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下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21409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车辆下部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下部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3-25616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车辆前部的车辆下部结构,所述车辆前部的车辆下部结构具备:左右一对前纵梁,其在车辆前部的车宽方向两侧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悬架构件,其经由悬架构件支承部而被支承在左右一对前纵梁上。此外,悬架构件通过具有下述部件而形成为矩形框状,即,具有在车宽方向以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的左右一对纵梁(侧轨);在车宽方向上对左右一对纵梁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进行连接的横梁(前侧横梁);在车宽方向上对左右一对纵梁的车辆后方侧的端部进行连接的横梁。

在具有于车宽方向上对左右一对纵梁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进行连接的前侧横梁的结构中,能够对左右一对纵梁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的扭曲或振动进行抑制。由此,能够降低从悬架构件向前纵梁传递的振动。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具有上述前侧横梁的结构,从降低从悬架构件被传递至前纵梁的振动的观点出发为有用的结构,但是,从抑制车辆的下部的重量的增加的观点出发还具有改善的余地。

本公开考虑到上述实际情况,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在抑制车辆的下部的重量增加的同时降低从悬架构件传递至前纵梁的振动的车辆下部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办法

第一方式的车辆下部结构具备:左右一对前纵梁,其在车辆前部处以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而配置,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热交换器支承部件下部,其构成对设置在车辆前部处的热交换器进行支承的热交换器支承部件的车辆下侧的部位,并在车宽方向上延伸;悬架构件,其被配置在所述左右一对前纵梁的车辆下侧,且被支承于该左右一对前纵梁上,所述悬架构件具有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一对侧轨,并且所述悬架构件不具有在车宽方向上对配置于车宽方向一侧的所述侧轨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与配置于车宽方向另一侧的所述侧轨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进行连接的部分;左右一对连结部,其分别对配置在车宽方向一侧的所述侧轨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与所述热交换器支承部件下部、以及配置在车宽方向另一侧的所述侧轨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与所述热交换器支承部件下部进行连接。

根据第一方式的车辆下部结构,左右一对侧轨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并未在车宽方向上被连接的悬架构件,被支承在前纵梁上。在该悬架构件的结构中,左右一对侧轨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易于扭曲或者振动。因此,难以降低从悬架构件传递至前纵梁的振动。然而,在本发明中,构成悬架构件的一部分的左右一对侧轨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与构成对热交换器进行支承的热交换器支承部件的一部分的热交换器支承部件下部,经由左右一对连结部而被连接在一起。即,左右一对侧轨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经由左右一对连结部以及热交换器支承部件下部而在车宽方向上被连接在一起。由此,能够在抑制悬架构件的重量增加的同时,抑制构成悬架构件的一部分的左右一对侧轨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的扭曲或振动。其结果为,在本发明中,能够在抑制车辆的下部的重量的增加的同时降低从悬架构件传递至前纵梁的振动。

第二方式的车辆下部结构为,在第一方式的车辆下部结构中,配置于车宽方向一侧的所述侧轨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被固定在配置于车宽方向一侧的所述前纵梁上,并且,配置于车宽方向另一侧的所述侧轨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被固定在配置于车宽方向另一侧的所述前纵梁上,在所述左右一对连结部中,被固定在所述热交换器支承部件下部上的部位与被固定在所述侧轨上的部位之间的部位在车辆俯视观察时随着趋向于车辆后方侧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

根据第二方式的车辆下部结构,在左右一对连结部中被固定于热交换器支承部件下部上的部位与被固定在侧轨上的部位之间的部位(以下,将该部位称作“中间部”),以如上所述的方式而倾斜。由此,与连结部的中间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结构相比较,能够有效地抑制构成悬架构件的一部分的左右一对侧轨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的以车辆前后方向为轴方向的扭曲。此外,在左右一对连结部的中间部以如上所述的方式倾斜的结构中,在朝向车辆后方侧的外力被输入至热交换器支承部件下部上时,能够在该连结部上产生绕连结部中的被固定在侧轨上的部位的旋转力。由此,在朝向车辆后方侧的外力被输入至热交换器支承部件下部上时,能够使连结部以绕固定在侧轨上的部位的方式倾斜转动(转动),或者使连结部的中间部易于发生弯曲变形。其结果为,在本发明中,在发生前面碰撞等时,能够使热交换器的车辆下侧的部位向车辆后方侧后退。

第三方式的车辆下部结构为,在第二方式的车辆下部结构中,在所述热交换器支承部件下部上,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热交换器的一部分卡止的热交换器卡止部,所述左右一对连结部被固定在所述热交换器支承部件下部中的与所述热交换器卡止部邻接的部位处。

根据第三方式的车辆下部结构,当朝向车辆后方侧的外力被输入至热交换器上时,该外力从热交换器被传递至设置在热交换器支承部件下部上的热交换器卡止部处。在此,在本公开中,左右一对连结部被固定在热交换器支承部件下部中的与热交换器卡止部邻接的部位处。由此,在上述外力被传递至热交换器支承部件下部的热交换器卡止部中时,能够使连结部以绕固定在侧轨上的部位的方式迅速地倾斜转动(转动),或者易于使连结部的中间部迅速地发生弯曲变形。其结果为,在本发明中,在发生前面碰撞等时,能够使热交换器的车辆下侧的部位向车辆后方侧迅速地后退。

第四方式的车辆下部结构为,在第二方式或第三方式的车辆下部结构中,在所述左右一对连结部中,在被固定于所述热交换器支承部件下部上的部位与被固定于所述侧轨上的部位之间的部位处,形成有脆弱部。

根第四方式的车辆下部结构,在左右一对连结部的中间部处形成有脆弱部。因此,当朝向车辆后方侧的外力被输入至热交换器支承部件下部时,连结部将以脆弱部或其外周边缘部为起点而变得易于发生变形。由此,在本公开中,在发生前面碰撞等时,能够使热交换器的车辆下侧的部位向车辆后方侧迅速地后退。

发明效果

本公开的车辆下部结构能够在抑制车辆的下部的重量的增加的同时降低从悬架构件被传递至前纵梁的振动。

附图说明

图1为从车辆斜下侧观察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辆下部结构的车辆的前部的立体图。

图2为从车辆下侧观察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辆下部结构的车辆的前部的仰视图。

图3为从发动机室侧观察构成悬架构件的一部分的右侧的侧轨的前端部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图4为放大表示对悬架构件的侧轨与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进行连接的支撑件的放大立体图。

图5为沿图4所示的5-5线而剖开的支撑件的剖面的剖视图。

图6为表示改变例所涉及的支撑件被固定在悬架构件的侧轨以及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上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7为从车辆斜下侧观察对比例所涉及的车辆的前部的与图1相对应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5,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各附图中适当标记的箭头标记FR、箭头标记UP、箭头标记OUT分别表示车辆的前方(行进方向)、上方、车宽方向的外侧方向。此外,以下,在简单地表示前后、左右、上下方向而进行说明的情况下,若没有特别地补充说明,则设为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辆左右方向(车宽方向)的左右、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下。

在图1至图3中,图示了应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下部结构的车身的前部10。另外,图1至图3所示的车身的前部10的状态为,安装翼子板或保险杠罩等之前的状态。如图1所示,车身的前部10具备:左右一对前纵梁12,其以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而配置,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保险杠加强件14,其被安装在左右一对前纵梁12的前端部处。此外,车身的前部10还具备作为热交换器支承部件的散热器支承部件16,所述散热器支承部件16配置在保险杠加强件14的后方侧并对散热器等热交换器等进行支承。而且,车身的前部10还具备用于安装悬架臂和转向齿轮箱等的悬架构件18。此外,车身的前部10还具备作为对散热器支承部件16与悬架构件18进行连接的连结部的左右一对支撑件20。

配置在车宽方向一侧(右侧)的前纵梁12与配置在车宽方向另一侧(左侧)的前纵梁12以在车宽方向上对称的方式被形成。上述左右一对前纵梁12在车辆主视观察时形成为截面呈矩形形状。此外,作为一个示例,前纵梁12通过使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并沿着前后方向而延伸的内面板、与相对于内板而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并沿着前后方向而延伸的外面板相接合,从而被形成。在以上所说明的前纵梁12上,经由动力装置固定件而固定有动力装置。此外,在右侧的前纵梁12以及左侧的前纵梁12上分别固定有用于固定整套避震的上端部的悬挂塔架22(参照图2)。

保险杠加强件14在车辆侧面观察时被形成为截面呈大致矩形形状,该保险杠加强件14在保险杠罩内以车宽方向作为长度方向而延伸。此外,保险杠加强件14经由碰撞吸能盒而被安装在前纵梁12的前端部处。由此,右侧的前纵梁12的前端部与左侧的前纵梁12的前端部经由保险杠加强件14等而在车宽方向上被连接在一起。

散热器支承部件16在车辆主视观察时形成为大致矩形框状,该散热器支承部件16具备作为热交换器支承部件侧部的左右一对散热器支承部件侧部24,该左右一对散热器支承部件侧部24以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而配置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此外,散热器支承部件16还具备:作为热交换器支承部件上部的散热器支承部件上部26,其在车宽方向上对左右一对散热器支承部件侧部24的上端部进行连接(参照图3);作为热交换器支承部件下部的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28,其在车宽方向上对左右一对散热器支承部件侧部24的下端部进行连接。左右一对散热器支承部件侧部24被配置在左右一对前纵梁12的车宽方向内侧处,该左右一对散热器支承部件侧部24分别被固定在左右一对前纵梁12的前端部上。此外,如图3所示,散热器支承部件上部26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经由螺栓以及螺母等而被固定在左右一对散热器支承部件侧部24的上端部上。而且,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28通过使沿着车宽方向而延伸的下部面板30(参照图2)、与相对于下部面板30而配置于上方侧且沿着车宽方向而延伸的上部面板32相接合从而被形成。此外,在构成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28的一部分的上部面板32中的右侧的散热器支承部件侧部24侧的部位以及左侧的散热器支承部件侧部24侧的部位上,分别形成有作为热交换器卡止部的散热器卡止孔34。并且,通过使设置于散热器上的卡止部与散热器卡止孔34卡止,从而使散热器的下端部被支承在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28上。另外,在散热器上且在卡止部与散热器卡止孔34之间插入安装有使用橡胶等粘弹性材料而形成的衬套。

如图1所示,悬架构件18被配置在前纵梁12的下侧并被支承在该前纵梁12上,如图2所示,该悬架构件18在车辆仰视观察时形成为大致H形形状。详细而言,悬架构件18具备:左右一对侧轨36,其以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后侧横梁38,其在车宽方向上对左右一对侧轨36的车辆后方侧的部位进行连接。右侧的侧轨36与左侧的侧轨36以在车宽方向上对称的方式而形成。这些侧轨36具备:后侧延伸部36A,其通过后侧横梁38而在车宽方向上连接;前侧延伸部36B,其相对于后侧延伸部36A而配置在前方侧,并且以在上下方向上与右侧的前纵梁12或左侧的前纵梁12重叠的方式而配置;中间延伸部36C,其对后侧延伸部36A与前侧延伸部36B进行连接。此外,悬架构件18的后方侧的部位、即侧轨36的后侧延伸部36A经由螺栓等而被固定在前纵梁12的后方侧的部位上。而且,悬架构件18的前端部、即侧轨36的前侧延伸部36B的前端部经由悬架构件支承部件40而被固定在前纵梁12的前方侧的端部上。

作为一个示例,左右一对支撑件20通过对钢板材料实施冲压加工等而形成。另外,由于右侧的支撑件20与左侧的支撑件20以在车宽方向上对称的方式被形成,因此,以下,对右侧的支撑件20进行说明,而省略对左侧的支撑件20的说明。

如图3所示,右侧的支撑件20对悬架构件18的右侧的侧轨36(前侧延伸部36B)的前端部与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28的右侧的端部进行连接。如图4以及图5所示,右侧的支撑件20具备:矩形板状的一般部42,其以车辆上下方向为厚度方向而延伸并在车辆俯视观察时随着趋向于后方侧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右侧)倾斜;凸缘44,其通过使一般部42中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向下侧弯折而形成。

如图4所示,一般部42的一侧的端部(前端部)被设为,用于固定在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28的右侧的端部上的第一固定部46。如图3所示,在该第一固定部46被配置在散热器卡止孔34的外周边缘部且该散热器卡止孔34的后方侧的状态下,第一固定部46通过点焊而被接合在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28的上方侧的面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固定部46上以在车宽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在两处实施点焊。此外,在第一固定部46被接合在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28的上方侧的面上的状态下,凸缘44的前端部44A与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28抵接。

如图3以及图4所示,一般部42的另一侧的端部(后端部)被设为,用于固定在悬架构件18的侧轨36(前侧延伸部36B)的前端部上的第二固定部48。此外,在第二固定部48上形成有供螺栓插穿的螺栓插穿孔50。并且,在第二固定部48沿着悬架构件18的侧轨36的前端部的下侧的面而配置的状态下,通过使被插穿于螺栓插穿孔50中的螺栓螺纹旋入于被固定在侧轨36的前端部上的焊装螺孔塞中,从而使第二固定部48被固定在侧轨36的前端部上。

此外,在一般部42中的第一固定部46与第二固定部48之间的部位42A上形成有作为脆弱部的两个减重孔52。此外,两个减重孔52以在一般部42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方式而排列。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辆下部结构的车身的前部10中,不具备在车宽方向上对左右一对侧轨36的前端部进行连接的部分的悬架构件18,被支承在前纵梁12上。该悬架构件18的结构中,左右一对侧轨36的前端部易于扭曲或者振动。因此,不易降低从悬架构件18向前纵梁12传递的振动。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悬架构件18的一部分的左右一对侧轨36的前端部、与构成对散热器进行支承的散热器支承部件16的一部分的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28经由左右一对支撑件20而被连接在一起。即,左右一对侧轨36的前端部经由左右一对支撑件20以及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28而在车宽方向上被连接。由此,能够在抑制悬架构件18的重量增加的同时抑制构成悬架构件18的一部分的左右一对侧轨36的前端部的扭曲或振动。其结果为,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抑制车辆的下部的重量增加的同时降低从悬架构件18向前纵梁12传递的振动。

与此相对,如图7所示,在应用了对比例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的车身的前部54中,左右一对侧轨36的前端部经由前侧横梁56而在车宽方向上被进行连接的悬架构件58,被支承在前纵梁12上。在该悬架构件58的结构中,虽然在左右一对侧轨36的前端部处不易产生扭曲或振动,但是,悬架构件58自身的重量会增加。即,在应用了对比例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的车身的前部54中,虽然能够降低从悬架构件58向前纵梁12传递的振动,但是,难以抑制车辆的下部的重量增加。

此外,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一对支撑件20的一般部42中的第一固定部46与第二固定部48之间的部位42A(以下,将该部位称作“支撑件20的中间部”),在车辆俯视观察时随着趋向于后方侧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由此,与支撑件20的中间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结构相比,能够有效地抑制构成悬架构件18的一部分的左右一对侧轨36的前端部以车辆前后方向为轴方向的扭曲。此外,在支撑件20的中间部以如上所述的方式被倾斜的结构中,在朝向车辆后方侧的外力被输入至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28上时,能够在该支撑件20中产生绕支撑件20中的被固定在侧轨36上的部位(第二固定部48)的旋转力。由此,在朝向车辆后方侧的外力被输入至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28上时,能够易于使支撑件20绕第二固定部48倾斜转动(转动)、或者易于使支撑件20的中间部发生弯曲变形。其结果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发生前面碰撞等时,能够使散热器的车辆下侧的部位向车辆后方侧后退。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朝向车辆后方侧的外力被输入至散热器上时,该外力从散热器被传递至被设置在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28上的散热器卡止孔34的外周边缘部。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一对支撑件20的第一固定部46被固定在散热器卡止孔34的圆周边缘部的后方侧处。由此,在上述外力被传递至被设置在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28上的散热器卡止孔34的外周边缘部处时,能够易于使支撑件20绕第二固定部48迅速地倾斜转动(转动)、或者易于使支撑件20的中间部迅速地发生弯曲变形。其结果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发生前面碰撞等时,能够使散热器的车辆下侧的部位向车辆后方侧迅速地后退。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撑件20的一般部42中的、第一固定部46与第二固定部48之间的部位42A上,形成有两个减重孔52。因此,当朝向车辆后方侧的外力被输入至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28上时,支撑件20易于以减重孔52或其外周边缘部为起点而发生变形。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发生前面碰撞等时,能够使散热器的车辆下侧的部位向车辆后方侧迅速地后退。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支撑件20的一般部42中的、第一固定部46与第二固定部48之间的部位42A上形成了两个减重孔52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替代减重孔52,也可以在支撑件20的一般部42中的、第一固定部46与第二固定部48之间的部位42A上形成弯曲部或切口部等脆弱部。此外,还能够设为在支撑件20上不形成脆弱部的结构。而且,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左右一对支撑件20的第一固定部46固定在散热器卡止孔34的外周边缘部处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如此,对于脆弱部的种类或有无或是否将左右一对支撑件20的第一固定部46固定在散热器卡止孔34的外周边缘部处,只要考虑到发生碰撞时的散热器的移动轨迹等而适当地设定即可。

(改变例所涉及的支撑件)

接下来,使用图6而对上述实施方式的改变例所涉及的支撑件60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各部件相对应的部件以及相对应的部分标注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此外,由于右侧的支撑件60与左侧的支撑件60以在车宽方向上对称的方式而形成,因此,以下,对左侧的支撑件60进行说明,而省略右侧的支撑件60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撑件60的第一固定部46被夹持在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28与散热器支承部件侧部24之间的状态下,支撑件60的一部分被固定在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28上。详细而言,散热器支承部件侧部24的下端部被设为朝向车宽方向外侧而被弯折的接合部62,在该接合部62上形成有以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而被配置的两个螺栓插穿孔64。此外,在支撑件60的第一固定部46上形成有单一的螺栓插穿孔61。并且,在支撑件60的第一固定部46被配置在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28与散热器支承部件侧部24的接合部62之间的状态下,在被插穿于在接合部62上所形成的前侧的螺栓插穿孔64中的螺栓将螺纹旋入到与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28接合的焊装螺孔塞中。并且,插穿于在接合部62上所形成的后侧的螺栓插穿孔62以及在支撑件60的第一固定部46上所形成的螺栓插穿孔61上的螺栓将螺纹旋入于与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28相接合的焊装螺孔塞中。由此,支撑件60的第一固定部46被夹持在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28与散热器支承部件侧部24之间,并且,散热器支承部件侧部24的下端部被固定在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28上。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改变例所涉及的支撑件60,能够使用对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28与散热器支承部件侧部24进行接合的部件(螺栓)而将左右一对支撑件60的一部分固定在散热器支承部件下部28上。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除上述以外还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