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6100发布日期:2019-02-26 19:0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是2017年8月3日提交的第15/667,914号美国专利申请的部分继续申请。第15/667,914号的美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引用结合到本文中。

本发明总地涉及一种用于由车把操纵的车辆的操作装置,由车把操纵的车辆包括自行车。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被支撑在由车把操纵的车辆的车把上的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具有操纵车把的小型车辆,特别是自行车,已经提供有用于操作小型车辆的各种部件的操作装置。在某些情况下,小型车辆提供有液压操作系统,诸如液压制动系统。自行车和其他由车把操纵的车辆的液压操作系统通常具有通过液压软管流体地连接到由液压操作的装置的液压操作(致动)装置。响应于液压操作装置的操作,由液压操作的装置通过流经液压软管的液压流体液压地控制。例如,在液压制动系统的情况下,响应于液压操作装置的制动杆的操作,制动钳(即,由液压操作的装置)通过流经液压软管的液压流体液压地控制。特别地,制动杆的操作迫使液压流体通过液压软管到达制动钳。然后液压流体使一个或多个活塞移动以使制动片挤压附接到自行车车轮的花鼓的制动转子。



技术实现要素:

总地,本公开涉及用于包括自行车的小型车辆的操作装置的各种特征。本文使用的自行车是指仅由人力驱动的传统自行车,以及根据需要由人力和辅助电力两者驱动的助力自行车。最近,这种助力自行车被称为电动自行车(e-bike)。本文使用的小型车辆是指电动车辆和非电动车辆,而不管其车轮的数量如何,但不包括具有内燃机作为用于驱动车轮的动力源的四轮车辆,以及需要许可证而在公路上操作的四轮电动车辆。本文使用的由车把操纵的车辆是指通过车把而非方向盘来操纵车辆的电动车辆和非电动车辆。本文使用的跨坐式车辆是指具有车座或鞍座的电动车辆和非电动车辆,其中骑车者一条腿在车辆的一侧并且另一条腿在车辆的另一侧而跨坐在车座或鞍座上。

在一个特征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小型车辆(例如,自行车)的操作装置,其中,可以容易地使操作装置相对于车把稳定。

鉴于已知技术的情况并且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由车把操纵的车辆的操作装置。该操作装置基本上包括基座构件、操作构件和车把固定结构。基座构件包括支撑邻接部,该支撑邻接部布置成当操作装置处于安装状态时接触车把的外表面。操作构件绕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到基座构件。车把固定结构联接到基座构件。车把固定结构限定沿车把轴线延伸的车把布置区域。车把布置区域包括车把接收区域,支撑邻接部与车把固定结构的车把接收区域沿平行于车把轴线的车把轴线方向间隔开一轴向宽度,轴向宽度的范围为10毫米至30毫米。

对于根据第一方面的操作装置,通过设置与车把稳定地接触的支撑邻接部,可以容易地使基座构件相对于车把稳定。因此,可以减小由于被朝向车把引导的操作构件的操作力而在车把固定结构上产生的弯曲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车把固定结构的车把接收区域具有轴向宽度,当沿车把轴线方向测量时,所述轴向宽度的范围为10毫米至25毫米。

对于根据第二方面的操作装置,基座构件可以被牢固地支撑在车把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支撑邻接部具有轴向宽度,当沿车把轴线方向测量时,所述轴向宽度的范围为3毫米至8毫米间。

对于根据第三方面的操作装置,支撑邻接部可以与车把稳定地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由车把操纵的车辆的操作装置。操作装置基本上包括基座构件、操作构件和车把固定结构。操作构件绕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到基座构件。车把固定结构联接到基座构件。车把固定结构限定沿车把轴线延伸的车把布置区域。车把布置区域包括车把接收区域。枢转轴线相对于车把固定结构布置以限定一角度,当沿平行于枢转轴线的枢转轴线方向观察,并且在车把轴线与连接枢转轴线和车把接收区域的中心点的线之间测量时,所述角度的范围为40度至65度。

对于根据第四方面的操作装置,可以保持相对紧凑的轮廓。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根据第四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角度的范围是53度至58度。

对于根据第五方面的操作装置,可以保持相对紧凑的轮廓。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由车把操纵的车辆的操作装置。操作装置基本上包括基座构件、操作构件和车把固定结构。操作构件绕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到基座构件。车把固定结构联接到基座构件。车把固定结构限定沿车把轴线延伸的车把布置区域。枢转轴线与车把轴线间隔开一距离,当沿平行于枢转轴线的枢转轴线方向观察,并且沿垂直于车把轴线的方向测量时,所述距离的范围为25毫米至40毫米。

对于根据第六方面的操作装置,可以紧凑地布置基座构件和操作构件,使得用户可以容易地操作操作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根据第六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该距离的范围是30毫米至38毫米。

对于根据第七方面的操作装置,用户可以容易地操作操作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根据第四方面至第七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基座构件还包括支撑邻接部,支撑邻接部布置成当所述操作装置处于安装状态时接触车把的外表面。

对于根据第八方面的操作装置,支撑邻接部可以与车把稳定地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基座构件包括缸,缸具有缸膛和可移动地设置在缸膛中的活塞。操作构件可操作地联接到活塞以使活塞在缸膛中移动。

对于根据第九方面的操作装置,可以在操作诸如盘式制动钳的由液压致动的装置的同时保持操作装置相对于车把的相对紧凑的轮廓。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根据第九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缸膛具有缸轴线,当沿平行于枢转轴线的枢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缸轴线不垂直于车把布置区域的车把轴线。

对于根据第十方面的操作装置,可以保持相对紧凑的轮廓。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根据第九方面或第十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缸膛具有缸轴线,当沿平行于枢转轴线的枢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缸轴线不平行于车把布置区域的车把轴线。

对于根据第十一方面的操作装置,可以在车把和液压储存罐之间提供空间,使得附加部件可以安装在车把的抓握部分附近。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根据第九方面至第十一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缸膛具有缸轴线,当沿平行于枢转轴线的枢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缸轴线与车把轴线偏离,以与车把布置区域的车把轴线形成锐角,锐角的范围为5度至25度。

对于根据第十二方面的操作装置,可以使用操作构件容易地致动活塞。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根据第九方面至第十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缸限定在活塞与缸的流体出口之间具有空间的液压腔室。并且,液压腔室整体地布置成相对于车把固定结构与枢转轴线相对。

对于根据第十三方面的操作装置,可以使缸相对于车把固定结构紧凑地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根据第九方面至第十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基座构件包括与缸流体连通的液压储存罐。

对于根据第十四方面的操作装置,可以容易地向缸提供液压流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根据第十四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液压储存罐沿纵向轴线延伸,当沿平行于枢转轴线的枢转轴线方向观察时,纵向轴线不垂直于车把布置区域的车把轴线。

对于根据第十五方面的操作装置,可以紧凑地布置液压储存罐。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根据第十四方面或第十五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当沿枢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液压储存罐的纵向轴线不平行于车把布置区域的车把轴线。

对于根据第十六方面的操作装置,可以在车把和液压储存罐之间提供空间,使得附加部件可以安装在车把的抓握部分附近。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根据第十四方面至第十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当沿车把轴线方向观察时,液压储存罐相对于车把布置区域偏离。

对于根据第十七方面的操作装置,可以在车把和液压储存罐之间提供空间,使得附加部件可以安装在车把的抓握部分附近。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根据第十四方面至第十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当沿平行于枢转轴线的枢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液压储存罐与缸膛至少部分地重叠。

对于根据第十八方面的操作装置,可以在设置液压储存罐的同时保持操作装置相对于车把的相对紧凑的轮廓。因此,可以将枢转轴线布置成更靠近车把以便于操作构件的简单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九方面,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以及第八方面至第十八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当操作装置处于安装状态,并沿平行于枢转轴线的枢转轴线方向观察时,车把固定结构、基座构件和支撑邻接部在基座构件和车把之间限定一间隙。

对于根据第十九方面的操作装置,可以在容易地使操作装置相对于车把稳定的同时避免增加操作装置的总重量。进一步地,可以在车把和基座构件之间提供空间,使得具有用于车把的夹持结构的附加部件可以安装在车把固定结构和支撑邻接部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方面,根据第十九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随着间隙从车把固定结构朝向支撑邻接部延伸,间隙沿车把轴线方向变窄。

对于根据第二十方面的操作装置,可以保持相对紧凑的轮廓。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一方面,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二十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操作装置构造成使得车把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铰接地连接到第二夹持部。

对于根据第二十一方面的操作装置,可以容易地将操作装置附接到车把。

并且,根据下述的细节性描述,所公开的液压操作装置的其他目的、特征、方面以及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下述的细节性描述同附图一起公开了操作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现在参考形成本原始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

图1是装备有根据一个所示实施方式的液压操作装置的车把的一部分的顶部平面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车把和操作装置的一部分的底部平面图;

图3是图1和图2中所示的操作装置的放大的外端立面图,其中车把以截面示出;

图4是图1至图3中所示的操作装置的沿垂直于制动操作(杆)构件的枢转轴线并穿过设置在基座构件中的缸膛的缸轴线的截面截取的截面图;

图5是图1至图4中所示的操作装置的类似于图4的截面图,但是其中制动操作(杆)构件已移动到致动位置;

图6是图1至5中所示的操作装置的后侧立面图;以及

图7是图1至图6中所示的操作装置的沿平行于制动操作(杆)构件的枢转轴线并穿过设置在基座构件中的缸膛的缸轴线的截面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解释选定实施方式。对于小型车辆领域,特别是自行车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此公开将显而易见的是,提供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仅仅用于例示,无意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式限定。

首先参照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10。这里,操作装置10是自行车液压操作装置。更详细地,操作装置10是用于操作由液压操作的装置的自行车液压制动操作装置。在下文中,操作装置10将被称为液压操作装置10,因为图示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10用于操作由液压操作的装置。液压操作装置10被安装在自行车上,其中仅示出了该自行车的车把h的一部分。具有这种车把的自行车被认为是由车把操纵的车辆。液压操作装置10通过液压软管14流体地连接到由液压操作的装置(未示出)。如图1和图2所示,液压操作装置10是右手侧液压制动致动装置,其由骑车者的右手操作以致动诸如盘式制动钳的由液压操作的装置。对于自行车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液压操作装置10的构造可以适用于由骑车者的左手操作的左手侧液压制动致动装置。并且,液压操作装置10可以与除了盘式制动钳的其他自行车部件一起使用。

液压操作装置10包括基座构件20、车把固定结构22和操作构件24。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液压操作装置10通过车把固定结构22安装到车把(自行车车把)h。车把固定结构22联接到基座构件20。车把固定结构22限定包括车把接收区域b的车把布置区域a(图1和图2)。基座构件20包括支撑邻接部26,支撑邻接部26布置成当液压操作装置10处于安装状态时接触车把h的外表面os。特别地,支撑邻接部26具有弯曲的接触表面26a(图3),该接触表面26a布置成当操作装置10处于安装状态时接触车把h的外表面os。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操作构件24绕枢转轴线p枢转地联接到基座构件20。如图2所示,枢转轴线p相对于车把固定结构22布置以限定角度α1,当沿平行于枢转轴线p的枢转轴线方向d1观察,并且在车把轴线x1与连接枢转轴线p和车把接收区域b的中心点c的线之间测量时,角度α1的范围在40度至65度之间。枢转轴线方向d1在图1、图4和图5中由符号表示,且在图2中由符号“⊙”表示。更优选地,角度α1的范围是53度至58度。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角度α1大约为55度。并且,枢转轴线p与车把轴线x1间隔开距离l1,当沿平行于枢转轴线p的枢转轴线方向d1观察,并且沿垂直于车把轴线x1的方向d2测量时,该距离l1的范围为25毫米至40毫米。方向d2在图6和图7中用符号表示。并且,方向d2构成第一垂直方向d2,因为方向d2垂直于操作构件24的枢转轴线p。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一垂直方向d2垂直于枢转轴线p和车把轴线x1两者。更优选地,距离l1的范围是30毫米至38毫米。在图示实施方式中,距离l1大约为34毫米或35毫米。

如图2所示,支撑邻接部26与车把固定结构22的车把接收区域b沿平行于车把轴线x1的车把轴线方向d3间隔开轴向宽度w1,该轴向宽度w1的范围为10毫米至30毫米。在图示实施方式中,车把轴线方向d3构成第二垂直方向d3,因为车把轴线方向d3垂直于枢转轴线p。车把固定结构22的车把接收区域b具有轴向宽度w2,该轴向宽度w2当沿车把轴线方向d3测量时范围为10毫米至25毫米。另一方面,支撑邻接部26具有轴向宽度w3,该轴向宽度w3当沿车把轴线方向d3测量时范围为3毫米至8毫米。因此,支撑邻接部26的轴向宽度w3小于车把固定结构22的车把接收区域b的轴向宽度w2。在图示实施方式中,轴向宽度w2大约为16毫米。在图示实施方式中,轴向宽度w3大约为5毫米。

车把固定结构22的车把布置区域a具有与车把h沿轴向方向的长度尺寸相对应的长度尺寸和与车把h的直径相对应的宽度尺寸。车把布置区域a沿车把轴线x1延伸。车把轴线x1沿车把h在车把h的相反端部之间纵向延伸。因此,在固定状态下,车把布置区域a与车把h重合。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车把固定结构22包括第一夹持部30和第二夹持部32。更详细地,车把固定结构22包括具有第一夹持部30与第二夹持部32的车把夹持部分。第一夹持部30铰接地连接到第二夹持部32。具体地,第一夹持部30具有固定到基座构件20的第一端和通过枢轴销34铰接地连接到第二夹持部32的第二端。第二夹持部32具有通过固定螺栓36可拆卸地附接到第一夹持部30的第一端和通过枢轴销34铰接地连接到第一夹持部30的第二端。通过拧紧固定螺栓36,第一夹持部30的第一端和第二夹持部32的第一端移动到一起以使第一夹持部30和第二夹持部32绕车把h收紧。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操作构件24包括杆38。这里,杆38通过枢轴销40从静止(非操作)位置(图1、图2和图4)到操作位置(图5)相对于基座构件20枢转地安装。枢轴销40限定枢转轴线p。这里,操作构件24还包括致动部42和间距调节部(reachadjustmentpart)44。致动部42通过枢轴销40相对于基座构件20枢转地安装。致动部42通过间距调节部44可调节地联接到杆38,使得杆38相对于致动部42旋转。间距调节部44是可调节的以改变杆38相对于致动部42的相对位置。换句话说,间距调节部44是可调节的,以改变杆38相对于基座构件20的静止位置或非操作位置。因为间距调节机构是已知的且可选的,所以本文将不会详细讨论间距调节部44。

液压操作装置10还包括缸膛46和活塞48。缸膛46设置在基座构件20上。具体地,基座构件20包括具有缸膛46的缸50。换句话说,缸50限定缸膛46。如图4和图5所示,当操作装置10处于安装状态,并沿枢转轴线方向d1观察时,车把固定结构22、基座构件20(缸50)和支撑邻接部26在基座构件20(缸50)和车把h之间限定间隙g。随着间隙g从车把固定结构22朝向支撑邻接部26延伸,间隙g沿车把轴线方向d3变窄。

缸50限定液压腔室50a,液压腔室50a在活塞48与缸50的流体出口52之间具有空间。如图4所示,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液压腔室50a整体地布置成相对于车把固定结构22与枢转轴线p相反。操作构件24的枢转轴线p布置成使得当绕枢转轴线p致动操作构件24时,操作构件24将活塞48在缸膛46中从非致动位置(图4)推动到致动位置(图5)。

活塞48可移动地设置在缸膛46中。操作构件24可操作地联接到活塞48以使活塞48在缸膛46中移动。缸膛46限定缸轴线x2。因此,活塞48沿缸轴线x2线性地移动。换句话说,这里,缸轴线x2是沿活塞48在缸膛46中的移动方向延伸的中心缸轴线。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当沿平行于操作构件24的枢转轴线p的枢转轴线方向d1观察时,缸轴线x2不垂直于车把布置区域a的车把轴线x1。并且,如图1至图4所示,当沿枢转轴线方向d1观察时,缸轴线x2不平行于车把布置区域a的车把轴线x1。缸轴线x2沿活塞48的致动方向(即,图示实施方式中的左侧方向)偏离车把布置区域a的车把轴线x1。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当沿枢转轴线方向d1观察时,缸轴线x2与车把轴线x1偏离,以与车把布置区域a的车把轴线x1形成锐角α2。优选地,锐角α2的范围为5度至25度。在图示实施方式中,角度α2大约为15度。进一步地,当沿方向d2观察时,缸轴线x2平行于车把轴线x1。更进一步地,缸轴线x2沿车把轴线方向d3与车把轴线x1偏离。

操作构件24还包括将杆38和致动部42可操作地连接到活塞48的推杆或连杆54。以此方式,例如,操作构件24联接到活塞48以使活塞48在缸膛46中移动。活塞48优选地包括第一密封环56a和第二密封环56b。第一密封环56a和第二密封环56b与缸膛46滑动地接触。第一密封环56a沿缸膛46的缸轴线x2与第二密封环56b间隔开。第一密封环56a和第二密封环56b优选为均具有均匀截面轮廓的弹性(例如,橡胶)o形环。如图6所示,当沿垂直于操作构件24的枢转轴线p的第一垂直方向d2观察时,活塞48与车把固定结构22至少部分地重叠。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一垂直方向d2垂直于枢转轴线p和车把轴线x1两者。

如图4和图7所示,液压操作装置10还包括偏置元件58,偏置元件58设置在缸膛46中,并且将活塞48偏置到非致动位置。这里,偏置元件58是将活塞48偏置到非致动(静止或非操作)位置的螺旋压缩弹簧。如图4和图7所示,偏置元件58还将操作构件24偏置到其静止位置(即,没有外力施加到杆38)。因此,当活塞48响应于操作构件24的杆38的操作在缸膛46中移动时,活塞48压缩偏置元件58。

并且,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液压操作装置10还包括液压储存罐60。具体地,基座构件20包括与缸50流体连通的液压储存罐60。液压储存罐60沿缸膛46延伸。如图3所示,当沿车把轴线方向d3观察时,液压储存罐60沿垂直于操作构件24的枢转轴线p的车把轴线x1相对于车把布置区域a偏离。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二垂直方向(车把轴线方向)d3垂直于枢转轴线p且平行于车把轴线x1。如图4和图5所示,当沿平行于操作构件24的枢转轴线p的枢转轴线方向d1观察时,液压储存罐60与车把布置区域a至少部分地重叠。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液压储存罐60沿纵向轴线x3延伸。当沿平行于操作构件24的枢转轴线p的枢转轴线方向d1观察时,液压储存罐60与缸膛46至少部分地重叠。如图1所示,当沿枢转轴线方向d1观察时,纵向轴线x3相对于缸轴线x2成角度,该角度的范围为3度至25度。换句话说,当沿枢转轴线方向d1观察时,缸轴线x2与纵向轴线x3之间的角度α3设定为范围为3度至25度。在图示实施方式中,角度α3大约为5度。此外,如图1所示,当沿枢转轴线方向d1观察时,纵向轴线x3不垂直于车把布置区域a的车把轴线x1。并且,当沿枢转轴线方向d1观察时,纵向轴线x3不平行于车把布置区域a的车把轴线x1。如图6所示,当沿方向d2观察时,纵向轴线x3相对于缸轴线x2成角度,该角度的范围为5度至25度。换句话说,当沿方向d2观察时,缸轴线x2和纵向轴线x3之间的角度α4设定为范围为5度至25度。在图示实施方式中,角度α4大约为10度。

如图7所示,液压储存罐60具有流体地连接到缸膛46的液压流体腔室62。这里,液压流体腔室62中的液压流体经由第一流体口64供应至缸膛46。第一流体口64在活塞48的活塞冲程内开口至缸膛46。液压流体腔室62通过第二流体口66进一步流体地连接到缸膛46,第二流体口66在第一密封环56a和第二密封环56b之间开口至缸膛46。液压流体腔室62构成液压储存器。当沿枢转轴线方向d1观察时,该液压储存器沿不垂直于车把布置区域a的车把轴线x1的纵向轴线x3延伸。并且,当沿枢转轴线方向d1观察时,该液压储存器的纵向轴线x3不平行于车把布置区域a的车把轴线x1。

如图7所示,液压储存罐60包括隔膜68,隔膜68至少部分地限定液压流体腔室62和空气腔室70。这里,液压储存罐60与基座构件20一体地形成。以此方式,液压流体腔室62被基座构件20部分地限定。液压储存罐60具有限定最大宽度w(图3)的盖开口60a和从盖开口60a延伸的储存膛60b。储存膛60b限定大于最大宽度w的最大深度d(图6)。储存膛60b具有柱形形状。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柱形形状”包括多边形形状。这里,储存膛60b的横截面是圆形。然而,储存膛60b的横截面可以是诸如八边形或矩形的多边形。盖开口60a由设置在盖开口60a中的塞子72封闭。塞子72还将隔膜68保持在液压储存罐60中。优选地,塞子72具有将空气腔室70与外界流体连通的气孔72a。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液压储存罐60具有最靠近车把轴线x1的端部分74。当沿平行于操作构件24的枢转轴线p的枢转轴线方向d1观察时,端部分74与车把轴线x1之间的距离l2等于或小于12毫米。优选地,距离l2等于或小于9毫米。在图示实施方式中,距离l2大约为6毫米。优选地,距离l2等于或大于0毫米。然而,距离l2可以是负的(负数negative)。换句话说,端部分74可以布置成相对于枢转轴线p越过车把轴线x1。并且,如图4所示,当沿枢转轴线方向d1观察时,液压储存罐60(图1)部分地设置在车把固定结构22的第一侧s1上,而液压腔室50a设置在车把固定结构22的第二侧s2上。

如图1、图4和图7所示,液压操作装置10还包括泄放阀80,该泄放阀80流体地连接到液压储存罐60的液压流体腔室62。这里,泄放阀80包括螺纹开口82和拧入螺纹开口82中的泄放螺钉84。如图4所示,当沿枢转轴线方向d1观察时,泄放阀80设置在车把固定结构22的第一侧s1上,而液压储存罐60(图1)部分地设置在车把固定结构22的第二侧s2上。

在理解本发明的范围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派生词意图为开放性术语,其指明所记载的特征、元件、部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但不排除其他未记载的特征、元件、部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这中概念也适用于具有类似含义的词汇,诸如,术语“包含”、“具有”及其派生词。并且,除非另有定义,术语“部”、“段”、“部分”、“构件”或“元件”在用作单数时可以具有单个部分或多个部分的双重含义。

本文所使用的,以下方向性术语“面向车架侧”、“非面向车架侧”、“向前”、“向后”、“前”、“后”、“上”、“下”、“上面”、“下面”、“向上”、“向下”、“顶”、“底”、“侧”、“竖直”、“水平”、“垂直”、“横向”及任何其他类似的方向性术语是指处于直立的、骑乘位置的、装备有液压操作装置的自行车(小型车辆)的那些方向。因此,用于描述液压操作装置的这些方向性术语,应相对于在水平面上处于直立骑乘位置且装备有液压操作装置的自行车(小型车辆)来解释。术语“左”和“右”用于指示当从自行车的后方观察时从右侧参考时的“右”,以及当从自行车的后方观察时从左侧参考时的“左”。

并且,将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和“第二”可以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部件,但这些部件不应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另一个部件区分。由此,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教导的情况下,上文讨论的第一部件可以被称为第二部件,反之亦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被接附”或“接附”涵盖通过将元件直接地附接至另一个元件而将元件直接固定至另一个元件的构造;通过将元件附接至中间构件,将该中间构件转而附接到另一个元件而将元件间接固定到另一个元件的构造;以及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成一体,即一个元件实质上是另一个元件的一部分的构造。这种定义还适用于类似含义的词汇,例如,“连结”、“连接”、“联接”、“安装”、“结合”、“固定”及其派生词。最后,本文所使用的程度术语,诸如“大致”、“大约”和“接近”意味着所修饰术语使得最终结果不会显著改变的偏差量。

尽管仅选择选定的实施方式来图示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此公开可以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中,可以对本文做出各种改变和变型。例如,除非特别指出,各种部件的大小、形状、位置或取向可以根据需要和/或期望改变,只要该改变大致不影响它们期望的功能。除非特别指出,示出为彼此直接连接或接触的部件可以具有设置在它们之间的中间结构,只要该改变大致不影响它们期望的功能。除非特别指出,一个元件的功能可以由两个来执行,反之亦然。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采用。无需使所有优点同时存在于特定实施方式中。从现有技术看是独特的每个特征,无论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相结合,也应当看作申请人的进一步发明的单独的说明,包括由这种特征所体现的结构性和/或功能性构思。由此,提供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上述说明仅仅用于示例,无意于对本发明进行限制,本发明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方式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