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足一体式机器人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13225发布日期:2018-12-19 05:22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足一体式机器人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的说,涉及液压四足机器人的腿结构,应用轮足一体式结构,可以使机器人运动的更快速,更灵活。



背景技术:

轮式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控制、移动速度快和稳定能力强等优点,但是要求所通过地面必须连续、平坦,当其遇到一定高度的连续型障碍物时就无法通过。

相比于轮式机器人,足式机器人则只需要离散的支撑点,几乎可以适应各种复杂地形,能够跨越障碍,在复杂的地形和非结构化的环境中,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足式机器人的缺点是行进速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轮足一体式机器人腿结构,能够在平坦的路面上快速行进,在崎岖不平的路面上,低速平稳的通过。

一种轮足一体式机器人腿结构,包括机器人的横摆机构,大腿、小腿和轮式的足端四部分腿顶部的液压缸缸底与机身相连,活塞杆一端与连杆铰接,形成横摆髋关节,控制腿的左右摆动,连杆与大腿铰接,形成髋关节,由液压缸驱动控制腿的前后摆动,大腿与小腿铰接,形成膝关节,由液压缸控制小腿的抬起和下落,足端采用轮式结构,由单独的电机驱动。

用三个电液伺服阀分别控制三组液压缸,实现腿的横摆运动和前后移动,应用电液伺服阀控制,具有控制精度高、动态性能好和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连杆和大腿采用镂空结构,将液压缸嵌入其中,使腿部结构更加紧凑布局更加合理。

小腿下端应用弹簧结构,可以起到缓冲吸震的作用,减轻足端与地面的冲击力。

足端轮式机构与万向轮机构原理相似,可以任意的调整方向,使运动更加灵活,采用步进驱动一体机进行驱动,将驱动与控制集成在一起,随时调整电机的力矩或转速。

应用这种结构,在平坦的路面上使用轮式驱动,可以快速行进,节省时间,遇到崎岖的路面,转换为足式行走,根据不同的路况应用不同的行走模式,从而最大化的提升运动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图1是本发明中轮足一体式机器人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轮足一体式机器人腿结构的结构正视图。

图3是液压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横摆连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大腿连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小腿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液压缸,2-连杆,3-第二液压缸,4-大腿连杆,5-第三液压缸,6-小腿,7-弹簧,8-轮,9-步进驱动一体机,10-上油块,11-伺服阀,12-销轴,13-横摆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一种轮足一体式机器人腿结构,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液压缸(1),连杆(2),第二液压缸(3),大腿连杆(4),第三液压缸(5),小腿(6),弹簧(7),轮(8),步进驱动一体机(9),上油块(10),伺服阀(11),销轴(12),横摆轴(13)。

第一液压缸(1)活塞杆与连杆(2)铰接,形成横摆髋关节,连杆(2)和第二液压缸(3)分别与大腿连杆(4)上部铰接,形成髋关节,大腿连杆(4)和第三液压缸(5)分别与小腿(6)上部铰接,形成膝关节。

横摆髋关节控制腿的左右摆动,髋关节实现腿的前进和后退,膝关节控制小腿的起落高度,实现避障。

腿通过第一液压缸(1)缸底和轴(13)与机身连接,油源通过管道将液压油输送入三组液压缸中,即可实现腿的运动。

小腿下端使用弹簧结构,可以起到缓冲吸震的作用,减轻足端与地面的冲击力,使机器人运动的更平稳。

足端有单独的动力源,采用步进驱动一体机,把驱动与控制集成在一起,根据电机运动参数和实时状态的反馈,随时调整各项控制参数,使电机达到预设的力矩或转速。

在平坦的路况下,应用轮式驱动,机器人可以快速行进,当遇到崎岖的路况时,足端电机停止驱动,转换至液压驱动,通过协调控制三组液压缸,机器人实现越障,继续前进。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制作工艺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足一体式机器人腿结构,包括机器人的横摆机构,大腿、小腿和足端;整条腿有三组使用伺服阀控制的结构相同液压缸,可以实现腿部的横摆、大腿和小腿的前进和后退,机器人足端为轮式结构,轮子的方向可以任意调整,足端有单独的动力源,采用步进驱动一体机,把驱动与控制集成在一起,根据电机运动参数和实时状态的反馈,随时调整各项控制参数,使电机达到预设的力矩或转速;当在平坦的路段行进时,可以单独使用足端电机驱动轮转动,使运动的更加快速,节省能源;当在坎坷不平的路段运动时,可以使用液压装置来驱动,帮助机器人实现越障。

技术研发人员:邵俊鹏;迟涵威;孙桂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10.17
技术公布日:2018.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