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双侧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8833发布日期:2018-06-19 21:19阅读:9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自行车双侧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自行车零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双侧支撑架。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因其环保、无污染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青睐。现有电动自行车的支撑架一般设计为单边支撑脚的结构,电动自行车在停靠时呈倾斜状,其大部分的重量需要单边支撑脚承受,长期使用后,单边支撑脚容易变形,另外,电动自行车采用单边支撑的停靠形式,受到与停靠倾斜方向相反外力后,电动自行车容易倾倒。

中国专利CN 202743363 U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双侧支撑架,该电动自行车双侧支撑架装在电动自行车主体后轮上,包括双头连接轴、支撑杆;所述双头连接轴采用对称结构,可旋转装配于电动自行车主体后轮轴心上,所述双头连接轴两端伸出电动自行车主体后轮;所述支撑杆成对存在,分别装于双头连接轴两端,所述支撑杆相对电动自行车主体后轮对称排布。这种电动自行车双侧支撑架的支撑杆为带有弯折头的一倾斜杆,需要通过弹簧与电动自行车主体的框架相连,其在收起时,其弯折头部位仍然朝向电动自行车的两侧,而其收起时的位置又接近骑行者足部的放置部位,骑行者部在上车、下车的过程中,其足部极易与弯折头部位发生剐蹭,使足部受伤,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双侧支撑架的弯折头部与人体的足部易发生剐蹭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双侧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动自行车双侧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中空的转板室、四个支撑杆容纳室,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四个支撑杆、转板、连接座、竖直的转轴;

所述转板室位于支撑杆容纳室的上方且其四个底角部位各连通一个支撑杆容纳室,所述转板室呈长方体状且其顶部设置有开启盖,所述转板室距离较短的两个侧壁上部均设置有上开口且下部与支撑杆容纳室连接的部位均设置下开口,所述四个支撑杆容纳室内各设有一个支撑杆且其底部均设置有支撑杆出入口;

所述四个支撑杆的顶端均固定在连接座的底面上,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在连接座的顶面上,所述转板位于转板室内且其与转轴的上端相连并可围绕转轴水平旋转,所述转板的长度大于两个上开口之间的距离且大于两个下开口之间的距离,所述转板的长度小于转板室带有上开口、下开口的侧壁长度,所述转板的宽度≦下开口宽度的1/4,当转板的两端处在两个上开口中时,四个支撑杆均位于支撑杆容纳室内,当转板的两端处在两个下开口中时,四个支撑杆均穿过支撑杆出入口位于支撑杆容纳室的外部。

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在转轴上并且其位于转板、连接座之间,所述转轴的上端套在转板内并且其顶部贯穿出转板与上限位板相连,所述转板的高度小于下开口的高度。

还包括定位杆,所述转板室的底面上开有定位杆通孔,所述定位杆的上端固定于连接座的底面上且其下端穿过定位杆通孔与壳体外部的下限位板相连。

所述下限位板的上表面上固定有弹性垫。

所述转板室与开启盖通过水平转轴铰接在一起。

所述壳体的外部设置有固定件。

所述四个支撑杆均为带有弯折头的斜杆,所述弯折头的弯折方向沿电动自行车的长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的双侧支撑架安装电动自行车上后,在车轮的两侧各对称设置了两个支撑杆,使电动自行车可以直立在地面上,且在骑车的过程中支撑杆收纳在支撑杆容纳室内,骑行者部在上车、下车的过程中,足部不会与弯折头部位发生剐蹭,使足部受伤,使用更加安全;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外形美观、易于制作;

3、开启盖的设置,一方面增加壳体的美观度,另一方面对壳体内部的零部件起到防护作用;

4、采用4个支撑杆支撑地面,支撑结构非常稳固;

5、转板的长度大于两个上开口之间的距离且大于两个下开口之间的距离,转板的长度小于转板室带有上开口、下开口的侧壁长度,转板的宽度≦下开口宽度的1/4,既使转板在转板室内有足够的空间旋转,又使其两端能卡在上开口、下开口中;

6、弹簧的设置,当转板位于下开口中时,弹簧压缩并能够将转板顶紧在下开口中,增强了支撑架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7、上限位板的设置,限制转板的移动范围,避免转板在转轴上的移动幅度过大;

8、转板的高度小于下开口的高度,为转板在下开口内上下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避免转板摩擦下开口;

9、定位杆的设置,对连接座及其联动的转板定位,使转板沿固定的轨道上下移动,对位更加准确;

10、下限位板的设置,防止定位杆从壳体中脱出;

11、下限位板的上表面上固定有弹性垫,防止下限位板撞击壳体,减震降噪;

12、转板室与开启盖通过水平转轴铰接在一起,开启盖与转板室连成一体,开启、闭合更加方便;

13、四个支撑杆均为带有弯折头的斜杆,弯折头的弯折方向沿电动自行车的长轴设置,减小支撑架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1-壳体,2-转板室,3-支撑杆容纳室,4-支撑杆,5-转板,6-连接座,7-转轴,8-开启盖,9-上开口,10-下开口,11-支撑杆出入口,12-弹簧,13-上限位板,14-定位杆,15-定位杆通孔,16-下限位板,17-弹性垫,18-水平转轴,19-固定件,20-弯折头。

实施例

如图1-6所示,一种电动自行车双侧支撑架,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中空的转板室2、四个支撑杆容纳室3,壳体1内有四个支撑杆4、转板5、连接座6、竖直的转轴7;

转板室2位于支撑杆容纳室3的上方且其四个底角部位各连通一个支撑杆容纳室3,转板室2、支撑杆容纳室3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螺栓紧固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转板室2呈长方体状且其顶部有一开启盖8,转板室2距离较短的两个侧壁上部均开上开口9且下部与支撑杆容纳室3连接的部位均开下开口10,两个上开口9的大小相同并且处在同一高度,两个下开口10的大小相同并且处在同一高度;

四个支撑杆容纳室3内各有一个支撑杆4且四个支撑杆容纳室3的底部开有支撑杆出入口11;

四个支撑杆4的顶端均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座6的底面上,转轴7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座6的顶面上,转轴7为一竖直的圆柱形杆,转板5位于转板室2内且其套在转轴7的上端外部并可围绕转轴7水平旋转,转板5的长度大于两个上开口9之间的距离且大于两个下开口10之间的距离,转板5的长度小于转板室2带有上开口9、下开口10的侧壁长度,转板5的宽度≦下开口10宽度的1/4,当转板5的两端处在两个上开口9中时,四个支撑杆4均收纳于支撑杆容纳室3内,此时弹簧12处于自由长度,当转板5的两端处在两个下开口10中时,四个支撑杆4均穿过支撑杆出入口11位于支撑杆容纳室3的外部,此时弹簧12处于压缩状态;

还包括弹簧12,弹簧12套在转轴7上并且其位于转板5、连接座6之间,转轴7的上端套在转板5内并且其顶部贯穿出转板5与上限位板13固接在一起,固接方式为焊接或螺栓连接均可,上限位板13位于转板室2内且贴合在转板5顶面上方;

转板5的高度小于下开口10的高度;

还包括定位杆14,转板室2的底面上开有定位杆通孔15,定位杆14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于连接座6的底面上且其下端穿过定位杆通孔15与壳体1外部的下限位板16固接在一起,固接方式为焊接或螺栓连接均可,定位杆14的数量为一个或大于一个均可,定位杆通孔15的具体位置不限,可以根据使用空间的要求具体设计;

下限位板16的上表面上通过胶黏剂黏贴有弹性垫17;

转板室2的一端与开启盖8的一端通过水平转轴18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也可以通过一些通用的按钮类的固定结构扣合在一起,避免骑行过程中开启盖8震动;

壳体1的外部一体成型有固定件19,固定件19为一带有螺栓孔的片状结构;

四个支撑杆4均为带有弯折头20的斜杆,弯折头20的弯折方向沿电动自行车的长轴设置。

壳体1可以由对称的两个半壳体组成,两个半壳体以上开口9、下开口10、定位杆通孔15中心线所在的平面为对称面,或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而成,具体的制作形式不限。

以壳体1由对称的两个半壳体组成为例,本实用新型在组装时,先将四个支撑杆4、定位杆14均固定在连接座6的底面上,然后将转轴7竖直的安装在连接座6的顶面上,然后在转轴7上套上弹簧12后沿转板5的中部穿出,将上限位板13与转轴7的顶端紧固在一起,定位杆14的下端穿出壳体1后固接下限位板16;然后将组装好的支撑杆4、连接座6、转板5组合物放置到一个半壳体内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再扣上另一个半壳体,两个半壳体用螺栓和螺母紧固在一起;最后在壳体1的顶部安装好水平转轴18并在水平转轴18上安装好开启盖8即可。

图中,1-壳体,2-转板室,3-支撑杆容纳室,4-支撑杆,5-转板,6-连接座,7-转轴,8-开启盖,9-上开口,10-下开口,11-支撑杆出入口,12-弹簧,13-上限位板,14-定位杆,15-定位杆通孔,16-下限位板,17-弹性垫,18-水平转轴,19-固定件,20-弯折头。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双侧支撑架的转板室2安装到电动自行车的车座与后车座之间,两侧各设置两个支撑杆容纳室3;如果受到安装空间的限制也可以直接将转板室2安装到后车架上,将开启盖8的外部包上海绵、皮革制成软座式的开启盖8,取代后车座,后车轮的左右两侧各有两个支撑杆容纳室3;四个支撑杆4的弯折头20的弯折方向沿电动自行车的长轴设置;

骑车时,打开开启盖8,向下稍稍按压并旋转转板5,使转板5旋转到与带有上开口9、下开口10的侧壁平行的位置,即使转板5的长轴沿支撑杆容纳室3的长轴放置,转板5全部放置到转板室2内,将转板5拉动到上开口9上方,转板5带动转轴7、连接座6、支撑杆4、定位杆14一同上移,90度旋转转板5,使其两端架在两个上开口9上,而四个支撑杆4均收纳于支撑杆容纳室3内;停车时,打开开启盖8,向上稍稍拉动旋转转板5,使转板5的两端在两个上开口9中脱出,90度旋转转板5,转板5旋转到与带有上开口9、下开口10的侧壁平行的位置,即使转板5的长轴沿支撑杆容纳室3的长轴放置,转板5全部放置到转板室2内,将转板5向下推动,转板5带动转轴7、连接座6、支撑杆4、定位杆14一同下移,当转板5到下开口10的高度后稍稍下移,弹簧12压缩,90度旋转转板5,使其两端进入下开口10,去除外力后,弹簧12有向自由长度恢复的趋势并将转板5顶紧在下开口10中,而四个支撑杆4均从支撑杆容纳室3的支撑杆出入口11伸出对称支撑在后车轮的两侧,电动自行车为直立状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1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