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前围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8926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前围挡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前围挡板,主要适用于提高抗冲击能力。



背景技术:

传统商用车驾驶室前围挡板是由多个零件焊接而成,主要是由上横梁、下横梁、挡板焊接而成,挡板是单层料,开方孔安装SMJ、三踏板等部件,下横梁安装悬置支架支撑驾驶室,下横梁处受到的底盘冲击力会传递到挡板,并且三踏板等部件在整车运行过程中,受人操作的力较大,上述原因导致前围挡板受力大,容易疲劳开裂。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3211394U,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9月25日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段式汽车前围挡板,该前围挡板包括左侧前围挡板、右侧前围挡板及连接左侧前围挡板和右侧前围挡板的中间前围挡板,中间前围挡板的两侧的焊边分别延伸至左侧前围挡板内和右侧前围挡板内,中间前围挡板上部的翻折边的两端与左侧前围挡板的折边和右侧前围挡板的折边相配合。虽然该实用新型降低了前围挡板的重量,但是其仍然存在以下缺陷:该实用新型中前围挡板采用分段式结构设计,且前围挡板为单层板,这样的设计降低了前围挡板的整体强度,从而降低了前围挡板抗击底盘冲击力的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抗冲击力弱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抗冲击力强的商用车驾驶室前围挡板。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前围挡板,该前围挡板包括对称设置的内板与外板,所述内板的上端、下端均设置有一号翻边,所述内板上位于一号翻边间的部位设置有交叉布置的多根一号横梁与多根一号竖梁,所述外板的上端、下端均设置有二号翻边,所述外板上位于二号翻边间的部位设置有交叉布置的多根二号横梁与多根二号竖梁,所述一号翻边与二号翻边相连接。

所述一号翻边与二号翻边相焊接。

所述一号横梁的根数为两根,所述一号竖梁的根数为四根,两根所述一号横梁分别设置在内板的上部与下部,四根所述一号竖梁间隔设置在内板上位于两根一号横梁之间的部位,所述二号横梁的根数为两根,所述二号竖梁的根数为四根,两根所述二号横梁分别设置在外板的上部与下部,四根所述二号竖梁间隔设置在外板上位于两根二号横梁之间的部位。

所述内板上位于相邻两根一号竖梁之间的部位都开设有一号方孔,所述一号方孔的四周都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外板上位于相邻两根二号竖梁之间的部位都开设有二号方孔,所述二号方孔的四周都设置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相连接。

所述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相焊接。

所述内板与外板的制造工艺均为整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前围挡板中前围挡板包括对称设置的内板与外板,内板与外板均设置有翻边,内板、外板上位于翻边间的部位均设置有交叉布置的多根横梁与多根竖梁,内板与外板通过翻边相连接,使得前围挡板内形成横竖交叉的梁腔,从而使得前围挡板能够承受较大的底盘冲击力。因此,本实用新型抗冲击力强。

2、本实用新型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前围挡板中一号翻边与二号翻边相焊接,使得前围挡板结构强度高、美观性好;横梁的根数为两根,竖梁的根数为四根,竖梁间隔设置在两根横梁之间,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得前围挡板能承受较大的底盘冲击力,而且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内板与外板的制造工艺均为整体成型,使得前围挡板制造简单。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强度高、美观性好,而且结构合理、制造简单、制造成本低。

3、本实用新型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前围挡板中内板方孔的四周都设置有第一翻边,外板方孔的四周都设置有第二翻边,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相焊接以形成安装面,此安装面厚度增加,刚度增强,从而使得前围挡板的抗疲劳能力增强。因此,本实用新型抗疲劳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内板1、一号翻边11、一号横梁12、一号竖梁13、一号方孔14、第一翻边15、外板2、二号翻边21、二号横梁22、二号竖梁23、二号方孔24、第二翻边2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2,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前围挡板,该前围挡板包括对称设置的内板1与外板2,所述内板1的上端、下端均设置有一号翻边11,所述内板1上位于一号翻边11间的部位设置有交叉布置的多根一号横梁12与多根一号竖梁13,所述外板2的上端、下端均设置有二号翻边21,所述外板2上位于二号翻边21间的部位设置有交叉布置的多根二号横梁22与多根二号竖梁23,所述一号翻边11与二号翻边21相连接。

所述一号翻边11与二号翻边21相焊接。

所述一号横梁12的根数为两根,所述一号竖梁13的根数为四根,两根所述一号横梁12分别设置在内板1的上部与下部,四根所述一号竖梁13间隔设置在内板1上位于两根一号横梁12之间的部位,所述二号横梁22的根数为两根,所述二号竖梁23的根数为四根,两根所述二号横梁22分别设置在外板2的上部与下部,四根所述二号竖梁23间隔设置在外板2上位于两根二号横梁22之间的部位。

所述内板1上位于相邻两根一号竖梁13之间的部位都开设有一号方孔14,所述一号方孔14的四周都设置有第一翻边15,所述外板2上位于相邻两根二号竖梁23之间的部位都开设有二号方孔24,所述二号方孔24的四周都设置有第二翻边25,所述第一翻边15与第二翻边25相连接。

所述第一翻边15与第二翻边25相焊接。

所述内板1与外板2的制造工艺均为整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本设计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前围挡板主要由内板和外板焊接而成,内板与外板形状对称,内板与外板上均设置有方孔、梁、翻边,内板与外板在翻边处焊接后,内板与外板间形成横竖交叉的多个梁腔,以使前围挡板能够承受较大的底盘冲击力,方孔安装三踏板等部件的地方是由内外板翻边形成的安装面,安装面料厚,刚度强,能够承受较大的力,以使前围挡板不会疲劳开裂。另外,内板与外板上的横梁与竖梁的布置结构、固定位置、根数等都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改变。

实施例:

参见图1、图2,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前围挡板,该前围挡板包括对称设置的内板1与外板2,所述内板1的上端、下端均设置有一号翻边11,所述内板1上位于一号翻边11间的部位设置有交叉布置的多根一号横梁12与多根一号竖梁13,所述外板2的上端、下端均设置有二号翻边21,所述外板2上位于二号翻边21间的部位设置有交叉布置的多根二号横梁22与多根二号竖梁23,所述一号翻边11与二号翻边21相焊接;所述一号横梁12的根数为两根,所述一号竖梁13的根数为四根,两根所述一号横梁12分别设置在内板1的上部与下部,四根所述一号竖梁13间隔设置在内板1上位于两根一号横梁12之间的部位,所述二号横梁22的根数为两根,所述二号竖梁23的根数为四根,两根所述二号横梁22分别设置在外板2的上部与下部,四根所述二号竖梁23间隔设置在外板2上位于两根二号横梁22之间的部位;所述内板1上位于相邻两根一号竖梁13之间的部位都开设有一号方孔14,所述一号方孔14的四周都设置有第一翻边15,所述外板2上位于相邻两根二号竖梁23之间的部位都开设有二号方孔24,所述二号方孔24的四周都设置有第二翻边25,所述第一翻边15与第二翻边25相焊接;所述内板1与外板2的制造工艺均为整体成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