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鞍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0481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盗鞍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盗鞍管。



背景技术:

现如今生活中,不论是自行车还是电动车,都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为人身形的不同,在骑车时往往可以通过上下调整安装在鞍座下方的鞍管与车架的距离,来调高或降低鞍座的高低,达到骑车的舒适度。

现有技术中,由于鞍管通过快拆锁紧套与车架进行固定,无防盗机构,人们徒手可以进行拆卸,导致鞍管可以轻易拆卸,导致鞍座的丢失率上升,自行车或电动车的盗窃事故频发,一方面导致了社会的反响恶劣,另一方面,导致百姓的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盗鞍管,包括鞍管1、固定块2、刹车线芯3和双孔垫圈4,所述鞍管1下端焊接有固定块2,所述鞍管1下端和固定块2设置在车架6内,所述固定块2远离鞍管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刹车线芯3,所述双孔垫圈4包括一号孔41和二号孔42,所述刹车线芯3远离鞍管1的一端穿设固定在一号孔41上,所述车架6远离鞍管1的一端穿设有水壶螺母7,所述二号孔42与水壶螺母7通过螺丝固定。

优选的,还包括铝套锁5,刹车线芯3远离鞍管1的一端通过铝套锁5进行自锁,所述铝套锁5呈8字型。

优选的,所述水壶螺母7与车架6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块8。

优选的,所述水壶螺母7半径为6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保证了鞍管在车架内的安全线以下,不能被拔出,且刹车线芯强度大,避免了弄断的风险,达到了防盗的目的,提高了车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关于双孔垫圈和铝套锁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关于点A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鞍管;2、固定块;3、刹车线芯;4、双孔垫圈,41、一号孔,42二号孔;5、铝套锁;6、车架;7、水壶螺母;8、加强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防盗鞍管,包括鞍管1、固定块2、刹车线芯3、双孔垫圈4,鞍管1下端焊接有固定块2,鞍管1下端和固定块2设置在车架6内,固定块2远离鞍管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刹车线芯3,双孔垫圈4包括一号孔41和二号孔42,刹车线芯3远离鞍管1的一端穿设固定在一号孔41上,车架6远离鞍管1的一端穿设有水壶螺母7,二号孔42与水壶螺母7通过螺丝固定。

本实施例中的防盗鞍管,使用过程中,首先在鞍管1下端焊接固定块2固定刹车线芯3,刹车线芯3的另一端穿过一个双孔垫圈4,这一端用8字铝套锁死,其中刹车线芯3穿过车架,通过螺丝固定在下车架里面的水壶螺母上7;其中刹车线芯3长度是通过计算鞍座能被调整的最大限度后锁死的,使得鞍管在车架内保持在安全线以下,不能被拔出,才外刹车线芯能承受50-80N的力,常规的方法并不能弄断,如此便达到了防盗的目的。

参见图1、图2和图3,在本实施中优选的,还包括铝套锁5,刹车线芯3远离鞍管1的一端通过铝套锁5进行自锁,铝套锁5呈8字型;其用于加强刹车线芯3与孔垫圈4的牢固性。

参见图2和图4,在本实施中优选的,水壶螺母7与车架6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块8;其用于覆盖安装完成后车架下方用于对水壶螺母7穿线孔处,另一方面,用于加强车架,为刹车线芯3与车架6的连接提供稳定性。

参见图4,在本实施中优选的,水壶螺母7半径为6mm。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