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简易履带行走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6705阅读:8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履带行走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挖掘机简易履带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机械式挖掘机作为一种采矿设备,多适用于露天煤矿、非金属矿和有色金属矿藏的开采中,虽然目前我国小型挖掘机已向液压化方向发展,氮大型液压挖掘机由于受到矿用挖掘条件以及液压元件的限制,存在有制造精度要求高,维护保养复杂,故障不易发现,现场维修困难等特点,故大型挖掘设备中扔采用机械式为主,这种挖掘机不仅可以用于煤矿石的挖掘工作,而且还可以通过工作装置的更换,完成起重、装载、抓取、大板、钻孔等各种作业,是目前各种露天开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

为了实现其周期性作业的要求,机械式挖掘机通常设有工作装置、回转装置、动力装置、传动机构、行走装置和辅助装置等,就机械式挖掘机的行走装置而言,有履带式、轮胎式、步行式等,虽然轮胎式、步行式行走装置各有其特点,但履带行走装置由于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对土壤的附着力强,比压力较小,能适应高低不平的路面,加上具有良好的机动性,不需要铺设或准备道路来通过浅滩、窄沟、陡坡或其他障碍物,所以履带式行走机构是机械式挖掘机最主要的形式。

履带式行走机构由履带式行走装置、悬架和机架组成。其中行走装置主要包括履带、驱动轮、支重轮、托链轮、张紧轮和张紧缓冲装置等。履带式车辆行走机构的结构选择是根据车辆的用途而确定的。本文所设计的履带式行走机构主要用于不平地行走以及辅助工作人员进行作业。因此,履带式行走机构的总体结构不宜过大,应在满足作业要求的基础上,尽量以小型化为原则进行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行动便捷,能适应各种复杂地形环境的挖掘机简易履带行走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挖掘机简易履带行走机构,包括履带、履带架、驱动轮、支重轮、前后支重轮支架以及车架,履带架呈“┷”型,履带架的水平部分在竖直部分两侧分别插装有拉板,拉板通过定位插销固定,驱动轮置于履带架顶端,两个支重轮置于履带架两侧,履带环绕在驱动轮和两个支重轮上,前支重轮支架与支重轮连接,车架通过连接装置与前支重轮支架连接,连接装置通过连接板连接到驱动轮的轴心上,后支重轮支架连接两个支重轮,后支重轮支架上支撑有带座轴承,履带环绕在带座轴承和两个支重轮上,车架的另一端固定在带座轴承和后支重轮支架上。

所述的履带是由履带板用连接销联接起来构成的一个封闭环。

所述的驱动轮为齿圈式驱动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适用性广,结构简单精巧,可作为多种挖掘机行走机构,前后轮对应两套履带结构便于局部维修和便捷行动,能够较轻松的跨越壕沟等复杂地形环境,具有较强的攀越能力,并且履带架上安装的拉板便于调节支撑轮间距,避免履带磨损松弛而造成脱轨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带座轴承;2-车架;3-连接装置;4-连接板;5-驱动轮;6-履带架;7-支重轮;8-履带;9-前支重轮支架;10-后支重轮支架;11-拉板;12-定位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挖掘机简易履带行走机构,包括履带8、履带架6、驱动轮5、支重轮7、前后支重轮支架以及车架2,履带架6呈“┷”型,履带架6的水平部分在竖直部分两侧分别插装有拉板11,拉板11通过定位插销12固定,驱动轮5置于履带架6顶端,两个支重轮7置于履带架6两侧,履带8环绕在驱动轮5和两个支重轮7上,前支重轮支架9与支重轮7连接,车架2通过连接装置3与前支重轮支架9连接,连接装置3通过连接板4连接到驱动轮5的轴心上,后支重轮支架10连接两个支重轮7,后支重轮支架10上支撑有带座轴承1,履带8环绕在带座轴承1和两个支重轮7上,车架2的另一端固定在带座轴承1和后支重轮支架10上。

所述的履带8是由履带板用连接销联接起来构成的一个封闭环。

所述的驱动轮5为齿圈式驱动轮。

应用时,依靠发动机的动力,借助驱动轮5卷绕履带8,从而带动支重轮7转动,由车架带动带座轴承1和两个支重轮7转动并且配合前面的驱动轮5在地面滚动前进、后退,履带行走机构转弯时,依靠牙嵌离合器或摩擦离合器使一边履带的传动机构脱开或制动,另一边保持咬合,使单侧履带滚动,从而使挖掘机向一边转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