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卡车驾驶室翻转自动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4157发布日期:2018-07-11 00:13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重型卡车驾驶室翻转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型卡车驾驶室翻转自动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重型卡车为提高驾驶室底下零部件(如发动机及其散热系统)的维修方便性,驾驶室均采用可翻转形式的,为了保证驾驶室翻转时进行维修时的安全性,驾驶室向前翻转到最大位置时,驾驶室质心须在翻转点前方,保证驾驶室不会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回落,造成驾驶室下方维修人员的伤亡,因此在翻转驾驶室进行维修时,必须要求操作者将驾驶室翻转到最大位置才能进行维修作业,驾驶室由翻转到最大位置需要的时间较长,而部分维修作业并不需要将驾驶室翻转角度过大,只要有足够的维修空间即可,但是如果驾驶室不能翻转的最大位置进行维修,维修人员受伤的风险极大。现有重型卡车驾驶室翻转限位装置均为机械方式,需要维修人员手动将限位装置锁死,使用不方便,另外将限位装置锁死时,操作人员位于驾驶室底部,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型卡车驾驶室翻转自动限位装置,能够实现驾驶室质心位于翻转点之后时,任意位置的自动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重型卡车驾驶室翻转自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固定杆1、移动杆2、锁止机构3组成;固定杆1的一端铰接在车架5上,固定杆1的另一端套在移动杆2的外部,移动杆2的外端铰接在驾驶室底部纵梁6上,移动杆2能够沿着固定杆1内部上下滑动;锁止机构3设置在固定杆1上,与移动杆上的限位圆孔相配合。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重型卡车驾驶室翻转的自动限位,实现了驾驶室小角度翻转的限位功能,保证了维修的安全性,缩短了维修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型卡车驾驶室翻转自动限位装置,主要由固定杆1、移动杆2、锁止机构3组成;固定杆1的一端铰接在车架5上,固定杆1的另一端套在移动杆2的外部,移动杆2的外端铰接在驾驶室底部纵梁6上,移动杆2沿着固定杆1内部可以上下滑动;

锁止机构3主要由锁钩31、回位弹簧32、液压缸33组成,锁钩31为L型,其底端铰接在固定杆1上,锁钩31顶端压紧在移动杆2的限位圆孔内;回位弹簧32一端固定在固定杆1上,另一端固定在锁钩31上,回位弹簧32的回位力保证锁钩31顶端压紧在移动杆2的限位圆孔内;液压缸33一端固定在固定杆1上,液压缸33另一端与锁钩31接触在一起,液压缸33可将锁钩31顶开,使锁钩31顶端与移动杆2的限位圆孔分离。移动杆上设有多个限位圆孔。

液压缸33通过驾驶室翻转液压控制系统控制其伸缩,液压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其中驾驶室翻转液压控制系统4为重型卡车原有装置,由油缸41、手打泵42、换向阀43、油缸举升进油管44、油缸回落进油管45、驾驶室举升缸46组成;液压缸33的控制油管连接在油缸回落进油管45上,即只有驾驶室回落时,液压缸33的液压缸才会伸长,顶起锁钩31,使锁钩31顶端与移动杆2的限位圆孔分离。

驾驶室举升时,驾驶室翻转限位装置工作过程如下:

将换向阀43旋转到举升位置,按动手打泵42,驾驶室举升缸46将驾驶室举升。

移动杆2从固定杆1中拉出,锁钩31在回位弹簧32的作用力下压紧在移动杆2上。

当驾驶室举升到某一位置不动时,锁钩31在回位弹簧32的作用力下压紧在移动杆2的圆孔内,使得移动杆2不能沿着固定杆1下滑,起到限位作用。

驾驶室回落时,驾驶室翻转限位装置工作过程如下:

将换向阀43旋转到回落位置,按动手打泵42,驾驶室举升缸46将驾驶室拉回。

油缸回落进油管45上的油压作用的液压缸33,液压缸33的液压缸伸长,顶起锁钩31,使锁钩31顶端与移动杆2的圆孔分离,移动杆2可以沿着固定杆1向下滑动(如图3所示),保证驾驶室的自由回落。

当驾驶室回落到某一位置预限位静止时,将换向阀43旋转到举升位置,液压缸33的液压油顺着油缸回落进油管45流回油缸41,液压缸33缩回,锁钩31在回位弹簧32的作用力下又压紧在移动杆2的圆孔内,使得移动杆2不能沿着固定杆1下滑,起到限位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