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轴连杆弹簧摆动减震代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1314发布日期:2018-08-29 00:5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代步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轮轴连杆弹簧摆动减震代步车。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交通越来越拥挤,以及汽车尾气排放量的日益增多,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轻便及环保的交通工具。代步车由于其携带方便、环保等诸多优点,逐渐成为人们短途出行首选代步工具。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加快,特别是的一线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人们会使用代步车作为代步工具。

现在的代步车大多存在减震较差的情况,如果是在平坦光滑的路面还好,若是在稍有些起伏凹凸的路面,刚性碰撞让人使用代步车的体验很是不好,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特别的,脚控代步车的类型,本身的平衡控制主要靠脚来保持平衡控制,当出现大幅度振荡时,很可能由于减震不足而发生危险的问题。当然,鉴于这种情况,现在有些平衡车进行了减震方面的改进,例如专利号 CN201420067319.1的一种智能导航车平衡车轮轴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车体下方的车轮轴,所述车轮轴的两端可旋转地安装有驱动轮,所述车体上安装有竖向的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内滑动配合有回转轴,所述回转轴的下端铰接在所述车轮轴的中部,所述回转轴的上端轴向定位在所述直线轴承的上部,所述回转轴的上端与所述车体之间安装有弹簧。但该方案主要是于许多平衡车并不适用。

故而,更多更好种类的减震系统的设计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震的轮轴连杆弹簧摆动减震代步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轴连杆弹簧摆动减震代步车,包括:

代步车主体;

车轮组,包括轮轴和车轮,设置在所述代步车主体的两端;

配合轮轴设置的连杆弹簧;

所述车轮分别通过轮轴和连杆弹簧连接于所述代步车主体;

所述代步车主体的两端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用于设置轮轴的轮轴安装部;

所述轮轴安装部设置有大小大于所述轮轴的轴孔,所述轴孔远离车轮的端部对应轮轴设置有轮轴旋转孔,所述轮轴通过轮轴旋转轴活动连接于轮轴旋转孔。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还包括位于所述轮轴安装部上方、用于设置连杆底座的连杆安装部;

所述连杆弹簧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杆底座连接于所述代步车主体;

所述连杆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轮与轮轴固定连接的部位。本方案中,该连杆弹簧通过连杆底座连接于代步车主体,另一端连接于轮轴靠近车轮的端部,如此,该连杆弹簧将能够与轮轴协同运动,当代步车经过不平路面时,该轮轴将进行摆动,例如,当收到向上的冲击力时,该轮轴将绕着轮轴旋转轴进行小幅度的向上翻转,此时,该连杆弹簧将进行小幅度的压缩,配合摆动的轮轴将大部分的冲击力卸掉,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并极大的减小刚性碰撞的不适感,提高驾驶者的驾驶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弹簧的垂直投影重合于所述轮轴;

所述连杆弹簧与轮轴呈夹角连接,夹角的范围是30度-60度。本方案中,该连杆弹簧将与轮轴呈预设范围的夹角连接,如此,设置,将使得代步车不仅能够对向上的冲击力达到卸力的目的,而且,对于其他方向的冲击力也能够达到很好的卸力效果,减震效果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底座的两侧分别延伸出连杆旋转轴;

所述连杆安装部对应连杆旋转轴设置有径向的连杆旋转孔,所述连杆旋转轴通过连杆旋转孔活动连接于连杆安装部。本方案中,该连杆弹簧与连杆安装部将通过连杆旋转轴和连杆旋转孔,这使得连杆弹簧不仅通过弹簧的压缩进行卸力,而且,将通过连杆旋转轴的摆动进行卸力配合,卸力的效果更佳,并且能够根据代步车受到的冲击力的方向进行一定幅度的调节,相对应的缓冲力的反馈也变得更加缓和,进一步提高驾驶者的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安装部在所述轮轴的上部开有凹槽,所述连杆弹簧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所述连杆安装部在所述连杆旋转轴的至少一边的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径向的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的一端接触于所述连杆旋转轴的外端部,另一端直通代步车的表面。本方案中,凹槽的设置是为了安装连杆弹簧,避免其凸起代步车的表面,而出现容易受到碰撞的危险;而该避让槽,则是为了方便设置连杆旋转轴等器件,而且,如此设置将便于后续的拆卸和维修。

进一步的,所述车轮与轮轴固定连接的部位设置有轮轴底座,所述连杆弹簧通过轮轴底座配合连接于所述轮轴。本方案中,该轮轴底座设置在轮轴靠近车轮的端部,将使得轮轴和连杆弹簧实现轴向上的配合,避免错位卸力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轮轴底座的径向两侧分别延射出弹簧旋转轴;

所述连杆弹簧分别对应轮轴底座的两径向侧设置有连接脚,所述连接脚对应弹簧旋转轴设置有弹簧旋转孔;

所述连杆弹簧通过配合连接的弹簧旋转轴和弹簧旋转孔活动连接于轮轴底座。轮轴旋转轴、轮轴、弹簧旋转轴和连杆弹簧等将配合卸力,进一步提高代步车的减震效果,并进一步提高驾驶者的驾驶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弹簧在靠近轮轴底座的一端设置了弹簧底座,所述连接脚由弹簧底座延伸而出;

所述弹簧底座和连杆底座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上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连杆和缓冲弹簧共同构成所述连杆弹簧。其中,该弹簧底座靠近连杆弹簧一端是一个圆形的凹槽,用于嵌入设置该连杆弹簧;该连杆使得缓冲弹簧压缩和伸展的方向被大致限定,使得冲击力被大大削减,而反馈的缓冲力也更加趋于缓和,这使得代步车在实现减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驾驶者的驾驶体验;另外,该缓冲弹簧的两端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仅仅是接触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轴孔的下部漏空,所述轮轴安装部靠近车轮的侧边设置有限位槽和对应的限位孔;

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于所述限位孔配合固定、用于限位轮轴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构成了所述轴孔下部的部分。限位板,限位轮轴的翻转,避免翻转过度,导致减震不成而损坏甚至危及驾驶者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在原有的双轮代步车的基础上,配合轮轴设置了连杆弹簧,如此,当代步车经过坑洼等不平的地面时,连杆弹簧和轮轴将配合卸去受到的冲击力,并给予缓冲力的反馈,这使得代步车在卸力的同时,将刚性碰撞进行了缓和,从而达到了减震的目的,并能够给予驾驶者较为舒适的驾驶体验;而且,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连杆弹簧以替代复杂的减震装置,不仅减少了成本的支出,而且,只要设置得当,并针对不同机型进行适当调整,即可广泛的应用于多种代步车之中,相较于仅针对某种类型的代步车进行设计的减震装置适用性要强大许多,且,即使需要改造,其改造成本和难度也相对较小;另外,该轴孔设置得大于轮轴,且轮轴远离车轮的端部设置了轮轴旋转轴,这使得轮轴具备一定的摆动能力,如此,当代步车经过不平路面时,该轮轴将适应的进行摆动,并在摆动的过程中,压缩该连杆弹簧,两者配合将受到的冲击力进行了卸力,并给于缓冲力,这使得代步车能够得以减震,并在减震时,由于缓冲力的存在,使得驾驶者本该感受到的刚性冲击被大大缓和,从而提高驾驶者的驾驶体验。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申请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轮轴连杆弹簧摆动减震代步车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轮轴连杆弹簧摆动减震代步车的底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轮轴连杆弹簧摆动减震代步车的斜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轮轴连杆弹簧摆动减震代步车第一部分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轮轴连杆弹簧摆动减震代步车第二部分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轮轴连杆弹簧摆动减震代步车第二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0、代步车主体;20、车轮组;21、轮轴;22、车轮;23、轴孔;30、连杆弹簧;31、弹簧底座;32、连杆;33、缓冲弹簧;40、安装部; 41、轮轴安装部;42、连杆安装部;41、轮轴安装部;51、限位槽;52、限位孔;53、限位板;411、轮轴旋转孔;412、轮轴旋转轴;420、连杆旋转孔;421、连杆底座;422、连杆旋转轴;423、凹槽;424、避让槽;425、轮轴底座;426、弹簧旋转轴;427、连接脚;428、弹簧旋转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轮轴连杆弹簧摆动减震代步车的正视图;图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轮轴连杆弹簧摆动减震代步车的底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轮轴连杆弹簧摆动减震代步车的斜视图;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轮轴连杆弹簧摆动减震代步车第一部分的结构图;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轮轴连杆弹簧摆动减震代步车第二部分的结构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轮轴连杆弹簧摆动减震代步车第二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图6可知:该代步车包括:

代步车主体10;

车轮组20,包括轮轴21和车轮22,设置在所述代步车主体10的两端;

配合轮轴21设置的连杆弹簧30;

所述车轮22分别通过轮轴21和连杆弹簧30连接于所述代步车主体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在原有的双轮代步车的基础上,配合轮轴设置了连杆弹簧,如此,当代步车经过坑洼等不平的地面时,连杆弹簧和轮轴将配合卸去受到的冲击力,并给予缓冲力的反馈,这使得代步车在卸力的同时,将刚性碰撞进行了缓和,从而达到了减震的目的,并能够给予驾驶者较为舒适的驾驶体验;而且,而且,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连杆弹簧以替代复杂的减震装置,不仅减少了成本的支出,而且,只要设置得当,并针对不同机型进行适当调整,即可广泛的应用于多种代步车之中,相较于仅针对某种类型的代步车进行设计的减震装置适用性要强大许多,且,即使需要改造,其改造成本和难度也相对较小。

本实施例优选的,代步车主体10的两端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安装部40;所述安装部40包括用于设置轮轴的轮轴安装部41;

所述轮轴安装部41设置有大小大于所述轮轴21的轴孔23,所述轴孔23远离车轮22的端部对应轮轴21设置有轮轴旋转孔411,所述轮轴21通过轮轴旋转轴412活动连接于轮轴旋转孔411。本方案中,轴孔设置得大于轮轴,且轮轴远离车轮的端部设置了轮轴旋转轴,这使得轮轴具备一定的摆动能力,如此,当代步车经过不平路面时,该轮轴将适应的进行摆动,并在摆动的过程中,压缩该连杆弹簧,两者配合将受到的冲击力进行了卸力,并给予缓冲力,这使得代步车能够得以减震,并在减震时,由于缓冲力的存在,使得驾驶者本该感受到的刚性冲击被大大缓和,从而提高驾驶者的驾驶体验。

本实施例优选的,安装部40还包括位于所述轮轴安装部41上方、用于设置连杆底座421的连杆安装部42;

所述连杆弹簧30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杆底座421连接于所述代步车主体10;

所述连杆弹簧30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轮轴21靠近车轮22的端部。本方案中,该连杆弹簧通过连杆底座连接于代步车主体,另一端连接于轮轴靠近车轮的端部,如此,该连杆弹簧将能够与轮轴协同运动,当代步车经过不平路面时,该轮轴将进行摆动,例如,当收到向上的冲击力时,该轮轴将绕着轮轴旋转轴进行小幅度的向上翻转,此时,该连杆弹簧将进行小幅度的压缩,配合摆动的轮轴将大部分的冲击力卸掉,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并极大的减小刚性碰撞的不适感,提高驾驶者的驾驶体验。

本实施例优选的,连杆弹簧30的垂直投影重合于所述轮轴21;

所述连杆弹簧30与轮轴21呈夹角连接,夹角的范围是30度-60度。本方案中,该连杆弹簧将与轮轴呈预设范围的夹角连接,如此,设置,将使得代步车不仅能够对向上的冲击力达到卸力的目的,而且,对于其他方向的冲击力也能够达到很好的卸力效果,减震效果进一步提升。

本实施例优选的,连杆底座421的两侧分别延伸出连杆旋转轴422;

所述连杆安装部42对应连杆旋转轴422设置有径向的连杆旋转孔420,所述连杆旋转轴422通过连杆旋转孔420活动连接于连杆安装部42。本方案中,该连杆弹簧与连杆安装部将通过连杆旋转轴和连杆旋转孔,这使得连杆弹簧不仅通过弹簧的压缩进行卸力,而且,将通过连杆旋转轴的摆动进行卸力配合,卸力的效果更佳,并且能够根据代步车受到的冲击力的方向进行一定幅度的调节,相对应的缓冲力的反馈也变得更加缓和,进一步提高驾驶者的体验。

本实施例优选的,连杆安装部42在所述轮轴22的上部开有凹槽423,所述连杆弹簧30设置在所述凹槽423内;

所述连杆安装部42在所述连杆旋转轴421的至少一边的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径向的避让槽424,所述避让槽424的一端接触于所述连杆旋转轴422的外端部,另一端直通代步车的表面。本方案中,凹槽的设置是为了安装连杆弹簧,避免其凸起代步车的表面,而出现容易受到碰撞的危险;而该避让槽,则是为了方便设置连杆旋转轴等器件,而且,如此设置将便于后续的拆卸和维修。

本实施例优选的,轮轴21靠近车轮22的端部设置有轮轴底座425,所述连杆弹簧30通过轮轴底座425配合连接于所述轮轴22。本方案中,该轮轴底座设置在轮轴靠近车轮的端部,将使得轮轴和连杆弹簧实现轴向上的配合,避免错位卸力的问题。

本实施例优选的,轮轴底座425的径向两侧分别延射出弹簧旋转轴426;

所述连杆弹簧30分别对应轮轴底座425的两径向侧设置有连接脚427,所述连接脚427对应弹簧旋转轴426设置有弹簧旋转孔428;

所述连杆弹簧30通过配合连接的弹簧旋转轴426和弹簧旋转孔428活动连接于轮轴底座425。轮轴旋转轴、轮轴、弹簧旋转轴和连杆弹簧等将配合卸力,进一步提高代步车的减震效果,并进一步提高驾驶者的驾驶体验。

本实施例优选的,连杆弹簧30在靠近轮轴底座425的一端设置了弹簧底座 31,所述连接脚427由弹簧底座31延伸而出;

所述弹簧底座31和连杆底座421之间设置有连杆32,所述连杆32上套设有缓冲弹簧33,所述连杆31和缓冲弹簧32共同构成所述连杆弹簧30。其中,该弹簧底座靠近连杆弹簧一端是一个圆形的凹槽,用于嵌入设置该连杆弹簧;该连杆使得缓冲弹簧压缩和伸展的方向被大致限定,使得冲击力被大大削减,而反馈的缓冲力也更加趋于缓和,这使得代步车在实现减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驾驶者的驾驶体验;另外,该缓冲弹簧的两端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仅仅是接触连接。

本实施例优选的,轴孔23的下部漏空,所述轮轴安装部41靠近车轮22的侧边设置有限位槽51和对应的限位孔52;

所述限位槽51内设置有于所述限位孔52配合固定、用于限位轮轴21的限位板53,所述限位板53构成了所述轴孔23下部的部分。限位板,限位轮轴的翻转,避免翻转过度,导致减震不成而损坏甚至危及驾驶者的情况发生。

本实施例优选的,轴孔23对应所述轮轴旋转轴422的部位设置为垂直方向的平面(图中未标示),所述轮轴21对应所述轮轴旋转轴422的位置亦设置为垂直方向的平滑面(图中未标示)。本方案中,实际上,该平滑面是对应轮轴旋转轴先设置一个直径大于轮轴的底座之后,再将该底座的两侧开除平滑面的;而该平面和平滑面的设置,则是避免轮轴和轴孔出现卡死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轴孔和轮轴之间的润滑度;当然,在其他部位,例如连杆旋转轴和弹簧旋转轴也可以对应设置类似的平面和平滑面。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