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9785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支架。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自行车的便利性,目前的自行车大多数都通过手机支架将手机固定在自行车的把手上,方便人们出行时导航、接听电话等。

然而现有的手机支架一般包括用于安装在自行车的把手上的安装端以及用于固定手机的固定端,固定端多为爪状,与手机多点接触从而固定手机,这导致了手机支架体积较大,不利于携带。而部分固定端较为小巧的手机支架,由于手机支架本身不能折叠,也会导致携带的不便。

同时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手机支架使用时需要经常在共享单车上安装和拆卸,现有的手机支架安装端多采用螺丝在自行车的把手上绑紧固定,安装需要较长时间,拆卸也不方便,不利于在共享自行车上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收纳的便携支架。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携支架,包括第一固定夹、第二固定夹和连接杆,第二固定夹与连接杆的一端相连,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夹转动连接,第一固定夹与连接杆的连接处开设有折叠槽。

第二固定夹和连接杆可顺着折叠槽折叠靠近第一固定夹,直到第二固定夹与第一固定夹位于同一平面。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连接设有万向球,第一固定夹上设有用于容纳万向球的空腔,折叠槽开设于空腔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夹转动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设有转轴,转轴与折叠槽的两侧壁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折叠槽的边缘凸设有阻止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均为具有开口的环状结构,第二固定夹的尺寸小于第一固定夹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夹的开口两侧均设有卡槽。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夹与连接杆的连接处凸设有阻尼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均由弹性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便携支架,第二固定夹和连接杆可顺着折叠槽折叠收纳到第一固定夹内,折叠后大小仅为第一固定夹的大小,有效的利用了第一固定夹内部的空间,相较于现有的手机支架,该便携支架便于收纳,收纳后体积小巧,便于携带。

2、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便携支架,可以迅速安装和拆卸;安装时利用弹性材料的弹性将第二固定夹在自行车的把手上扣好固定,安装时间短,操作方便;拆卸时只需用力将第二固定夹直接从把手上拔下。相较于现有的手机支架,完全不需要使用螺丝,极大的节约了时间,方便在共享自行车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便携支架安装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便携支架中间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便携支架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二中便携支架安装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二中便携支架中间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二中便携支架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d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第一固定夹;2-第二固定夹;3-连接杆;4-折叠槽;5-阻止结构;6-阻尼层;7-第一凸条;8-第二凸条;9-万向球;10-空腔;11-转轴;1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本申请中所说的安装状态、中间状态和折叠状态的具体解释如下:

安装状态,该状态为便携支架安装在自行车的把手上可以直接安装手机使用所处的状态,如图1或图6所示。

折叠状态,该状态为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折叠收纳到位后,便携支架的体积最小时的状态,如图4或图9所示。

中间状态,由安装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或者由折叠状态向安装状态转换时,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位于同一水平面时的中间停留状态,如图3或图8所示。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便携支架,包括第一固定夹1、第二固定夹2和连接杆3,第二固定夹2与连接杆3的一端固定相连,连接杆3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夹1转动连接,具体的,连接杆3连接设有万向球9,第一固定夹1上设有用于容纳万向球9的空腔10,从而第二固定夹2和连接杆3可相对于第一固定夹1做圆周转动。

空腔10的内壁与万向球9接触且可相对滑动,或者空腔10的内壁与万向球9具有较小的间隙。

第二固定夹2的尺寸小于第一固定夹1的尺寸。第一固定夹1与连接杆3的连接处开设有折叠槽4,具体的,折叠槽4的下段贯穿空腔10的侧壁,折叠槽4的下段向上延伸贯穿第一固定夹1的侧壁,如图1和图2所示。

当便携支架处于如图1所示的安装状态时,第二固定夹2安装在自行车的把手12上,第一固定夹1可用于安装手机,此时第二固定夹2和第一固定夹1所处的平面具有一定角度。并且使用者可以转动第一固定夹1调整位置,使手机屏幕可以正对使用者。

使用结束后需要收纳便携支架时,将第一固定夹1从自行车的把手12上取下,相对转动第二固定夹2,此时万向球9在空腔10内转动,使得第二固定夹2和第一固定夹1处于同一平面,此时便携支架为如图3所示的中间状态。

然后相对转动第二固定夹2,使得连接杆3顺着折叠槽4移动,使第二固定夹2向第一固定夹1折叠,直到连接杆3完全位于折叠槽4内,第二固定夹2和第一固定夹1处于同一平面,且第二固定夹2位于第一固定夹1内,此时便携支架为如图4所示的折叠状态。

同理可推知便携支架从折叠状态向安装状态转换时的过程。

本实施例的便携支架折叠后大小仅为第一固定夹1的大小,第二固定夹2折叠在第一固定夹1内,有效的利用了第一固定夹1内部的空间,相较于现有的手机支架,该便携支架便于收纳,收纳后体积小巧,便于携带。

当便携支架处于安装状态或者折叠状态时,为了防止连接杆3随意进入或者脱离折叠槽4,保证便携支架使用的稳定性。一是可以使万向球9和空腔10的转动具有一定的阻力,具体的可以使万向球9与空腔10压力接触,二是可以在折叠槽4的边缘凸设阻止结构5,阻止结构5可以为折叠槽4两侧相对设置的塑料制成的限位齿,限位齿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接杆3的大小,因此只有通过外力才能使得连接杆3挤压限位齿从而进入或者脱离折叠槽4。

第一固定夹1和第二固定夹2均由弹性材料例如弹性塑料制成。第一固定夹1和第二固定夹2均为具有开口的环状结构,开口的大小所对应的角度保证第一固定夹1张开时可以卡入手机,第二固定夹2张开时可以卡入自行车的把手即可。

第一固定夹1的开口两侧均设有卡槽。卡槽可为开设在第一固定夹1内壁上的卡槽,也可以为由第一凸条7和第二凸条8围成的卡槽。安装状态时,可以掰开第一固定夹1,将手机的两侧分别卡入卡槽从而将手机固定住。

第二固定夹2与连接杆3的连接处凸设有阻尼层6,具体的,阻尼层6贴在第二固定夹2上,环绕于连接杆3。折叠状态时,阻尼层6与第一固定夹1的内壁以一定摩擦力接触,第二固定夹2不易摆动。

阻尼层6可以为磨砂层,或者具有一定伸缩性能的泡沫层。

实施例二

如图6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便携支架,包括第一固定夹1、第二固定夹2和连接杆3,第二固定夹2与连接杆3的一端相连,连接杆3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夹1转动连接,第一固定夹1与连接杆3的连接处开设有折叠槽4,折叠槽4贯穿第一固定夹1的侧壁。

具体的,连接杆3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夹2转动连接,连接杆3的另一端连接设有转轴11,转轴11与折叠槽4的两侧壁转动连接,第二固定夹2和连接杆3可相对于第一固定夹1折叠,连接杆3可相对于第二固定夹2转动。

第二固定夹2的尺寸小于第一固定夹1的尺寸。

当便携支架处于如图6所示的安装状态时,第二固定夹2安装在自行车的把手12上,第一固定夹1可用于安装手机,此时第二固定夹2和第一固定夹1所处的平面具有一定角度。为了防止使用过程中第一固定夹1相对于第二固定夹2随意转动,使手机屏幕偏离使用者视线,第二固定夹2与连接杆3的连接处凸设有阻尼层6。

具体的,阻尼层6贴在第二固定夹2上,环绕于连接杆3。安装状态时,阻尼层6与第一固定夹1的外壁以一定摩擦力接触,第二固定夹2不易摆动。阻尼层6可以为磨砂层,或者具有一定伸缩性能的泡沫层。

使用结束后需要收纳便携支架时,将第一固定夹1从自行车的把手12上取下,转动第二固定夹2,此时第二固定夹2相对连接杆3转动,使得第二固定夹2和第一固定夹1处于同一平面,此时便携支架为如图8所示的中间状态。

然后转动第二固定夹2,使得连接杆3顺着折叠槽4移动,使第二固定夹2向第一固定夹1折叠,直到连接杆3完全位于折叠槽4内,第二固定夹2和第一固定夹1处于同一平面,且第二固定夹2位于第一固定夹1内,此时便携支架为如图9所示的折叠状态。

折叠状态时,阻尼层6与第一固定夹1的内壁也以一定摩擦力接触,第二固定夹2不易摆动。

同理可推知便携支架从折叠状态向安装状态转换时的过程。

第一固定夹1和第二固定夹2均由弹性材料例如金属材料制成的弹簧片制成,且弹簧片表面包裹有阻尼橡胶。第一固定夹1和第二固定夹2均为具有开口的环状结构,开口的大小所对应的角度保证第一固定夹1张开时可以卡入手机,第二固定夹2张开时可以卡入自行车的把手即可。

第一固定夹1的开口两侧均设有卡槽。卡槽可为开设在第一固定夹1内壁上的卡槽,也可以为由第一凸条7和第二凸条8围成的卡槽。安装状态时,可以掰开第一固定夹1,将手机的两侧分别卡入卡槽从而将手机固定住。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