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调节器固定结构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6820发布日期:2018-09-05 00:0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高度调节器固定结构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安全系统的安全带承受很大的瞬时冲击力,这些冲击力通过将安全带装在车身上的安装点分流到车体和地板上。不同身材的用户对安全带的高度要求不同,因此,需要可调高度的安全带通过调整位于座位旁边的固定点,来适应不同身材的用户的肩部高度,使安全带作用于有效位置,从而为各种身材的用户提供有效的保护。目前,现有的后侧围安全带仅有一个安全带固定点,安装高度调节器时,因为后侧围内板曲率大,容易造成高度调节器运动过程中干涉钣金的问题。同时,后侧围内板需要通过凸包来避让高度调节器的运动,会造成车辆造型不美观的问题。并且,后侧围内板的刚度不够,使高度调节器的固定点强度不够,从而带来安全问题。鉴于上述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高度调节器固定结构。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度调节器固定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后侧围高度调节器固定结构中高度调节器运动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度调节器固定结构包括后侧围内板、高度调节器以及与所述后侧围内板连接的D柱上加强板,所述高度调节器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固定件且第二端与所述后侧围内板连接,所述D柱上加强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匹配的第一安装部,所述后侧围内板上设有避让孔,所述高度调节器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避让孔且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器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固定件,所述D柱上加强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匹配的第二安装部,所述后侧围内板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高度调节器的第二端置于所述安装槽上,所述第二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器固定结构还包括安全带加强板,所述安全带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连接且另一端穿过所述避让孔与所述D柱上加强板连接,所述安全带加强板靠近所述D柱上加强板的一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为螺栓。优选地,当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为螺栓时,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为螺母,所述D柱上加强板上设有第一螺母板和第二螺母板,所述第一安装部设在所述第一螺母板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安装部设在所述第二螺母板的中心位置。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母板和所述第二螺母板均与所述D柱上加强板焊接,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螺母板焊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螺母板焊接。优选地,所述安全带加强板与所述后侧围内板焊接,所述后侧围内板的翻边与所述D柱上加强板的翻边焊接。优选地,所述后侧围内板的翻边上设有焊接定位点,所述后侧围内板靠近所述避让孔的位置设有焊接定位点。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器包括高调骨架以及设于所述高调骨架上的高调盖板和高调机构,所述第一固定件安装在所述高调骨架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固定件安装在所述高调骨架的另一端,所述高调机构能够在高调骨架上滑动以进行高度调节。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设有如上文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高度调节器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固定件且第二端与后侧围内板连接,D柱上加强板上设有与第一固定件相匹配的第一安装部,后侧围内板上设有避让孔,高度调节器的第一端穿过避让孔且第一固定件与第一安装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高度调节器的一端设在后侧围内板的腔体内,解决了高度调节器上下调节过程中的干涉钣金问题,使高度调节器有足够大的运动空间,从而加大安全带的高度调节区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高度调节器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后侧围内板和安全带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高度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后侧围内板11避让孔12安装槽13第一通孔2高度调节器21第一固定件22第二固定件23高调骨架24高调盖板25高调机构3D柱上加强板31第一安装部32第二安装部33第一螺母板34第二螺母板4安全带加强板41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度调节器固定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后侧围高度调节器固定结构中高度调节器运动不便的问题。请参照图1、图2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高度调节器固定结构包括后侧围内板1、高度调节器2以及与后侧围内板1连接的D柱上加强板3,高度调节器2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固定件21且第二端与后侧围内板1连接,D柱上加强板3上设有与第一固定件21相匹配的第一安装部31,后侧围内板1上设有避让孔11,其中,避让孔11设在后侧围内板1上的曲率大的区域,高度调节器2的第一端穿过避让孔11且第一固定件21与第一安装部31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固定件21与第一安装部31的配合实现高度调节器2与D柱上加强板3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高度调节器的一端设在后侧围内板的腔体内,解决了高度调节器上下调节过程中的干涉钣金问题,使高度调节器有足够大的运动空间,从而加大安全带的高度调节区间。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图3和图4,高度调节器2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固定件22,D柱上加强板3上设有与第二固定件22相匹配的第二安装部32,后侧围内板1上设有安装槽12,其中,安装槽12设在后侧围内板1上的曲率小的区域,安装槽12内设有第一通孔13,高度调节器2的第二端置于安装槽12上,第二固定件22穿过第一通孔13与第二安装部32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固定件22、第一通孔13和第二安装部32的配合,实现高度调节器2、后侧围内板1和D柱上加强板3的固定连接。高度调节器的第二端置于安装槽12上,避免了因高度调节器2的存在导致的后侧围内板1局部凸起的问题,使车内的造型更加美观。另外,请参照图2、图3和图4,高度调节器固定结构还包括安全带加强板4,安全带加强板4的一端与安装槽12连接且另一端穿过避让孔11与D柱上加强板3连接,安全带加强板4靠近D柱上加强板3的一端设有第二通孔41,第一固定件21穿过第二通孔41与第一安装部31固定连接。安全带加强板4把后侧围内板1和D柱上加强板3连接成一个整体,提高了高度调节器固定结构的整体强度。同时,安全带加强板4对后侧围内板1形成了有力的支撑,提高了后侧围内板1的刚度。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和图4,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均为螺栓。第一固定件21和第一安装部31、第二固定件22和第二安装部32的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拆装方便且成本低。其中,请参照图2,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均为螺栓,第一安装部31和第二安装部32为螺母,D柱上加强板3上设有第一螺母板33和第二螺母板34,第一安装部31设在第一螺母板33的中心位置,第二安装部32设在第二螺母板34的中心位置,第一螺母板33和第二螺母板34能够增加第一安装部31和第二安装部32的安装强度。第一螺母板33和第二螺母板34均与D柱上加强板3焊接,第一安装部31与第一螺母板33焊接,第二安装部32与第二螺母板焊34接,焊接过程工艺简单,焊缝的强度高,焊接的生产效率高且成本低,有利于提高第一螺母板33与D柱上加强板3、第二螺母板34和D柱上加强板3、第一螺母板33和第一安装部31、第二螺母板焊34和第二安装部32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安全带加强板4与后侧围内板1焊接,后侧围内板1的翻边与D柱上加强板3的翻边焊接,有利于提高安全带加强板4与后侧围内板1、后侧围内板1与D柱上加强板3之间的连接强度。其中,后侧围内板1的翻边上设有焊接定位点,后侧围内板1靠近避让孔11的位置设有焊接定位点,在安装过程中,用户能够通过焊接定位孔直接对焊接位置进行定位,使安装过程更加方便且快捷。另外,请参照图4,高度调节器2包括高调骨架23以及设于高调骨架23上的高调盖板24和高调机构25,第一固定件21安装在高调骨架23的一端且第二固定件22安装在高调骨架23的另一端,高调机构25能够在高调骨架23上滑动以进行高度调节。通过高调机构的运动,能够对安全带的固定点的高度进行调节,来适应不同身材的用户的肩部高度,使安全带作用于有效位置,从而为各种身材的用户提供有效的保护。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未图示),车辆上设有如上文所述的高度调节器固定结构,车辆的后侧围区域的高度调节器有足够大的运动空间,因此车辆的安全带的高度调节区间较大,从而适用不同身材的用户的使用需求,为各种身材的用户提供有效的保护。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