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驳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7371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短驳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短驳小车。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往往是通过斗车从施工现场的堆放点运至砌筑点。例如对于砖砌体,由于场地限制,需要将砖砌体运送至施工地点。传统施工中,用斗车砖砌体运输至施工地点,单次运输量小,砖砌体在倾倒过程中破损严重,导致材料损耗较大,且施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短驳小车,旨在解决现有建筑工地上砖砌体在运输过程中损耗较大、工人施工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短驳小车,该短驳小车包括:车架、车轴和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支撑体、构造架、拉手、车板和挡栏;其中,所述车板置于所述支撑体上方且与所述支撑体相连接,用于放置待运输材料;所述挡栏置于所述车板上,用于围挡所述待运输材料;所述支撑体与所述构造架围设成以所述支撑体为直角边、以所述构造架为另两条底边的直角三角形框架,所述拉手与所述构造架相连接;所述车轴置于所述支撑体下方且与所述支撑体可转动连接,所述车轮穿设于所述车轴,用于将所述车架及其负载的作用力传至地面。

进一步地,上述短驳小车中,所述拉手与所述构造架所在的直角三角形框架中的斜边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短驳小车中,所述挡栏包括:第一围挡部、第二围挡部和第三围挡部;其中,所述第一围挡部和所述第二围挡部沿所述车板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于所述车板的两侧;所述第三围挡部沿所述车板的宽度方向置于所述车板上远离所述拉手的一端;所述第三围挡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围挡部和所述第二围挡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短驳小车中,所述第三围挡部与所述第一围挡部、第二围挡部之间具有预设间距。

进一步地,上述短驳小车中,所述支撑体为矩形骨架。

进一步地,上述短驳小车中,还包括:横向连接件;其中,所述横向连接件沿所述支撑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所述横向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体的两侧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短驳小车中,所述横向连接件至少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短驳小车,通过设置挡栏,将砖砌体以预设形状码放在车板上,能够减少砖砌体的损坏率;通过支撑体与构造架形成三角形框架,使得操作便利、安全可靠,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短驳小车处于运输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短驳小车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短驳小车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短驳小车运输砖砌体过程中准备装车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短驳小车运输砖砌体过程中砖砌体组合码放装车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短驳小车运输砖砌体过程中将砖砌体运输至指定地点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短驳小车卸载砖砌体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短驳小车卸载完砖砌体后撤出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短驳小车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该短驳小车包括:车架1、车轴5和车轮2。其中,车架1包括支撑体11、构造架12、拉手13、车板14和挡栏15。

车板1置于支撑体11上方且与支撑体11相连接,用于放置待运输材料。具体地,车板14可以为矩形木模板,车板14可以通过连接件与支撑体11固定连接。支撑体11和车板14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本实施例对其不作任何限定。本实施例中的待运输材料为砖砌体。

挡栏15置于车板14上,用于围挡待运输材料3。具体地,挡栏15的材质可以为螺纹钢筋。挡栏15可以为沿车板14边缘围设成预设形状的围栏结构,预设的形状可以根据砖砌体的堆放形状来确定,本实施例对其不做任何限定。

具体实施时,挡栏15可以包括:第一围挡部151、第二围挡部152和第三围挡部153;其中,第一围挡部151和第二围挡部152沿车板14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于车板14的两侧,第三围挡部153沿车板14的宽度方向置于车板14 上远离拉手13的一端(图1中所示的右端),第三围挡部153分别与第一围挡部151和第二围挡部152相连,例如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

优选地,第三围挡部153与第一围挡部151、第二围挡部152之间具有预设间距。需要说明的是,预设间距可以根据实际砖砌体的码放形状和体积等来确定,本实施例对其不作任何限定。

支撑体11与构造架12围设成以支撑体11为一条直角边、以构造架12为另两条底边的直角三角形框架,拉手13与构造架12相连接。具体地,支撑体 11可以为由角钢制作而成的矩形框骨架,构造架12可以由多根钢管制作而成,例如可以由5根钢管按照实际要求焊接而成,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作为与地面接触的支点,该支点可以为与支撑体中心点的下方。直角三角形框架中,以支撑体11作为较长的一条直角边。以构造架12中的一根钢管为较短的直角边,另一根钢管作为斜边。拉手13可以与构造架中的任意一根钢管相连接。具体实施时,支撑体1可以与构造架12焊接连接。

车轴5置于支撑体11下方且与支撑体11可转动连接,车轮2穿设于车轴 5,用于将车架1及其负载的作用力传至地面。具体地,车轴5为连接车板14 与支撑体11的部件,车轴5可以通过轴套焊接于支撑体11下方。

本实施例提供的短驳小车,通过设置挡栏,将砖砌体以预设形状码放在车板上,能够减少砖砌体的损坏率;通过支撑体与构造架形成三角形框架,使得操作便利、安全可靠,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建筑工地上砖砌体在运输过程中损耗较大、工人施工效率低下的问题。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拉手13与构造架12所在的直角三角形框架中的斜边相连接。具体地,两只拉手13的第一端(图1中所示的右端)分别与直角三角形框架中对应的两条斜边相连接,拉手可以由钢管制成,也就是说,拉手与构造架对应的斜边可以为同一根钢管,具体实施时,可以将组成构造架12的钢管弯折形成拉手。此外,还可以将拉手13的第二端(图1中所示的左端)以预设角度弯折,该预设角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本实施例对其不作任何限定。

可以看出,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拉手以预设角度弯折,便于施工人员推拉小车,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横向连接件4;其中,横向连接件4沿支撑体11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横向连接件4的两端分别与支撑体11的两侧相连接。具体地,横向连接件4的材质可以为钢筋,例如螺纹钢筋。横向连接件 4至少为两个,每个横向连接件4的两端可以分别焊接于支撑体11矩形框架中的两条长边上,以起到增强支撑体11承重能力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短驳小车,通过设置挡栏,将砖砌体以预设形状码放在车板上,能够减少砖砌体的损坏率;通过支撑体与构造架形成三角形框架,使得操作便利、安全可靠,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见图4至图8,以具体实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短驳小车的工作过程:先将短驳小车推至要运输的砖砌体旁边的适当位置,将砖砌体组合码放并放置于车板上,用外力将短驳小车调整至水平,并施加水平力进行运输,待将砖砌体运输至目标地点后,利用外力及杠杆原理将短驳小车倾斜直至与地面呈90°后将砖砌体卸放至预设位置后将短驳小车拉出。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