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69320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车辆后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后柱周围结构的车辆后部结构。该车辆后部结构包括彼此连续的后柱和车顶板,在车辆的侧视图中,车顶板从后柱的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顶端部起向车辆长度方向的前方延伸;后柱在车辆高度方向上从上至下包括彼此连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从车顶板的在车辆长度方向的后端部起越向车辆高度方向的下方延伸越趋向车辆长度方向的前方;并且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的在车辆高度方向的下端部起越向车辆高度方向的下方延伸越趋向车辆长度方向的后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不影响乘客的视野的情况下保证强度且提高外观性的车辆后部结构。
【专利说明】
车辆后部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后柱及其周围结构的车辆后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工业汽车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美观性的要求不断提升。在这样的形式下,技术人员一直致力于对车体结构进行相关改进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要求。
[0003]但是对于例如两厢车等的、包括后柱周围结构的车辆后部结构而言,现有技术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上述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做出了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影响乘客的视野、保证乘客开放感的情况下提高强度和外观性的车辆后部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如下的车辆后部结构,该车辆后部结构包括彼此连续的后柱和车顶板,从车辆的侧视方向看,所述车顶板从所述后柱的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顶端部起向车辆长度方向的前方延伸;所述后柱在车辆高度方向上从上至下包括彼此连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车顶板的在车辆长度方向的后端部起越向车辆高度方向的下方延伸越趋向车辆长度方向的前方;并且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的在车辆高度方向的下端部起越向车辆高度方向的下方延伸越趋向车辆长度方向的后方。
[0007]与单纯地具有直线状延伸结构的后柱相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加后柱的有效延伸尺寸,提高后柱的强度,增强了安全性。该方案能够在提高后柱的强度的情况下通过使后柱的第一部分尽可能地位于车辆长度方向上的后方,在后柱的前侧上方留出足够的空间,例如该空间可用于安装侧部车窗、降低后柱对车内乘客视野的遮挡、增强开放感。使得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如上所述地延伸,还有利于提高后柱的设计性,提高了车辆外观上的美感,从而良好地实现本申请的目的。
[0008]优选地,从车辆的侧视方向看,所述后柱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在车辆长度方向的前方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在车辆高度方向上从上至下包括彼此连续的第三部分上部、第三部分中部和第三部分下部;所述第三部分上部位于所述车顶板的在车辆高度方向的下方且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三部分中部从所述第三部分上部的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下端部起越向车辆高度方向的下方延伸越趋向车辆长度方向的前方;并且所述第三部分下部从所述第三部分中部的在车辆高度方向的下端部起越向车辆高度方向的下方延伸越趋向车辆长度方向的后方。
[0009]如上所述地设置后柱的第三部分与作为后柱主体结构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组合能够实现基本的框架支撑保护的功能,增加了后柱的有效尺寸,有利于提高后柱的整体结构强度。后柱的第三部分可作为安装车窗玻璃的内部框架部分使用,提高了车窗玻璃的安装强度,有利于实现车窗玻璃与后柱的一体化构造,也有助于提高车身的外观性。
[0010]优选地,从车辆的侧视方向看,所述后柱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在车辆长度方向的后方的第四部分;所述第四部分在车辆高度方向上从上至下包括彼此连续的第四部分上部和第四部分下部;所述第四部分上部从所述车顶板的在车辆长度方向的后端部起越向车辆高度方向的下方延伸越趋向车辆长度方向的前方;并且所述第四部分下部从所述第四部分上部的在车辆高度方向的下端部起越向车辆高度方向的下方延伸越趋向车辆长度方向的后方。
[0011]如上所述地设置后柱的第四部分与作为后柱主体结构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结合在一起、优选地还与后柱的第三部分结合在一起,能够共同实现基本的框架支撑保护的功能,增加了后柱的有效尺寸,有利于提高后柱的有效结构强度。另外,第四部分的设置使后柱具有层次感,这进一步提高了外观性。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不影响乘客的视野、保证乘客开放感的情况下提高强度和外观性的车辆后部结构。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车辆后部结构的局部侧视图;
[0014]图2是图1中的区域A的放大图;
[0015]图3a是图1中的车辆后部结构的包括上述区域A的部分的侧视图;以及
[0016]图3b是沿着图3a中的虚拟直线LI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ID柱11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13第三部分14第四部分
[0019]131第三部分上部132第三部分中部133第三部分下部
[0020]141第四部分上部142第四部分下部
[0021]LI虚拟直线2车顶板
[0022]H车辆高度方向
[0023]L车辆长度方向
[0024]W车辆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均是示意性地。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上、下、左、右分别是指从乘用车前部的主视图观察到的上、下、左、右。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前、后指车辆行驶时的前、后。
[0026]在以下基于附图中的实施方式中,用D柱来示例性地表示后柱。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后柱不限于D柱,其还可以是C柱等。
[0027]图1是车辆后部结构的局部侧视图,图2是图1中的区域A的放大图。其中在图1、图2中示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辆后部结构包括D柱1、车顶板2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指车顶板2的在车辆侧视图中从C柱延伸到D柱I的一部分)、后扰流板(在车辆的侧视图中,该后扰流板可以优选地视为车顶板2的一部分)、C柱、侧后车窗玻璃、后车窗等组成部分。以下将对本实施方式中各组成部分进行详细地说明。
[0028]首先将说明D柱I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车辆的侧视图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所述D柱I在车辆高度方向H上从上至下包括彼此连续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第一部分11从车顶板2的在车辆长度方向L的后端部起越向车辆高度方向H的下方延伸越趋向车辆长度方向L的前方;并且第二部分12从第一部分11的在车辆高度方向H的下端部起越向车辆高度方向H的下方延伸越趋向车辆长度方向L的后方。并且车顶板2从所述D柱I的在车辆高度方向H上的顶端部起向车辆长度方向L的前方延伸。
[0029]这样,在车辆的侧视图中,车顶板2与D柱I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优选地构成了Z字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及的“Z字状”并非严格意义上的Z字形状,而是只要满足大致呈现Z字形状即可。
[0030]这样,整体具有Z字状的D柱I增加后柱的有效延伸尺寸,提高D柱I的强度,增强了安全性。该D柱I在提高了车辆后部结构的整体强度以保护乘员的同时不会影响坐在车辆后座的乘员的侧方视野,保证了乘客的开放感并且外形美观。
[0031]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车辆的侧视图中,D柱I还包括位于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的在车辆长度方向L的前方的第三部分13;第三部分13在车辆高度方向H上从上至下包括彼此连续的第三部分上部131、第三部分中部132和第三部分下部133,第三部分上部131位于车顶板2的在车辆高度方向H的下方且沿车辆长度方向L延伸;第三部分中部132从第三部分上部131的在车辆高度方向H上的下端部起越向车辆高度方向H的下方延伸越趋向车辆长度方向L的前方;并且第三部分下部133从第三部分中部132的在车辆高度方向H的下端部起越向车辆高度方向H的下方延伸越趋向车辆长度方向L的后方。
[0032]如上所述地设置D柱I的第三部分13与作为D柱主体结构的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的组合能够实现基本的框架支撑保护的功能,增加了 D柱I的有效尺寸,有利于提高D柱I的整体结构强度。
[0033]如图3a所示,第三部分中部132与第一部分11在车辆的长度方向L上连续,第一部分11比第三部分中部132向车辆宽度方向W的外侧凸出(图3b包括车辆后部结构的沿着虚拟直线LI的在车辆宽度方向W上截取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如图3b所示,第一部分11的在车辆宽度方向W的外表面位于第三部分中部132的在车辆宽度方向W的外表面的车辆宽度方向W的外侧)。另外,第三部分下部133与第二部分12在车辆的长度方向L上连续,并且第二部分12比第三部分下部133向车辆宽度方向W的外侧凸出。
[0034]这样,实现了D柱I在车辆长度方向L上具有层次感。而更优选地,第三部分中部132与第一部分11在车辆的长度方向L上平滑过渡并且第三部分下部133与第二部分12在车辆的长度方向L上平滑过渡。
[0035]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车辆的侧视图中,D柱I还包括位于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的在车辆长度方向L的后方的第四部分14;第四部分14在车辆高度方向H上从上至下包括彼此连续的第四部分上部141和第四部分下部142;第四部分上部141从车顶板2的在车辆长度方向L的后端部起越向车辆高度方向H的下方延伸越趋向车辆长度方向L的前方;并且第四部分下部142从第四部分上部131的在车辆高度方向H的下端部起越向车辆高度方向H的下方延伸越趋向车辆长度方向L的后方。
[0036]如上所述地设置D柱I的第四部分14与作为D柱主体结构的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结合在一起、优选地还与D柱I的第三部分13结合在一起,能够共同实现基本的框架支撑保护的功能,增加了 D柱I的有效尺寸,有利于提高D柱I的有效结构强度。
[0037]如图3a所示,第四部分上部141与第一部分11在车辆的长度方向L上连续,第一部分11比第四部分上部141向车辆宽度方向W的外侧凸出(如图3b所示,第一部分11的在车辆宽度方向W的外表面位于第四部分上部141的在车辆宽度方向W的外表面的车辆宽度方向W的外侧)。另外,第四部分下部142与第二部分12在车辆的长度方向L上连续,并且第二部分12比第四部分下部142向车辆宽度方向W的外侧凸出。
[0038]同样地,这样的设置进一步实现了D柱I在车辆长度方向L上具有层次感。而更优选地,第四部分上部141与第一部分11在车辆的长度方向L上平滑过渡并且第四部分下部142与第二部分12在车辆的长度方向L上平滑过渡。
[0039]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第三部分13和第四部分14被制造成一体,各部分之间以及各部分的组成部分之间都是彼此连续的。而图中的各部分之间的分界线是由于各部分在车辆宽度方向W上的尺寸、位置不同而在车辆侧视图中产生的视觉上的分界线。当然,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实际存在的分界线,例如分别制造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第三部分13和第四部分14然后将各部分组装在一起之后而具有的分界线。
[00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不影响乘客、保证乘客开放感的视野的情况下提高强度和外观性的车辆后部结构。
[0041]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合理的变型和特征的组合。
【主权项】
1.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后部结构包括彼此连续的后柱(I)和车顶板⑵, 从车辆的侧视方向看, 所述车顶板(2)从所述后柱(I)的在车辆高度方向(H)上的顶端部起向车辆长度方向(U的前方延伸; 所述后柱(I)在车辆高度方向(H)上从上至下包括彼此连续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 所述第一部分(11)从所述车顶板(2)的在车辆长度方向(L)的后端部起越向车辆高度方向(H)的下方延伸越趋向车辆长度方向(L)的前方;并且 所述第二部分(12)从所述第一部分(11)的在车辆高度方向(H)的下端部起越向车辆高度方向(H)的下方延伸越趋向车辆长度方向(L)的后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从车辆的侧视方向看, 所述后柱(I)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1)和所述第二部分(12)的在车辆长度方向(L)的前方的第三部分(13); 所述第三部分(13)在车辆高度方向(H)上从上至下包括彼此连续的第三部分上部(131)、第三部分中部(132)和第三部分下部(133); 所述第三部分上部(131)位于所述车顶板(2)的在车辆高度方向(H)的下方且沿车辆长度方向(L)延伸; 所述第三部分中部(132)从所述第三部分上部(131)的在车辆高度方向(H)上的下端部起越向车辆高度方向(H)的下方延伸越趋向车辆长度方向(L)的前方;并且 所述第三部分下部(133)从所述第三部分中部(132)的在车辆高度方向(H)的下端部起越向车辆高度方向(H)的下方延伸越趋向车辆长度方向(L)的后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从车辆的侧视方向看, 所述后柱(I)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1)和所述第二部分(12)的在车辆长度方向(L)的后方的第四部分(14); 所述第四部分(14)在车辆高度方向(H)上从上至下包括彼此连续的第四部分上部(141)和第四部分下部(142); 所述第四部分上部(141)从所述车顶板(2)的在车辆长度方向(L)的后端部起越向车辆高度方向(H)的下方延伸越趋向车辆长度方向(L)的前方;并且 所述第四部分下部(142)从所述第四部分上部(141)的在车辆高度方向(H)的下端部起越向车辆高度方向(H)的下方延伸越趋向车辆长度方向(L)的后方。
【文档编号】B62D25/04GK205554329SQ201521009667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8日
【发明人】宗像健, 宗像健一
【申请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