主支架的两翼部分连为一体,所述安装板二的边缘也具有翻边四,所述安装板二上具有若干凸棱二,套管二的外侧面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二的端部,所述套管二具有贯穿两端面的通孔。安装部三主要用于和车架相固定,一般是可拆卸固定方式,比如通过螺栓等连接,套管二上的通孔用于穿螺栓等连接件,翻边四对安装板二起到加强作用,提高安装板二抗变形能力,套管二由于具有长度,相比直接在安装板二上开孔强度更好,提高相应的安装部位的抗变形能力,凸棱二起到加强抗变形效果。

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安装部三为固定在所述两翼部分内侧的连接螺柱。连接螺柱可以直接固定在两翼部分。

独立技术方案二:

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后部可拆卸固定有所述后货架。

其原理是:电动车或摩托车的车架和其他零部件为现有的普通技术,主要在于包含上述的后货架,因此,本电动车或摩托车也具有上述后货架相应的技术效果,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后货架设计加强板后,提高中间部分的抗变形能力,加强板的两侧能够和翻边一直接抵靠,提高加强板的抗变形能力,使得安装部一的位置更加精确,安装的时候更加顺利。

2、本后货架的安装板一上的凹槽和加强板上的锯齿相插接抵靠后,加强板起到对安装板一两个方向的加强作用,防止安装板一前后左右的晃动,提高安装板一抗变形能力,使得安装板一上的安装部二的位置的精确定位。

3、本后货架的各翻边起到加强抗变形效果,也起到安全保护,去除锐边的作用,防止割伤。

4、本后货架上加强板的安装孔处设置套管一,起到安装时的连接和定位作用,提高抗变形能力,使得安装部一的位置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后货架的正面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后货架的另一个视角的正面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后货架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后货架的仰视示意图。

图5是本后货架的反面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后货架去掉加强板后的反面立体示意图。

图7是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主支架;

2中间部分;21安装部一;211套管一;2111螺纹孔;22翻边一;

3两翼部分;31翻边二;32安装部三;321安装板二;3211翻边四;3212凸棱二;323套管二;3231通孔;

4加强板;41安装孔;42锯齿;

5安装板一;51安装部二;52凹槽;53凸棱一;55折边;56翻边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的后货架,电动车或摩托车是常见的两轮机车,其车架和其他零部件在本申请中均为常规的现有技术,后货架设置在车架的后部,现有的主支架1一般呈拱形,后货架的两翼部分3和车架相连,安装部一21用于安装后靠背或者延伸货架等。后货架包括主支架1,主支架1呈拱形,主支架1的两翼部分3的两侧边均具有向同一方向弯折的翻边二31。

如图2-图5所示,中间部分2的两侧边均具有向同一方向弯折的翻边一22,后货架还包括一块加强板4,加强板4位于两块翻边一22之间,加强板4上开设有安装孔41,加强板4的一侧边和其中一块翻边一22相抵靠,该加强板4的另一侧边和另一块翻边一22相抵靠,加强板4和主支架1的中间部分2相固定或者和翻边一22相固定。加强板4上或者中间部分2上设有安装部一21,加强板4为金属板或塑料板,锯齿42和加强板4为一体式结构,主支架1为金属板或塑料板,翻边一22和主支架1为一体式结构。金属板强度高可以冲压,本实施例的金属板为铝合金板或钢板或铁板。铝合金板的冲压后强度高,重量轻,钢板和铁板便于冲压弯折,且成本低廉,抗变形能力也很好。塑料板采用机械强度高的工程塑料制成,这两种材料都可以一体式加工,一体式结构的好处是强度高,提高抗变形性能,加工方便,成本低廉,当材料为金属板时,上述的翻边还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防止锐边割伤。加强板4和主支架1的中间部分2焊接固定或者和翻边一22焊接固定。焊接固定强度好,可以焊接部位多,提高抗变形能力。翻边二31和翻边一22连为一体,翻边二31和主支架1为一体式结构。主支架1呈拱形使得两翼部分3能够相对,翻边二31对两翼部分3起到加强作用,提高两翼部位的抗变形能力,翻边二31和翻边一22连为一体可以理解为焊接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一体式结构,提高翻边二31的加强效果,翻边二31和主支架1一体式结构也提高加强效果,也便于加工。

如图2-图7所示,安装部一21包括套管一211,套管一211和安装孔41相插接,套管一211的外侧面和安装孔41的边缘部分相抵靠,套管一211具有贯穿两端面的螺纹孔2111,另外套管一211的螺纹孔2111可以作为连接孔用来和外部的螺栓等相连接。

如图2-图5所示,后货架还包括一块安装板一5,安装板一5的上边缘和中间部分2相固连,安装板一5的下部具有安装部二51,主支架1的两翼部分3设置有安装部三32,两翼部分3的内侧部相对设置,安装部三32包括安装板二321和套管二323,安装板二321和主支架1的两翼部分3连为一体,安装板二321的边缘也具有翻边四3211,安装板二321上具有若干凸棱二3212,套管二323的外侧面固定在安装板二321的端部,套管二323具有贯穿两端面的通孔3231。安装部三32主要用于和车架相固定,一般是可拆卸固定方式,比如通过螺栓等连接,套管二323上的通孔3231用于穿螺栓等连接件,翻边四3211对安装板二321起到加强作用,提高安装板二321抗变形能力,套管二323由于具有长度,相比直接在安装板二321上开孔强度更好,提高相应的安装部位的抗变形能力,凸棱二3212起到加强抗变形效果。

如图3-图6所示,安装板一5上具有若干依次排列的凹槽52,加强板4的其中一个侧边具有向外凸起的若干锯齿42,每个锯齿42插接在一个凹槽52内,且该锯齿42的边缘和凹槽52的侧壁相抵靠。凹槽52沿竖直方向设置,安装板一5上通过冲压形成凹槽52,凹槽52的侧壁和底部在安装板一5的另一面向外凸起形成凸棱一53。此处的凹槽52由于通过冲压成型,使得凹槽52的底部能够向另一面凸起形成凸棱一53,凸棱一53具有加强的效果,提高安装板一5抗变形能力。安装板一5的安装部二51也起到连接外部后靠背或其他货架等的作用,安装板一5上的凹槽52和加强板4上的锯齿42相插接抵靠后,加强板4起到对安装板一5两个方向的加强作用,其中一个方向沿锯齿42的伸出方向顶住安装板一5,另一个方向沿锯齿42的左右宽度方向卡住安装板一5,防止安装板一5前后左右的晃动,提高安装板一5抗变形能力,使得安装板一5上的安装部二51的位置的精确定位,使安装更加顺利。安装板一5呈平直状,安装板一5的下边缘具有向一侧弯折的折边55,折边55和安装板一5连为一体,

如图3-图7所示,安装板一5和主支架1的中间部分2连为一体,安装部二51为连接孔或者连接螺柱,安装部二51设置在折边55上。折边55的作用是改变安装板一5的局部形状,使得安装板一5可以保持平直状利于制作加强结构,这里连为一体指的是一体式结构,起到提高强度抗变形效果,折边55对安装板一5也起到加强抗变形效果。安装板一5的两侧边缘具有翻边三56,翻边三56和翻边一22连为一体,翻边三56和安装板一5为一体式结构。翻边三56位于安装板一5的两侧,而折边55位于加强板4的下边缘,这两个相配合起到对安装板一5多个方向的加强作用,提高安装板一5的抗变形能力。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大致内容和实施例一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安装部三32为固定在两翼部分3内侧的连接螺柱。连接螺柱可以直接固定在两翼部分3。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包括车架,车架的后部可拆卸固定有上述各实施例的后货架。电动车或摩托车的车架和其他零部件为现有的普通技术,主要在于包含上述的后货架,因此,本电动车或摩托车也具有上述后货架相应的技术效果,不再赘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