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连杆踏步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3769阅读:2192来源:国知局
曲轴连杆踏步自行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尤其是一种不同于普通自行车的踩踏脚蹬的用力方式、在踏步过程中能有效减少力的无效损耗、提高力的有效性的曲轴连杆踏步自行车,属机械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十分常见和普通的休闲娱乐代步交通工具,年产销量十分巨大,加上近年来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广大民众的环保意识、健康意识日趋增强,自行车需求量的增长势头更猛。但是,目前的自行车有一个在工作原理上无法克服的缺点,这就是当人在踩动脚蹬的过程中,力的有效性是不断变化的,双脚踩踏的作用力只有与曲柄链轮的外圆相切并且向前的分力才是有效的,而其他的分力是无效的,甚至可能起阻碍作用。有资料显示,人在踩动脚蹬中的作用力效率平均不到60%。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曲轴连杆踏步自行车,采用该技术能从根本上克服目前自行车之作用力效率低下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曲轴连杆踏步自行车主要由丁字杆,前轮组件,车架,传动机构,后轮组件和坐垫构成。所述传动机构主要由右轴承盖,右轴承,链条,右踏脚组件,左踏脚组件,自行车飞轮,左轴承,花盘组件和左轴承盖构成。所述右踏脚组件和所述左踏脚组件结构相同。所述右踏脚组件主要由活塞杆,脚蹬,连接销和连杆组件构成。所述花盘组件有右轴承档,右拐,大链轮,左拐和左轴承档。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销与所述活塞杆连接,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右拐连接。所述车架有右轴承孔,右活塞筒,左活塞筒和左轴承孔。所述右踏脚组件的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右活塞筒配合。所述左踏脚组件的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左活塞筒配合。所述右踏脚组件和所述左踏脚组件的运动相位相差半个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曲轴连杆踏步自行车结构合理、装配简便、使用方便,能提高骑行的作用力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图形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传动机构的爆炸图。

图4是所述右踏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所述右踏脚组件的爆炸图。

图6是所述花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所述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丁字杆,2.前轮组件,3.车架,4.传动机构,5.后轮组件,6.坐垫,7.右轴承,8.链条,9.右踏脚组件,10.左踏脚组件,11.自行车飞轮,12.左轴承,13.花盘组件,14.活塞杆,15.脚蹬,16.连接销,17.连杆组件,18.右轴承档,19.右拐,20.大链轮,21.左拐,22.左轴承档,23.左轴承孔,24.左活塞筒,25.右活塞筒,26.右轴承孔,27.右轴承盖,28.左轴承盖。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曲轴连杆踏步自行车主要由所述丁字杆1,所述前轮组件2,所述车架3,所述传动机构4,所述后轮组件5和所述坐垫6构成。见图1。

所述传动机构4主要由所述右轴承盖27,所述右轴承7,所述链条8,所述右踏脚组件9,所述左踏脚组件10,所述自行车飞轮11,所述左轴承12,所述花盘组件13和所述左轴承盖28构成。见图2、图3。

所述右踏脚组件9和所述左踏脚组件10结构相同。所述右踏脚组件9主要由所述活塞杆14,所述脚蹬15,所述连接销16和所述连杆组件17构成。见图4、图5。

所述花盘组件13有所述右轴承档18,所述右拐19,所述大链轮20,所述左拐21和所述左轴承档22。见图6。

所述连杆组件17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销16与所述活塞杆14连接,所述连杆组件17的另一端与所述右拐19连接。

所述车架3有所述左轴承孔23,所述左活塞筒24,所述右活塞筒25和所述右轴承孔26。见图7。

所述右踏脚组件9的所述活塞杆14与所述右活塞筒25配合。所述左踏脚组件10的所述活塞杆14与所述左活塞筒24配合。

所述右踏脚组件9和所述左踏脚组件10的运动相位相差半个周期。

骑行时,双脚分别上下踩动所述右踏脚组件9的所述脚蹬15和所述左踏脚组件10的所述脚蹬15,所述花盘组件13绕中心轴线向前转动,通过所述链条8带动所述自行车飞轮11转动,所述曲轴连杆踏步自行车向前运动。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