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踵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9777发布日期:2018-09-21 23:50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踵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车辆一般包括前地板和后座座架下方的座架地板,该座架地板往往高于车辆的前地板,位于车辆左右座位中间为与前地板相连的中通道,中通道通过踵板与座架地板相连。

现有技术中,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中通道与踵板结构的强度不够,受力不均匀等问题,会引起车身结构,特别是车辆地板的抖动,影响乘客乘坐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辆踵板连接结构,能有效降低车辆地板的振动。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踵板连接结构,包括:

中通道,水平布置于车辆地板的中部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其横向的两侧分别与车辆左地板和车辆右地板相连;

踵板,竖直布置且沿横向延伸,其上侧分别与所述车辆左地板、所述中通道和所述车辆右地板后端固定连接;

踵板加强梁,竖直布置且在沿横向延伸,固定连接于所述踵板的后向表面的下端;和

加强板,其具有竖直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横向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中通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与所述踵板加强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四侧均与所述踵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踵板加强梁呈曲面薄板状,包括均竖直布置的搭接边和本体以及沿前后方向布置的台阶面,所述台阶面的前后侧分别与所述搭接边和所述本体连接,所述搭接边背离所述本体的一侧与所述踵板贴合并通过焊接相连,所述本体与所述踵板之间形成空腔。

可选地,所述中通道的中部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向上凸起的中通道凸部,所述踵板的与所述中通道连接处配置成与所述中通道凸部齐平的踵板凸部。

可选地,所述加强板为曲面壳体件,所述第一侧的中部配置成与所述踵板凸部相匹配的加强板凸部,所述中通道凸部在靠近所述踵板的一侧设有伸出部,所述加强板凸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踵板凸部和所述伸出部贴合并通过焊接相连。

可选地,所述加强板凸部的位于与所述伸出部搭接处的两侧通过结构胶与所述踵板相连。

可选地,所述加强板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均与所述踵板相贴合并通过焊接相连。

可选地,所述加强板的第二侧配置成所述踵板加强梁的所述搭接边、所述台阶面以及所述本体相贴合,并通过焊接相连,所处加强板的第二侧贴合于所述本体的小部分。

可选地,所述加强板的中部设有加强板凸起,所述加强板凸起的底部所在平面与所述踵板表面齐平,其顶部所在平面与所述踵板加强梁的所述本体表面齐平,所述加强板凸起与所述踵板表面之间形成空腔。

可选地,所述加强板凸起处设有多个焊接过孔。

可选地,所述加强板的材料为普通冷轧钢。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踵板连接结构在传统车辆的踵板处设置了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中通道、所述踵板以及所述踵板加强梁相连,形成多维度连接结构,更好将中通道与踵板通过所述加强板相连,将中通道与踵板的受力分散到整个结构上,使得中通道与所述踵板均匀受力,提高了中通道与车辆地板的模态,进而减弱了中通道与车辆地板的抖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加强板的结构设计简单,模具开发成本低。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踵板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踵板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踵板连接结构的爆炸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踵板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前、后、左、右、上、下、横向是指车辆的前、后、左、右、上、下、横向。为了更清楚的看到所述车辆踵板连接结构的各部件的连接关系,本实用新型的所有附图均以车底向车顶的视角绘制。

如图1所示,还可以参见图2,该车辆踵板连接结构包括中通道10、踵板40、踵板加强梁50和加强板60。所述中通道10水平布置于车辆地板的中部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其横向的两侧分别与车辆左地板20和车辆右地板30相连。所述踵板40竖直布置且沿横向延伸,其上侧分别与所述车辆左地板20、所述中通道10和所述车辆右地板30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踵板加强梁50竖直布置且在沿横向延伸,固定连接于所述踵板40的后向表面的下端。如图3所示,所述加强板60具有竖直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61和第二侧62以及横向相对的第三侧63和第四侧64,所述第一侧61与所述中通道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62与所述踵板加强梁50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侧63和所述第四侧64均与所述踵板40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踵板连接结构在传统车辆的踵板40处设置了加强板60,所述加强板60与所述中通道10、所述踵板40以及所述踵板加强梁50相连,形成多维度连接结构,更好将中通道10与踵板40通过所述加强板60相连,将中通道10与踵板40的受力分散到整个结构上,使得中通道10与所述踵板40均匀受力,提高了中通道10与车辆地板的模态,进而减弱了中通道10与车辆地板的抖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踵板加强梁50呈曲面薄板状,包括均竖直布置的搭接边51和本体52以及沿前后方向布置的台阶面53,所述台阶面53的前后侧分别与所述搭接边51和所述本体52连接,所述搭接边51背离所述本体52的一侧与所述踵板40贴合并通过焊接相连,所述本体52与所述踵板40之间形成空腔。所述本体52与所述踵板40之间形成的空腔使得两者形成的结构具有更强的刚度,进而加强所述踵板40抑制结构的变形。

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通道10的中部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向上凸起的中通道凸部11,所述踵板40的与所述中通道10连接处配置成与所述中通道凸部11齐平的踵板凸部41。所述加强板60为曲面壳体件,所述加强板60的材料为普通冷轧钢,例如DC01,B240ZK,B280VK等型号的冷轧钢,可根据车型及受力情况等因素进行具体选择,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所述第一侧61的中部配置成与所述踵板凸部41相匹配的加强板凸部65,所述中通道凸部11在靠近所述踵板40的一侧设有伸出部12,所述加强板凸部65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踵板凸部41和所述伸出部12贴合并通过焊接相连。所述加强板凸部65的位于与所述伸出部12搭接处的两侧通过结构胶与所述踵板40相连。由于所述加强板60凹部的两侧为圆弧结构,不便于焊接,因此采用结构胶相连,进一步加强踵板40与中通道10的连接。

所述加强板60的第三侧63和第四侧64均与所述踵板40相贴合并通过焊接相连。所述加强板60的第二侧62配置成所述踵板加强梁50的所述搭接边51、所述台阶面53以及所述本体52相贴合,并通过焊接相连,所处加强板60的第二侧62贴合于所述本体52的小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加强板60的第一侧61设置于所述中通道10与踵板40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所述加强板凸部65的两侧通过结构胶与所述踵板40相连。加强板60的第二侧62焊接于所述踵板加强梁50上部。所述加强梁的第三侧63和第四侧64与踵板40焊接相连。即加强板60的四周边缘处均通过焊接与其他结构相连,用于形成踵板40与中通道10的多维度连接,加强了踵板40与中通道10的连接强度。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强板60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加强板60的中部设有加强板凸起66,所述加强板凸起66的底部所在平面与所述踵板40表面齐平,其顶部所在平面与所述踵板加强梁50的所述本体52表面齐平,所述加强板凸起66与所述踵板40表面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加强板凸起66与所述踵板40表面之间的空腔使得两者形成的结构具有更强的刚度,有利于抑制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加强板60的结构设计简单,模具开发成本低。通过设置所述加强板60可将车辆地板的模态提高5Hz,刚度提升10%以上,进而将地板振动降低一半。

在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强板凸起66处设有多个焊接过孔67(参见图2),用于焊接车辆的其他结构。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