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整体框架式发动机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2348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装载机整体框架式发动机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装载机整体框架式发动机罩。



背景技术:

发动机罩作为装载机的一个重要总成部分,具有保护发动机和散热器的功能。目前由于各种装载机在配置上越来越多样化,需要搭载匹配的发动机罩种类也越来越多,而传统来讲一种发动机罩只针对某一种发动机和散热器进行匹配设计,发动机罩的通用性不高。其根本原因为:

1)现有的机罩主框架由上支架、前支架和后支架分别焊接后进行组装,零件种类多、效率低,无论哪个支架稍有变化,都要新增一种发动机罩种类;

2)机罩钣金件在设计初期未考虑后期的拓展性,通用性很低,机罩无论是加宽、加长或加高,都要重新设计发动机罩,且工作量很大,导致其在设计、制造或装配过程中均造成了不必要的琐碎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发动机罩存在的通用性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区别于现有技术的装载机整体框架式发动机罩,其通用性强、生产成本低、工作效率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装载机整体框架式发动机罩,包括机罩主框架、左侧门总成、右侧门总成和后罩总成,所述机罩主框架由矩管折弯焊接构成,机罩主框架上焊接有合页,合页、左侧门总成和右侧门总成上均设有合页安装孔,左侧门总成和右侧门总成通过合页及螺栓连接在机罩主框架的两侧,后罩总成通过螺栓连接在机罩主框架的后侧,机罩主框架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机罩主框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后罩总成上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有后窗棂。

进一步地,所述后窗棂为六角孔网板折弯构成。

进一步地,机罩主框架与左侧门总成或/和右侧门总成之间设有气弹簧。

进一步地,在所述左侧门总成和右侧门总成的下端均设有门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机罩主框架由矩管折弯后焊接构成,其零件数量少、结构简单、焊缝少、机罩总体质量提升;

2、过渡板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机罩主框架上,过渡板可灵活调节发动机罩的长度,其通用性较高;

3、后窗棂采用装配式的六角孔折弯网板,其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后窗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罩主框架;2、右侧门总成;3、后罩总成;4、左侧门总成;5、过渡板;6、合页;7、合页安装孔;8、气弹簧;9、后窗棂;10、门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装载机整体框架式发动机罩,包括机罩主框架1、左侧门总成4、右侧门总成2和后罩总成3,所述机罩主框架1由矩管折弯焊接构成,机罩主框架1上焊接有合页6,合页6、左侧门总成4和右侧门总成2上均设有合页安装孔7,左侧门总成4和右侧门总成2通过合页6及螺栓连接在机罩主框架1的两侧,后罩总成3通过螺栓连接在机罩主框架1的后侧,机罩主框架1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过渡板5,所述过渡板5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机罩主框架1上。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一种装载机整体框架式发动机罩,所述后罩总成3上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有后窗棂9;所述后窗棂9为六角孔网板折弯构成;机罩主框架1与左侧门总成4和右侧门总成2之间设有气弹簧8;在所述左侧门总成4和右侧门总成2的下端均设有门锁10。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 相同。

左侧门总成4和右侧门总成2通过螺栓连接到机罩主框架1上的合页安装孔7上,实现相应的旋转打开功能,同时通过气弹簧8实现其打开后的限位功能。

机罩主框架1由矩管折弯后通过对接或搭接的方式焊接构成,其零件数量少、结构简单、焊缝少、机罩总体质量提升;发动机罩整体美观性好、通用性强,其机罩主框架1采用整体框架式结构以提高发动机罩整体的强度和刚度,降低振动噪音,同时简化生产工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过渡板5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机罩主框架1上,过渡板5可灵活调节发动机罩的长度,以满足多种机型的发动机和散热器,其通用性较高;过渡板5的外形通过铸造模具冲压成形,提升发动机罩的外观美观度。

在开发过渡板5成型模具时,将模具宽度做到很大,使过渡板5最长尺寸达半米;针对不同机型对发动机罩长度的需求,过渡板5长度满足1~500mm范围内即可,即通过过渡板 5的模具实现发动机罩长度的不同。

后窗棂9采用六角孔折弯网板,既保证了发动机罩的整体美观性,又增加了后窗棂9的强度,同时代替了模具成形件,节省模具成本和制造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