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边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5936阅读:4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边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电动车边撑,属于电动车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车行业的发展,电动车越来越广泛的用于人们日常交通之中。电动车边撑是电动车上一种常用配件,其作用是用一个支脚侧面支撑车辆,保持车辆驻车稳定。由于现有的电动车边撑设计的背景是以理想地面为依托,因此大部分结构单一,形式简单,并且边撑支撑方式唯一,不能适应多种地形条件的需求。

为了满足多种地形条件的驻车稳定性需求,中国专利CN200920065777.0中公开了一种边撑脚,其包括支撑杆和该支撑杆底端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一个用于调节支撑杆高度的螺纹调节杆,所述支撑杆和螺纹调节杆采用螺纹连接;该专利是通过加设螺纹调节杆,通过螺纹调节杆来调节边撑脚的高度以适应不平路面的驻车稳定性。虽然该专利在一定程度上可满足不同地形的驻车稳定性的要求,但是这种螺纹调节方式会存在因螺纹磨损而不能实现稳定驻车的问题,边撑的使用寿命较低,驻车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高度可调节且调节稳定性好的电动车边撑,以满足不同地形的驻车稳定性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车边撑,包括钣金支架、边撑固定座、边撑主体、边撑套和螺钉,所述边撑固定座与钣金支架相连接,所述边撑主体的一端与边撑固定座可转动连接,所述边撑主体的另一端可拆卸的套设有边撑套,所述边撑主体上纵向设有若干不同高度的定位孔,所述边撑套上纵向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对应的螺钉过孔,所述螺钉穿过螺钉过孔锁入定位孔内,从而使边撑套与边撑主体紧固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边撑主体与边撑固定座之间设有压板,在所述压板与边撑固定座之间设有弹性件,在所述边撑主体与边撑固定座的连接处的左右两侧设有限位块。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边撑主体与边撑固定座可拆卸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边撑固定座与钣金支架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孔至少有两个。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边撑主体为模具压铸件,所述边撑套为注塑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边撑,边撑主体上可拆卸的套设有边撑套,并在边撑套和边撑主体上纵向设有相对应的不同高度的螺钉过孔和定位孔,边撑主体和边撑套用螺钉固定安装,通过选择不同的定位孔,可实现边撑套与边撑主体的固定位置,从而实现对边撑高度的调节,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不仅可适应多种环境下的驻车稳定性要求,而且可使用于多种规格的电动车,通用性好,有利于批量生产,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和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边撑主体与边撑套的爆炸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边撑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断开剖视结构图;

图4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中标号示意如下:1-钣金支架;2-边撑固定座;3-边撑主体;31-定位孔;4-边撑套;41-螺钉过孔;5-螺钉;6-压板;7-弹性件;8-限位块;9-电动车的车架管;A-边撑工作状态;B-边撑收起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车边撑,包括钣金支架1、边撑固定座2、边撑主体3、边撑套4和螺钉5,所述边撑固定座2与钣金支架1相连接,所述边撑主体3的一端与边撑固定座2可转动连接,所述边撑主体3的另一端可拆卸的套设有边撑套4,所述边撑主体3上纵向设有若干不同高度的定位孔31,所述边撑套4上纵向设有与所述定位孔31相对应的螺钉过孔41,所述螺钉5穿过螺钉过孔41锁入定位孔31内,从而使边撑套4与边撑主体3紧固连接。

在所述边撑主体3与边撑固定座2之间设有压板6,在所述压板6与边撑固定座2之间设有弹性件7,在所述边撑主体3与边撑固定座2的连接处的左右两侧设有限位块8。边撑主体3转向下方时,压板6在弹性件7的弹力作用下顶在边撑主体3的顶部斜面上,边撑主体3右侧面与右侧限位块8相抵触,边撑套4撑地,使边撑处于工作状态(即图2中实线表示的A状态);边撑主体3转向上方时,压板6在弹性件7的弹力作用下绕过边撑主体3顶部的斜面顶在边撑主体3的左侧面,边撑主体3左侧面与左侧限位块8相抵触,边撑收起(即图2中虚线表示的B状态)。

所述边撑主体3与边撑固定座2可拆卸连接,所述边撑固定座2与钣金支架1可拆卸连接,例如都可以通过螺栓和螺母的方式使得边撑主体3与钣金支架1和边撑固定座2之间可拆卸连接,以便于维修和安装。所述边撑主体3优选为模具压铸件,边撑套4优选为注塑件,所述弹性件7优选为弹簧,以利于批量生产。所述边撑套4的底部设有固定脚,以增加边撑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所述定位孔31至少有两个,定位孔31的数目决定了边撑高度调节的档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定定位孔的数目,例如本实施例中定位孔31设有两个,使得边撑具有两档高度调节。

上述电动车边撑使用的时候将钣金支架1焊接于电动车的车架管9上即可将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边撑焊接于电动车上进行使用,具体使用方式如下:

将钣金支架1焊接于电动车的车架管9上,从而使电动车边撑与电动车相连接;将边撑套4套于边撑主体3上,使边撑主体3上的定位孔31与边撑套4上的螺钉过孔41相配合,在电动车行驶过程中,边撑处于收起状态(即图2中虚线表示的B状态),在电动车驻车停放时,边撑处于工作状态,边撑套4撑地(即图2中实线表示的A状态);由于停放电动车的地面高低不平,影响电动车停放的稳固性,当地面较高时,可调整边撑套4固定于较高位置的定位孔31,以降低边撑的高度,当地面较低时,可调整边撑套4固定于较低位置的定位孔31,以提高边撑的高度,从而满足不同地形的驻车稳定性要求。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车边撑,还可通过选择边撑套4在边撑主体3上的固定位置,可满足安装于不同规格的电动车的高度要求。

最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